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环境教育基地建设的展望范文

环境教育基地建设的展望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环境教育基地建设的展望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环境教育基地建设的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环境教育基地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比较,甚至与我国港台地区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作为实施环境教育活动的主战场,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我国环境教育基地建设拟将发生重要且积极的变化。

1全社会对环境教育重要性的认知加强

1.1政府日益重视环境教育基地建设政府由于拥有行政权力和大量公共资源,是环境教育活动的主导力量。政府可以通过推动立法、制定政策、编制实施规划、人才培养、预算投入等,推动、引导、规范环境教育工作的发展。在我国,政府在推进环境教育事业中的主导性作用会更强烈,各级政府可以广泛借鉴世界各国的经验,推动环境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对环境教育立法的国家,早在1970年就制定了《环境教育法》,进入80年代,有8个州制定了州教育法。在《环境教育法》中,联邦议会宣告,美国的国土环境恶化,生态平衡破坏,对国力和国民的活力构成了重大威胁。为此联邦政府应该援助那些向公众进行有关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教育的事业。根据该法令,联邦政府教育署设置了环境教育司。1990年,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美国《国家环境教育法》,对美国环境教育的政策及措施作了详细规定。依据该法,在环境保护署下设环境教育处、国家环境教育咨询委员会、联邦环境教育工作委员会,并成立了非营利性的国家环境教育与培训基金会。《环境教育法》的主要内容包括:要致力于环境教育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和普及;开展环境教育的在职进修;设置野外环境教育中心;编制环境教育课程。环境教育法制定之后,美国各地开展了以野外活动为重点的环境教育。日本文部省1974组织实施了题为《环境教育课程的基础性研究》的项目,日本环境厅(即现在的环境省)1988年制定了作为环境教育指针的《大家共建更好环境》,文部省分别于1991年、1992年、1995年编写发行了《环境教育指导资料(初中、高中使用)》、《环境教育指导资料(小学使用)》和《环境教育指导资料(案例集)》,2003年制定《环境教育推进法》,2004年颁布《环境教育基本方针内阁会议决定》。2011年4月22日,由环境保护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联合发出了《关于印发<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的通知》,《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是首个以6部门名义联合印发、指导全国环境宣教5年工作的规划纲要。《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的出台,表明了中央政府对环境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行动纲要》提出了“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的原则,要求“各有关部门要将环境宣传教育纳入职责范围,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形成运转顺畅、充满活力、富有成效的工作格局”,“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纳入工作全局研究部署、检查落实。”,“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在投入上切实加强”、“尽快在各地区建立完整的环境宣教行政网络,分设行政编制的政府环境宣教机构和社会公益性环境宣教事业单位。”这一系列由原则、目标、措施组成的详细具体、实际可行的行动计划,必将对未来环境教育基地建设工作产生影响。

1.2国民环境意识增强国民环境意识是环境教育事业生长的土壤,决定着环境教育基地建设的速度和质量。近年,随着我国国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加和社会的进步,关心环境问题、渴望投身环境保护活动的人群也在快速增加,政府、企事业单位、NGO等除了引导国民在日常工作、学习中的环境友好行为以外,还应该将“什么是环境教育?”、“环境教育的意义”、“如何开展环境教育”等知识、观念传递给国民。

1.3实施环境教育将会成为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20世纪80-90年代,“环境问题”成为了企业社会责任构成中的一个关键词。现在,很多企业在环境保护领域的社会责任追求,已经不仅仅是节能减排、清洁生产,还包括以企业为基地实施环境教育、积极资助环境教育活动实施、资助环境教育人才养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会意识到实施及支持环境教育,不但是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形式,而且也是塑造企业品牌形象的重要途径。

2环境教育基地建设参与主体的多元化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宣教中心2010年对全国186个环境教育基地的调查显示,学校类占总数的8%(15个),政府机构类占11%(20个),公益事业单位类占16%(31个),社区类占4%(7个),景区与保护区类占28%(52个),企业类占33%(61个),非政府组织类环境教育基地未纳入统计中。企业类环境教育基地中,主要是从事环境工程与环境治理业务的企业组建的,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企业等建立的环境教育基地,其中以污水处理厂建立的环境教育基地最多,共20个。景区保护区类环境教育基地中,依托旅游景区建立的有21个,依托保护区建立的有24个,依托公园等其它户外资源建立的有7个。这些数据虽然不能完全反映我国环境教育基地建设主体的全貌,但还是能够折射出这样一些特征:建设主体中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独大,而且这些行政事业单位,主要是从事环境工程与环境治理业务的机构,以及具有开展环境教育天然优势的自然景区及保护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参与环境教育基地建设、管理的主体将会出现多元化倾向,除了政府行政事业单位以外,企业、NGO、个人主体将逐步增加,建设主体将从以环境相关企业、自然旅游景区(保护区)为主,向全社会、全行业扩散。在现阶段的中国,甚至会有一些商业机构参与环境教育活动,作为公共供给不足的有效补充。商业机构参与环境教育活动在国外也有先例,例如,2010年日本全国735间自然学校中,政府直营、指定或委托机构经营的是96所(占13.1%),以公司法人注册的67所(9.1%)。

3环境教育基地数量和规模的增长

随着政府《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的有效实施,开展环境教育活动的政策、法律环境的优化,政府、企事业单位、NGO、个人等多元主体的广泛参与,我国环境教育基地数量和规模必将会有一个大的增长。例如,发端于欧美的自然学校,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在日本出现,而截至2010年,全日本已经有735所,我国直至今日尚无一所自然学校,只需政府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自然学校”这一形式的环境教育基地发展机会和空间都十分巨大。

4环境教育基地建设理念的更新与进步

目前我国许多环境教育基地对环境教育的理解,尚处于一种环境知识和环境意识的单向度、简单化、说教式宣传的阶段,今后,必须借鉴国外经验转变理念,并将理念付诸于环境教育活动实际。例如,国外自然公园地区的环境解说牌,强调“不能够充斥专业术语”、“过量信息会造成游客的曲解和疲惫”、“简洁、条理”、“一张图片胜过千言万语”、“激发受众的兴趣与好奇”、“与受众日常生活引发关联”、“用小学5年级词汇水平来书写”、“鼓励互动与参与”等理念。我国已有一些自然公园(参见国内案例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部分)设置环境教育基地的解说牌,开始践行这些理念进行设计和制作。

5环境教育形式、内容、方法的更新与进步

目前,我国各类环境教育基地的教育形式单一,内容不够丰富,解说手段落后,缺乏完整的环境教育课程体系。第一,形式上,我国环境教育基地主要采取参观游览的方式,和普通旅游观光没有多大区别。参与者跟随讲解员参观室内展示或室外自然环境,展示和解说以静态为主,缺乏多样性的教育活动形式,不能给参与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国外很多的环境教育基地,会针对不同访问团体,设计不同内容、不同活动时长的项目(参见国外案例部分),既保证了访问者能够在一个较短时间段内集中精力和兴趣,进行某一具体方向或领域的环境学习,同时,短时段、分主题学习,也能够保证再次访问率,以及再访问时的参观、学习兴趣。第二,环境教育内容上,我国的环境教育基地集中在环境保护宣传、环境污染防治等方面,而对于环境伦理、自然环境知识的教育关注较少。大多数基地的环境教育仍停留在单向度、自上而下式的环保意识宣传上,环境教育内容较为单一。而国外成熟的环境教育基地,一般会针对不同议题领域、不同访问人群,设计实施不同的环境教育内容,而且要求环境教育的内容贴近人的日常生活经验。例如,美国黄石公园为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一般公众分别设计了符合各自特点的环境教育内容和教学形式(参见国外案例黄石公园部分)。第三,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环境教育基地教育手段较为落后,仍以传统平面展示手段为主,缺乏体验性、互动性、参与性内容,鼓励访问者动手制作产品等内容几乎没有。国外的环境教育基地非常重视参与、互动,尤其对于中小学生群体,主张在“玩”的过程实中激发孩子们对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并且十分强调展示、展览、活动实施过程本身的环境友好。在日本京都环保中心,有很多制作简单、成本低廉、环境教育效果突出的展览展示项目,如通过对不同季节生产相同质量的蔬菜的能源消耗量的比较,鼓励人们冬季多吃应季蔬菜或秋储菜,而教具仅仅是一个画板、2个可乐瓶和几个西红柿模型(参见国外案例京都环保中心部分)。第四,比起欧美日及港台地区,我国环境教育基地的活动内容体系建设尚处萌芽状态,亟待引导和完善,只有极少数以青少年素质教育为主的环境教育基地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活动项目体系或课程体系。读者可以在本案例集国外部分中看到大量各个国家环境教育基地的活动项目体系或课程体系,这也是我国环境教育基地建设质量提高的必由之路和必然方向。

6环境教育基地建设的后援支持力量的成长

环境教育基地建设,需要有研究、教育、资助、认证等系统性的后援力量,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环境教育重要性认知度的提高,这些方面的发展、变化也是可以预期的。例如,国内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已经开始在本科教学计划中讲授环境教育、环境解说等课程,也开始培养环境教育、环境解说方向的研究生。

7环境教育基地建设中国模式的探索

各个国家历史文化传统、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社会制度、管理体制的不同,要求各个国家环境教育事业的推进,须在遵循环境教育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发展各具特色的环境教育事业。例如,学校作为环境教育基地连接主要访问群体———学生的渠道,在香港就有比在日本更加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在中国大陆地区,这一联系渠道的重要作用还会更大。例如,杭州市依据《杭州市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行动计划》,每年向每位学生发放六张第二课堂券,票面额总计22元,其中学校券两张,每张券票面额为5元(含2元交通费联),学生券四张,每张票面额为3元。各校在下发第二课堂券前,要在学校券(学生券)与存根骑缝处加盖学校盖章,以方便上报时统计学校活动情况。凡参加学校组织和学生自主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必须通过《学生成长记录册》(中学生记录册市教育局已经统一下发,小学生的可以各校自行设计)进行记载,内容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内容、指导老师或家长。学校可在学生参与活动时让学生携带记录册到场馆登记盖章。学生凭第二课堂券到被列入杭州市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场馆名录(包括西溪湿地、九溪水厂等环境教育基地)的公益性场馆活动实行免费。学校券由参观的公益性场馆盖章后,交学校带回,学期末由学校汇总统计后上报区教育局。学生券由学生个人参观的公益性场馆盖章后,交回学校,记录入《学生成长记录册》。杭州市的做法,就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尝试。

作者:焦志强 单位: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