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与创新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构成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和必修课,在基础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构成设计课程教学存在教学理念与方法滞后的问题,影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该文主要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视角,结合教学实践,重新认识构成设计课程教学过程,指出了当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构成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优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构成设计是学习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入门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因此,学生除了要学习系统的构成知识外,还应该着重培养创意思维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但目前构成设计教情况不尽如人意,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构成设计的教学成效。因此,加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构成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完善教学机制,已是势在必行。
一、构成设计的研究内容及其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重要性
构成设计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三部分,又称三大构成。三大构成能培养学生平面、色彩、空间和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环境艺术设计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环境艺术设计所包含的室内空间设计、景观设计、家具设计、室内陈设设计、模型制作等,都是由点、线、面、色彩、结构、空间等要素组成的,而这些都是构成设计研究的重点。平面构成主要研究形态在二维空间内的变化,将形态按照美的形式法则和一定的秩序重新分解、组合,创造出全新的形态和不同的排列方式,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如,室内空间设计中各立面设计、地面铺装设计都可以归纳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主要研究如何利用色彩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色彩的知觉和心理以及色彩的可变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环境艺术设计所包含的设计内容都需要运用色彩构成知识进行色彩的合理搭配。立体构成主要研究形象在三维立体空间中的变化,利用点、线、面的结合,按照视觉规律和力学原理进行形态组合,获得不同的美感。如,家具设计、景观设计中的小品设计、公共设施设计等都属于立体构成的范畴。
二、构成设计课程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
1.三大构成与后续专业课程衔接不够紧密部分高校的构成设计课程教学缺乏针对性,与具体的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脱节,主要表现是与后续专业课程衔接不够紧密。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构成设计教学中,部分教师依然沿用包豪斯创立的三大构成的教学形式,没有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设置。在教学中,基础课与专业课缺乏紧密的联系和衔接,导致学生不会将构成设计知识灵活运用到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使专业基础课不能很好地为后续专业课程服务,无法体现其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手段较为单一,技术与艺术融合不充分目前,部分院校的构成设计课程仍然沿用固有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难以跟上信息时展的步伐。如,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练习以手绘为主,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新手段、新工具。学生完成作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且创新能力和色彩搭配能力训练不足。同时,材料和工艺对于艺术创作有较大的影响,在立体构成练习中运用的材料和加工工艺比较单一,导致学生制作的作品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
3.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目前,构成设计教学多沿用固有的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按照知识点讲解,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示范,学生进行临摹练习和创作。这种课堂教学方法重视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同时,部分高校没有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课程结束后,部分学生不知道所学的知识到底用来做什么、怎样运用,教学效果不佳。
三、构成设计教学改革与创新策略
1.加强与后续专业课程的融合环境艺术设计后续的专业课程都涉及构成设计教学中的创意思维、形态造型、色彩、空间建构等知识。因此,在构成设计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环境艺术设计的案例和具体实训项目引入教学,将基础课与后续专业课程紧密衔接。一方面,教师在讲授构成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时,可以结合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案例。这样可以使学生刚接触构成设计时就能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紧密结合起来。如,在讲解平面构成的重复、发射、韵律等构成法则时,可以结合室内设计中的墙面装饰、顶棚装饰和地面铺装等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确学习该课程的目标及其与后续所学课程之间的联系,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另一方面,在进行实训练习时,可以结合简单的环境艺术设计实训项目,选择合理的构成设计课题进行训练,将所学知识潜移默化地融入后续专业课程。如,在平面构成练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点、线、面构成要素和形式美法则完成座椅的方案设计,也可以将居住空间或公共空间装饰设计的手绘墙项目引入课堂,为学生提供某项目实际尺寸的墙面,让学生进行设计方案的创意与表达。在色彩构成练习中,以室内空间为例,拟定一些题目,如对儿童房、办公室、咖啡厅等空间进行色彩搭配的练习,以手绘色彩效果图进行表现,让学生熟练掌握色彩三要素的具体运用。如,儿童房宜选用明度、纯度高的色彩,以符合儿童的心理需求。在立体构成练习中,以某景观或室内某空间为题,进行模型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组织、建构能力。以制作简单的室内陈设品为题,便于学生掌握立体构成形态的基本要素和形式要素,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对不同材料、不同工艺的应用能力。
2.课堂训练应注重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构成设计的核心内容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教师应注重学生思维和实践的结合,在学生训练中通过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其创新能力。如,在练习平面构成、色彩构成时,可以将手绘和电脑相结合,适当地运用电脑进行辅助设计能够提高作业效率和制作效果,这样学生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创意构思上,有利于其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在练习立体构成时,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工艺进行创意表现。如,可以选用不同品种的纸张,运用生活中的多种材料,包括一些废旧物品,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创造出形式多样的构成设计作品。
3.深化校企合作,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构成设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构成设计教学中将相关理论融入实践,不仅能够发掘学生的创意潜能,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被广泛应用的当下,应当加强校企合作,将企业实际项目引入课堂,使课堂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实训提供场地和设备,真正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贯彻“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如,加强与装饰公司或手绘工作室合作,将手绘墙等项目引入构成设计课堂,让学生进行方案设计,并到施工现场参与具体方案的实施。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能够感受真实的工作氛围和实践的乐趣,能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
结语
构成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是时展和艺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设计灵感、加强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的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总结经验,制订符合时展要求和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构成设计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丹丹.构成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北方文学(下旬刊),2014(1)).
[2]刘玉寒.浅析三大构成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6).
[3]黄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构成教学的改革探索.明日风尚,2016(12).
作者:韩晓 单位:重庆能源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