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城市环境建设浅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新中国成立后,杭州的城市环境迎来了新的建设时期。建国初期,西湖已经有数十年没有大规模疏浚,加上民国时期日寇侵占破坏,西湖群山林木遭到毁灭性砍伐,水土流失严重,城市园林绿化倒退,以“西湖风景”为代表的杭州城市环境已经名存实亡。在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的情况下,杭州首先开始了以保卫西湖、恢复西湖生态环境为代表的环境建设,进行了大规模的截污、清淤、引水、绿化等工程项目。“1951年杭州市人民政府成立了西湖疏浚工程处,对西湖进行了规模最大、最彻底的治理,挖出淤泥725万立方米,使湖水的平均深度从0.55米增加到1.8米,开辟了花港观鱼、柳浪闻莺、曲院风荷等景区,驳坎湖岸,修复名胜古迹。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西湖的水源问题,1986年9月完成了西湖引水工程,全线长3300米,从钱塘江取水翻山越岭注入西湖,日取水能力为30万吨,使西湖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杭州开始了历史第一次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1953年在中央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由苏联城市规划专家帮助和指导编制《杭州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这是杭州第一份较完整、系统的城市规划。规划将杭州的城市性质定义为:以风景休疗养为主的城市,杭州的环境建设有了较系统的蓝图指引。杭州50年代环境建设不仅限于西湖的整治,林业绿化也同步大规模的发展。“1949年7月,浙江省将西湖林场从省林业厅划归杭州市,并在当时经济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坚持每年拨专款5万元,用于风景区内的植树造林、消灭荒山工作,直至1957年,绿化荒山工作圆满结束为止。在省政府政策和资金强有力的支持下,1950年杭州市人民政府展开绿化西湖治山造林运动,在1950-1956年七年间西湖山区全面展开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绿化,基本使3800多公顷的荒山披上新装;1950年至1959年底,西湖山区植树总数累计达到2570万株,封山育林工作效果显著,形成了今天郁郁葱葱的次生林风景林。”1949年底,杭州市提出筹建杭州植物园的设想并于1955年正式批准设立杭州植物园筹备委员会,1965年杭州市植物园建成对外开放,这是中国第一个植物园。
在市容环境建设上,50年代的杭州也是先人一步。市容保洁不仅关乎城市的卫生防疫,也关系到城市整体环境的干净、整洁、美化,是城市环境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1953年5月30日,杭州市肥料公司、杭州市清洁卫生大队合并成立杭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简称市环卫处)。环卫处的主要职能是研究制订并组织实施有关市容环卫行业管理政策,编制杭州市市容环卫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统一制订并组织实施城市市容环卫各项专业标准,指导市属各区、县(市)市容环卫管理工作,综合协调、监督检查市区的市容环卫管理工作,组织协调全市市容环卫的监察执法工作等。1958年1月,主席在杭州小营巷视察工作时,对城市的环境卫生整治提出了新的要求,杭州当时承诺“两年内肃清四害”,随后亲自起草了《中央关于在全国开展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向全国发出了“除四害,讲卫生”的号召。可以说,杭州是中国城市市容环境建设的发源地。十年浩劫过程中,杭州城市环境建设陷入了瘫痪和倒退状态,杭州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在1953年规划基础上做出了重大的修改,提出“重工业为基础的综合性工业城市”的设想,西湖景区内大量工厂企业随意兴建,众多的机关单位以各种名义、方式迁入西湖风景区。景区经过建国以来长达十几年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所取得的成果被任意地砍伐,又重现了3000余亩的荒山和疏林地区。这些情况直到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一行的访华游览西湖才有了转变。特别是1983年邓小平视察杭州,对省市领导说:“杭州的绿化不错,给美丽的西湖风景添色。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西湖名胜,发展旅游业啊!”后来又说:“像杭州这样的风景旅游城市在世界上可是不多的,要把杭州的旅游业好好发展起来。”杭州1983年启动了建设环湖绿地工程,大规模拆旧还绿,还湖于民、还景于民,开启了一个影响至今的西湖综合保护新时代。1986年西湖引水工程建成使用,彻底改善了西湖的水环境。城市的人口规模和产业结构,也是影响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自1982年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成立以来,就严格制定了景区内居民和企业“只出不进”的原则,使西湖风景区人口得到很好的控制,近几十年来,虽然杭州城市人口已经是原来的近十倍,但西湖风景区内的人口一直在下降,景区的产业结构也得到优化和调整,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中,农业和旅游占绝对的主导。杭州因此列入了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并与1995年荣获全国首批卫生城市。
1978年,杭州全市的总人口505.5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6.06万人,城市化率23%;到2007年,城市总人口达到672.3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犯3.75万人,城市化率达到46.5%,城市化水平提高了一倍。而杭州市区人口则从1978年的104.53万人发展到2007年的539.91力人,增加了5倍。人口迅猛增加,大量集聚和与之相随的经济生产生活消费大量消耗着城市的环境资源,城市的资源承载力和生态安全面临告急的隐患。杭州审时度势,作出了“城市东扩,跨江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转移。“从80年代末开始,我国进入了快速城市化的阶段,杭州环西湖区域己经不能满足城市扩张的用地需求”。“城市发展方向由原来的‘旧城改造’走向沿江(钱塘江)和跨江发展。杭州城市的建设的核心区逐渐从‘西湖’向‘钱塘江’转移,城市发展格局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杭州城市发展从“西湖时代”跨向“钱塘江时代”,城市空间从过去的“三面云山一面城”到“一江春水穿城过”的历史性转变。“一主三副六组团”的空间格局大大提高了城市的资源承载力,保障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安全。1992年中国参加了联合国环境大会,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与发展报告》,阐述中国政府在促进世界环境与发展积极加强国际合作,随后中国在世界上率先提出了《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第一次明确提出转变传统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这种国际和国家政策背景下,杭州结合生态环境资源条件确立了“环境立市”的理念,“杭州是一个传统资源小市,缺地矿资源、缺港口资源、缺政策资源、缺项目资源,但同时又是一个环境资源大市,杭州被称为‘人间天堂’。什么是‘人间天堂’?说到底就是环境好,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在传统工业时代,资源缺乏绝对是影响城市发展的瓶颈,但在后工业化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城市发展受资源制约越来越小,而受环境影响越来越大。”在“环境立市”的指引下,杭州积极贯彻国家,省的环境保护政策,落实各项环境保护目标,把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贯彻在城市发展战略制定,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文件和城市建设的实际行动中。“近几年来,通过积极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等活动,实施多项生态综合保护工程,实施以大气环境、钱塘江和太湖两大流域、七大重点监管区和八大重点行业环境污染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1278’工程,构建市域大都市区域生态网络,使经济发展对水、气、声环境影响总体保持在适度水平,‘蓝天、碧水、绿色、清静’的城市形象依旧在目。2008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1天。2003年至2008年杭州连续6年获浙江生态省建设工作考核优秀等次。”杭州启动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在改善水环境、治理大气污染、城市市容保洁、湿地保护上作出了领先全国的成就,不仅改善了城市环境,而且给杭州带了极大的美誉度,起到很好的社会示范作用,带动了兄弟城市环境建设的热情。其中最具代表性是“西湖综保工程”、“运河综保工程”、“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和“清洁杭州”工程。2002年,杭州启动西湖综保工程,以“保护西湖、申报世遗”目标,连续5年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
工程以西湖核心景区为重点,涉及生态保护、环境美化、文脉延续、景观修复、水质治理、建筑整治等多方面内容,对西湖进行了全方位地保护和整治,累计总投资70亿元,改造整治后的西湖,新增公共绿地100余万平方米,水域面积由5.6平方公里扩大到6.5平方公里,恢复到300年前古西湖水域。西湖生态环境的改善,赢得了世人的普遍赞许,2011年6月,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一个湖泊类文化遗产。2003年,杭州以“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以民为本、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启动11.29平方公里的西溪湿地综保工程,2005年建成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开园至今,西溪湿地鸟类,植物大量增加,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受到市民和中外游客的欢迎,各地纷纷仿建,至今国家湿地公园达400多处,极大带动了全国的湿地保护,西溪湿地因此正式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06年,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保护工程启动,以“还河于民、申报《世界遗产名录》、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为目标,按照截污、清淤、驳坎、绿化、配水、保护、造景、管理的要求,通过实施水体治理、路网建设、景观整治、文化旅游、民居建设五大工程,全面提升运河生态功能、旅游休闲功能,历经8年奋战,打造了一条景观河、生态河,成为运河申遗的样板段,受到国内外专家一致好评。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国内最清洁城市”五年规划和指标体系,精益求精的美化人居,改善市容市貌的整体环境,2009年杭州市和所辖五县(市、区)全部创建成为“国家卫生城市(县城)”,成为全国首个所辖县(市、区)创“国卫”满堂红的省会城市。其中杭州开创的“清洁直运”模式,解决了城市生活垃圾转运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解决了垃圾中转站扰民,造成居民上访的老大难问题,创造了城市人口和垃圾产量增加,垃圾中转站零增长的奇迹,如今已经带动全国十多个城市仿效。这些重大的生态环境工程,都很好地兼顾了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仅改善了环境,也促进了杭州经济的发展,扩大了杭州的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
生态规划和经济产业结构是城市环境建设长治久安的方向标。杭州在城市生态规划上,以“留白”的概念,规划保留了西北部生态带、西南部生态带、南部生态带、东南部生态带、东部生态带、北部生态带六条生态带,涉及杭州市区和上游钱塘江水源保护区,总面积约2203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建设上做到“从哪里可以建,到哪里不能建”,优先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杭州各县(市、区)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并已经创建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镇乡和省级生态镇乡。其中桐庐县的环境建设得到的批示和赞扬,要求总结思考,向全国推广。在产业结构调整上,杭州推进“退二进三”工程,完成主城区的工业企业的搬迁和技术改造,主城区建成无煤区。同时大力发展服务业,分别于2005年、2008年召开发展现代服务业大会、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大会,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加三次产业”的“3+1”产业体系,实现由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到创意经济的“三级跳”、从“杭州制造”向“杭州创造”、“杭州服务”、“杭州创意”的跨越。2013年一二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3.2∶43.9∶52.9。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楼宇(总部)经济等新业态迅猛发展,2008年被授予“中国电子商务之都”称号。美食、茶楼、疗休养、演艺、化妆、保健、女装、婴童、运动休闲、工艺美术等与城市气质相符的十大潜力行业成为杭州重点培育的产业。2012年,杭州文创产业增加值超过千亿元,达1060.70亿元,占全市增加值比重的13.59%,比上年提高1.56个百分点。杭州的经济向后现代经济转型,已有了牢固的基础。
杭州因为突出的环境建设,先后获得了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第四届中华环境奖“城镇环境”大奖等多项世界级、国家级“桂冠”。同时,良好的环境产生了极大吸引力,国内外大企业和人才纷纷集聚到杭州。杭州荣获“中国城市总体投资环境最佳城市”第一名、“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第一名、“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一名、“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第一名等一系列荣誉,跻身中国“十大品牌城市”和中国“十佳宜居城市”行列。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的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上,2010年杭州有24家企业入围,仅次于北京、上海;在国家统计局的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排行榜上,2010年杭州有38家企业入围,超过北京、上海,位居全国第一;在全国工商联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排行榜上,2011年有56家企业入围,入围企业数量连续9年居全国城市首位。“这一系列荣誉凝聚着全市上下优化环境的共同努力,也在某种意义上揭示了杭州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发展的奥秘:抓环境就是抓生产力,抓环境就是抓竞争力。”可以说杭州的环境建设,既是对历史上重视环境的优良传统的继承,也是在新时代社会经济条件下,结合自身城市定位、发展方式的特点,统筹考虑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做到了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良好结合,初步走出了一条环境与经济共赢的道路。
作者:陶俊 单位: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