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阿坝州林业发展现状及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阿坝州)是全国三十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东经100°30ˊ—104°26ˊ,北纬30°35ˊ—34°19ˊ。北与青海省和甘肃省接壤,东和东南缘与绵阳市、德阳市、成都市相邻,南接雅安地区,西与甘孜藏族自治州毗邻。南北长414km,东西宽约360km,幅员面积为84241.76km2。阿坝州地处四川西北部、青藏高原东缘,是全省唯一地跨长江、黄河的地区,地理位置独特,居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的接合部,是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重要地带,森林资源和湿地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拥有最优的生态旅游资源和最大的高原湿地资源。林业产业是以森林资源为基础,具有不可替代性、生态性、多样性、稀缺性、战略性等显著特点,涉及国民经济第
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多个门类,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的复合产业群体。发展林业产业,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对实现“生态立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发展林业产业的重要意义
1.1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林业产业是农民的产业,是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中潜力巨大的产业。阿坝州森林资源的面积和蓄积在全省均位居前三位,但助农增收空间仍然有限、林业产业化程度很低、山区综合开发的潜力还未得到充分挖掘,森林资源和农村贫困群体分布的同构性,形成了森林资源富集与林区农民、林业企事业单位贫困的巨大反差,消除这种反差的有效途经是推进林业产业发展,把我州丰富的森林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把林区巨大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有效地带动农民增收,增强林业企事业单位经济实力。通过发展现代林业产业来加快农村生产发展。通过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自然保护区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建设可以使粮食平均增产15%以上;通过发展木本粮油、果品、菌类、山野菜等森林食品,可以缓解农产品的生产压力,维护粮食安全;通过种植经济林、花卉、驯养野生动物、开发林下资源、发展森林旅游、建设狩猎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民收入;通过绿化宜林荒山、构筑农田林网、增加村寨的林草覆盖、发展庭园林业,可以实现农民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优美;通过倡导森林文化、弘扬生态文明,可以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推进林业产业大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增强林业企事业单位经济实力,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兴林富民”、“生态立州”是推进林业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意义,也是最根本的目的。
1.2确保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的安全
林业既是一项公益事业,又是一项基础产业,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生态产品和林产品的双重任务,在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过程中,不能就生态抓生态,必须在抓好生态建设的同时,抓住林业产业这个重点,抓住生态建设的牛鼻子。
一是以培育优质高效的速生丰产林和其它林竹培育业、林下种养业为代表的林业第一产业的发展,能够直接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切实减轻对生态脆弱地区森林资源的压力,其本身就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以高起点、高标准的森林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和林产品加工业为代表的林业第二产业的发展,必将持续扩大对林竹资源的需求,带动林竹培育业和林竹种养业的发展,更好地节约森林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在林业产业化中实现资源越用越好、越采越好,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实现资源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三是以森林旅游业和生态文化产业为代表的林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必将增加广大林区群众的经济收入,强化人们关注生态、爱护生态的自觉意识和自律行为,为推进生态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四是以水能、太阳能等非林非木为代表的林业相关产业的发展,必将减少林区群众对森林资源的过分依赖,更好地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产业兴则生态稳,通过林业产业的发展,可以积累生态建设所需的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资源培育和生态建设,为林业综合发展增添活力和动力。
1.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森林的独特属性决定了林业是利用自然力的巨大产业,在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具有独特优势。森林资源是典型的节约型循环经济体,只要科学培育和管理,成材后对其林木的全树利用和多功能、多效益的循环高效利用,就能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丰富的、永续的能源保证。森林资源可再生性、产品的可降解性的特点。从可再生性讲,木质纤维是能源当量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资源,州内许多植物的果实或种子能提炼生物柴油、燃料乙醇,可直接供动力机械使用,是很好的生物质能源。从可降解性讲,木材与钢材、水泥、塑料被世界公认为四大原材料,其中木材及其制品以可降解、绿色环保的优势,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林业产业既能提供清洁的生物质能源和生态的绿色环保产品,又可逆向拉动生态建设,完全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可以起到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4切实解决阿坝州木材供需矛盾的问题
随着阿坝州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基本建设和村民生产、生活用材不断增长,而全州集体林可采资源已难以满足其需求量,许多县人口密度大的乡村已无林可采,供需矛盾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生态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和稳定问题,更是林业部门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解决木材供需矛盾问题,除了向上级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积极争取政策之外,奋力推进林业产业发展无疑也是最重要的途经之一。规划一定数量的荒山荒坡,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和薪炭林,进行科学管理可集约化经营,缩短其采伐周期,提高综合利用率;采取强制措施,使广大村民采伐自用材和烧柴后按时进行迹地更新或异地造林,不能只采伐不更新;采取多种代柴手段,推行节能技术;加快人工林的集约经营步伐,充分利用抚育间伐材、低效林改造材、自然灾害损毁材来满足村民的用材需求;用好、用活征占用林地资金及林业产业化利润,建立长效机制,鼓励和引导发展非公有制林业。
2阿坝州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1998年以来,原有的森工企业基础受到较大冲击,在新的林业发展形势下,立足自身优势,大力开展森林旅游,及时开发新型产业,林业产业发展有所回升。全州以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主的森林生态旅游收入不断攀升;加快了人工商品林基地和核桃、花椒、沙棘、甜樱桃经济林基地的建设,林业产业为农民年均增收450万元。阿坝州林业生态和产业建设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产业发展还极不平衡,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2.1大资源、小产业
阿坝州森林面积位居全省前列,湿地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九寨、黄龙等生态旅游资源具有世界性,具备发展生态旅游条件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以及他生态旅游载体数量大,范围广、质量优。目前这些重要资源和旅游载体尚未完全转化成生态旅游的资本优势和产业优势,大资源与小产业的矛盾十分突出。
2.2体制不顺、机制不活
全州林业行业没有产业管理机构,更没有专职人员来抓产业工作。阿坝州林业产业国有成份较重,森工企业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原有森工的资源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已严重滞后于林业产业发展的需要,森林分类经营、资产化管理和有序流转及人工商品林的管理不适应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林业产业发展体制尚未理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林业产业化发展。
2.3认识不够、开发不足
不少林业单位认识不到位,没有真正将发展林业产业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林业企业产业开发程度低,参与不够。特别是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一些人思想保守、意识落后,缺乏市场经济观念和开拓创新精神,资源本位,林业本位,“等、靠、要”思想严重,守着“天保”过日子,重生态、轻产业,林业产业发展思路不明,抱着资源受穷。
2.4项目单一、产业散乱
阿坝州自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各林业单位围绕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争取、实施了许多项目,但这些项目偏重于生态,没有解决周期长、效益低的问题,显得项目很单一,不宜发展产业。同时,全州和相宜地区间没有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精心实施,各县和各单位自成一体,产业规模、经营水平、后续资源等参差不齐,发展起来的产业高度分散,“游击”式的产业不具备市场竞争优势,更谈不上建立龙头企业和品牌战略。
2.5资源丰富、资金不足
阿坝州林业单位狠抓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建设,森林资源面积和蓄积实现了双增长,森林覆盖率迅速提高,湿地面积和质量明显改善,为林业产业开发储备了丰富的资源。但林业单位重生态建设,放松了职能,许多资源管理权形成了多头管理,对许多资源的依法管理、合理开发极为不利;各林业单位目前拥有的资金90%以上为“三大”工程资金,发展产业的资金相当有限,基地建设、后续资源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资金更少,无法达到产业化经营。
2.6人才缺乏、管理粗放
目前在林业产业发展的经营管理队伍中,森工企业、国有林场等人员较多,大多数人员受教育程度和整体素质偏低,培训经费、时间等很少,专业知识和实用技术未得到及时更新,开拓创新意识不足,经营管理粗放,特别是林业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缺乏,林业产业开发的综合管理能力不足,经营管理水平低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业产业的发展。
3全州林业产业发展思路
3.1规划目标
保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质量,积极探索林业产业化发展的模式。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在人工造林75万亩、退耕还林103万亩、治沙造林65万亩、造林试验示范9万亩、长防林建设5万亩中科学选择树种,加大干、水果基地和生物质能源基地建设,为发展林业产业储备后续资源,力争“十一五”期末全州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林草覆盖率达到85%以上,初步具备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的雏形。坚持科技兴林,搞好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林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林业产业化建设速度,力争将10户州属天保企业改革为发展林业产业的主力,建设一批林业产业的基地,做大、做强产业项目,努力增加林业职工和农牧民的经济收入,林业总产值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2010年达到53.47亿元,使我州具备“绿色高地”的林业经济模型,实现上新台阶的目标。
3.2发展原则
一是要把林业产业放在维护生态安全和建设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的大局中来发展。我州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推进林业产业发展,必须始终服从和服务于建设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的需要,要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在生态建设中不忘发挥产业功能,在产业中不忘兼顾生态要求,做到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统筹协调、相得益彰。二是要把林业产业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来运筹。发展林业产业,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由经营主体按照市场规则,自主决定生产经营活动。要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建立多元、稳定、安全的资源供应和产品销售体系,扩展林业产业发展空间。三是要把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作为关键问题来解决。提高林业产业发展水平,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营体制,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必须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做到树干、树枝、树根全部利用,废木、废纸、废料回收再利用,形成资源共享和废物循环利用的生态产业链,走新型林业产业发展之路。
3.3总体要求
一是效益优先,集约经营。阿坝州是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建设重点地区,全州85%以上的林地将被划为生态公益林,15%以下的商品林决不能在走“广种薄收”、粗放经营的路子。必须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采取资金高投入、技术高密集等手段,实施集约经营,缩短林木生长周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必须大力发展林地立体复合经营模式,推进林下种植业和林下养殖业资源共享、循环相生、协调发展,提高林地生产率。二是科学发展,持续利用。按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林业产业要在保护性开发、开发性保护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以信息化带动和科技支撑,培育生态、经济“双赢”的新型林产业,逐步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路子,做到产业得发展,生态受保护。三是因势利导,做大做强。阿坝州森林资源富集,湿地位于号称世界屋脊“第三极”的青藏高原的东缘,有“蜀地之肾”的美誉;生态系统结构完整,生物多样性丰富,特有种多,不少林下资源和林产品在州外具有盛名,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也是世界高山带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生态旅游资源类型齐全,分布广泛,旅游区(点)众多。因此,发展林业产业要通过政策创新和市场引导,鼓励兴办绿色企业,建立商品林基地,发展林下资源和林产品精深加工和生态旅游业,形成以基地为依托,企业为龙头,生产、加工、营销一条龙的运行机制,不断延长林业产业链条,做大做强林业特色产业。
3.4重点产业
立足全州森林资源,统筹安排林业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具体抓好六个重点领域。
3.4.1林木培育业。结合“三大工程”建设,在低海拔区和适宜的地区大力培育具有规模、集中连片、效益良好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大径级优质珍贵树种用材林、工业原料林、特色干水果及种苗花卉。
3.4.2是林下种养业。积极发展林草、道地中药材、生态茶叶、优质干果、低温食用菌等林下种植业和林畜、林禽等林下养殖业。
3.4.3野生动植物驯养繁育利用业。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鼓励对黑熊、林麝、猕猴、鹿等野生动物进行繁育,引导扶持合理利用野生动物和副产品加工产业。
3.4.4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探索性地培育优良乡土能源树种和引进优质能源树种,适时发展生物柴油、燃料乙醇等生物质能源产业。
3.4.5加工业。阿坝州要根据林下资源特点、技术实力、社会综合条件等因素,在加工利用中采取划区轮流加工、同科同属统一加工、经济用途一条龙加工等办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特别要鼓励资源剩余物、加工废弃物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
3.4.6生态旅游业。在不破坏生态功能的前提下,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和其它森林天然群落为载体,加强风景林营造和更新改造,提升景观质量,丰富生态文化内涵,打造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体、其它景观为辅助的特色生态旅游品牌,积极发展以生态性、民俗性、体验性、参与性“农(牧)家乐”为主的旅游和以“采伐遗迹”为主的林区游,适度建设狩猎场。
3.5区域布局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结合阿坝州林业“十一五”规划及中长期规划,着力优化区域布局,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3.5.1湿地保护型林业产业区:壤塘县部分地区、阿坝县大部分地区、红原县大部分地区、若尔盖县大部分地区。根据客观条件,利用辽阔的土地资源和丰富的植被资源发展野生动物饲养繁殖业,抓住我州旅游业中建设大九寨国际旅游精品的契机,加快林业服务业的建设,适度发展其它产业,将该建设区内的群众利益和区域经济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使保护管理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与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3.5.2绿色屏障型林业产业区:壤塘县大部分地区、金川县部分地区、马尔康县部分地区、小金县部分地区。根据该区植被类型多样、物种多样性丰富的特点,积极发展森林药材业和森林食品业,让村民脱贫致富,政府及各职能机构要为民服务,积极引导村民、个体经营者和国营或私营企业走产业化发展之路。
3.5.3水源涵养型林业产业区:马尔康县大部分地区、红原县部分地区、金川县部分地区、小金县部分地区、理县部分地区、黑水县部分地区、茂县部分地区、松潘县部分地区。根据该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主要发展野生植物培育繁殖业和林下资源精深加工业,推进林区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产业规模经营,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接轨,解决林业本身产值低、生产周期长的问题。
3.5.4生态基因型林业产业区:若尔盖县部分地区、松潘县部分地区、九寨沟县全境、茂县部分地区、理县部分地区、汶川县部分地区。树立“跳出林业办林业”的经营思想,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和林业服务业,逐步发展手工业和生态文化业,将该区的林业与旅游业协调统一起来,使其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3.5.5森林防护型林业产业区:金川县部分地区、小金县部分地区、汶川县部分地区、理县部分地区、茂县部分地区。根据该区的综合条件,以经济林业和种苗花卉业为主,大力发展茶叶、苹果、雪梨、甜樱桃、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木,搞好种苗花卉业基地建设,适度发展庭园经济、旅游服务、人工商品林采伐木材的精深加工(汶川县)等产业,提高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5.6紫坪埔水库多功能建设小区:主要在汶川县境内,包括漩口镇、映秀镇、水磨镇、白花乡及其周边地区。在林业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上,要以生态林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为重点,增加科技含量,大力发展特色生态产业,高度重视生态产业链的培育;充分利用库区独具特色的物种和较高的生产力,处理好工业、农业、城镇化与湿地的关系,搞好元宝枫、茶树等资源植物的精深加工,实施名牌战略,提升经济竞争力;加强对外开放,用高新技术、高新产品、高新企业来改造和发展传统产业,促使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努力培育和开发库塘型湿地的文化价值,发挥其美学、教育和科学等方面的功能,把水面积与水景观、水生态、水文化紧密相连,适时发展文化产业。
3.5.7干旱河谷综合治理与适度开发小区:涉及汶川县、茂县、理县、黑水县、松潘县、金川县、小金县、马尔康县、九寨沟县。充分利用无林木林地、宜林地、退耕还林地、闲置的农牧地等土地资源,选取特色产业项目进行大力发展,特别是特色干果和种苗花卉业,形成生态、安全、优质的林业产业。
4发展林业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4.1更新观念
没有生态,林业产业将成无源之水,没有产业,林业缺乏活力和后劲。推进林业发展、建设绿色阿坝必须“生态、产业”两手抓,“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兼顾,治山治坡又治窝,绿山富民奔小康。目前,天保工程只能维持最低生活,林区待业人员没有得到妥善安置,林牧矛盾突出,森工不稳定因素还客观存在;要想解决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林区职工和农民贫困问题,最根本方法还是要靠发展,靠发展林业产业、替代产业和后续产业来解决。只有推进林业产业发展,才能不断提高工程区职工群众的生活水平,才能摆脱林区“天保独撑”的经济格局,促进可持续发展。
4.2加强领导
林业部门作为林业产业发展的主管部门,要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积极争取项目产业管理的机构编制,落实专职工作人员。各县林业局和州属林业局要认真编制切实可行的林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的目标、原则和重点,加强工作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强化督促检查,研究、分析林业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确保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规划部署到位、政策落实到位、资金扶持到位、工作责任到位,推动林业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4.3产业化经营
由于多种原因,阿坝州目前林业产业化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但不能以客观原因就不去发展林业产业,更不能放弃林业产业,必须要立足阿坝州丰富的森林生态资源,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本着山上建基地、山下搞加工、山外拓市场的思路,切实将林业产业抓起来。
4.3.1加快基地化建设。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充分利用商品林资源和荒山荒坡,集中连片,规模经营,重点发展名、特、优、稀、新经济林生产基地。快速建立云杉种子园、日本落叶松种子园、紫果云杉母树林、岷江柏采种基地;实施隔年早实核桃良种繁育,推广栽植青椒,建设优良灌草选育基地和四翅滨藜繁育基地,营造速生丰产林和大径级用材林实验示范林,栽植美国野山杏、红毛五甲树、漆树、川贝、青蒿、榆树和细辛、党参、厚朴的林药造林示范基地,建设好林业产业发展的基地。
4.3.2尽快发展林业专合组织。建立各类林业专合组织,帮助其规范运行机制,健全组织形式,丰富合作内容,完善服务职能,构建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农户“四位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机制,不断提高林农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4.3.3逐步建立加工厂。对蕴藏量大、价值高、综合利用率在85%以上的林下资源,在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建立加工厂,加工成品或半成品,逐步迈出由初级加工向精细加工、由单项加工向系列加工、由内销加工向出口加工、由分散加工向集团加工的步子。
4.3.4引进龙头企业。在阿坝州林业产业脆弱、发展经验不足时,根据有关政策,引进州外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开发州内丰富的森林资源,打造具有阿坝州特色的拳头产品和名优品牌。
4.4深化改革深化林业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林业发展的活力,关键是适应社会对林业需求的转变,核心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林业发展新机制,重点是抓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业产权制度,森工企业和国营林场苗圃管理体制、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林业资金投入机制五项改革。全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在农区县和牧区县探索一种或几种具有特色的改革方案,先试点后推广、积极稳步推进。首先要完成补换发林权证工作,将国有林与集体林、乡与乡的集体林、村与村的集体林的四至界线、面积、蓄积等情况调查清楚,以达到集体林改革中明晰所有权的目标;其次要妥善解决林业“两制”的遗留问题和二十多年里产生的新问题;最后才能因地制宜地进行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和确保收益权工作。加快全州森工体制改革,消除体制障碍,建立国有林管理机构,代表国家行使森林资源管理权;明晰森林资源共享产权,建立新的森林资源保护、培育、和利用机制;实行政企分开,将目前由森工企业负责的森林资源管理职能交由国有林管理机构;按照专业化协作原则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进行国有森工企业重组,安置好富余职工。实现各种经济成分良性组合,逐步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促进林业建设快速、协调发展。
4.5分类区划林业如何在生态与产业中实现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对此鲜明指出,要“实行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即在充分发挥森林多方面功能的前提下,按照主要用途的不同,将林业区分为公益林业和商品林业两大类,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政策措施。实施分类经营,是林业发展模式和经营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是正确处理兴林与富民、生态与产业、保护与利用、改革与稳定等林业发展重大关系,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各县、各州属林业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要正确处理好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关系,科学确定公益林和商品林的比例,既要为建设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筑牢必要的森林资源基础,又要为林业产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留足、留够商品林。国家将来要从严管死重点公益林、管好地方公益林,但要充分挖掘其在森林景观、林副产品等方面的巨大潜力,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林下种养等林业产业,实现森林的多种功能;同时要依法放开放活商品林采伐、运输等相关政策,切实保障农民和经营单位的自主权和林木处置权,实现自主决策、自主生产、自主经营、自我发展,以商品林的大发展促进林业产业的大发展,进而带动林业建设的大发展。
4.6人才支持党政领导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中,林业部门要主动配合当地组织和人事部门的工作,提拔、培养、吸收一批素质高、领导能力强的党政干部,带领完成产业化建设任务。随着林业历史性的转变后,林业产业化建设中将涌现许多龙头企业,急需大量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在应用好现有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基础上,以“既求所有所在,有求所得所用”的开明人才观,积极从州外和行业外引进一些优秀的人才,让他们在林业产业化建设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要切实加强林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更新和再教育工作,整体上提高林业全行业人员的科技素质,不断改善各类专业人才的工作与生活条件,使林业不但吸引人才、聚留人才,而且造就人才、人才辈出,从而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4.7科技攻关推进林业产业发展,必须走科技驱动型的产业发展之路。要紧紧围绕提高林业生产力开展科技攻关,在提高林木生长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林果产品产量和林分质量、产品质量等方面取得新成果。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资本投资林业产业技术研发领域,形成以企业为主、政府投入为辅,银行贷款、风险投资在内的多元化、多层次的林业产业科技投融资体制。探索建立科研院校、科技人员与企业相互渗透、良性互动的林业产业科技开发新机制,加快研发成果的产业化步伐,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建立健全适合我州的林木种苗、营造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利用、名特优新经济林品种、名贵花卉、木材类产品等标准体系,启动无公害林产品认证和森林认证,抓紧开展林业名牌产品、产地标识、绿色产品的认定扶持工作,扩大林业产业的知名度。
4.8用活政策坚持“谁造谁有,谁经营谁受益”的政策,逐步实行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并可以依法继承、抵押、担保、入股和作为入股合作的条件。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积极引导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参与林业产业开发,加快民间资金向民营资本转变,鼓励农户、城乡居民、科技人员、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干部职工和私营、外商等非公有制经济主体,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参与林业产业建设,广泛吸纳各种民营资本投入产业开发,培育民营龙头企业。对非公有制林业在税费政策、资源利用政策和投融资政策等方面一视同仁。大力推进森林资产向森林资本转变,科学评估、挂牌转让、互利互惠。国有森工企业、苗圃、场(站)、所要积极参与城市经营、盘活存量、盘活资产、增加效益。
4.9优质服务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在行政审批、项目安排、资金扶持、信贷投入、能源调度、市场信息和人才管理等方面,给予林业企业和林农更多的支持,提供优质的服务。有条件的县应积极推进林业保险工作试点,为降低林业产业发展风险探索经验。切实落实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做到该免的免、该减的减、该降的降、该退的退。坚决取消一切不合理收费,严禁搭车收费。积极争取有关政策、资金、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优惠,优化林业产业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