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谈石油化工建设环境管理解决方案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为适应时代需求,201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对原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令第253号)》(后文简称《条例》)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条例》要求今后我国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体系核心工作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变。文章针对修改后的《条例》,剖析了当前我国我国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实际工作为基础分析了环保主管部门对石油化工项目设计及建设单位提出的新的工作要求;最后对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石油化工企业的环境管理问题涉及范围比较广泛,自然、经济甚至政治等领域均有涉及,所需要针对解决的环境管理具体内容包含了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中的各个环节。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也在逐渐完成[1]。石油化工行业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逐渐由原有的“环评制度”转变为更适应时代需求的“排污许可证制度”。2017年10月1日开始正式实行的《条例》正是为适应政府职能部门简政放权要求而进行的修订[2]。因此,从行业需求和国家政策两方面分析,都要求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在未来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中进行角色定位和具体实施方法中进行转变。本研究以新修版《条例》为出发点,分析了未来本行业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新形势、难点以及解决方案,为当先石油化工企业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了借鉴。
1新形势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特点
新修版《条例》中针对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中的要求要远高于之前版本。在从业人员按照新修版《条例》进行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撰写过程中,需要诸多相关单位及管理部门提供材料和相关研究成果[3]。主要包括:①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因素影响分析结果和环境风险评估;②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初步结论、存在问题及初步解决办法。
2我国石油化工建设项目概况
2.1分布情况
据相关部门统计,截至2018年底我国以石油或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或省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园区共有近550家,其中国家级项目52家,省级项目217家,地市级200余家。不含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项目的情况下,这类型全国重点化工项目年产值可占石油和化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石油化工行业仍然是我国工业发展中的重点领域[4]。从地域划分上看,除西藏外我国各大省份基本均存有不同数量的石油化工建设项目。其中沿海省份建设项目主要以石化化工或精细化工为主;中西部地区则多以煤炭、盐、碱及其他矿产资源开发或加工为主。从建设项目与居民居住地重合程度来看,我国当下关于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的管理及规划工作较为落后。以陕西神木县榆神工业区为例,该建设项目占地面积超过1100平方公里,所处地理位置中既有国家级、升级建设项目,又有大面积居民住宅区,又存在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项目规划不合理,区域重叠问题严重。
2.2项目入园入区的要求
我国于对于“十二五”时期便针对石油化工建设项目入园入区进行了一系列规定。规定中指出:①在规定的石油化工建设项目要求区域内不能有长期居住人群;②在建设或实际运营的石油化工项目排污必须达到我国相关法律或条例的要求;③石油化工建设项目日常管理工作需要针对项目种类有针对性建立环境风险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紧急预案以及进行责任落实工作管理等[5]。
3石油化工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
3.1项目规划不科学
我国的石油化工建设项目受传统项目建设流程的影响,普遍采用先选址后环评的政策。在该体系下,环评工作本身无法发挥出应有价值,基本无法优化或调整本身已经“圈定”的建设项目地址[6]。同时,由于我国目前只能够通过编制机关负责的环境篇章或说明进行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的空间布局调整,并没有针对石油化工项目进行专项环境分线管制要求。因此,在这两大背景的制约下,我国的石油化工建设项目往往容易陷入与环境保护相背离的状态下。容易出现居住区与化工建设项目融合共生以及互相包夹的现象。在这种布局分散,规划不合理的情况下,想要实现石油化工建设项目与居住区之间的相互独立客观上存在巨大障碍。
3.2项目准入门槛低
我国的石油化工建设项目,尤其市级以及私人项目普遍存在着急“上马”急于投入运营的情况[7]。在各地方政府基于招商引资的前提下,石油化工建设项目非常容易出现频繁调整规划方案,随意变动生产时间等问题。这是造成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化工围城或城围化工现象的一大根源问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该现象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是原有的石油化工建设项目仍然存在距离居民点过近以及无法充分隔离居民区的问题。尤其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居民区与石油化工项目之间的规划不断被修改,居民区与石油化工项目的融合点越来越多。典型的案例有:北京化工园区、兰州市西固区等。在城市与石油化工企业规划中存在大量矛盾,不论企业搬迁或是城市建设改造、居民搬迁均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且在实际搬迁工作的执行过程中往往无法顺利进行。某些企业在承诺一定时间内完成搬迁工作后,却迟迟不付诸实际,造成对项目周围居民生活的严重影响。一旦石油化工项目发生事故,对附近居民造成的环境危害无法估量。如青岛输油管爆炸事故中波及人口近六万人,基本涵盖了整个黄岛区老城区[8]。
3.3项目管理不规范
职能部门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控制力不够,是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中普遍存在的情况。为引进项目实现地区GDP增长,各政府和部门往往会倾向于在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不断倾向于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造成制度和政策不断妥协突破原有的城市和项目建设方案,形成项目与环境、居民的矛盾冲突[9-11]。陈吉宁同志于2017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指出,石油化工企业的无序和欠规划布局形式对我国自然环境及周边环境造成了复杂且深远的影响;基层环保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欠缺,对环境保护工作作出的贡献不足;石油化工项目分布过于散乱,某些临近产业项目本身能够统一规划或建设的,却因为种种原因普遍分散在全省或全市各地,甚至存在某一建设项目园区内仅有一家企业的现象[12]。
4管理及控制措施解决方案
4.1针对建设项目进行头筹管理
对于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的选址,要从科学的角度出发,针对环境、资源、格局等进行严格布局,从设计和选址之初把控环境风险[13-15]。可结合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在石油化工建设项目与居民区之间建立缓冲空间;发挥“多规合一”的优势,利用科学、多层次布局的原则将高污染、高风险的石油化工产业与城市居民区进行空间管制;企业应积极增设隔离设备或开辟隔离区域,配合政府对总体建设方案进行优化。
4.2系统清理整顿建设项目
针对石油化工项目管理工作混乱情况进行系统整顿,严格落实管理责任;建议相关部门能够针对石油化工产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调研,调整和明确规划控制,一旦确定规划方案,则杜绝出现朝令夕改现象,科学、严格地执行规划制度;提升石油化工产业产业链及配套产业体系建设,形成完善的石油化工生态体系,减少不必要的产品物流环节;针对不合格建设项目应积极要求整改;加快产业与居民融合区域的产业升级改造或居民迁移。
4.3积极推行全过程精细化理念
石油化工建设项目应该提升对环境保护工作和风险管理工作的认识,积极采取全过程风险管控的综合运营形式。针对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管理工作,应采取管控、预防、控制和治理等手段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石油化工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工作,改变传统石油化工建设体系中的风险预防+风险紧急治理的落后理念,逐步转变管理思路,提升项目竞争力和环境保护、风险管控的能力。
5结语
文章从新修版《条例》出发,对当下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新形势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我国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的大体情况;分析了环境管理工作中的难点;针对这些管理难点进行了对策分析,总结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对未来石油化工行业的项目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EB/OL].(2016-07-02)[2018-10-08].
[2]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EB/OL].(2017-06-21)[2018-10-08].
[3]环境保护部.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EB/OL].(2018-01-10)[2018-10-08].
[4]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环境保护设计规范:SH/T3024—2017[S].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8.
[5]饶未欣.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新形势和新要求[J].化工环保,2019,39(1):101-105.
[6]杨静.石油化工企业环境管理探析[J].辽宁化工,2015,44(1):46-47.
[7]冉丽君,梁鹏,梁睿.我国化工园区布局性环境风险及对策建议[J].化工环保,2016,36(6):692-695.
[8]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省青岛市“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调查报告[R/OL].2014-01-26.
[9]栾景丽,刘维维,陈华君.建设项目防护距离的执行[J].云南冶金,2013,42(5):75-79.
[10]王成泰.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及管理模式探讨[J].2019,45(2):106-110.
[11]张运申.化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石化技术,2015,16(2):211-212.
[12]张荣斌.化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化工管理,2015,23(11):251-251.
[13]乔霜,崔常军,席玉潭.化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化工贸易,2015,36(19):144-145.
[14]熊才桂.化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8(23):162-163.
[15]方元.化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32(7):99.
作者:王丁 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