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水环境治理对策研究范文

水环境治理对策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水环境治理对策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水环境治理对策研究

一、基本概况

安徽省宿迁市城西片范围为废黄河以西,南沿船行干渠接宿淮高速西行至八支沟,沿八支沟北延至废黄河的区域,面积约164km2,是宿迁主要的机关驻地和重要的现代工业园区所在地,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主要排涝河道有东沙河、清水河、老民便河、横四河、洋大沟、树仁河、八支沟、九支沟、十支沟、十一支沟、东沙河等,排水入西民便河。2010年以来,相继建成七堡生态引水枢纽、西民便河两个人工湖泊,两座生态蓄水橡胶坝,以及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古黄河水利风景区,基本完善了城区污水处理设施,大大改善了城区水环境。但由于各类污水处理不到位,缺乏统筹规划和协同联动等原因,仍然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值得研究。

二、主要问题

1.规划统筹尚不完备

宿迁市城西片属于宿城区行政范围内,但区内又同时存在市经济开发区、苏宿工业园区,多个行政单元并存,由于建市较晚和发展迅速,规划统筹和协调机制跟不上发展速度,内外部的供水、排水、污水等没有按统一的规划实施,对于跨区域、跨地界分布的同一水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合力不足,边界矛盾较多,又不能及时协调和联动处理,导致同一问题反复发作、多次重复治理却难中要害。

2.污水管网建设滞后

污水是造成水体污染的最主要因素,污水管网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着水生态的质量。早期的开发建市中,普遍存在“重地上,轻地下”的现象,污水管网的规划和建设相对滞后。城西片办公区和居民区的排水管道没有进行雨污分流,纺织、化纤、新材料等部分重污染企业的生产污水未接入污水管网系统,干支管网高程不衔接、错接、漏接,导致大量污水直接排入附近水体。污水收集系统建设滞后也造成污水处理厂的来水量远低于设计处理能力,长期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

3.河道建设标准不高

由于行政区划影响,资金制约以及城市规划建设前瞻性不足等原因,水利工程作为基础设施的一项重要内容还未引起足够重视,造成城市河道治理进度和标准长期滞后于城市发展,存在难以合理管控、拓展空间不足等问题。城西片河道主要为城市内部排涝河道,基本功能为排涝,部分河道排涝能力仅为3~5年一遇,有的边界河道甚至不畅通,河道最基本的排涝功能都未达到标准要求,改善城市水环境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4.河道治理理念

单一河道是水环境的基本载体,长期以来,河道治理主要考虑的是防洪排涝功能,同时受城市土地等因素制约,建设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浆砌石、预制混凝土块等硬质护岸,河道的断面也比较单一,也没有考虑水生植物的栽植,河道人工化、渠道化严重,淡化了河流的资源和生态属性,造成水、土、气三相隔离,水体的自净能力下降,水生植物、微生物、鱼类的生长环境恶化,自然河流的生态链崩溃,导致水生态环境恶化。

5.生态用水设施缺乏

宿迁市中小河流均为排涝河道,源头没有活水源、清洁水源,河道正常的生态用水量不足,只能靠引骆马湖、中运河外部水源进行生态补水。目前,城西片只有西民便河干河和局部支河实现了常态生态补水,西民便河流域内仍有60%以上的河道没有生态水源。主要原因就是水系连通不完善、生态蓄水设施规划建设不足,导致有水引不进来、汛期雨水留不住、污水不能稀释消解等一系列的问题,致使水环境持续缺位或者恶化。

6.管理投资机制不足

“河长制”未实施之前,水环境管护主要涉及部门较多,职能交叉,各管一条线,沟通协调机制不畅通,水环境管理和保护还没有形成有效合力,排污口的设置和纳污总量的控制能力不足,导致入河污水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加之县区级财政紧张,投资手段单一,没有更多资金投入到水环境治理和管理上,也是水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三、治理方针

全面贯彻党的精神,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建设“强富美高”新宿城的总目标,落实全面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决策部署,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按照“属地负责、综合整治、协调推进、确保达标”的工作原则,遵循“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河道疏浚、活水循环、水质净化、生态修复”的科学治理路径,系统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提升水体环境质量,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四、对策建议

1.统筹规划,属地实施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发展理念,按照“全域清流、全域配套、全域修复、全域规划、全域设计”的标准,科学编制水环境治理规划。由于城西片行政单元较多,宜建立河长制为基础的市区统一的“五水共治”机制,统一规划、建设,凝聚合力,消除河道上下游、左右岸的矛盾,并将项目任务细化分解到各行政区,明确工作职责、实施步骤和完成时限,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同时,建立监督考核问责机制,市级河长办协调和督查考核,定期召开推进会,对标找差,及时将督查通报市政府和园区政府,加大问责力度。

2.控源截污,连通水系水环境整治的首要措施就是控源截污,也是今后治污的重点,需下大力气截断河道污染的源头。在彻底查明污水主干管网情况、排污类型的基础上,提出排水分区、污水系统优化方案,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升级现有污水管网、新建污水收集管网等措施,将全部污水收集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尾水统一排放至新沂河尾水排放通道。其次是水系连通,加大活水循环。合理调整水系网络布局,加强水系沟通和生态蓄水设施,构建健康的水循环体系,实现湖河沟通和河河相连,能蓄能排。科学制定生态补水方案,加大活水循环频率和调水水量,改善水动力条件,促进水体流动,提高河道水体自净能力。

3.提升理念,综合施策突破传统水利工程治理思维,向生态水利转变,提升治理理念,综合施策,多维度治理,打造景观河道,避免河道渠化、减少河岸硬化,恢复和改善河流生态环境。一是河道清淤疏浚在满足防洪排涝等水利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尽量维持河道蜿蜒的自然形态,维持原有浅滩、深槽和植物群落等,维护河道水环境形态的多样性。二是河道治理与景观绿化同步实施,留足河道管控、绿化亮化空间,通过设置植物缓冲带、自然湿地等措施,形成自然的过渡空间,充分利用土地和植物的净化能力,截留入河面源污染物。三是通过放养菌种、水生动物,种植水生植物、人工水草等措施进行生态修复,提高生物多样性,改善河道水质,实现水生态良性循环,提高生态系统质量。

4.长效管护,制度创新一是市区级层面分级成立水环境治理综合领导小组,理顺水环境长效管护体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合力,将“九龙治水”变为“一龙治水”。二是强力推进河湖确权划界工作,划定河湖管理保护范围,确定土地权属,强化河湖生态空间管控,保护河湖公益性功能,实现河湖资源有序开发利用。三是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创新管护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投资主体,向社会购买共服务用于日常管护,切实改善和提升河湖生态水平。四是突出制度创新引领。建立健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体制机制,建立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和生态补偿与奖惩制度,完善生态经济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五、结语

水环境治理与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上级政府必须统一规划、宏观指导,各地方政府必须充分认识水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只有下大决心、大力气,真抓实干,充分调动、整合各方力量和资金,分步实施,加强长效管护,才能实现宿迁水环境的逐步提高,才能实现宿迁新时期水利事业的创新发展,才能实现建成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宿迁梦,建成江苏生态大公园,迎来强富美高的新宿迁

作者:梁爱萍 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水务工程建设与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