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品牌农业建设情况及发展建议范文

品牌农业建设情况及发展建议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品牌农业建设情况及发展建议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品牌农业建设情况及发展建议

摘要:本文对黑龙江省同江市品牌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指出品牌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品牌农业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同江市;品牌农业;建设;存在问题;建议

近年来,黑龙江省同江市把农产品品牌建设作为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工作来抓,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实施品牌战略,强化品牌意识,开展品牌宣传,重视扶持农产品品牌开发,打造一批名优新特品牌,涌现出了“同江大米”“同江大豆”“同江玉米”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品牌建设初具影响力,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取得了一些成效。在此基础上,对全市所辖乡镇及市区内12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进行了实地调研,分析和研究品牌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1同江市品牌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1.1发展品牌农业,具有基础优势和得天独厚的条件

同江市农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是国家级产粮大县、重要商品粮基地、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位于三江平原(世界上仅有的三块黑土平原之一)腹地,耕地连片,土壤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达4.2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4倍,高于省内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农药、化肥的平均使用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5%左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5%左右。连续多年来,国家、省对同江市农产品质量进行随机抽检230多批次,合格率达到10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所生产的农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对安全优质的需求。2017年,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225万亩,其中优质水稻种植面积67万亩,非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104万亩,玉米种植面积31万亩,杂粮杂豆、蔬菜及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3万亩。2016年成功创建了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2017年将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立了绿色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已有6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和20家合作社加入了追溯系统,共录入追溯信息320余万条,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全程可追溯,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同江大米”“同江大豆”“同江玉米”使同江市成为佳木斯地区唯一将三大作物全部成功申办地理标识的县市。不断加快品牌农业建设步伐,推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

1.2增强品牌意识,积极培育名优特农业品牌

树立企业品牌意识,扎实抓好“三品一标”申报和认证工作,组织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走出去”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和品牌典型,激发新型经营主体品牌认证的积极性。一是充分认识品牌建设对于提升社会认同感、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性,树立“品牌就是竞争力、品牌就是生命力”理念,自觉加大品牌建设力度。二是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升品牌质量;加大品牌培育力度,积极注册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商标。三是通过“股份合作”“合同订单”等模式,进一步挖掘农产品市场潜力,开发创建新品牌。目前,全市“三品一标”认证数量达220个,其中无公害标识196个、有机食品标识4个、绿色食品标识17个、地理标识3个,认证面积已达到165万亩。

1.3创新市场流通机制,大力推介名优特农产品品牌

积极组织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参加国家级和省、市级农产品展销会、推介会。2016年,组织企业参加了佳木斯市政府举办的“品牌农业中国行,佳木斯大米走进大连”活动、“2016年黑龙江农民合作社优质农产品(上海)展销会”和第四届黑龙江国际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博览会暨哈尔滨世界农业博览会,展出绿色有机大米、非转基因大豆、无公害绿色玉米等系列产品,有效地提高了同江市名优特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

1.4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强力提升农产品品牌

一是突出标准化生产。加大农业标准化推广力度,提高标准化生产覆盖率,为品牌建设提供安全保障。全市建设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17处,现有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3个,种植面积150万亩,涵盖水稻、大豆、玉米等三大农作物。二是支持推广应用新品种。加强农作物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为品牌农业的打造起到了推动作用。三是推进创新型战略。主动对接省科研院所,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技术创新,提升品牌高度,重点引进推广水稻、大豆、玉米等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全市现有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12个,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个、佳木斯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1个,形成了以“丰顺农业”“凯滋食品”“北绿米业”等企业为龙头的绿色食品加工群体,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同时,积极组织26家企业、合作社加入了佳木斯优质农产品行业协会和佳木斯大米协会。

1.5构筑多元化品牌渠道,打造名优特农产品品牌

一是支持和探索农产品品牌富农、强农发展之路。同江镇扶持江都水稻合作社建设江水大米生产基地,引进中硅融德集团参与三江口生态农业园建设,着力打造高端水稻订制农业生产基地,构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注册“寒江墨稻”商标品牌,使用“同江大米”地理标识,订单种植优质水稻2万亩。青河镇引进“优米网”科技有限公司与阿凡达财富合作,在永发村建设优质水稻生产基地,以“同江大米”为品牌,联合3家合作社,订单种植优质水稻7000亩。临江镇在富川村打造了水稻生态种养示范基地,订单种植优质水稻3000亩。订单种植的产品远销广东、浙江等南方城市,供不应求。二是鼓励企业发展品牌农业,探索创新农产品流通销售模式。“丰顺农业”作为“同江玉米”标准化种植、加工、销售的领头雁,先后申办了9个绿色食品标识和2个有机食品标识,产品均录入同江市绿色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和省级质量安全追溯平台,连续5年检测全部合格。“亿鑫源农业”按照国际良好农业规范组织水稻种植、加工,产品经谱尼检测全部达标,申办的有机食品标识已进入转换期,入驻黑龙江大米网。“丰顺农业”“优米网”“北绿米业”等企业通过在北、上、广等大中城市建立直销店、发展商、创建微商、实施电商、开展众筹等路线进行市场销售,推进了同江市绿色有机农产品的营销网络建设,已经在广东、大连、杭州等地建立5家直营店,发展商8家,为名优特农产品品牌建设拓宽了渠道。近几年进入同江市农业领域的工商企业已经达到3家。不论是从当前看,还是从长远考虑,发展品牌农业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不把品牌农业建设到位,就不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也不可能争当农业排头兵,更不可能实现拉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宏伟战略。在品牌农业建设上,不但要建设得好,而且要建设得快,才能抢占先机,享受政策和市场红利。从要素配置看,农产品品牌正成为吸引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的重要因素。品牌是农业与工商业的重要“接口”,有品牌的工商资本容易进入农业领域,品牌强则吸引工商资本能力强;从市场竞争看,农产品品牌化已成为促进种的好向卖的好转变的重要手段。靠品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靠品牌提升产品价值,靠品牌培育消费群体,靠品牌引导消费行为,已经成为普遍的经营策略;从产业布局看,农产品品牌已成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品牌牵动产业融合,品牌推动产业延伸,品牌拉动资源整合是发展的大趋势。

2同江市品牌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精品名牌少

目前,全市品牌影响力小,加之产业链条短,精深加工产品缺乏,许多品质优良农产品只能以原料和中间产品形式销售,影响了品牌的建设步伐和市场竞争力。

2.2品牌意识差

多数农业经营主体忽视品牌形象塑造和优势培育,缺乏品牌创建理念,“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

2.3品牌公信力低

同质化品牌较多,差异化的品牌较少,同产品不同商标、不同品牌的现象普遍存在,市场恶性竞争现象时有发生,难以形成组团出击、集中打响品牌的合力和市场公信力。品牌创建与使用脱节,商标内涵单一,存在简单模仿、缺乏个性设计等问题。

2.4品牌影响度不高

地理标志品牌是具有显著地方特色的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会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致富一方百姓,地域品牌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和使用,将会导致地域品牌影响力逐步弱化,甚至消退。

3关于加快品牌农业建设的几点建议

3.1做好品牌规划

牢固树立“创一个品牌、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发展思路,以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国家食品安全城市”为契机,围绕优势特色产业,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强化培育、扶优扶强,全力做好农产品品牌建设规划,根据农业结构调整目标构建“三区一带”农业发展格局。一是将东部乡镇发展为绿色畜产品主产区和绿色杂粮杂豆主产区;二是将西部乡镇同抚公路以南区域及临江灌区覆盖区建设成粮食主产区;三是将同抚公路以北区域建设成林特产品、果蔬及外向型农业主产区;四是将沿松花江、黑龙江及其支流区域建设成为名优特鱼等水产品养殖带。真正把优势调强、产业调大、布局调优、效益调高、品牌做大。

3.2加大品牌培育

一是培育品牌主体。按照“扶优、扶强、扶大”原则,加大投资力度与优惠政策,围绕水稻、大豆、玉米等产业,集中力量打造“同江大米”“同江大豆”“同江玉米”等优势产品。二是支持商标注册。加大注册商标扶持力度,重点支持地理标志农产品商标注册。引导各类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增强商标意识,加快商标注册速度,促进农产品品牌快速发展。鼓励扶持农产品出口企业在出口国注册商标,取得商标国际保护。三是打造知名品牌。依托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品,培育一批特色鲜明、质量稳定、信誉良好、市场占有率高的知名名牌农产品。四是提升品牌文化。加强品牌产品文化建设,用文化塑造提升品牌,深度挖掘品牌农产品产业和文化内涵,讲好同江农产品品牌故事,大力宣传知名自主品牌,让品牌与文化相连,提高自主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

3.3促进品牌升级

树立“大产业、大基地、大品牌”理念,引导企业跨区域整合农产品,建立高标准示范区,力争一个产业培育一个主打品牌,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促进品牌优化升级,巩固“老字号”,培育“新字号”。

3.4建立品牌标准

一是建立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按照国际标准和国内先进标准规范指导农业各环节生产活动,实行科学、统一、规范化管理。二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结合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完善绿色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全程可控的追溯管理体系,实行“生产基地认证制,产品质量追溯制”的管理模式。结合优势农产品布局,建成结构合理、职能明确、专业齐全、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测体系。三是建立农业标准推广体系。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一体化,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标准化生产模式,健全完善农技推广机构和队伍,发挥其农业标准推广体系主力军作用。

3.5提高品牌形象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搞好品牌推介。一是加强形象宣传。通过展示、展销等活动,重点推介具有同江特色且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品牌产品,扩大知名度。二是抓好节庆活动。挖掘区域内特色农业资源,举办系列特色农产品节会,开展特色农产品展销活动,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类农展会、农交会、洽谈会,开展农产品网上展销并积极与大型超市、高等院校、大型餐饮企业对接,拓宽农产品销售途径。三是继续走“互联网+”网络化经营模式。抓住同江市2016年被确定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机遇,辟建“线上线下”融合运营的电商产业园区,引进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京东商城、易淘、村掌柜农村电商、盛宇跨境电商等平台入驻,对接服务区域内绿色健康食品和口岸经贸产品等加工企业展销同步、双线结合,实现交易额亿元突破,初步形成了对俄跨境电商、国内大型电商、特色电商和同城本地电商“四位一体”的电子商务全域发展格局,成为市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支点,放大“同江大米”“同江大豆”“同江玉米”等地理标志的推广效应,加大在网络营销平台上的推广力度,打造厂商合作、产销对接的产加销一体化联络方式,使绿色食品进入“以品牌引领消费、以消费拉动生产”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轨道。

作者:刘东林;邢丽君;刘宜新;王兴强;蒋雨 单位:黑龙江省同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