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绿色农业发展及金融服务情况调查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绿色农业是小康社会食品安全的质量取向、更是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绿色农业为导向,建立产出高效、产品安全、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但是发展绿色农业并非一蹴而就,涉及观念转变、市场定位、收益保障等诸多问题,以北安市绿色农业发展及金融服务情况为例,需要政策扶持、农技保障和金融信贷多方并举的支持。
【关键词】北安市;绿色农业;金融服务
绿色农业是小康社会民食的质量取向、更是农业生产供给侧改革的必然要求。北安市是全省现代农业整县推进试点单位,是国家区域性大豆良种繁育和绿色食品大豆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绿色农业生产在我市正逐步扩大有序推进。然而,绿色农业这一由“量”向“质”的转变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政策扶持、农技保障、金融支持等诸多环节。对此人行北安市支行,对北安市绿色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进行调研。
一、绿色农业基本情况
2019年,北安市农业生产播种面积338万亩,其中:大豆播种217万亩、玉米播种90万亩、水稻播种12万亩、小麦播种10万亩、杂粮播种6万亩、果蔬播种3万亩;耕地轮作25万亩。今年,北安市在积极引导无公害种植的基础上,着力推进绿色农业发展。2019年备春耕统计,无公害农业种植面积11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4%。绿色农业种植及生产已经在两个乡、七个村进行试点(推广),共依托41个农业合作社、227个种粮大户及287家农户,落实绿色农作物种植面积3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1%,其中:绿色大豆种植面积19万亩,绿色水稻种植面积6万亩,绿色玉米种植面积11万亩,绿色小麦种植面积1万亩,绿色蔬菜和中草药1万亩;落实大米、面粉、蔬菜等10余品种绿色产品认证。
二、发展绿色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化肥、农药已经成为粮食稳产增收的主要因素,然而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带来的则是土壤板结、有机物质降低、影响生态环境、危害食品安全。虽然发展绿色农业已经形成共识,但是推进绿色农业发展仍然存在许多亟待的问题。一是发展绿色农业认识不足。在减少或杜绝使用化肥农药的情况下,粮食产量、农民收益能否得到保证,是困扰农业经营者的主要问题。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6年聚焦“三农”,农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全面普及,粮食丰收、储备充足。然而,化肥农药连续使用生态环境、土壤结构、食品安全受到影响。在决胜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刻,党中央提出转变生产观念、提高农业科技、推进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着力发展绿色农业。这一重大决定不仅惠及到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和身心健康,更关系到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二是推广绿色农业缺乏信心。发展绿色农业绝不是沿袭落后传统的农耕方式,而是基于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的生产方式,逐步减少粮食生产过程中对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依赖。目前,我市绿色种植示范区,大豆和玉米已采用农科院推广的110厘米大垄栽培技术,其品种选用早熟、抗低温的德美1号、华美2号和绥粳18、龙粳47等适合我市土壤结构的优良种籽,并实施全流程科学耕作技术,为稳定粮食产量、生产绿色粮品提供科学的基础保障。三是对产量收益、市场销售、政策扶持存在思想顾虑。顾虑一产量减少影响收益。缺少化肥农药的催化,粮食产量必然减少,但并不意味收益降低,如市场销售的成品绿色大豆每公斤10.00元,而普通(施化肥和农药)的大豆每公斤5.00元,绿色大豆收益率高出普通大事100%,扣除产量降低、田间成本增加实际收益高出普通大豆的17%。顾虑二规模生产与销售存在较大难度。市场调查,绿色产品较少,其销量也少于其它产品,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认知与购买没有形成正比,普遍使用和规模生产仍处在观望之中,规模生产与经营缺乏必要保障。顾虑三补贴机制尚未形成。北安市在推广绿色农业中,实施了“一年试点、两年推广、三年铺开”的工作总体要求,制定了《北安市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2018—2020年)》和《北安市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整乡(村)推进试点工作方案》,虽然发展绿色农业的规划措施方案均已制定,试点乡(村)也已全面铺开,但是适应绿色农业的粮种补贴机制还未制定。对于刚刚起步的绿色农业投入大、产出少、市场销售不确定,现有常规补贴政策不能起到有效的保护和调动作用。顾虑四缺少绿色农产品认证。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绿色农产品中,只是简单的冠以绿色商标及产地,缺少具有说服力和法律依据的三方认证,市场销售存在阻力。
三、绿色金融信贷机制还处于空白状态
截至2019年3月末,北安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6亿元,其中:涉农贷款投放15亿元,同比提高11%,但是绿色农业贷款及绿色信贷品种均处于空白状态。自2018年推广绿色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以来,人民银行多次下发关于开展绿色农业金融信贷支持指导意见,各家金融机构相继开展了绿色农业信贷培训业务,在培训中对推广绿色农业都有充分的思想认识,对开发绿色信贷品种也提出各自的建议和主张,但是触及到风险防控和自身安全方面,各机构不约而同的提高了信贷门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绿色融资渠道的发展。一是农业生产中的信用体系建设尚未形成;二是绿色农业参加农业保险率较低;三是金融机构贷款权限上收,仍然是贷款难的主要问题;四是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品种只是停留在讨论和意向中,金融机构对绿色农业发展的信贷支持没有实质性步伐。
四、推进绿色农业发展相关建议
一是落实绿色农业扶持政策。2019年是我市绿色农业从试点向推广转型期,为此各级政府要紧紧抓住国家农业补贴“精准性”策略,结合属地绿色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扶持、财政补贴和优惠税收等政策,着力推进阳光绿色农业保险、加快土地确权工作,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二是提高绿色农业科技水平。按照国家“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加大绿色农业的科技开发力度,抓住绿色农业特点,注重改良土壤、优选良种、实施无害化耕作、强化科学田间管理,提高绿色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三是建立绿色农业认证体系建设。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多数没有经过认证、没有标注正确的认证标识,消费者很难确认。对此,应加快生产、加工和销售为核心的绿色农业认证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对绿色农业产地、品种、质量进行全程认证,为消费者提供翔实的绿色质量说明,赢得市场认可。四是做好绿色农业的宣传及市场推介活动。积极做好绿色农业广义的宣传工作,引导经营者充分认识绿色农业不是传统农业的回归,也不是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自然农业的否定,而是基于先进的科学技术,取之所长、定向健康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近年来在哈尔滨农博会、北京农博会、上海农博会都展现了我市绿色农产品,政府推介取得了广泛认可。五是完善金融信贷品种为绿色农业提供有力的金融信贷支持。发展绿色农业离不开金融信贷支持,对此各金融机构要在涉农信贷的基础上广开思路,围绕“产品认证、绿色农业订单、绿色农业保险、财政担保”等机制制定信贷品种,形成多渠道、多元化,适合绿色农业生产发展的金融信贷服务体系,减少审贷流程、降低利率标准,争取信贷审批权限、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作者:苏文红 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北安市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