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村经济统计的缺陷与决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农村统计机构力量薄弱
我国是一个有13.9亿人口的大国,农业人口占了全国总人口的80%,农村地域十分辽阔,单位分散众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10万余个乡镇,280万个行政村,830万个自然村,2亿多农户。农村统计任务繁重,统计人员不足,致使统计力量薄弱。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周期性长、地域性强和明显的季节性等特点,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劳动组织、生产资料的所有和使用以及产品和收入的分配上,都有着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农业统计调查对象,主要是分散经营、单户核算的广大农户;统计内容,主要是反映广大农户的全部生产、收支、消费、积累和经济效益情况。要取得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必须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统计方法。在一次统计工作中,需要按照现行的指标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数据并及时上报,所以,工作难度比较大。在各乡镇级机构,一般政府设立一个专管会计,财政设立一个会计,而在村委会,只设立一个会计,面对繁重复杂的统计工作,会计就担当起统计的工作,承担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计算、审核等工作,有时候也会抽调一些其他统计人力加入统计队伍。在大量的统计数据面前,统计人员疲于应对,在统计、调查工作中,难免会出现编造、弄虚作假的现象。这种人力资源的短缺与统计工作量的繁多之间比例严重失调,给统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1.1统计经费严重紧缺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统计工作面临着经费严重紧缺的状况,这给统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统计工作由于其性质的单一,决定了其经费只能依靠财政拨款来完成。而每年的财政预算与实际的工作量增长又不成正比,工作人员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又必须得深入实际调查走访统计,在这个过程中差旅费、办公费、汽油费等支出又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经常出现很大的缺口。有些统计人员只好先垫付自己口袋里的钱,而他们的工资普遍不高,一年下来,自己反倒为工作填补不少资金,工作的压力,生活的捉襟见肘,待遇的尴尬境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统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没有了经费的保障,统计工作就好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丧失了活力。
1.2统计口径、渠道不一致
农村统计一方面是统计机构不健全,另一方面又存在着重复统计,“数出多门”的现象,而且数据多不一致。在县级,除政府统计机构———县统计局的粮食统计数字汇总综合上报外,还有农业局的粮食面积与产量报表,政府办公室经常要求乡镇秘书上报数字,包括早、中、晚稻,杂粮、薯类和大豆等粮食作物的统计数字;民政局、财政局为了了解一个地方的灾情,为了安排救济款或救灾粮,也要求下面统计上报粮食产量,受灾面积和因灾减收的数量。与此相对应,在乡镇一级,除统计员负责向县统计局填报报表以外,另有农技员、秘书、民政室、财政所等各自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单位上报的统计数据。由于工作不协调,多条线统计,致使一个乡镇的粮食产量等数据,出现大小不一、互相矛盾情况。统计是为说明一个事物发展状况,分析未来走势,从而进行下一步规划和部署的行为。如果最基础的统计数据出现差错,那么事物的发展状况、未来走势、下一步决策都将功亏一篑。我国农村各统计部门内部在统计口径、统计方法、数据样本选取、指标定义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差异,理论值和实际值之间的误差还亟待改善。我国第一次农业普查数据与统计年报的数据就存在差异,其原因之一就是两者的指标同样的概念口径不一致。这就需要规范完善的统计制度,建立统一的统计标准来进行核算。
1.3现行体制对统计的干扰较多
搞好统计数据是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的中心任务和根本职责。而现行体制的干扰,却成为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又一障碍。由于受各种利益关系的诱惑,各类统计部门和机构中在实际统计过程中都存在人为的编造、篡改、伪造、瞒报统计数据的事实,从而以“优化”了的数据骗取政绩和业绩。对官员政绩考核的片面性使得地方政府在考核官员的政绩时,只靠数据说话,不注重真实的公平正义,于是官员们想方设法在数据上作文章。有的统计人员受领导的指使虚报数据,有的是迫于领导的压力更改统计数据。在农村统计人员瞒报数据上报后,上级领导为了政府业绩,又会将数据“润色”一下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他的上一级觉得数据与他所期望的差了一个层次,又会“涂改”一次。现行体制的干扰不仅违背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破坏了党风、党纪,严重侵蚀了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使人民群众对党的工作出现怀疑、不满,甚至造成矛盾和纠纷,损害了党的公信力。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中,一些官员“官本位”思想作祟,不惜一切代价保住经济增长点,瞒报对经济发展不利的数据,使人们看到的都是繁荣一片,掩盖了真实的矛盾,影响宏观经济决策,导致决策的失误。长此以往,不仅矛盾得不到改善和解决,更会影响到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1.4统计法宣传力度不够
各级统计管理部门在统计执法过程中力度较弱,《统计法》的推广度不够,缺乏过硬的执法手段,对统计人员的监督失力,给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在统计法中虽有明确规定,不允许私自修改编造统计资料和数据,也规定了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在一组失信的统计结果出炉后,并没有相关单位和个人为数据承担后果,只是得到了人们道义上的谴责,这就说明了我国对于统计执法监督力度的缺失,法律只是将原则定义在了那里,却没有相应的操作规程,这就让违法者有空可钻,有利可图。
2强化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对策建议
2.1改革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
2.1.1加强农村统计制度的改革。按照“统计数据标准化体系研究”课题组的研究,统计数据的应遵照相应的规范程序(图1),避免遗漏和篡改。农村经济统计部门严格执行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统计工作规范,认真履行统计调查工作职责,规范统计工作程序,建立农村各种统计明细账本,加强审计管理,定期抽查统计数据,对相关基础数据进行严格评估,确保统计数量真实可靠;要形成上级领导负责制,如果发现统计人员伪造、私自篡改统计数据的行为,其上级主管领导要负连带责任,并给予相应的处分或处罚;在人员的配备上要做到合理使用,不浪费人员,也不要出现人员的断层;在经费的处理上,本着开源节流的方针,努力钻研统计业务和技术,使得用最少的投入收益最高的效率,在实在有困难的地区可申请统计财政补贴,列明统计经费预支明细,在经过审核后,由财政进行拨款扶持。
2.1.2加强农村统计方法的改革。农村统计工作复杂繁琐,内容多种多样,情况千差万别,所以要建立相对准确完善的统计标准和统计指标,对统计的含义、方法、口径作出准确的界定和说明,建立完善的抽样调查体系,在选择统计抽样调查方法时,要全面考虑每一种抽样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选取最佳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统计阻力,使统计结果最优化。要认识到统计误差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任何测量不可能绝对准确,在特定的条件下,统计的结果只能是无限接近最真实的那个数值。而通过科学的统计方法,统计技术,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差的存在。统计数据的真实性至关重要,尽管在农村的各项统计调查中,由于受统计方法、统计口径、统计技术、统计难度的制约,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会受到很大的考验,但如果能够采取相对稳定的质量控制,建立相对完善的控制机制,就能够减少误差的形成,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农村经济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2.2加强统计执法工作
首先,要保证农村经济统计部门的独立性。使统计公布的数据具有绝对的权威,不依附于各级政府的干预,摆脱各方的利益干扰,确保数据真实、公正,以便为农村经济和社会提供真实的决策依据。其次,要健全统计法制建设,严格执法。完善的法律制度将会使违法者违法行为成本提高,从而大大降低了违法行为的实施。将每项统计工作责任到人,使之有利于提高农村经济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公正性。再次,要加强统计法律宣传,广泛宣传《统计法》,提高统计人员和农户的统计法律意识,为统计数据质量管理提供监督和保障。各级政府要通过完善的法律和法规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用法律保障统计工作的权威,确保统计部门正常行使职权,调动相关机构严密配合统计调查,对提供虚假信息者等干扰执法的人员进行严厉惩处。要搞好农村统计,还必须真正赋予农村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一定的职权,比如有要求所辖区域内的一切从事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如实提供数字的权利;对拒报、瞒报、虚报和篡改统计数字资料的统计违法事件,有批评建议权、检举揭发权和协同组织、人事、纪检部门处理的权利,把《统计法》和《统计工作实施细则》真正落实到农村各项统计工作之中去,掌握法律武器,同一切统计违法行为作坚决斗争,切实改变“农村统计工作不好开展,有‘法’也无法”的状况。
2.3全方位提高农村统计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农村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注重人才的培养。针对农村的特殊工作环境和统计工作要求,必须造就一批政治素质强、业务精干、作风硬朗、结构优化的复合型统计人才。由于农村统计任务的艰巨性、繁杂性,这就要求投入更多的统计力量。每个乡镇应配备1~2名专职统计员,村级应配备1~3名统计员,乡(镇)村统计员各自负责所辖区域的统计工作。统计人员一经确定,就不能随便抽作他用,以保证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开展统计工作,完成统计任务。加强统计职业道德建设,树立统计行业职业道德的优秀典型,弘扬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发扬忠于职守的精神风貌。在业务上,必须做到持证上岗,定期对统计人员进行考试和考核。各部门要经常性地对统计人员进行培训,加强统计知识和业务的学习,以确保获取源头数据的准确性,使最终的统计结果更精确,这样才能更好的地为农村经济和社会服务。
2.4推进农村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
为了更准确、及时地掌握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和动态,为决策部门提供更可靠的数据资料,必须要推进农村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建立农村经济统计数据库,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对统计指标进行分析、汇总、运算。统计人员必须要掌握现代化的统计手段,在网络上进行数据传输,运用电子计算机对每项统计工作作出一个完整的统计台账或报表,这样既可以避免人为的计算失误,又提高了劳动效率,为数据的存储、传输、检索、整理等提供便利,为统计工作实现电子化管理奠定基础。
作者:裴玉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烟草公司通辽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