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村环境治理中的困境与职能强化范文

农村环境治理中的困境与职能强化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村环境治理中的困境与职能强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农村环境治理中的困境与职能强化

近年来,不少中小企业都将发展空间转移到农村中去,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同时,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对农村的资源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为了实现农村以及各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当地政府必须重视这一问题,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做好农村的环境治理工作。

一、农村环境治理意义简述

对农村进行环境治理,不仅是时代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更是关注广大农村人民身心健康的一种体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农村环境治理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三农政策的实施,可以说三农政策得以实施的基础前提就是要治理好农村环境。所有的政策优惠都必须在良好生态环境中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次,农村的经济文化发展以及生态和谐程度都与其环境治理密切相关。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单一的“以人为主”或者“以物为主”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已经不再适用,人与物和谐并进才是发展的主调。而对农村环境进行治理则恰好是人与物和谐发展的重要体现。最后,农村环境治理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城乡统筹发展的结果。我国巨大地城乡二元差距并不能仅仅归因于城市经济发达而农村经济落后,因为农村和城市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多,这就给农村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工业服务区开始向农村转移,农村的城市化进程也越来越快。如果,农村环境治理得不好,肯定会对城乡统筹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农村环境治理中存在的困境

1.相关行政法规的体系不够完善。在农村,各种有关环境治理的行政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这就导致了农村环境治理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目标,而地方政府又是制定各种行政法规的和落实政策方针的主体。由于我国对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的起步相对较晚,各项有关环境治治理和保护的法律法规的纲领性和指导性较强,而全面性和具体性这两方面都还不够完善,地方政府也无法根据这些纲领性的文件作出强有力的执行活动。

2.技术及基础设施较为落后。要想对农村进行强有力的环境治理,首先必须要使其有一个强有力的支撑,这一支撑就是技术和基础设施。我国大部分农村的用于环境治理的基础设施都不够完善,技术也较为落后,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村的环境卫生水平。生活垃圾、人畜粪便、生产废物等随处可见,并且,很多城市中的工业和生活废物都是在农村进行焚烧和填埋处理,这就使得农村呈现出一片脏乱差的状况。另外,农村也没有相应的专业科研部门、高校人才等支持,对环境治理的技术也不如城市先进。

3.资金不充足。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观念等的限制,不少地方政府都更倾向于实施一些见效快、上级认可度高的工程。地方政府将本来就很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政绩工程的建设当中,以谋求更高的职位,而环境的治理在这一过程当中就被其理所当然地忽略掉。因为地方政府的资金不充足,其对环境治理的财政支持力度就不强,在环境治理方面,政府就表现出一种失灵现象。并且,农村也极度缺乏愿意提供环境治理资金的企业或个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环境治理的资金压力。

4.对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不够科学。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方面,缺乏动力,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其的绩效考核方式不够科学。因为,对大部分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都体现出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和单一性特征,各地官员对经济发展的关注度远远高于其他方面的发展。而对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最看重的因素也恰好是经济发展。并不是说经济发展不重要,对农村而言,经济发展仍旧是重中之重,但是,也不能过于片面地追求经济发展,而忽略了其他方面。

三、政府在农村环境治理中的职能强化

1.建立健全相关行政法规体系。对农村的环境治理是一项目标性、规范性和操作性极强的行政管理工作,必须要具备相应的行政测量指标。当地政府部门应当尽快开展调研工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将环境治理工作深入到农民的农业与农村生产和生活中。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广泛地听取农民的各种意见和建议,收集各种有关环境治理的各种第一手资料。再向高校或专家咨询意见,争取在多方利益共同体的协商下,建立和完善其法律法规体系。

2.加大科研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如果没有物质条件作为支撑,对农村环境的治理就永远只会停留下理论之中,很难奏效。对农村环境的治理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当地政府应当加大对科研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其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职能,为农村环境治理量变的实现提供较为充足的条件。只有这物质条件满足了,农村环境治理才能够产生较好的效果。财政转移和补贴、服务购买等都是极为不错的选择方式。同时,政府还应当积极推进污水净化处、垃圾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

3.扩宽筹资渠道。农村环境治理未能很好奏效,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和市场的失灵。而由上文可知,造成这一失灵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政府的财政资金不足。所以,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再次发生,当地政府部门首先必须要完善完善相应的资金筹集机制,不断扩宽资金筹集的渠道。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以保障环境治理工作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因为资金短缺而中断。当地政府必须做出合理的财政预算方案,合理地收取税务,适当地引进企业和外资等,只有这样,才能够为资金筹集渠道的扩宽提供一定的现实条件。

4.改善对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方式。由于绩效考核方式的特殊性,地方政府太过看重经济的增长,进而忽视了对环境的治理。而政府对各中小企业污染环境的行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其能够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便可。所以,农村中的环境治理便走入了“先污染、再治理、再污染、再治理”的这样一个怪圈。如果不对政府的绩效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农村的环境治理将为沿着这个怪圈越走越远。所以,必须对其加以改善或改革,积极引进现代的绩效考核于目标管理思想,综合考评当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因素,建立起相应的多元评估机制,加大农民群众对官员的评估比重等,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当地政府官员治理环境的动力和积极性。

5.加强农村环境治理的宣传教育力度。农民既是农村环境治理的参与者,又是直接受益者。然而在现实中,农民却没有真正参与到环境治理中去,最终导致了环境治理成效不明显的后果,无法收益。要让农民参与到环境治理中去,首先必须要做的就是要改变农民原有的观念,使其认识到自己是环境治理中很重要的一份子。改变农民的观念可以从宣传教育开始,宣传教育的形式可以是发放环保宣传单,也可以是开办与环保相关的讲座和小课堂等,通过这些方式,让农民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做到垃圾不乱倒、污水不乱排、废弃物不乱扔等。同时,还要通过培训和教育让农民掌握一定的环境治理常识和技能,政府部门还要畅通农民参与环境治理的渠道,以使农村环境治理的群众基础更为夯实。

四、结语

由此可见,对农村进行环境治理是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我国的农村环境治理工作还面临不少困境。不过,通过建立健全相关行政法律法规体系、扩宽筹资渠道和加大科研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等措施,能够帮助当地政府强化职能,尽快走出这些困境,加快农村发展。

作者:卢晓蕊 余江勇 单位:襄城县环境保护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