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在深化经济环境体制改革中进行管理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什么是社会预期管理
预期也叫心理预期。它本身是一个心理学术语,后来被引入经济学中,心理预期变成了经济预期。经济学界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形成了理性预期学派,卢卡斯和萨金特等先后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其实,在社会管理中广泛存在社会预期。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也需要通过社会预期管理达到其目的,只不过迄今为止它还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一)什么是预期
通常所说的预期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活动。它与客观现实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事实上,这种心理活动就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一种主观判断或估计。预期是一个与预期者的心理素质、性质、阅历等个人因素很有关联的主观判断。人们能否预期,预期的准确程度如何,取决于人们对客观存在的判断水平。由于每个人的心理素质、个人阅历不同,家庭、职业等背景各异,对同一个事物的看法很可能产生差异。预期作为一种“经济人”的条件反射行为,一方面受到自身立场、观点、方法和地位、经验、所掌握的信息资料以及判断分析能力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到其他各种各样的因素,如宏观经济条件、政治环境、社会心理、道德、宗教、甚至传统习惯等的影响。人们在形成预期时,不仅自身条件是极不相同的,而且还会受到不同因素的诸多影响,就是相同因素对不同人的预期的影响也是有差异的。因此,不同的人对同一预期对象会有不同的预期。在没有对预期进行严格的模型化之前,预期指的是预期者对某事物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其他结果的主观构想、判断。预期者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对未来的预期就是非常重要的。人们所做的预期就是真实的模型要求他们应该做出的预期。当然,这些预期者也包括政府,因为政府对经济体制改革也要进行预期,例如,事前制定经济体制改革预期的目标,事后总结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等。他们总是力图寻求实现最优化的利益。预期一旦形成后,便可以通过一定途径在预期者之间相互传导。由于信息的获得需要相互交流,人与人之间又存在差异,所以预期者的预期是相互影响和学习的。预期具有传导性,这种传导性也可称作预期的传递性。它最初是由个体产生的一种独特心理活动,通过信息途径进行传播。这些信息途径包括广播电视、报刊杂志、通讯工具、走街串巷,一传十,十传百,最后由个体的心理行为活动变成了群体的心理行为活动,即由单个个体的预期变成为全社会的预期。预期往往导致别人认同他的预期,形成相当一部分人共同的预期。这就是同向预期,也就是看法趋于一致。同向预期往往导致同步行动,大家对于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影响几乎采取同样的行动。
(二)什么是社会预期管理
社会预期能否进行管理,还没有定论。从通货膨胀预期管理可看出,它是可以进行管理和调节的,具有可调节性,这是因为人们的预期是在掌握了一定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产生的。通常,政府在对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影响时注意发挥预期的作用,实际上就是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预期,是对人们的预期所进行的调节。正是如此,所谓社会预期管理就是政府利用所掌握的各种工具对人们的预期形成、变化进行引导和调节的过程。这种管理的主体是政府,管理的客体是人们,其目的是为了稳定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由于人们所掌握的信息数量、内容等方面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预期会有所不同;同时,又由于人们获得必要信息的时间不同,预期形成的时间也会不同。这就为调节预期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一方面,预期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经济社会行为所进行的预测推断,在客观上存在着一个时滞,正是由于这个时滞的客观存在,才在事实上为政府引导人们的预期提供了较好的机会。政府也完全可以在他们对经济体制改革预期前或预期判断形成中通过一定的措施来施加影响,以引导和矫正人们不合理的预期行为。另一方面,预期会由于人们各自的立场、文化素养和投资意愿等原因而有不同的预期方法,这当中可能有些是正确的,有些是大致正确的,有些甚至是完全错误的。而预期的正确又是依各自对情势的判断而作出的,政府完全可通过一定的经济、技术预测和决策方法的诱导,以及加强发展教育,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增强人们认识和分析问题、判断形势的能力等多种途径来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预期方法。很显然,对同样的经济体制改革,或者由于文化素养不同,或者由于方法不同等,会有各种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和判断,这必然反映在人们的预期行为上。政府可以通过社会预期管理而维护社会稳定。社会生活中的预期者也会根据政府的经济体制改革和信息传输手段的改变及时准确地掌握有关信息,适时调节自己的预期和预期行为,以适应未来形势发展的需要。所以,社会预期是可以进行管理的。
二、如何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加强社会预期管理
尽管预期是人们的一种心理因素,但它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社会预期管理在此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提倡,像“居安思危”、“常备不懈”、“积谷防饥”、“有备无患”等,实际上是发挥预期的积极作用,克服其不利影响。为了给全社会创造良好的预期,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考虑预期对社会管理的影响,我认为政府可从多方面着手进行社会预期管理。
(一)制定中长期经济体制改革规划
中长期经济体制改革规划对于人们的预期形成很重要。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隐含着政府和专家的预期并大致确定了方向。有了中长期经济体制改革规划,人们便于进行抉择。由于预期具有自我实现的特征,所以,政府可在经济体制改革的预期形成初期采取果断措施去打破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不良预期,以免社会失序。有时,不良预期会抵销改革和政策的实施效应。“既然预期会抵消政府政策实施效应的作用,那么,政府在制定和实施一项政策时,就应打提前量,不能等到预期及其抵消效应已开始形成时才推出,也不能等到一项政策的负效应已经产生时才调整。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政府是很被动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先发制人的做法。这种做法就是现在常讲的预调,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它体现了预防与治理的结合,事前调节与事后调节的结合。为了保证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实施,让人们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的预期,政府可制定经济体制改革的中长期规划,告示未来几年的经济社会建设目标和持续实施的改革政策。特别是引导全社会预期的变化方向,政府最好提出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和相对稳定的政策。总之,良好的预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政府应该制定一个保证社会和谐和社会稳定的中长期经济体制改革规划,由此稳定人们的预期。
(二)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随着市场对资源配置作用的加深,市场只注重效率而忽视公平的问题非常明显,这就需要通过建立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来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在改革不可逆转的情况下,只有加快建立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消除人们因不了解、不适应市场缺陷而引起的不安定感,使人们在适应新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良好的预期。人们对未来预期的不乐观,在很大程度上也来自对许多政策的不了解。由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全给人们所带来的住房、医疗、养老、孩子上学、失业救济等的后顾之忧使人们的预期不良,从而影响社会的良性运行。在人们发生意外时,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降低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从而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为了稳定社会,未来的社会管理还需要继续深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包括医疗、失业、疾病、退休保障等),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功能作用。随着新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这无疑会增添人们的信心,使人们形成长期的稳定的预期。政府只有使各项改革措施明朗化,让人们了解这些情况才有助于调整人们的预期。这样才会增添人们的信心,减少顾虑,从而形成良好的改革预期。只有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了,人们对改革和发展有信心了,人们才有可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预期。总之,在社会管理还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政府就事先进行预期引导并进行微调,从而引导经济体制改革按预期的方向推进。通过对未来的社会管理进行预期,在事前进行调节,而不是在进行改革出现了问题后才去调整。制定社会管理规划和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都可以在事前引导人们的预期形成和改变。
(三)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而形成理性的预期
经济体制改革能否反映人们的愿望和利益要求,是人们对政府普遍信赖的基础。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是否具备公信力。政府有了好的形象,其公信力才会较高,人们才会相信政府是他们的政府。理性预期学派主张政府应当实行长期不变的政策,以便恢复人们对政府的信任的观点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而形成理性的预期提供了参考借鉴。为了全社会形成理性的预期,这就需要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包括提高人们对政府的信任、提升政府的影响力、提高重大决策的透明度和提高决策的民主化与社会参与度等。对政府的信任是人们能否形成理性的预期的基础。相信政府有信心、有能力、有办法解决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各种问题,这样会极大地鼓舞人们树立对政府的信心。不明朗的改革方向容易引起人们的困惑和强烈反响。在理性预期学派看来,人们把预期理性地建立在自己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上,他们在拥有过去经验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形成一种以理性为主的预期来预测未来。政府对于经济生活的干预不但是无效的,而且是有害的,因为政府干预使人们学会了理性预期,从而使整个社会形成“人人预防,人人自保”的局面。一旦人们在此时形成这种预期,如果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政府将会费九牛二虎之力往往也会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要解决这一问题,较好的办法是政府制定一个中长期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因此,理性预期学派主张政府必须取信于民,使人们不再去预测政府所采取的政策将发生何种变化和不采取预防性措施,这样,经济体制改革才会得以顺利进行。
(四)为增强政府经济体制改革的能力而形成合理的预期
为增强政府经济体制改革的能力而形成合理的预期,政府需要重视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在影响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为了引导全社会形成合理的预期,政府很有必要注意经济体制改革对预期的影响,如对五年规划的编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预测与分析,中长期改革目标等。政府通过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披露和公布有关改革信息,对经济社会形势进行客观科学的预测和分析。建议吸收有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专家参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编制,充分发挥他们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作用。为了人们形成合理的预期,政府还需要保持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推进。也就是说,为形成合理的预期,这就需要政府采取更加灵活的改革措施以保持改革深入。例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留有余地,政府以便操作时比较容易进行调整。否则,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这很容易出现预期惯性。在预期惯性的作用和影响下,政府往往很难再达到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所以,长期稳定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有利于社会和谐和稳定的。也只有这样,这才为增强政府保持改革的能力而形成合理的预期。
(五)加强宣传,稳定全社会的预期
预期左右着社会心态的发展趋势,为经济景气和投资者信心、消费者态度变化提供社会心理支持。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总体上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即专家调查论证,中央政府批准试点再全面铺开。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十分注重改革预期宣传的作用。按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说法,这种改革属典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有效性受诸如有限理性、意识形态刚性、官僚政治和集团利益冲突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它的运行成本要比透致性变迁高得多。为降低制度的运行成本,增加人们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为此,除需加强与人们的沟通外,政府还需专家对各项改革方案和理论进行更深入的论证,为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预期打下基础。专家预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经济社会形势的主观判断和估计,对经济社会变化方向有很大的导向作用。政府可以请权威专家特别是权威经济社会体制改革专家经常在广播、电视里向人们介绍当前的经济社会形势,告知人们政府可能会进行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改革,引导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预期,提高预期的准确性并在经济体制改革后稳定全社会的预期。另外,把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结合起来也有利于稳定预期的形成。
作者:江世银单位:中共四川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