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林业发展管理对策论文5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龙泉市循环林业发展模式
1.1发展目标
循环林业,是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构建起来的林业发展模式,这种林业发展模式将林业种植、林业工业、林业服务业结合起来,最终实现森林资源的多层次循环利用,实现林业资源的最大利用效率,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循环林业的核心是林业资源的循环利用,最终形成一个森林资源到林产品再到再生资源的闭路循环体系。龙泉市循环林业的目标,是为了使林业生产过程及整个林业产品的生命周期内,降低林木资源投入量,同时减少废气、废水、废物排放,提高整个产业的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使林业产业与环境保护和谐一致。
1.2构建3个产业间的内部自循环体系
林业产业内部实际上包括3个层次,分别为森林资源培育与采伐业、木材加工业、森林旅游业。龙泉市循环林业所构建的发展模式,包括了这3个产业,使这3个产业在林业产业内部能实现其自循环,第1个循环为森林培育系统和采运系统,第2个循环为林业工业系统,第3个循环为林业旅游系统。如林业旅游循环系统中,在林业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着眼于系统内部林业旅游资源的修复与清洁,避免旅游循环系统内部出现污染和破坏;在林业工业循环系统中,着眼于各企业间的资源循环利用,加强各企业间的关联与协同性,避免资源的浪费和废弃物的污染。
1.3构建3个产业间的联动循环发展体系
除了构建3个产业间的内部自循环体系外,林业培育与采伐、林业工业、林业旅游3个产业间也有很大的关联。龙泉市循环林业发展模式中,根据原材料、废弃物、副产品、能量流动等的特点,利用产业链构建起了3个产业间的联动循环发展体系。如在第一产业中的林业采伐所产生的废弃物或副产品,包括树叶、树皮、树根等,利用其作为第二产业林业工业中的造纸、板材的原料,同时还与第三产业中的林业旅游联动作为工艺品原料。再如第二产业中造纸所产生的制浆黑液,其中含大量木素,如果随意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却可以配制成植物生长刺激剂,应用于第一产业中的林业培育体系。
1.4构建林业与其他产业间的循环发展体系
林业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关联,循环林业并不只是在林业产业内部进行资源、能源的循环,而是林业资源的循环利用。龙泉市循环林业在这一方面,加强了林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联系,例如林业采伐中所产生的剩余物,应用于食品、饲料、燃料加工中,木制剩余物用于加工木株、牙签等。再如将其他产业所产生的废弃物或副产品用于林业产业作为原料,如与皮革工业结合,对皮革工业废弃物进行物化处理获取胶原纤维,与植物纤维混合应用于造纸工业。再如对城市活系统中产生的废弃物进加工处理,应用于林业培育中作为肥料。
2龙泉市循环林业发展模式现状
2.1“以林富农”战略措施的产业结构调整
循环林业发展模式不是不对森林进行开发利用,而是在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的基础上所构建的林业发展模式。龙泉林业的重点工作将放在实施富民项目,建设林道1200km以上,培育2万hm2毛竹高效基地,新建油茶基地666.67hm2,提升油茶基地1333.33hm2,新建666.67hm2珍贵树种基地,打造全国最大的珍贵树种基地。龙泉市确立了森林既是环境、又是景观、更是产业的思路,大力推动生态经济发展,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林业发展原则。一方面,引绿靓城开展生态林、景观林共建,建立城市森林使城市、森林、园林三者融合,以“三沿”绿化美化和乡、村绿化示范村为重点建设森林生态圈。同时,依托凤阳山自然保护区和瓯江、龙渊森林公园、闽江及钱塘江三江发源地的优势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形成了以凤阳山为龙头,瓯江为纽带,披云山、岩樟溪、大窑古址和城区为核心的生态休闲旅游线路。另一方面推行“以林富农”措施,推动林权制度改革和山林托管模式、“企业+利用+保护”良性循环发展,将青山变为“绿色银行”,在加快荒山绿化进程的同时加强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培育竹木产业、茶产业、森林畜牧产业、食用菌产业等森林产业,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同时提高林农收入。尤其是依托丰富的竹木资源所培育的竹木加工企业,已经形成产销一条龙、林工贸一体化的竹木产业开发新体系,成为龙泉市的主导产业。
2.2推进良种基地建设优化森林资源培育采伐
龙泉市循环林业发展中,紧抓国家级杉木良种基地规划和生产,加大了良种基地建设,包括杉木种子园、木荷种子园生产建设,以及红豆树、南方红豆杉、细叶青岗试范林建设,通过水肥管理、病虫防治、人工辅助授粉等,有效地提高了森林资源培育能力。与此同时,狠抓科研,加强对杉木以及主要珍贵用材树种良种种苗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全面提高了森林资源培育能力。建立起了浙江楠、紫楠、红豆杉、光皮桦、木荷、杉木良种、马尾松等的容器育苗基地以及珍贵树种大苗育苗基地,能为森林培育提供强大的育苗支撑。
2.3全面布局产业联系提高资源利用
经过数年的发展,目前龙泉市已经形成了一个有效的循环林业发展体系。一方面,通过产业富民,实施竹产业提升工程作为富民主导产业,全面提高了竹产业总产值和人均收入,使竹产业成为龙泉市林农主要经济来源。另一方面以“省级公益林建设示范县”为标准,大力实施和发展生态公益林业工程,优化森林结构和功能完善生态保障系统,促进了森林资源培育与采伐系统的循环持续发展。将实施生态恢复项目,森林恢复面积6666.67hm2以上;实施林地保护项目,林业用地面积保持在26.53万hm2以上。第三方面,通过招商引资,不断促进龙泉市林业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联系,如兴林工业孵化基地的成功建设,使龙泉市林业“跳出林业发展林业”的设想成为现实。第四个方面,通过景观建设,以“森林城市”创建活动为契机,对废弃地、河道、边坡、山体、村落等进行大规模绿化,建立起了标志性景观生态风景林带,促进了林业旅游的发展。
3结语
循环林业是未来林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循环林业的发展还在探索阶段,有很多不足和不够全面的地方,需要不断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总体来说,循环林业是一种循环的林业生产体系,需要在林业培育与采伐、林业工业、林业旅游3个系统内部实现自循环,同时实现3个系统之间在林业内部的自循环,还要实现林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循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减少排放和环境污染,最终构建起一个物质、能量闭路高效循环使用的林业产业链,转变传统的林业增长方式与林产品消费方式,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目前,我国循环林业发展还处在探索阶段,还有很多不足和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何伟良单位:浙江省龙泉市林业局道太乡林业工作站
第二篇:林业发展对策
1什么是林业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很早也就坚持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在世界环境大会上提出来的,也是我国林业发展的国策之一,发展林业就是对国家经济的发展,也是很多国家对林业发展的道路,找到林业发展的具体道路进行研究,找到准确的标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就是在经济能力、社会能力和生态建设能力这三点上,即是能源资源信息的有效使用,人们对社会的认识,也就是人们的综合素质,还有生态环境的自身协调能力,生态还原能力等各个方面的持续循环发展战略。
2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方针
2.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
林业发展最主要的就是科技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可以更好地带动林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本质就是经济的发展和资源与环境的再生利用,所以,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资源与环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依靠科技的发展带动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要实行科技建设林业,这也是提高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林业的建设应该从林业的科技创新做起,在这期间建立以企业为主导和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制,对林业的生产动力加以提高,利用现代的先进技术对林业发展进行准确管理,以及加快实现林业现代化技术的生产。从根本上解决科研成果和实际生产脱节的问题,并鼓励科研人员针对实际情况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对良种树苗进行调节管理,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提高苗育水平,加强传统技术的木材加工制造,提高木材的工业利用水平,增加市场的竞争力。
2.2优化结构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对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优化,主要就是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念,也就是林业发展的物质保证,主要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周期工业原材料和其他资源的优化建设;大力开发新产品,促进低层次原料的加工;同时,加大森林的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调节生产力的布局,对落后的产业进行改造,培养新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的重组,解决林业产业不合理的问题。对新市场和新技术的开发,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的技术含量,这样也就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度。
2.3注重林业生态建设提高综合效益
对综合效益过度的最求的同时,也要注意生态环境的建设,不管当前的经济效益增长速度的快慢,最后都是由于受到环境破坏的增长招到巨大报复,从而也就使得经济停滞不前。所以,在发展中既要重视经济效益增长又要保持好生态环境的良好,不能只注重一方面的增长,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都要同时注重,才能维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4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发展
近年来,林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受到加大关注,各个地方采取相应的措施,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具体的措施有以下几点:①林农结合式,应用国内技术,采取科学的生产方式,以林业为主结合农业共同发展,多种经营模式逐步建立具有经济效益的林业生产模式;②造林规模化,从科学的建林观念出发,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等方面着手,加大造林的规模,合理利用资源;③发展造林多样化,采用多样化的形式进行培育林业发展,提高林业的生产效益。
3结语
总之,林业的发展必须落实到林业的经营上面来,必须清楚林业发展的正确道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念,做到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两者相结合的经营模式。
作者:马光兴单位:陕西省城固县林业工作站
第三篇:十二五林业发展情况
1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和成效
1.1林业产业发展迅猛,质量效益不断提高
杨树等用材林规模逐年增长,2015年计划活立木蓄积量359万m3,相比2010年底283万m3,净增长76万m3,预计年均递进率0.5%,其中2013年上半年5.4万m3,预计2013年全年10.8万m3,2011~2013年年均递进率0.5%。2010年实际森林覆盖率51.9%,截止2015年年底森林覆盖率达到52.9%,年均递进率0.2%,目前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2.5%,2013年全年预计完成总增长量的0.6%,2011~2013年年均递增率0.4%。
1.2资源林政管理加强,林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实行木材凭证采伐、凭证运输和征占用林地许可制度,加强木材市场管理;完善森林公安派出所和林政稽查大队的人员编制;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片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结案率100%;完成了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任务,摸清了全县林业资源状况;完成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积极推进以承包为主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逐步规范林权改革方式,使林权落实率达到95%以上;切实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和防治,杨树草履蚧虫害得到彻底除治,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4%以下,完成控制目标;森林覆盖率和活立木蓄积量等林业“双增长”目标逐年得以实现。
1.3加强科技投入,提高林业发展质量
连续3年实施了杨树优良品种繁育项目,以金堆、瓜坡、高塘、大明等镇为重点,主要发展香玲、中林5号、陕核5号、西洛3号、辽核等系列优良品种。抓好瓜坡张岩千亩示范园的科学管理,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增加辐射带动作用。到2015年,核桃基地面积达到0.36万hm2,年产值达1.07亿元。从2011~2013年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和2015年目标相比,多数主要指标已按序时进度完成或超额完成。
2情况分析
2.1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广大群众的植树造林意识还不强,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推进较难,部分地段毁林较重,补植任务大;林业队伍力量薄弱,尤其是乡镇林业站人员和林业专业技术人员相对较少,管理和服务跟不上林业产业发展形势,相关的配套设施不够健全,而导致林业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森林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
2.2改进的主要方式
2.2.1做大做强林业龙头企业
积极引进一批核桃、花椒精深加工、木材及木制品加工、林产化工等大集团、大企业入驻华县,延长林业产业链,培植地方财源,着力提高林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扶持引导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社,解决农民一家一户不能解决的技术、信息、销售等问题,逐步实现集体林地的规模化经营。
2.2.2进一步加强林业资源保护管理
加强林政稽查大队、森林公安的管理,定期对林业执法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技能测试,持证上岗,提高林业执法队伍的业务素质。充分发挥各天保管护站的工作职能,及时制盗伐木料,要对本辖区内的森林资源进行严密监控,一旦发现有乱拉乱运、乱捕滥猎等迹象,立即上报林政处或森林公安派出所。派出所从严查处涉林案件,重点加强林木、林地、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2.2.3适时开展林业技术培训工作
利用“科技之春”和科技“三下乡”活动,举办现场咨询,编发科技宣传资料,推广花椒、核桃丰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组织技术人员深入林业一线,服务于林业发展,建立林木育苗、栽培、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点。健全以县林业工作站为中心、乡镇林业站为依托,林业大户为基础的县、乡、村三级林地服务网络,不断提升经济林生产和营造林水平。
2.2.4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
以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为带动,在县域内发展几个有规模的森林旅游业,加大桥峪森林公园、太平峪森林旅游度假山庄的建设步伐,打造一个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森林生态旅游明县和西安、渭南最佳“后花园”,不断发展壮大森林生态旅游产业。
作者:王卫利单位:陕西省华县林木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第四篇:石料矿开采对林业发展影响
1基本情况
1.1地貌
项目区域位于大兴安岭西坡中段,大体上东北高,西南低,山脉多为南北走向,均由中山、低山组成,山脊多呈圆弧形。其特点是山脉绵缓,山顶平坦,各山顶之间高差不大,坡度一般在3°~30°之间,坡度在15°以内的平缓坡占80%以上,山坡较缓而坡面较长,多呈丘陵状台地,山岭之间则为平坦的山谷地带,河网发育、河谷开阔。
1.2地质与土壤
项目区域地质结构属于古生代———中生代复式背斜构造,褶皱轴向多为北东向新华夏式构造,属大兴安岭新华夏隆起带的一部分。地质结构主要由古生代结晶岩中的花岗岩,砂质片岩和玄武岩所组成。成土母质为上述岩石风化后,形成的残积和坡积物。
1.3河流水系
项目区域最大的河流为根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伊吉奇山西南部的萨吉气林场。自东北向西南流经根河林业局,经额尔古纳市汇入额尔古纳河。全长316km,在根河局境内流程217km。河宽一般在20m,河深0.8m,流速0.5m/s。本区有2~4级河流29条,流域面积15796km
2对森林资源的影响分析
2.1林地、林木资源损失的影响分析
项目区林地面积和活立木蓄积量分别为54983hm2和4637531m3,项目使用林地有林地面积仅0.31hm2,蓄积21.53m3。项目使用林地造成森林覆盖率降低0.0005%,蓄积量减少0.0004%。该项目在多年开采过程中,建设单位始终坚持以生态保护优先、坚持点上开发,本着尽量少占用林地或破坏林木、植被的生态保护意识。实施工程建设项目使用林地面积比例较小,对区域内的生物资源、林地资源总量的影响甚微。且项目区雨水丰富,气候适宜,植被比较容易恢复,其对森林资源结构、布局、蓄积量、林分质量、森林覆盖率、森林价值及森林功能的发挥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2.2森林植被破坏的影响分析
建筑石料矿开采时,将开采范围内的林木全部砍伐,上层植被将受到扰动和破坏,地表植被破坏严重。为保证恢复不低于被占用林地面积的森林植被,根河林业局已制定了相关的使用林地恢复森林植被计划,异地更新造林设计的落实,将确保项目使用林地森林覆盖率相对保持不变,不会对森林资源产生太大的影响。
2.3森林群落结构的影响分析
森林群落是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植物群落。项目的建设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项目区域原有森林群落的最稳定状态被打破,群落中原来的特有种的比例降低。但在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和植被恢复措施后,工程不会影响项目区域植物的种类,不会使沿线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发生变化,也不会造成某一植物种的消失,但会造成一些植物数量的减少。
2.4使用林地的植被恢复
根河林业局已制定了相关的使用林地恢复森林植被计划,待占用林地项目申请批复后,决定在根河林业局上央格气林场56林班2小班进行异地还林工作。还林面积3.04hm2,远大于使用有林地面积0.31hm2。异地更新造林的落实,将确保项目区域有林地面积不会减少,反而增加。并可有效地保证了区域内的森林资源总量平衡,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建设对区域林地资源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3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
3.1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通过现地调查,项目实施必然会局部破坏自然环境,但因使用林地面积占项目区林地面积比例较小,同时,项目实施中,森林采伐较少,且为该地区常见树种,开采不会造成生态环境分割和物种消失。因此,项目实施区对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不会产生威胁,对该区域生物多样性和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产生的负面影响微小。
3.2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项目使用林地地点位于市区附近,人为活动较为频繁,并且没有发现受保护的古树名木和国家、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分布,对项目区内的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甚微。同时,加强对入山从业人员的教育和管理,不但制止和杜绝对森林野生动植物的乱捕滥猎、乱挖乱采现象的发生,而且,要求员工成为护林员,发现有破坏林地或捕猎动物的人和事,立即报告,以保护林区生物多样性的完整。
4对生态安全及效能的影响分析
4.1使用林地的生态状况
根据2008年林业发展区划三级区报告中《生态敏感性等级划分标准》,项目区不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从整体生态效能上分析,项目建设对生态的影响是局部的,项目实施不会妨碍区域森林生态效能的发挥,也不会对生态安全造成威胁,项目区域内的生态是安全的。
4.2对使用林地的生态影响
根河市市区东2.5km建筑石料矿开采项目长期使用林地面积0.31hm2。从1969年建厂以来一直坚持“边建设、边保护、边生产、边治理”基本方针,按照“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积极保护、合理开发、综合保护的原则,通过建筑石料矿规则及各种矿业管理手段,采取防范性措施,防治破坏建筑石料矿环境问题的发生,确保生态的安全。项目占用国家公益林二级林地面积0.31hm2,对生态安全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5对景观、风貌的影响分析
一是项目实施区内没有较高开发价值的风景旅游点,项目的实施不会对附近的景观风貌产生大的影响。二是项目采矿区域采用露天开采的方式进行,由于使用林地面积较小,所以,对景观风貌的影响较小。三是项目会产生一定的废矿石,容易造成对当地环境及景观风貌的影响。项目在废矿石的处理上制定了相应措施,根河林业局每年都要维护、整治林区运材道,这部分废石料正好弥补了林区修路材料的短缺问题。所以,项目的实施对景观风貌的影响有限。
6对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分析
地质灾害:建筑石料矿地形为缓坡地段,相对高度50m左右,开采矿体处于山坡一侧,地表第四系覆盖物薄,矿体坚硬稳固。建筑石料矿采用露天开采,开采深度0~50m,采场最终边坡角<60°。因开采面积小,开采结束后对采坑进行回填、平整、绿化,不会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烟气污染:建筑石料矿无废气污染源,仅生活取暖会产生少量烟气,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危害。水污染:建筑石料矿不产生工业污水,生活污水排量小,可经沉淀池沉淀后循环使用,生活污水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剥离岩土和废弃矿渣,排放量不大,不含有毒物质,可采取集中堆放的方式进行保存,待建筑石料矿开采结束后,用来回填采坑,或用于铺筑道路,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粉尘:钻凿炮孔会产生粉尘,爆破和粉碎加工也会产生灰尘和粉尘。采取湿式凿岩方式施工,对粉碎机械采取封闭措施,防止粉尘扩散,生产人员佩戴防尘口罩进行防护。爆破产生的灰尘经自然扩散,空气稀释,不会对人员和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噪声:采掘设置、加工机械会产生噪声,但一般在80dB以下,故噪声对环境的影响较小。采坑回填:建筑石料矿开采结束后,对采坑进行回填平整,植被恢复。
7对林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的最大的集中连片重要国有林区,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的实施,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已将企业发展的投向“非林非木”产业的发展,森林旅游和矿产开发两项产业已成为林区重点发展的替代产业,在最近的一、二年里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09年8月,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考察地质矿产资源勘探情况时表示,大兴安岭地区要加大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力度,并提出“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观点。
8评价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实施及近年来根河市经济建设也比较活跃。水库、公路、楼房等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给建筑用砂、石等矿产品提供了较好的市场前景。该建筑石料矿的建筑石材可广泛用于房屋地基建筑、铺筑公路及水库大坝建筑。该区的建筑石材长期以来一直是根河市及其周边地区建筑砂石原料的重要供应基地,已广泛应用于各级公路建筑。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棚户区改造的力度,同时,城市基础建设也加大了投入,对建筑石料的需求不断增大。根据根河林业局2013年基本建设任务,预计建筑毛石需求量为11.1万m3,公路桥梁碎石需求量10.0万m3。根河市区及周边采石厂非常少,该建筑石料矿石料质量好,与同类采石厂相比会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满足日益剧增的沙石量,保证根河市各项基本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
作者:张永欣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森林调查规划院
第五篇:生物保护与林业发展的研究
1经济活动对生物多样性和林业发展的影响
这个地区有十几个民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是这片土地的自然资源养育了他们。改革开放之后,这个地区的人口急剧增长,因而毁林开荒的现象也不断出现,加之经济和政策环境的改变,这个地区的生物和林业资源受到了毁灭性的伤害。
1.1甘蔗种植的破坏作用
甘蔗种植是这个地区主要经济来源。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这个地区的种植作物也出现了变化,咖啡、芒果及香蕉等作物都逐渐出现。但是当地对于甘蔗的种植面积必须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获得有效的经济利益,因此当地为了完成既定任务,只好对树林进行开荒作业,使得林业资源受到了更严重的破坏,造成了一些生态失衡问题的发生,让这个地区今后的持续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
1.2烤烟种植的破坏作用
烤烟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使其成为当地西坡村民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加之当地的基础能源十分缺乏,因此在烤烟的过程中,主要的燃料就是树木。据统计,当烤烟的种植面积达到1公顷的时候,就会有10立方米的木材被砍伐,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个区域全年因为烤烟而损耗掉的树木是十分巨大的。比如位于腾冲县的界头乡,这里的森林面积达到了31772.1公顷,树木每年可以因生长而增长14.9万立方米,但是这个生长扩张面积远远低于消耗的面积。不仅如此,再加上这个地区居民因为日常生活而消耗的木材的数量,那么这个数字就是十分惊人的。
1.3珍稀物种消失速度加快
在这片区域中,“刀耕火种”这种古老的生产方式仍然存在,加之管理不当,使得大片的山林被焚毁。20世纪中叶,当地居民就曾因用火不慎而引发了巨大火灾,这场大火的火势已经蔓延到自然保护区附近,不仅使植物和药材被损毁,也使得野生植物被焚烧致死。从生物学角度而言,一个物种的灭绝就会加带10~30个物种的灭绝,如此严重的连锁反应必然导致恶劣后果。对于那些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的物种,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拯救措施,掌握其繁殖技术,为林地供应树苗,使其尽快恢复正常状态。
2相关对策
2.1建立科学管理体系
这里不仅仅是动植物的生息繁衍地点,也是物种丰富的基因库,对科研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也会产生相应的经济效应,因此对于该地区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对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自身素质,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科学管理体系。
2.2提高公共保护意识
做好森林资源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宣传工作,让群众举报那些蓄意破坏自然资源的人和行为,阻止乱砍滥伐现象的进一步蔓延,成立群众性的监督组织,确保整个工作顺利地进行。
2.3开展生态旅游项目
将自然保护区开发出生态旅游项目,必须要在保证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的前提之下。当地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各种自然资源,加之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的渲染,使得生态旅游开发项目的合理性更更凸显。
3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当地的经济水平持续上升,致使人口增长,需要用于生产的土地面积扩大,加之各种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当地林业资源的生物物种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对当地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作者:和又真单位:贡山县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