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环境会计目标范文

环境会计目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环境会计目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环境会计目标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会计研究也空前繁荣,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环境会计研究中尚存在着一个误区,就是忽略了环境会计基本理论的研究。在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上尚未取得一致,势必影响研究的深入。和其他理论一样,环境会计理论也是一种关于环境会计原理、方法及其运用的知识体系,具有特定的结构与内容。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环境会计实务才能得以健康发展。因此,环境会计理论应当是环境会计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它不仅为深化环境会计研究奠定了基础,而且可以恰当地解释环境会计实务,指导环境会计实务的发展。基于这种认识,本文拟对环境会计的目标和研究对象问题谈些认识。

一、环境会计的目标

l.环境会计目标的决定因素。

环境会计目前是在一定的环境或条件下,环境会计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结果,它集中而现实地体现了环境会计活动的宗旨,为环境会计实务指明了方向,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环境会计方法的选择和发展。正因为如此,通常认为,环境会计目标是环境会计研究最基础的概念,居于环境会计理论结构的最高层次,对环境会计其他问题的研究具有决定性影响。在环境会计实践中,客观地决定其目标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环境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二是会计内在的本质属性。

(1)环境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环境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是决定环境会计目标的首要因素。离开这一点,会计就没有提供环境信息的必要,即使提供出来,也是一种无用的会计信息。从我国环境管理实践看,环境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主要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从企业内部看,管理当局在国家严厉的环保政策管制下,往往需要利用环境会计信息帮助解脱其所承担的财务和环境责任,以对企业行为导致的环境污染等后果做出近乎情理的“解释”,对某些利用“废弃物”生产的企业来说,也迫切需要利用环境会计方法对其生产经营活动之经济与社会绩效做出恰当的评价。

(2)会计内在的本质属性。会计内在的本质属性是决定环境会计目标的另一重要因素。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们的主观意志;但会计无论是作为一种管理活动还是一个信息系统,其作用的发挥最终要受本身固有功能的制约。对信息使用者超出会计固有功能的信息需求,会计本身就无法提供

出来,因而也就不可能成为环境会计的目标。

从以上两个方面可以看出,前者决定了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环境会计干什么,而后者决定了环境会计能干什么。因此,环境会计目标的决定既有主观的一面又有客观的一面,是主观见之于客观,并使二者有机结合的产物。

2.环境会计的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

由于环境会计活动不是个别的单因素行为,既与企业经营活动紧密结合,又与外部环境密切相关,加之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对环境信息具有不同的需求,因而环境会计目标也不是单一的。从环境会计的影响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看,我认为,环境会计目标应区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

环境会计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由于传统会计只强调经济效益的单目标决策,而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环境问题层出不穷,最终会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重大影响。遗憾的是传统会计没有将环境所带来的经济问题很好地纳入会计理论与实践中加以研究和解决,因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环境会计的具体目标是其总目标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化,反映了环境会计目标的特殊性,我认为,其表述可概括为向环境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环境信息。主要包括:(1)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导致的环境污染信息。(2)企业环境保护的成本费用信息。(3)企业环境保护绩效信息。(4)环境保护社会效益信息。

环境会计目标的界定,决定了环境会计的研究范围应当包括微观核算体系和宏观核算体系两个方面。实现环境会计的微观核算与宏观核算的结合,这是环境会计研究的最终目的。

二、环境会计的研究对象

环境会计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最早见之于《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F•A•Beama,1971)和《污染的会计问题》(J•Marlin,1973)二篇文章。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的共同未来》报告后,环境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普遍重视。1989年后,一些大型国际企业已开始编制环境特别费用预算,在微观企业中开始进行环境会计核算的尝试。特别是,1992年联合国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的共同发展战略。在此形势下,环境会计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

的普遍关注。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在1995年召开的第13次会议上,主要议题就是环境会计。与此同时,世界银行也积极建议修改会计体系,增设环境账户,以真实反映经济增长业绩。但从总体上看,目前国际上对环境会计问题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环境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研究内容五花八门,缺乏统一的标准与规范。

如前所述,环境会计目标包括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由此决定了环境会计的研究对象应包括宏观核算体系和微观核算体系两个层面。这既是实现环境会计目标的要求,也是总结和借鉴世界各国环境会计研究经验教训而得出的结论。

1、环境会计的宏观核算体系。

环境会计的宏观核算体系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建立国民会计环境调整账户体系,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世界各国环境会计研究的现状看,研究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资源、环境的承载力。指资源、环境数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由此评价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适应程度。(2)资源、环境的破坏状况。指对资源、环境破坏程度的评估(包括经济、人为,自然等各种原因)。(3)资源、环境的治理成本。指对已受到破坏的资源、环境的恢复性治理活动所引发的社会成本.(4)资源、环境保护的绩效。指为使资源、环境免受破坏而进行的预防性保护活动。

目前,国际上环境会计宏观核算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自然资源核算法,它注重实物量的核算;二是货币量核算法,它与国民经济核算相联系,主要研究和反映环境保护方面的实际支出,并且在计算生产净值等宏观经济指标时,把由生产活动引起的环境成本纳人生产成本;三是福利核算法,主要研究某些生产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个人造成的环境影响,即外部不经济问题。在我国政府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明确提出要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便在国民经济核算中考虑环境因素,建立环境和经济综合核算体系。这不仅说明了宏观环境核算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而且要求环境会计的研究视野必须做到微观和宏观的统一。

从宏观层面上看,环境会计宏观核算应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作为SNA中心框架的扩充。.与SNA中心框架相比,宏观环境会计核算的重要特性在于:第一,扩大了资产的范围。在SNA中心框架中,只有当自然资产为某一主体所拥有或控制,其所有者因此而获得经济利益时,才能确认为资产(通常称之为经济资产);而在宏观环境会计核算体系中,资产的范围除经济资产外还应包括其他自然资产。其他自然资产虽然不直接参与经济活动,但会对经济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宏观环境会计核算的重要任务就是分析和揭示这种影响及其程度。第

二、处理对象不仅包括经济活动的环境成本,而且包括环境资源存量的价值确认与计量、环境资源的耗减与退化、环境资源的开发价值与恢复支出等整个环境资源的物流运动。为全面揭示这些信息,在具体方法上就要求扩充SNA元素,通过对环境因素的实物量估价或货币形式核算来修正和完善SNA的若干概念,并采用科学的估价方法,提供出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综合信息。可见,宏观环境会计核算作为SNA中心框架的扩充,反映了中心框架所没有包括的许多内容,它不仅全面反映了经济活动对不属于经济资产范围的自然资产的影响,而且使国内

生产净值等指标经环境调整后变得更加实际,从而为全面评价经济活动的效益、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更为实际有效的依据.

2.环境会计微观核算体系。

从微观层面上看,环境会计核算是以特定单位为会计主体,并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包括:(1)企业环境会计政策。如与企业生产相关的环境问题的类型、企业已采取的环保政策和方案、企业制定的排污目标、政府法规要求企业采取的环保措施及其执行情况等。(2)生产活动导致环境污染与破坏的计量与核算。(3)企业环保支出的成本与效益。如环境污染补偿费、向国家交纳的排污费及治理费、违反环保规定支付的罚款、因污染而发生的社会成本、遵守环境法律法规所获得的收益、环保措施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重大的资本性环保支出等。(4)纳入环境因素后的企业绩效分析等微观层面的会计事项。

微观环境会计研究对象的这种界定,不仅使其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在于:一是可以正确地核算企业的产品成本和经营成果。将对自然资源的耗费计入产品成本,拓展了成本范畴,有利于促使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保护环境。二是可以全面考核企业的经营绩效,为投资决策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资料。将环境因素纳人企业财务指标体系,并揭示企业经济活动应负担的社会成本,有利于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从机制上保证企业环境意识的增强。三是可以为宏观环境会计核算奠定现实基础。

总之,环境会计目标和研究对象奠定了环境会计研究的基础和框架,对环境会计实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规范意义。因此,应当正确认识环境会计的目标,明确其研究对象和范围。只有这样,环境会计实务才能不断趋于规范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