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浅淡农家乐范文

浅淡农家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淡农家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农家乐概念初探

1.与农家乐旅游相关的概念有农家乐、农业旅游等。

(1)农家乐:英语为Agri-tourism。有关“农家乐”的定义,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分别是由王兵、杜江、舒象连和张家恩给出的。其共同点是都强调农家乐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生活和活动为基础的、可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需求的一种旅游活动,它是众多旅游形式中的一种,是隶属于生态旅游的一种专项旅游形式。而国外较为普遍接受的则是Gilber和Tung(1990)年的定义:农家乐就是农户为旅游者提供食宿等条件,使其在农场、牧场等典型乡村环境中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一种旅游。由此可见,本文所讲的农家乐旅游与国外的农家乐含义基本是一致的。

(2)农业旅游:狭义的农业旅游是指合理地利用与开发农业自然资源,把农业和旅游功能结合起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布局,达到美化景观,保护环境,提供观光休闲的一种

新型的旅游活动。广义的农业旅游是指农家乐,包括利用农村野外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

农村人文资源进行旅游开发,使农业与农村的观光旅游功能显著扩大,满足游客不同层次的

需要。农业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一部分,农家乐旅游又隶属于农业旅游。

2.关于农家乐的概念,因为各位学者观点的不同,以及中国农家乐正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所以有很多的定义,从笔者的掌握情况来看,笔者认为有下列是比较准确和概括性强的:

⑴杨继瑞和黄善明认为:

①从投资主体看,“农家乐经济”的投资主体以拥有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农户为主,在不变更土地权属与使用方式的前提下,以自住房屋为基础进行一定的投资,为游客提供吃、住、娱乐等服务;②从经营主体看,“农家乐经济”一般由投资农民亲自经营管理,家庭经营色彩浓厚,雇佣的服务员也多为亲戚或邻近村民;③从经营性质看,“农家乐经济”经营一般都带有“副业”性质,农户除经营“农家乐经济”外,还有土地经营作为其生活的基本保证,这一点有别于专业性娱乐场所或者风景旅游地,即不存在“失地”问题;④从经营周期看,由于农业生产自身的季节性,“农家乐经济”经营淡季、旺季区分比较明显,甚至完全是一种季节性经营。

(2)何红认为:

农家乐就是以农民所拥有土地、庭院、经济作物和地方资源为特色、以为游客服务的营手段的农村家庭经营方式吸引市民来此休闲度假、观光娱乐和体验劳作的一种新型旅游活动。换言之,“农家乐”休闲旅游是以田园风光和别有情趣的农家生活为依托,以农民为市场经营主体,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农家乐”休闲旅游本质上是一种农家乐。

(3)田喜洲认为:

农家乐的狭义概念:从购买者的角度来讲,它是指游客在农家田园寻求乐趣,体验与城市生活不同的乡村意味;从经营者的角度来讲,它是指农民利用自家院落所依傍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市民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的旅游形式。

广义概念:源于农业的概念,即广义的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广义的农家乐概念不仅包括狭义的农家乐,还包括林家乐、渔家乐等形式。这种形式可以定位于休闲类,旅游主题既是民俗旅游又是生态旅游,是农业经济与旅游。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农家乐是以城郊或乡村的农户家庭为接待单位和地点,以城郊或乡村的田园风光、自然景色、农业旅游资源、地方民俗文化、周边旅游景点为旅游资源,以为游客提供住宿、旅游咨询或观光游览为旅游活动项目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它是以“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购农家品”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新兴旅游活动,它凸现了现代农业旅游自然、纯朴、宁静的主题,满足了人们走出城市、亲近自然的心理。

农家乐具有如下几个主要特征:

①位于乡村或城郊地区,乡土特征鲜明。这是农家乐旅游最为显著的特点,无论是作为旅游吸引物还是农家乐旅游的载体,村社组织、乡村生活和田园风光在农家乐旅游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农家乐不同于文化古迹和风景名胜点,农家乐是将农村风貌与乡土文化融为一体,展示的是现代农家特有的风貌,而非人工刻意雕琢的景观。通过农家乐的休闲旅游活动,让人们亲身感受现代农民生活和农村乡土气息。

②农户家庭为接待主体,强调客体的平民性。尽管农家乐旅游的参与者中也不乏富人,但总体而言,农家乐旅游的主体主要还是以工薪阶层为主的城市或城镇平民和注重生活情调的知识分子。平民性特点强调,进行农家乐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来自城市(或城镇)之中的居民,他们的身份和职业不尽相同,但收入水平和消费指向却有相同或相似之处

③以城郊或乡村地区自然风光和区域内的农业资源(如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等资源)为旅游资源,原生美突出。农家乐旅游的对象物非常清楚,这就是现实存在于某地、具有一定的旅游吸引力、属于某种社会类型的乡村社区模式以及质朴自然的乡村景物。旅游者来这里,就是因为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可能是新鲜的和有体验价值的,是值得他们一看的。如果缺少了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游兴就会大大降低,甚至彻底泯灭。因此,原生美特点要求农家乐旅游的吸引物应该是鲜明生动的和原生原味的,是真正农家的而非伪农家的或展览馆式的。

④住宿、旅游功能兼具,参与体验性强。农家乐旅游有别于其它休闲旅游形式,农家乐旅游所开展的各种类型的旅游项目就是农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游客可以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参与赶牛犁地、播种栽苗、浇水施肥、松土除草等农事作业,体验农耕生活的辛酸劳累,同时也可参与采摘、收获、品尝等农业生产活动,让游人感受农业丰收的喜悦。

二、农家乐发展动因

农家乐是在现代旅游者追求“生态”和“个性”多样化的需求下产生的地域农业文化与旅游边缘交叉的新型旅游形式,是现代旅游文化中的一项新事物。在日本、新加坡和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农家乐已具有相当规模,并且己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目前在我国发达地区的一些大中城市周边交通便利的农业地带,农家乐也发展红火,如浙江余华石门农场的自摘、自炒茶园和观光果园,长丰县的草莓采摘园等,凭借项目独特,既可游览观光,又可操作度假的优势,开发后都获得成功。显然,农家乐能成功发展起来,实际上是依赖于广深的社会经济背景而厚积薄发的。农家乐发展动因可归纳如下:

(1)农家乐的出现是后工业文明社会渴望己久的回归自然的旅游主题

拥有辉煌工业文明的后工业社会,正在失去与自然的和谐相依。城市人口膨胀、高楼林立、交通堵塞、环境污染,这些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疏远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紧张、烦躁压迫着现代人的神经。而与此形成强烈对照的是乡村田园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与花香,广阔的土地和清新的绿色食品,这种差异对久居城市的人形成强烈诱惑.加之,我国城市居民过去有“上山下乡当知青”的特殊历史经历,寻根追迹的潜意识驱使他们寻找一个恰当的时机与方式回归乡村自然,于是“当一天农民”、“插队落户”等农家乐项目一推出便受到欢迎。

(2)农家乐开发是我国旅游产品结构优化调整的客观要求

随着旅游业发展的深入及游客需求的不断变化,游客已不满足于走马观花、饱受疲劳之苦的简单观光旅游产品,对众多选题相似、表现手法雷同的主题公园也不再感到新鲜,这在客观上要求对我国旅游产品进行结构优化调整,尤其在旅游业起步早、发展速度快、且地区经济基础较好的旅游地,游客对参与性强,集知识、娱乐、享受为一体的旅游产品的需求更为迫切。鉴于我国人均收入水平还未达到大量推出度假产品的阶段,农家乐以其距离短、消费实惠、既能观光、又能度假的特点,正好可以成为观光产品向度假产品过渡并实现良好结合的旅游开发形式.

(3)高效益的农家乐开发是我国传统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农业是我国的国民经济命脉,发展农业是我国的国策。农家乐改变了我国传统农业仅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单一农业耕作经营思想,把发展的思路拓展到关注人一地一人和谐共存的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符合21世纪“人与自然和诣共存”的可持续发展主题。旅游开发和立项的一个主要原则是效益原则,发展农家乐可以为旅游业和农业带来经济、社会和环境多层次效益。农家乐的开发具有农业科技先导的特殊功能,是传统农业的活化剂,可以预见,基于“天时”、“地利”、“人和”的新型旅游农业将会是我国传统农业向高精尖、高附加值深度开发的方向。

(4)农家乐开发是合理支配双休日,缓解旅游热点、热线压力的需要

目前我国旅游产品都以观光开发为主,因此提高旅游收入只能以增加人数来实现,加之我国自推行“双休日”以来,城市居民对周末短途旅游的需求开始增大,造成城市附近的旅游热点、热线压力过大.以昆明为例,每到节假日和旅游旺季,景点人头攒动,拥挤不堪,本来外地游客就相当可观,再加上本地无处可去的游客,使景点不堪重负,游人也很难从中得到愉悦和享受。昆明城郊农村广裹,若鼓励市郊一部分条件成熟的农村开展农家乐,就可使一部分本地游客不再与外地游客争景点的立足之地,从而对一些旅游热点、热线起到分流和减压的作用。

(5)农家乐开发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整时期社会资金寻找新投资领域的选择,并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国农家乐是在特殊的旅游扶贫政策指导下发展起来的,在其开发投资政策上倾斜优惠,例如昆明把发展“农家乐”农家乐作为本市“发展大旅游,培育大市场,建设大产业”生态旅游发展战略,要求昆明市、区、乡各级政府对发展这一旅游项目所需的土地给予照顾,不必办理土地征用手续:免征一年农户服务所有税费;在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上给予优惠等。近年来经济界人士普遍寄与厚望的汽车、城市房地产,由于超越现阶段大众的经济承受力,虽然短暂火爆,但终归有价无市。而农家乐却因开发项目极具乡士性和自然性,具有需求旺盛,政策优惠,投资节省,消费实惠的特点,这对旅游者和投资者都有吸引力,预计在将来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6)乡村旅游开发是扶贫的最佳选择方式之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面积广大,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许多山区、半山区的农村还处于经济落后、生活贪困的状况。经济落后对于发展农业经济不利,但对于发展旅游业而言,经济不发达的农村恰好具有发展旅游的优越条件。正是因为经济发展滞后,使得现代文明尚未辐射到这些贫困地区,资源得不到大规模开发利用,相对经济发达地区保存得较为完整;农业耕种没有条件采用机械化操作,就能大量保存了传统农业耕种方式;商品经济不发达,使得当地民俗原始,民风淳朴,这一切对于发展农业经济不利的条件和因素却成为极具吸引力的乡村旅游资源。在这些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不需过多投入资金兴建旅游接待设施,只需稍加改造食宿接待设施和标准以达到城市卫生水平,就能极好地迎合城市人追求“自然本色”旅游时尚,对当地居民而言开展乡村旅游能快速发展经济、脱贫致富,对政府而言能极好地落实抉贫政策,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因而在旅游者、当地居民、政府三股力量作用下,乡村旅游在我国迅猛兴起。

三、农家乐发展状况

近年来,农家乐旅游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很多城市郊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和城市居民休闲的新选择。不仅在北京、重庆、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在合肥、芜湖、石家庄等中小城市也在蓬勃发展。农家乐己成为都市人假日、周末休闲、娱乐的一种独特的旅游形式。

农家乐在中国的发展己有近20年的历史。1987,农家乐首次出现在成都市郭县友爱乡农科村。是一个个体老板从花卉苗圃基地发展起来的,随着经营的发展,老板及时调整了经营思路,搞起了餐饮、住宿等内容,扩大了接待场地和接待内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极大地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并且使村民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最早富裕起来的深圳,也是我国农家乐最早开展的地方之一。20世纪80年代末期,深圳的荔枝节和采摘园就是其发展的手段,促使随后各地纷纷效仿,开办了各具特色的观光农业项目。当然,此时的农家乐主要是以单个的农民家庭或者园区为接待单位,后来逐渐蔓延到周边,以后再扩展到全国,像重庆、湖南、湖北、浙江、陕西、上海、北京、安徽等地。

1992年一2002年,农家乐处于发展阶段,农家乐经营形态开始多元化,比如农业观光型、科普体验型、运动休闲度假型等。1999年,朱铬基总理视察四川茂县石鼓乡宗渠村时,看到这里郁郁葱葱的林草植被、清澈翠绿的潺潺流水、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欣然为农民挥笔题词“农家乐”!2003年12月23日,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农家乐旅游现状及发展前景研讨会”在四川雅安碧峰峡召开,这标志着“农家乐”这种山农民利用自家院落及依傍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而形成的农家旅馆,终于登上了大雅之堂。从2002年一至今,农家乐处在规范阶段,各地经营者和旅游主管部门开始对农家乐实行规范管理、升级上档、塑造形象、打造品牌,比如上海市的《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长沙市《农家乐星级划分及评定标准》、成都市《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及评定》、《安徽省创建“农家乐旅游区(点)”实施标准》等等。这些规定和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指导、规范了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在2004年7月27日,在上海考察工作期间,特地驭车、乘船80多分钟,到距上海市区约60km的崇明岛竖新镇前卫村,了解村子里农家乐旅游的开展情况,并指出:“将来这个农家乐是前途无量啊!”

以上海为例。上海市的崇明县、南汇区、奉贤区都开展了“农家乐”旅游项目,近几年来累计接待游客近巧万人次,每逢黄金周和双休日,“农家乐”旅游点还常常出现一房难求的火爆场面。2004年上海市还颁布实施了国内首个“农家乐”旅游行业地方标准,根据标准规定,“农家乐”旅游中,接待游客的农家必须亮照经营、明码标价,接待家庭的成员不能有传染性疾病,服务人员要有健康证,农家的庭院要干净、整洁,没有乱堆、乱放的现象,三餐食品的原料应该新鲜卫生,而且要求能够提供当地农家的特色菜肴等;达到相关标准的“农家乐”旅游点,从高到低评出三星级、二星级、一星级3个等级,并向游客公示,而且“农家乐”评星级的工作已经在上海正式启动。

再以云南为例。云南“农家乐”旅游已经成为云南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并带动了民族贫困地区群众的脱贫致富。据初步统计,云南省己有3800多家农户开展了“农家乐”旅游项目,直接参加该项目服务接待的农民达2万多人,间接为“农家乐”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农民超过5万余人,绝大部分农户年收入超过万元,部分农户高达5万至10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农家乐发展类型

农家乐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类别体系。笔者根据产品内容分为下列几类:

(1)现代农业科技型

这种类型的农家乐以现代农业技术、生产示范园地为题材,向游客展示现代农业科技成

果,让游客参观生产大棚中的蔬菜、苗木、水果、花卉,得到一种全新的感受,对农业工业化的科技知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上海市的马陆镇就是一个典型代表。马陆镇2007年1月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马陆镇建成规模型葡萄种植基地6个,成功举办了六届上海马陆葡萄科技文化节,“马陆”牌葡萄被评为上海市著名商标;马陆葡萄主题公园开园迎客,并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形成了葡萄产业经济链。以农家乐项目的开发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中心村建设,探索出一条以“1+3”产业为主导的新农村建设的新路,使集聚区成为促进农民增收、适合市民休闲的理想区域,成为与新城核心区相呼应的城市绿洲。[

(2)农村度假型

利用农村良好的自然环境优势,加以改造,辅以度假设施,完善吃、住、游等服务项目,

让游人有一个休闲度假的场所,让游客感受贴近自然、回归自然的乐趣。江苏的周庄就是一个代表,它利用自己良好的古雅环境优势,辅助了很多现代化的旅游设施,把吃、住、玩等一条龙服务全概括到镇子的规划中。

(3)农家庄园型

有较为明确的庄园范围,这种类型的“农家乐”充分利用农户庭院空间以及周围的鱼塘、树林、果园、菜地等农家资源,增设耕地种菜、现场采摘、自选自做等服务项目,让游客吃农家饭、干农家活、当农家人、享农家乐。如合肥市长丰县的长丰县草莓基地就是类似这种类型。长丰县把无公害栽培和品种更新作为突破口,结合城市到农家乐的新趋势,开展了“草莓采摘一日游”等各项活动。把县里的几个镇作为采摘基地,辅助各种基础设施,为周边县市的旅游群体提供了很多、很好的服务。

(4)民族风情型

以展示农村古朴的民族风情为主题,从农家美食、农家院落、农舍建设、民间装饰等入手,辅以纯朴的民间歌舞表演、休闲娱乐项目,向游客展示出乡土民俗文化,吸引游客休闲娱乐,体验农家风情。阳朔是一个汉族、壮族、瑶族聚居的地方,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阳朔民俗文化活动主要是通过各种节日聚会集中表现出来,有每年“二月社”、农历五月初八福利“五月八”会期、农历六月二十三日白沙尝新节、中秋之夜壮族山歌会、九月九重阳节、农历九月初十九兴坪庙会、农历十月、普益留公村“十月香”、公历十一月阳朔漓江渔火节等等。

五、农家乐发展的一些不足和缺陷探析

由于“农家乐”旅游是主要由农家来经营的,烙上了很深的农耕文化和农村文化的印记,因而在经营活动中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有的学者着眼于“农家乐”旅游的大方面总结出问题所在,有的学者从个案中细小处提取不足,虽然切入点有所不同,但都提到了一些阻碍农家乐发展的共同的症结,现总结如下:

(1)农家乐承载地居民生活方式直接受到影响

在旅游发展中,通常会存在一种示范效应(DemonstrationEffect),即指旅游目的地居民模仿旅游者的消费方式,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迎合高层次消费者的需求,使人心涣散、人心不古。农家乐旅游者在进入目的地之后,有意无意之间会把客源地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外来社会的道德观价值观带进来,当社区居民以主人的身份与他们接触时,就会直接受到影响,甚至被同化。受旅游者生活方式的影响,目的地部分人生活开始腐化,吃喝玩乐成风,改变了原来较为淳朴的民风,使旅游地的价值标准和道德发生了变化,

另外,虽然旅游者可以给一部分人带来收入的增加,但更多的没有参与旅游业的居民却

要共同承担旅游所带来的生活不便。如会使有限的资源变得紧张,旅游车辆的增加使普通车辆不易进入景区周边地区,造成交通堵塞,物价上涨不可避免,休闲娱乐设施过分拥挤,直接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

(2)经营和管理的发展理念上存在诸多问题

纵观全国各地的农家乐经营和管理模式,有很多的有点创新,也有一些明显的缺点,概括起来表现为以下几点:①盲目开发,缺少科学论证及合理规划,资源浪费严重,经营管理理念落后。例如成都地区,乡村旅游园众多,由于没有进行统一规划,在地域上分布较广,组织线路的难度较大;农家乐旅游与传统旅游景点之间也缺乏有机联系,共生性差,从而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②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产品单一,文化含量低,功能单一;③定位模糊,经营者对农家乐的发展方向认识不足,经营者缺乏休闲旅游市场的预测意识。很多农家乐停留在纯粹的观光游览上,对生态文化、乡村民俗文化以及农业文化、地区文化挖掘的深度有限,没有反映出农家乐以“农产、乡色、民情”为卖点的特色,城市游客的知识性、体验性旅游消费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④行业整体缺乏系统的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季节性强,旺季过旺,淡季过淡。有些管理不规范的地方就会出现,比如农家乐之间、农家乐与饭店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这类现象在景区的旅游饭店与农家乐之间尤为突出。

另外,在这些宏观层面的缺陷后面,还有一些微观的不足:

①治安问题:赌博、、吸毒等现象客观存在,引发诸如、赌博、犯罪等社会问题的出现或加剧。

②卫生方面的问题:农家乐经营的主体是农民,由于教育程度、生活习惯的限制,加之卫生基础条件欠缺,农家乐的卫生状况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冷食品制作间和更衣间配套设施不够,餐具洗涤场所和餐具消毒设备没有齐全,防尘防蝇等环保设施匮乏,很多农家乐经营场所没有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很多从业人员没有健康证。这种状况难于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和难以满足农家乐旅游者的要求。食品卫生管理有待加强。《成都市金牛区农家乐卫生现状调查》中的文章也证实了这些方面问题的存在:在被调查的44户农家乐中,45%设有食品库房,70%设有辅助间;32%设有凉菜间;55%设有餐具消毒处理设施;50%设有餐具保洁设施;18%的农家乐“三防”设施完善,64%的“三防”设施不完善,18%的农家乐无“三防”设施。

③消防隐患问题:各地的农家乐自建为多,很多房屋本是民用房,未经建筑防火审核;农家乐内的娱乐场所、餐厅等各种设施未经过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批准;灭火设备不足,消防水源和消防车道等配套设施缺少;农家乐经营人员,比如个体老板和其员工普遍缺乏消防知识。

六、农家乐发展问题的对策探讨

农家乐旅游是农业产业改造和升级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农

民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同样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发展农家乐旅游的重要意义,针对上述问题,营造促进农家乐旅游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

1.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指导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做到开发与保护并举,促进农家乐旅游有序、规范、健康发展。消除客流、旅游人语的对农家乐所在地的不良影响,比如贫富分化、农家乐所在地的治安问题等等,保护好原生态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使得农家乐可持续发展。在这一点上,英国学者RichardSharpley(2000)对Cyprus的农家乐旅游进行过研究,发现了影响农家乐旅游发展的众多问题,指出高投资、低收入、低需求、缺乏技术含量以及大众旅游经营者的主导地位是农家乐旅游经营者面对的巨大挑战,并得出结论长期的经济技术支持将成为农家乐旅游成功发展的关键。

2.由于农家乐旅游在我国处于发展初期,所以政府必须制定鼓励农家乐发展的产业政策,各级政府应制定和完善鼓励农家乐旅游发展的政策性文件,配套出台有关投资、融资、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比如设立农家乐旅游发展专项基金;制定农家乐旅游发展规划,通过整合资源,挖掘内涵,突出农家乐发展特色;加紧旅游村镇及公路建设,保证农村基础设施的配套,为农家乐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必须从抓规范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行业标准。在这方面,如前文所述,上海在制定和推出行业标准上先行了一步。2004年5月上海首先出台了《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标准。2004年,成都市已开始实施《农家乐开业基本条件》、《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及其评定》两项地方标准,成为全国第一个并实施农家乐地方标准的省会城市。

因此国内其它各地应该借鉴上海、成都等地的成功经验,加强农家乐的规范管理,抓紧制定农家乐等级评定标准。在适合的地点,可把酒店的星级标准引入“农家乐”管理中,所有等级的“农家乐”必须亮照经营、明码标价、诚实守信,并设有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和安全警示标志等保障游客安全的配套设施,使农家乐旅游发展上档次、创品牌,从而有利于农家乐旅。Anne-MetteHjalager(I996)的研究成果显示,乡村旅游因其规模小有助于旅游产品的更新,其绿色观点和特殊设施不同于其它旅游产品,然而它对农业产生的经济却远远不像政治家和农民所预料的那样,发展障碍在于农民总是习惯于进行传统农业和工业化农业生产,而有关社区管理部门对于市场和质量管理又相对滞后,因此,完善管理、规模发展就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

4.进一步提高农家乐旅游的服务档次和知名度

农家乐的发展要实现长远发展目标,必须在挖掘农村绿水青山的文化内涵、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上下功夫。农家乐旅游急需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指导,制定长远发展规划,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开发建设,促成规模档次的提高,形成整体优势,这样才会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同时,农家乐旅游的发展还需学会“炒作”自己,提高知名度。尽管农家乐旅游的市场潜力巨大,但加强宣传,有针对性的打广告还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家乐旅游的服务档次和知名度,促进农家乐的健康长远发展。

5.加强消防、安全、卫生等细节方面的问题解决,提高最好的服务环境

政府在本地的农家乐旅游中应该扮演重要的角色,应该让农户在开办农家乐之前必须取得工商、卫生、安全等有关部门的许可,且接受过基础的旅游知识培训。坚持以“政治思想好、个人素质高、居住环境美、配套设施全”的标准进行严格的考察和审批,并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对不符合治安、卫生、消防等要求,不达标准的经营户进行摘牌并停止营业。“农家乐”协会应制定章程统一农家乐旅游服务规范,促进农家乐旅游有序竞争和可持续发展,协会可借鉴星级宾馆评定办法对农家乐进行等级划分,从基础条件、卫生标准、资源与环境保护、综合管理、接待设施、服务质量要求和选择项目等几个方面对农家乐进行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刘伟,丁贤忠,成升魁.以色列农家乐发展迅速.[J].世界农业,1998年(7)

[2]杨继瑞,黄善明.”农家乐经济”健康发展的思考.[J].决策咨询通讯,2004(2).

[3]何红.从休闲旅游到生态旅游-分析国内农家乐的发展趋势.[J].当代电大,2003(S1).

[4]田喜洲.休闲旅游”农家乐”发展探讨.[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

[5]赵成文,王琳.”农家乐”现象初探.[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5(4)

[6]/Articles/2004104/554953.HTM.

[7]/gb/2002/10/22lzglyblzhxwl7.htm

[8]/org-zfgg-rd2j1chy.htm

[9]丹梅等.成都市金牛区农家乐卫生现状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3(4)

[10]李伟民.加强对“农家乐”的消防安全管理刻不容缓.[J].中国消防,2002(5)

[11]RichardSharpley.RuraltourismandthethecaseofCyprus.TourismManagement.challengeoftourismiversification:2002(23):233一244.

[12]Anne-MetteHjalager.AgriculturalDiversificationintoTourism.TourismManagement,1996,17(2):103-111.

内容摘要:本文对中国“农家乐”的现状和历史发展等各方面进行了探讨,在分析农家乐概念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在结合中国近几十年的变化提出了农家乐的发展动因,以及在发展的过程中其发展出的类型。最后探讨了目前的农家乐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尝试性提出一些笔者的解决方案。

关键字:农家乐农家乐类型农家乐问题农家乐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