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论城市环境的心理理论范文

论城市环境的心理理论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论城市环境的心理理论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论城市环境的心理理论

0引言

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是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在这个相互作用中,个体改变了环境,反过来他们的行为和经验也被环境所改变。对应这个定义,环境心理学有两个目标:一是了解“人-环境”的相互作用;二是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复杂和多样的环境问题[1]。20世纪50、60年代开始,环境心理学同时在3个不同方面产生并发展起来。其中有2个是关于医院建筑和实质环境对精神病人行为的影响,第3个则是与城市规划有关的:1960年,KevinLynch和他的学生们在麻省理工学院分析了城市空间知觉,出版了《城市意象》(ImageOfTheCity)。概括来说,KevinLynch在书中主要就是讨论了怎样的城市形态才是容易让人们记住和辨认的。为此,他提出了道路、区域、边界、节点、标志物5个意象要素,当中更是结合了美国3个城市的实例。但是,《城市意象》将人们对城市环境的理解仅仅看作是对物质形态的知觉认识;它忽略了城市居民在环境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KevinLynch本人在书中提到环境印象应该是由3部分构成———识别、结构、意义。笔者认为,《城市意象》一书中主要涉及了“识别”与“结构”,却忽略了“意义”。从这一角度来看,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就不得不提了,这本书着重分析了规划及建筑设计对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的影响,恰好为《城市意象》作了补充。下面结合扬州市老城区的典型实例简要分析《城市意象》中的部分意象要素和《交往与空间》中的部分理论

1道路的特殊性

(1)特殊的地位经常穿行的道路当然具有最强的影响力,所以一些主要的交通线都会成为关键的意象特征,如扬州市东西向的文昌路和南北向的汶河路。市民中可能有人不知道江都路或文汇路,但是绝不会有人不知道这两条路,特别是文昌路,它是老城区的主干线。

(2)典型的空间特性典型的空间特性能够强化特定道路的意象,凭直觉,无论很宽还是很窄的街道都会吸引人的注意,这种宽与窄的空间特点的重要性,部分是因为主要街道的宽阔与次要街道的狭窄之间形成的一般对比关系,使人们不由自主地寻找并信任那些主要的街道。扬州市淮海路是一个特例,道路两旁古老的二球悬铃木连成一体,将道路围合成一个封闭的空间,这使得本身就不宽阔的淮海路显得更窄,但是提到淮海路,市民总是想到:哦,那条路夏天的时候很凉快!秋天的时候景色更好(图1)。

(3)特殊的立面特征因为扬州市众多私家园林和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老城区。因此扬州市老城区花了近2年时间对重要街道的沿街建筑进行整体“美容”,使其建筑外观风格统一(图2),这样,当进入老城区的时候,人们就会不自觉地讨论:看,周围的建筑都是这样的呀!是的,凭此就可以明显区别新区与老城区了。

(4)靠近城市中有特色的部分靠近城市中有特色的部分也会增加道路的重要性,道路此时还能起到边界作用,如扬州市泰州路和南通东路(图3),两者位于一条线上,共同毗邻古运河风光带,提起泰州路和南通东路,人们都会说就是古运河边的道路。

2道路的连续性

道路只要可以识别,就一定具有连续性,这显然也是其功能的需要,人们通常依赖的就是道路的这种特性。如果道路突然改变宽度或是空间的连续性被打断,人们就很难感觉到是同一条街在延续。在这里,扬州文昌路将作为反例出现。文昌路自西向东其实分为文昌西路、文昌中路、文昌东路3段,其中文昌中路自西向东其实是以曲江公园为终点,但是从解放桥开始,道路的宽度突然改变了,于是很多人至今仍然以为解放桥至曲江公园是文昌东路。

3道路的方向性

道路不但应该具有可识别性和连续性,还应有方向性,通过一些特征在某一方向上累积的规律渐变,沿线的2个方向能够容易区分。人们最经常感受到的是地形的变化。延伸的曲线也是一种渐变,是在运动方向上的稳定变化,这种情况在运动中并不易被察觉,即使有也是都与视觉线索有关。另外,人们习惯于去了解道路的终点和起点,想知道它从哪里来并通向哪里。起点和终点都清晰而且知名的道路具有更强的可识别性,能够将城市联结为一个整体,使观察者无论何时经过都能清楚自己的方位。对于城市的某个区域,有人想到的是道路的大致方向,而有人想到的却是一些具体的场所。例如扬州四望亭路,市民对这条路再熟悉不过了,可能很多人都说不出文昌路的起点和终点,但是四望亭路的起点与终点实在太容易让人记住,它自西向东始于沃尔玛超市,终于四望亭(图4)。沃尔玛超市不必多说,四望亭则是标志物,其本身的特点与后面将会提到的文昌阁相得益彰,令人印象深刻。

4道路的可度量性

道路的可度量性有助于人们确定自己在整个行程中的位置,知道已走了多少路,还有多少路要走。较为常见的做法是通过一系列著名的标志物或节点来获得度量。在一个可识别地区的出入口处设置显著的标志,能够有效的增强道路的方向感并便于度量。此外,通过限定视野,或是在显著位置设置出色的建筑物,形成方向的突然转变,将会增加视觉的清晰度。标志物是观察者的外部观察参考点,有可能是在尺度上变化多端的简单物质元素。越是熟悉城市的人越要依赖于标志物系统作为向导,在先前使用连续性的地方,人们开始使用欣赏独特性和特殊性。如果标志物有清晰的形式:例如与背景形成对比;或者占据突出的空间位置;或者在肮脏的城市中显得非常整洁,在古老的城市中显得非常新潮。例如扬州的吴道台宅第(图5),外面的围墙上爬满了爬墙虎,俨然是一面绿色幕墙,并且退居建筑红线之后一段距离,与沿街其他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另外,吴道台宅第还是扬州唯一的浙派建筑,这更加深了人们对它的印象,通常我们可以从很远的地方就一眼看见它,这使它自然而然的成为一个标志物。需要做出选择的道路连接点的标志物,其意象也因此得到加强。例如扬州文昌阁,它位于东西向主干道文昌路和南北向主干道汶河路的交叉口,再加上建筑本身的特点,可谓想不成为标志物都难(如图6)。以上所说的是结合扬州市老城区的具体的典型的实例列出的《城市意象》中关于意象要素中最主要的两个要素,依赖这些要素,人们可以很快的识别城市。但是,人们聚集在城市中并非仅仅为了认识它,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物质的生活当然是必需的,然而现如今精神生活似乎显得更为可望而不可及,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似乎不再像从前那样频繁。从这一点来看,扬州老城区有个特点———建筑限高,这一特点为人们的交往带来便利,因此我们可以发现,老城区的居民很爱外出活动。《交往与空间》中有多处都提到了建筑层数对社会交往的影响。

理论一:多层建筑———进出活动频繁,但滞留活动极少。能方便地出入住宅是很重要的。如果室内外的联系不便,比如必须借助楼梯和电梯出入,光顾户外的人数就会大大降低。许多滞留活动就会在不同程度中止,因为下楼走到公共区域中去太费事了。这些因素也揭示了某些多层住宅的前院中户外活动很少的原因。尽管实际上在这些楼房中居住着许许多多的人,居民们进出频繁,但很多可能发生的其他活动却从来没有机会发展起来[3]。直接通往户外的低层建筑周围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人们不必思考再三才出门。只要有点闲暇的时间就可以出去看一下外面发生的情况,或者走到台阶上喝杯茶。

理论二:同层集中或多层分散———在多层建筑中,只有最低的几层才有可能与地面上的活动产生有意义的接触。在3层和4层直接与地面接车的可能性显著降低。另一条临界线在5层与6层之间,5层以上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与地面产生联系[3]。“视线是重要的,如果人们看不到空间,他们就不会使用它”———为了看清行走路线,人们行走时的视轴线向下偏了10°左右。人们在街上行走时,实际只看见建筑物的底层、路面以及街道空间本身当时发生的事情。如果上面所说的建筑限高算扬州市老城区规划的优点的话,下面要说的就是一个缺点,这一缺点其实在新城区中更为明显,当然在其他许多城市中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沿街建筑立面的集中或分散问题。当建筑物比较窄,街道长度缩短时,步行距离就会减少,从而促进街头生活;狭窄的临街面意味着缩短出入口之间的距离,而出入口正是活动发生最多的地方;在城市街道中,门面的长度应该仔细推敲。带有冗长而乏味立面的银行、办公楼和商店产生了无生命的、单调的城市。国外有一些这样的实例:威尼斯有世界上最窄的商店———45cm宽的橱窗和45cm宽的门;为了解决立面枯燥和缺乏生气的问题,15座丹麦城市通过了建筑法令,限制在街面1层设立银行和办公机构,其他丹麦城市允许银行和办公机构建在城市街道上,但沿街立面不得超过5m,这样做也很成功。

综上所述,本文虽涉及规划理论中2本重要著作,但也只是结合实例分析了一小部分内容。只是这些理论时刻提醒我们,规划不仅要满足景观、功能等方面的特殊要求,也要考虑到人们个体或群体的平凡,甚至是琐碎的日常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