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县域经济城镇化发展研究范文

县域经济城镇化发展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县域经济城镇化发展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县域经济城镇化发展研究

[摘要]

从、总理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以及《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来看,县域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和重点。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也表明,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走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道路。因此,如何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将是当前哈尔滨“强县”战略中必须予以解决的重点课题。本文在简要阐释城镇化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前提下,重点分析了哈尔滨县(市)城镇化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城镇化;县域经济;机制改革

1城镇化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1城镇化是县域工业化、信息化的载体,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一方面,伴随城镇化的发展,各种资源向城镇聚集,促使工业企业集聚度不断提高,同时新技术、新装备、新知识的发展与运用,带动工业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城镇化使农民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使得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推动产出效率持续提高,同时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反过来又可“反哺”农业,促进农业的资金积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1.2城镇化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途径农村现代化进程很大程度上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当前,哈尔滨市域城镇化率虽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年均增长率较低,城镇化总体水平位列副省级城市第14位。农村面积占比达到98.5%、农民占比达到51.7%、一产比重达到12%,相对于国内先进地区,哈尔滨的城乡“二元结构”和产业发展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

1.3城镇化是县域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助推器城镇化导致人口集聚,拓展了劳动分工,推动了经济体系复杂化、行业多样化,促进了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据统计,中国30%的城镇人口占了总消费需求的70%,70%的农村人口占了总消费需求的30%。城镇化不仅带动消费持续增长,而且城镇化需要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城镇建设的投资实质上是促进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过程,促使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变。当然,城镇化不仅有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有助于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

2城镇化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对城镇化的认识不清晰,缺乏顶层设计目前,有一部分领导干部对城镇化的内涵,特别是推进城镇化的重大意义、主要目标、路径和任务等,认识不清晰。对国家推进城镇化所涉及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化布局、农民工“半城镇化”等问题,缺乏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这些都是导致一些地方在城镇化过程中重经济增长轻公共服务、重规模扩张轻科学布局、重自身发展轻拉动周边等问题的根源。

2.2产业支撑能力弱,城镇地方特色不强目前,哈尔滨相当多的城镇尤其是农村小城镇,底子薄基础弱,特别是缺乏优势产业支撑,综合经济实力弱,集聚能力十分有限,扩散功能更无从谈起,符合城镇集聚要求的第二、第三产业不够发达,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消化能力不强,严重减缓了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特色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核心,是小城镇发展的生命力。但现实是,相当多的县镇,产业结构趋同、建筑风格模仿,缺乏各自特色,造成盲目攀比、建设混乱无序和资源浪费严重等,以至于不能很好地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优势、产业结构、文化特色等有机结合起来。

2.3体制机制不健全,制约城镇化发展城镇化的实质意义就在于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进入到城镇的非农产业部门,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和就业身份的双重转变,这就需要在安居、就业、社会保障和子女教育等方面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消除政策限制的壁垒。但是,目前我们在户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财政体制等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滞后,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不协调,政府管理方式有待创新,行政体制改革滞后制约了城镇化发展。

2.4人口红利流失严重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高层次人才以及成熟产业工人“孔雀东南飞”现象比较突出,甚至一般人口流失问题都十分严重,社会人口老龄化严重,出现了“未富先老”现象。截至2013年底,哈尔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64.05万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6.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农村留守老年人达3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40%。据抽样调查显示,哈尔滨农村空巢家庭已达到71.3%。哈尔滨在输出人口方面付出了巨大公共成本的同时,又要承担与转移人口相关联、责任和投入更大的社会养老服务成本,输出地的双重责任和压力都十分巨大。

3加快哈尔滨县(市)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3.1制定本区域城镇化发展战略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规划水平和发展质量,当前要把加强哈尔滨周边县镇发展作为重点。首先,顶层设计哈尔滨整个区域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打破大城市病与区域整体城镇化滞后并存的格局,增强周边县镇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促进人口、生产要素其集聚,实现区域城镇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县镇的发展条件,比如资源禀赋、城镇布局、交通条件、民风民俗,特别是产业基础、经济结构,超前谋划,制定出台能利用自身优势和特色的对策措施,力争几十年不落伍,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3.2突出特色产业发展培育要么,发挥优势,重点培植城镇特色产业;要么,优势互补,搞好县镇之间以及各县镇与哈尔滨之间的分工合作,在空间、用地和功能上的布局进行统筹安排,形成共生共融、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在第一产业方面,大力发展以绿色农业、有机农业、高效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第二产业方面,稀土深加工等主导特色产业要加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加快发展,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要着力培育。在第三产业方面,着力提升商贸物流、交通运输、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业、文化创意产业以及生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用现代服务业补齐三大产业的“短板”。同时,要注重引进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县域中实力最强、也最有带动能力的优势产业,能够吸收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城镇化甚至整个县域经济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要积极引进龙头企业,推动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带动作用。

3.3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第一,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政府方面承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义务教育、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公共成本。企业方面要执行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制度,逐年提高企业职工知识技能培训投入,按照法律法规为农民工缴纳职工养老、医疗、工伤等各项社会保险费用。引导农民工积极参加城镇社会保险、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等,并按照规定承担一部分费用。

第二,加快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借鉴全面推进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哈尔滨全市加快推进以股份合作为主要形式,以清产核资、资产量化、股权配置、股权界定、股权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第三,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推进金融创新,积极探索成立地方政府发展基金,挖掘、搞活国有资源,建立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积极引导外来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参与本地城镇化建设。继续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使得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相匹配,着力解决地方政府财政困难、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构建服务于城镇化发展的长效投融资机制。

第四,要注重建设生态宜居城镇。进入新世纪以来,人类更加关注同自然、经济以及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生态宜居已经成为各国各地区城市发展的首要目标。为此,我们在提高生态环保意识的同时,务必加快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城镇建设,利用现代科技成果,重点发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人力资源培育等生产性服务业,使人口向城市集中,要素资源向城市集聚,达到最优配置。

作者:李永亮 单位: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