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圈域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范文

圈域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圈域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圈域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

在“互联网+”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圈域城镇化发展模式将成为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引擎。本文选取湖北省京山县生态园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经济学共生理论讨论圈域城镇化发展模式问题。研究认为,湖北省的圈域城镇化发展应依托武汉城市圈,采取“三级城市”为主导的分层分类、梯度错层、就近就地的辐射发展模式,即一级城市以发展服务业为主,分层分类向虚拟经济延伸;二级城市以制造业为主体,梯度错层向实体经济发展;三级城市以统筹协调为主体,就近就地向园区经济发展。

关键词:

圈域城镇化;共生理论;辐射发展模式;湖北省

1引言

“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①。目前,中国城镇化建设已逐步走出了管理混乱、土地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破坏的误区,如何在“互联网+”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进行城乡经济一体化、就地就近统筹发展的圈域城镇化②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圈域城镇化发展模式将成为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引擎。宏观视角上,圈域城镇化发展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纳入高新科技产业,形成“产学研”有效融合的产业发展模式,从而能够有效破解湖北省传统农业与大工业发展断层、高科技深加工产业与传统工业发展断层的矛盾,进而带动经济增长;微观视角上,圈域城镇化发展的示范作用能以点带面辐射全省,促进湖北省工业经济向现代服务型经济的转型升级。本文拟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基于“互联网+”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运用经济学共生理论讨论湖北省的圈域城镇化发展模式问题,其研究可为湖北省乃至全国的圈域城镇化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2圈域城镇化发展模式

2.1共生理论与圈域城镇化经济学共生理论(SymbiosisTheory)及其核心机理认为: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经济组织之间、产业之间有类似于生物体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关系和交互融合渗透现象。经济主体共生关系还存在多元化发展趋势,共生形态不仅依存于同类产业内部的企业可能朝着产业边缘化的“长尾”方向发展,而且不同产业的企业可以横跨产业边界,通过差异化手段得到崭新的市场“蓝海”领域。湖北省圈域城镇化发展模式总体应以“互联网+”经济发展新常态为导向,发挥湖北省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制造业优势、高科技信息产业优势、交通与地理区位优势,着眼于湖北省城镇化空间布局的顶层设计,创建湖北省市、城镇、乡村多元共生,大型、中型、小型城市相互协调、均衡发展,经济主体及产业多元化、低碳生态化、人与自然和谐的圈域城镇化。

2.2湖北省圈域城镇化发展模式

2.2.1一级城市以发展服务业为主,分层分类向虚拟经济延伸为了避免圈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重心偏移的现象,应抓住武汉市(一级城市)的龙头作用,以发展服务业为突破口,向虚拟经济延伸,充分发挥武汉的地理区域、交通枢纽、信息技术、文化教育、科技人才和工业基础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建成以长江经济带为依托的高科技产业研究、产业孵化基地,以现代化金融、商务、物流、信息、旅游等产业为主体的生产性服务业基地,逐级形成对周边中型城市(二级城市)和若干边远小型城镇(三级城市)的立体交错式、散点分布式的环形辐射“商圈”。在武汉市优先发展光电高科技产业、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的同时,进一步加大现代金融服务业、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等虚拟经济发展空间,以虚拟经济的乘数效应助推实体经济的持续发展,能更好发挥资源、资产的配置效果,体现出实体经济的市场价值。以武汉市虚拟经济作为湖北省实体经济发展的“杠杆”和“助推器”,打造武汉大都市在全国中部的金融中心地位,就能在湖北省形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和谐发展的多元共同体,促进湖北省圈域城镇化发展中虚拟与实体经济共生系统的“进化”。

2.2.2二级城市以制造业为主体,梯度错层向实体经济发展湖北省作为全国商品粮和优势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能源生产基地、重要原材料生产基地、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劳动力资源开发和输出基地、重要的文化和旅游基地,具备追赶型经济的“后发优势”。在黄石、黄冈及鄂州东部一带,可依托其邻近武汉的区位优势,借助沿长江、高速公路和铁路的交通优势,重点建设以新能源、建材为主的原材料生产基地,加强与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产业对接和合作,积极培育专用机械、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和港口物流等产业。仙桃、潜江、孝感、天门等城市,可以借助连接武汉、襄阳和宜昌的区位交通便利,依托湖北省农业基础条件的独特优势,重点建设棉、粮、油、畜牧及水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同时发展以生活日化、纺织服装、石油化工和盐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生产基地。在咸宁和黄冈,打造绿色环保的农、林、水产品及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积极发展面向武汉城市圈为主体的周末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2.2.3三级城市以统筹协调为主体,就近就地向园区经济发展“三级城市”辐射发展模式下的小型城镇,可采取统筹协调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实现农村经济、工业经济与消费经济就近就地向园区发展,形成以农业园区为基础,以工业园区为支撑,以居住社区为依托,以资源的聚集、共享、融合、转换为特征的“三区联动”发展方式(图1)。“三区联动”发展关系中,居住社区是为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提供公共服务资源的“大后方”生活基地,以此基地为依托的城镇化发展,可以促进多元行业共生和系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如社区交通、通信、创业、文化、教育、科研、技术咨询、休闲、医疗、卫生保健、娱乐、体育、商业百货、金融保险、住房等消费居住一体的居民公共服务区间。农业园区是小型城镇都市型农业发展的根本基础,它承担着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所需要的生产、生活、生态和服务“四位一体”的综合功能。工业园区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就业岗位、解决当前农业富余流动人口劳动力转移的关键,也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有力支撑。“三区联动”发展的实质是把各自承担不同社会职能的居住社区、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相互交融,集结成新的共生系统,并将新的大系统的功能进行拓展、延伸,它是共生理论“长尾”边缘效应与“蓝海”新市场的完美应用。

3结论及建议

3.1结论湖北省圈域城镇化发展应在“互联网+”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应以经济学共生理论为基础,采取“三级城市”为主导的分层分类、梯度错层、就近就地的辐射发展模式,一级城市(如武汉市)以发展服务业为突破口,向虚拟经济延伸;二级城市(如襄樊、宜昌市)分类错层多元化发展,形成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联合体;三级城市(如京山县)形成农业园区、工业园区和居住社区“三区联动”的发展方式,实现农村经济、工业经济与消费经济就近就地向园区发展。

3.2建议(1)提升武汉城市圈综合竞争力,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把握“互联网+”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长江经济带这两个国家层面的战略机遇,进一步提升武汉城市圈的综合竞争力,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软件等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物流、会展等现代化服务产业,利用武汉市交通枢纽网络将产业链布局延伸到周边的黄冈、黄石、鄂州等城市,充实二级城市的产业综合承载能力。(2)强化“襄宜”城市群辐射能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襄阳、宜昌两个省级副中心城市的区域辐射能力,提升城市产业层次,拓展和完善城市功能,打破区域行政界线,科学整合“宜荆荆”、“襄十随”城市群资源,实行集群发展,促进区域间城市功能互补与分工协作,打造优势产业,全方位支撑产业发展和城镇功能联系,推进区域协调发展。(3)发挥小型城镇综合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加强对小型城镇,特别是县域中心镇的政策扶持力度和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公共服务,充分发挥小型城镇城市人居环境、生活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强化小型城镇的吸引和聚集能力。充分结合本地资源条件,促进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就近就地发展,打造一批知名度高、区域竞争力强、宜居宜业的特色小型城镇。

参考文献

辜胜阻,李华,易善策.2010.均衡城镇化:大都市与中小城市协调共进[J].人口研究(1):3-10.胡晓鹏,李庆科.2009.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关系研究———对苏、浙、沪投入产出表的动态比较[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33-46.厉以宁,张维智,单忠东,等.2015.中小城市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成熟度与质量评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宋洪远,赵海.2012.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面临的挑战与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28):19-27.汤进华.2013.城镇化进程中上海市郊农业结构演进与评价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张贵.2012.中国城镇化新探索:理论与实践———以天津市“三区联动”为例[C].天津:河北工业大学.张孝德.2012.城乡两元文明共生的中国特色城镇化模式———基于新能源革命、民族文化与“三高技术”的三维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5):104-108.

作者:王煊 单位:武昌理工学院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