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林业开发利用的宏观讨论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作者:黄维仛单位:江西省上高县委农工部
党的十三大把包二括林业在内的农业看成是稳定和发展国民经济极端重要的问题。一江西省委、省政府下决心从现在起着.力打好农业开发总体战,预示着林业开发将出现一个新局面。过去,林业开发在宏观指导上曾发生不少偏差,导致不应有的损失,现在,正确地进行宏观决策就是显得异常重要。‘笔者就此着重从理论上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必须狠抓已开发林地的深度开发
从经济的角度看,.林业开发的程度可以从开发的广度和深度加以评价。就广度而言,.我国几十年来林业开发的广度可谓广,若是把建国以来历年上报统计的造林绿化面积加起来早已超过了整个国土面积,森林覆盖率突破了100%。据有关资料介绍,江西省吉安地区近三年“两山”造林上报面积达240多万亩,其中虚报面积达59一60%,而其中的成活率只有20%,即只有20一30万亩,只占上报面积的10%。这种现象普遍地长期存在就确切地说明了一个问题,林业开发水平低、效果差。由于长期以来过分强调地域空间的扩展而不太注重质量上的不断提高,留下了一批相当可观的低老残林和急待抚育管理的未成林造林地、中幼林,如果我们仍然沿袭过去那种为多少年消灭荒山而奋斗的指导思想,那么到了预定的时间必定是荒山没有消灭而稀老残林逐年增多。因此,必须尽快开发利用这些低老残林和未成材造林地、中幼林。
在营林生产中,落后的生产手段相当长时期内不会有突破性进展,如造林主要靠锄头挖一坑植树,抚育管理以人力松土,间伐为主,林木生长主要依靠自然力的作用。而林产品的物理、化学加工则有希望跟上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达到较高程度。林业生产存在的这种“二元反差”使得木材加工能力急剧增长,人们对林产品的需要迅,速膨胀,而林木资源却只能以缓慢的速度恢复发展,导致木材及主要林产品供求矛盾不断加’剧。为了尽快缓和林业生产存在的“二元反差”。近期内必须把林业开发的重点放在对低老二残林的改造,中幼林抚育间伐以及近几年新造林的抚育管理,改善林分状况,提高林分索质和.单位面积产量等方面上。并加强管理,增加一定的投入。这样做,一是见效期较重新开发的短,二是可以避免原投入的浪费,三是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都是从简单再生产开始的,通过资本饱原始积累逐步扩大生产规模,雄厚的资本与先进的生产技术相结合才使得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我国建月初期到以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都是通过工农产品价格上的“剪刀差”实现工业的原始积累。我国林业生产特别是营林生产的原始积累不可能以牺牲其它产业的利益为途径,而只有比通过合理开发利用现有森林资源和精心培育森林资源增加自身的物质产出来实现。从我国森:林资源现状来看,原始积累严重不足,而且积累在逐年枯竭,这不能不使我们重新正视林业的原始积累这一严峻现实,努力挖掘已开发林地的潜力正是尽快增加林业积累的有效途径。
无论从历史的教训,还是从我国森林资源消长现状以及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来分析,集中各方面的力量用几年的时间重点抓一下已开发林地的深度开发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二、必须重视林业开发的经济效益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僵化而单一的探桔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经济模式已基本解体,伴随它存在的一系列以牺牲个别利益和局部利益而绝对服从宏观利益的不合理利益关系也随之瓦解,人们那种“绝对服从”的观念已逐渐被“最高利润”的观念所替代。这就迫使我们必须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在林业开发的首要位置。这不仅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林业本身求得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又是森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得以实现的根本前提。
过去,林业开发走的基本上是一条以采种育苗一一造林一一抚育管理一一采伐一一木材’初加工贯穿始终的路子,这种单一而封闭的经济模式,把林业开发局限于以生产木材为最终-目的的原始的自然经济范畴,具有较强的排它性,搞了几十年还在杉木、松木、油茶、毛竹’等少数几个树种的培育这个小圈子里打转,使林业的不景气状况一直未见改观,连简单的再,生产也难以为继。
因此,只有提高经济效益,吸引林农多形式、多方面开发林业,这种局面才能改变。就营林而言,漫长的生产周期和缓慢的资金周转以及政策变化在人们思想上造成了压力。女沫果把林业开发仅局限于营林,那前景是不会乐观的。因为人们的经挤行为受利润水平的引导,单纯的营林对于人们来说收获的时间似乎太一长,时间的漫长使营林的利润水平变得模概(因为生产资料价格、货币的价值、政策均在变化),人们更希望获得一些短期的收益,有了一定的短期收益满足日常生产生活所需,人们在心理上得到一定的满足,其追求的层次才会上升到另一个较高层次一一追求长远利益,促进林业开发。我们常说的以短养长、长短二结合、多种经营、综合发展”在今后的林业开发中仍有极为熏要的指导意义,但应不断具体-化、不断落到实处。
要提高林业开发的经济效益必须进行综合开发。综合开发是指对林地空间上的多层次开-发利用和林产品的多级循环利用以及相应的多种经营活动。在林地的空间利用方面必须从商‘品生产的角度出发依照自然条件进行立体开发。如广东省普遍推行的“山顶栽松、山腰种‘果、山脚办厂”、“远山高山用材林、近山低山经济林”的开发格局在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各地也可从本地实际出发寻求一些合理的模式;在林产品的多级循环利用方面,木材-加工已达到一定水平,但在林化领域尚有很大潜力,特别是对大量的树木枝叶、木屑、树皮等废料的开发利用方面仍大有文章可做;在开展多种经营方面,大力发展旅游、采掘、食-况;、建材、药材等优势产业具有广阔前景。1986年全江西国营林场已兴办工厂(店)123个多种经营收入达4400万元,多种经营销售收入占林场总销售收入的47%,从事多种经营的职、工占职工总数的41%,多种经营的经济地位在整个林业开发中日见上升。
由于人们是以生产商品为目的进行林业开发,把林业开发纳入了商品经济的轨道,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林业开发的经济效益。
三、必须提高林业开发的组织程度
从林业开发本身的特点来看,它的生产空间的广阔性要求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周密的组织。林业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从规划设计到采种育苗、造林、抚育管理、采伐、储运、加工、销售等一系列环节,要使这一系列环节互相街接,必须提高组织程度。就一块林地的造林而言,首先应对开发对象的各个局部空间进行自然经济方面的科学论证,以决定营造的树种和方法以及质量要求,如果这一块林地由若干自主经营的农户去自主开发,很难想象在树种的选择,施工的方法和质量上会得到科学的统一。再从农民现实的经济行为来考察,他们一方面经济基础较薄弱,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林业开发对他们尚缺乏吸引力‘,目前想通过大多数农民自发地进行林业开发可能性实在太小。但是,我们不能等农民有了经济实力和自发性再搞开发。
长期以来,资金紧缺是困扰林业开发的一大问题,经济发达地区由于生产力发展较快,资金开始向诸如林业开发这类冷门产业渗透,如广东等沿海地区搞开发多数是“出钱不出力”,用钱买山地使用权,雇劳力,开发一亩地投资达100元以上。江西省没有这种优势,但劳力相对过剩是我们的一大优势,如果能组织劳力搞劳动积累就可从一定程度上弥补资金不足的劣势,而这正是提高组织程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当然,仅有劳力优势没有相当的资金投入还是不够的,而林业本身所能提供的资金对开发全局米说只不过是杯水车薪,要较好地解决资金问题,也必须从宏观组织上调动一些资金较雄厚的部门参与开发。目前就有不少地方的粮食、水电、财政、银行等部门和一些国营企业投资与乡村或农户联合开发,取得显著效果。
在林业开发的组织形式方面,我们通过几一},年来的探索基本上有了一条比较明了的思路。1981年开始的林业“三定”划了“自留山”和“责任山”,以为这样便可以调动千家万户搞林业开发的积极性,但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并没有使大多数农民把造林绿化作为他们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件事情去办,相反,有些地区由于划分“两山”时不太慎重,把成片的有林地也分了下去,结果新林没造多少,老林则被砍得差不多。我以为,这一做法本身就忽视了农民的思想基础和经济状况以及加强组织领导在林业开发中的重大作用。过去,在营林方面,国营林场、乡村林场以及以村、自然村为单位组织的造林在数量、质量、效益各方面都显示了它们的优越性,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加弧了组织领导。近几年,有些地区打破两山”界限实行股份制经营,由乡或村,自然村组织统一造林,统一管理效果也很显著,与千家万户分散开发形成鲜明的对比。我认为,林业开发在发展多种经营形式.时,必须重点发展国营林场、乡村林场和提倡村、自然村统一组织开发以及股份制等经营形式。
总而言之,提高组织程度就是要把千差万别的、分散的愿意与行为,统一到符合科学和有利于提高开发效益、加快开发步伐的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