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海水饲养研究的发展趋向范文

海水饲养研究的发展趋向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海水饲养研究的发展趋向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海水饲养研究的发展趋向

作者:朱伟龙高伟明单位: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石家庄

高速发展期(1979~1998年)由于改革开放以及国家政策的引导,使得海水养殖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国家政策的放开、水产品价格的全面放开以及出口免税均大大提高了渔民进行海水养殖的积极性,使养殖效益大大提高,渔民的收入随之显著增长。该时期可分为3个小阶段。

养殖产量缓慢下降的低迷徘徊期(1978~1983年)。在该时期,河北的海水养殖面积从1979年的7232hm2增长到1983年的9099hm2,增长了25.82%;产量从1979年的817t波动降低到1983年的599t,降低了36.39%;单产从1979年的0.110t/hm2降低到1983年的0.066t/hm2,近似直线下降。

养殖产量快速递增的高速增产期(1984~1992年)。1984年河北省政府了《关于浅海、滩涂开展水产增殖养殖业使用权的试行办法》和“关于加快河北省养殖业发展的若干意见”,1985年国家放开水产品价格,刺激了海水养殖生产,使海水养殖业有了较快发展。在该时期,养殖面积从1984年的9472hm2增长到1992年的42340hm2,增长了3.47倍;养殖产量从1984年的1577t增长到1992年的44312t,增长了27.00倍;单产除了1984、1985年较低外,其他年份单产都超过了1.000t/hm2,其中1988年单产达2.070t/hm2。

养殖单产的缓慢恢复期(1993~1998年)。由于1993年对虾养殖遭遇了重大病害,使河北省形势大好的海水养殖业突然跌入一个低谷。该时期,养殖面积在稳步增长中,从1993年的45631hm2增长到1998年的70751hm2;产量也从1993年对虾病害之后开始了恢复增长期,从1993年的27411t增长到1998年的82727t;单产从1993年的0.600t/hm2增长到1.000t/hm2以上,恢复到正常水平。

稳步增长期(1999~2009年)由于多年来海洋渔业资源日渐衰退、捕捞强度居高不下,1999年国家提出了海洋捕捞计划产量实行“零增长”的目标,并且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370400m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广泛实施以及中日、中韩和中越渔业协定的生效,河北省的海洋捕捞业出现了瓶颈,由此部分渔民转向海水养殖。在该时期政府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引导,使得养殖面积和产量进入了稳步增长期。养殖面积从1999年的59891hm2增长到2009年的121013hm2,增长了1.02倍;养殖产量从1999年的95106t增长到2009年的300567t,增长了2.16倍;科学的管理以及对病害的科学预防,使单产有了显著提高,平均单产达到2.550t/hm2。

海水养殖的特点

1规模扩大养殖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单产不断提高并逐步稳定在较高水平。养殖面积从1957年的1293hm2增长到2009年的121013hm2,52年增长了近93倍。养殖产量从1957年的47t达到了2009年的300567t,海水养殖产量在1957年只占河北省海水产品产量的0.07%,至2009年海水养殖产量占河北省海水产品产量的54.27%,说明海水养殖产量在全省的海水产品产量的份额中是不断上升的。单产从1957年的0.040t/hm2达到了2007年最高的2.920t/hm2。

2品种增多养殖品种不断增多,养殖特色增加。刚开始河北省的海水养殖是进行单一的海带养殖,至2009年养殖的产品种类不断增多,养殖的鱼、虾、蟹、贝、藻等达到了60多种,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唐山乐亭的河豚养殖,现在约占全国河豚养殖的60%。秦皇岛昌黎的扇贝养殖因产品质好、价低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3模式多元化养殖范围从刚开始的单一浅海养殖到目前的池塘养殖、港湾养殖、滩涂养殖等,养殖方式目前有网箱养殖、悬浮养殖、底播养殖等,如昌黎的浮绳式笼养扇贝、唐山的网箱养鱼等。

4弊端凸显海水养殖的弊端凸显。随着近年来海水养殖面积的持续扩大和养殖产量的不断提高,海水养殖与海上交通、海洋生态环境、沿海旅游及其他海洋工业发生了用海冲突,及时、科学地解决各种用海方式的冲突,科学地对各个产业进行管理,显得尤为突出。另外,海水养殖对环境产生的负作用,反过来对海水养殖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应解决海水养殖的最佳容量问题,确保海水养殖的利益最大化。

海水养殖对渔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是影响渔民收入的2个重要因素。1949年初期,海洋渔业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捕捞成本长期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而同一时期河北省海水养殖刚刚起步,规模和产量都很小,基本可忽略不计,所以海洋捕捞是影响渔民收入的主导因素,海洋捕捞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渔民收入的多少。然而近年来近海可捕渔业资源极度匮乏,远海可捕海域大大缩小,捕捞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上涨,国家实施限额捕捞,使河北省的海洋捕捞业受限。河北省海水养殖近年发展势头强劲,始终维持较高增长,面积和产量都大幅增加,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影响渔民收入的重要因素。养殖业和捕捞业是渔业内部的重要组成部分。渔民收入与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密切相关。根据河北省农村统计年鉴1990~2009年数据,分析了海水养殖产量对渔民收入的影响,得出模型:式中,Y为渔民人均纯收入,元;X1为养殖产量,t;X2为渔业劳动力,人。

结果显示,海水养殖产量每增加1t,渔民人均纯收入增加0.0002元;渔业劳动力对人均纯收入影响不显著。可见,海水养殖产量促进了渔民收入的提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河北渔业产业内部结构进行了成功的战略性调整,由天然捕捞为主转向人工养殖为主,养殖业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捕捞与养殖的比重由1957年的99.93∶0.07到2009年调整为45.73∶54.27,使河北的海水养殖超过了海水捕捞,成为海水产品产量增长的主要因素。1978年以来,河北省渔业快速持续增长,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河北省的海水养殖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河北省海水养殖面积1978年为5579hm2、1992年为42340hm2、1999年为59891hm2、2009年为121013hm2;海水养殖产量1978年为1509t、1992年为44312t、1999年为95106t、2009年为300567t。河北省海水养殖产量在海水产品产量中所占比例1978年为1.18%,1992年为19.66%,1999年为22.46%,2009年达到了54.27%(图1),真正成为影响渔民收入的主导因素。渔民人均纯收入得到了大幅度增加,从1957年的20元提高到2009年的6500元。

河北省海水养殖未来的发展方向

1增强海水养殖科技研究开展健康养殖,达到养殖可持续发展,对现行的养殖设施结构进行改造。新型的养殖设施,除了具有提供养殖对象生长空间和基本的进排水功能之外,还应具有较强的水质调控和净化功能,使养殖用水能够内部循环使用。

2加强病害防治应对病毒及有害物质进行及时检测,确定疾病的快速诊断方法,了解病毒的传播途径和方式,建立技术和药物有效防范措施。如疫苗的研制、对健康养殖对象的评价以及无病原苗种的培育方法及系统等,只有解决上述问题,病害防治才能真正取得成效。

3完善自然环境监测海水养殖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如阳光、水温、水质等。海水的温度和阳光的强度直接影响海水养殖的时间和海水产品的生长;水质的好坏对海水产品的生长有很大影响。要加强水质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海水的富营养化等灾害,避免给海水产品带来重大损失。对于风暴潮的预测要做到及时、准确,以降低灾害对海水养殖造成的影响。

4引进优良新品种引进性状优良的品种是推动河北省海水养殖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引种时一定要注意防止出现外来生物入侵的问题,要做好所引品种的论证工作,包括其可能产生的生态影响以及投入产出效益的技术经济分析,在生态方面的一个重要标准:看其能否在天然状态下生存,若能则不可引进。引种时要尽可能引进原种,不要引进杂交品种,因为杂交品种在第1和第2代时性状较好,但以后则不如当地品种的性状。

5研制人工饵料,开展生态养殖要开展健康养殖,保持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饲料投饵技术非常关键。根据养殖品种的习性进行研究,根据不同养殖对象及发育时期的营养要求,生产出各种开口大小、适口性强的饵料及各种饵料添加剂,提高投饲的科学性。进行养鱼和种植业、禽畜养殖业有机结合,通过养殖系统内部的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达到对各种资源的最佳利用,在取得理想的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同时达到最佳的环境生态效益[16]。

结论

自1949年以来,河北省的海水养殖业一直蓬勃发展,不管是规模还是产量都有了极大增长。河北省的海水养殖从1957年的产量47t、面积1293hm2、占全省海水产品总产量的0.07%到2009年的产量300567t、面积121013hm2、占全省海水产品总产量的54.27%;海水养殖品种从最初的几种增到目前的60多种;养殖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科学化的特色。从最初的基本不影响渔民收入到对渔民的收入起主导作用,河北省海水养殖业的大规模、高速度发展给渔民的增收带来了很大保障。要使海水养殖为渔民的增收作出更大贡献,就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利用科技技能武装渔民,加强研究和病害防治,引进优良新品种,进行海水养殖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另外,要发展生态养殖,降低环境污染,调整生态结构,提高管理水平,进行海水养殖的增养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