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螺旋CT应用论文范文

螺旋CT应用论文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螺旋CT应用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螺旋CT应用论文

医学影像存档

摘要:目的:通过组建简便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s,PACS)实现影像诊断设备的网络化,诊断报告书写计算机化、标准化。方法:CT、MRI和SunAdvantageWindows(简称AW)2.0工作站连接成医学数字影像传输(DICOM)网络;DICOM服务器与各图像浏览及诊断报告书写终端连接成以太网(Ethernet)网络;二者再通过集线器连接成PACS。AdvantageViewerServer/Client1.01软件分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两部分。结果:成功地实现了数字化图像在PACS内的传送、中心存储、易机图像处理、不同操作系统(UNIX和WindowsNT)不同格式图像(Adv和Dic)在DICOM3.0标准水平的相互兼容和图像交流,以及诊断报告的书写与共享打印等功能。结论:PACS提高了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推动了医生工作模式的变革;方便了工作、科研和学习;提高了教学质量。规范化、计算机化的诊断报告质量优于人工书写报告。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标准化、网络化作业已经进入医学影像界,并以奔腾之势迅猛发展,伴随着一些全新的数字化影像技术陆续应用于临床,如CT、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正电子体层成像(positiveelectrontomography,PET)、计算机放射摄影(computedradiography,CR)及数字放射摄影(digitalradiography,DR)等,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网络化已逐步成为影像科室的必然发展趋势,同时在客观上要求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的计算机化、标准化、规范化。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s,PACS)和医学影像诊断报告系统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快速发展,使整个放射科发生着巨大变化,提高了影像学科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概述

PACS是近年来随着数字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旨在全面解决医学图像的获取、显示、存贮、传送和管理的综合系统[1-4]。PACS分为医学图像获取、大容量数据存贮、图像显示和处理、数据库管理及用于传输影像的局域或广域网络等5个单元[2,4]。

PACS是一个传输医学图像的计算机网络,协议是信息传送的先决条件。医学数字影像传输(DICOM)标准是第一个广为接受的全球性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标准,它利用标准的TCP/IP(transfer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网络环境来实现医学影像设备之间直接联网[3]。因此,PACS是数字化医学影像系统的核心构架,DICOM3.0标准则是保证PACS成为全开放式系统的重要的网络标准和协议。

1998年我院放射科与航卫通用电气医疗系统有限公司(GEHangweiMedicalSystems,简称GEHW)合作建成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网络系统,它以DICOM服务器为中心服务器,按照DICOM3.0标准将数字化影像设备联网,进行医学数字化影像采集、传输、处理、中心存储和管理。

材料与方法

一、系统环境

继续阅读

医学影像学科建设教育

学科建设是高校的一项综合性、长远性的工作,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校学术水平和整体水平的根本和基础。学科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实现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与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的同步发展,是专业建设、创新教育模式在学科建设中的特色所在,实现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三者的有机结合与循环互动,才能推动医学重点学科的可持续发展[1]。

世界名牌大学的办学理念中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是其主要内容之一,如哈佛大学教育理念包含有:“学校致力于创造培养学生自我依靠和终身学习习惯的平台”。剑桥大学的办学理念也含有“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即“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2]”同样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继续医学教育(continuingmedicaleducation,CME)是医学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适应现代医学飞速发展,为技术人员从业后获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所建立的终身教育制度[3]。

1医学影像学现状与发展趋势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放射学发展为诊断和治疗兼备的医学影像学,包括普通X线诊断学、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X线计算机成像(computerradiography,CR)、数字X线成像(digitalradiography,DR)、超声学、发射体层成像(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PE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phot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SPECT)以及两种影像技术的融合如PET/CT、PET/MRI、SPECT/CT、DSA/CT等一次检查获得多种影像信息的成像技术和介入影像学,包括介入放射学和介入超声学等。传统X线摄片已逐步被CR、DR取代。CT不断更新换代,如螺旋CT(SCT)、多层CT,现已发展到128层CT等。MRI发展趋向于高场强、实时成像、功能MRI(fMRI)、显微结构成像、波谱分析(MRS)以及同质同性抑制技术等。CT、MRI成像速度和分辨率均明显提高,灌注、弥散、仿真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超声向超声造影、三维超声成像和介入超声学发展。核医学主流发展方向是分子核医学。

影像学诊断由大体形态学为主的阶段向生理、功能、代谢和分子/基因成像过渡,出现了分子影像学和功能影像学。图像分析由定性向定量发展。诊断模式由胶片采集图像和阅读逐步向数字采像和电子传输方向发展。信息科学的进展,促进了医学影像存档及传输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PACS)和远程放射学(teleradiology)的发展,网络影像学(networkimaging)以及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aideddiagnosis,CAD)将成为可能[4]。介入放射学的迅速发展和临床应用,介入治疗及其与内镜、微创治疗、外科的融合发展改变了影像学实践和服务方式,影像诊治手段日益先进,影像诊治水平明显提高,使医学影像学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东南大学医学影像学学科创建于1935年的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放射科。在7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科技的进步,紧跟学科发展,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创建了医学影像学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学科建设、医学领军人才、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项目和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等措施,将“医学影像学与介入放射学”学科建设为江苏省135工程医学重点学科(2001年),放射科建设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2002年),“医学影像学科”获准为江苏省医学影像学科质量控制中心(2004年),“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创建为江苏省重点学科(2006年)。东南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创建于1990年,当年开始培养医学影像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经采用特色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课件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和教学名师培养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现已创建为江苏省普通高校特色专业(2006年)和江苏省高校成人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点(2007年),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实验室获准成为江苏省重点实验室(2007年)。本专业1984年开始招收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2003年成为江苏省唯一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单位。

2医学继续教育的范畴与其在重点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医学影像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和新理论不断涌现,医学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社会对从医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医疗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仅从医学院校教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医学工作的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人才培养和学科队伍建设是关键。为了使医学影像学专业医技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保持高尚的医德医风,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跟上医学科学发展脚步,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5],我们在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1)借鉴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即“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结合国情让全体教师和职工树立终身教育、自主学习的理念,即“活到老、学到老”。其特点决定了在高校从事教学、医疗和科研的教师和职工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我,把终身学习作为自我提高的一种方式。

继续阅读

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论文关键词:齿轮精度几何参数计算机辅助软件

论文摘要:齿轮是机器、仪器中使用最多的传动零件,尤其是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应用更为广泛。齿轮是一个较复杂的几何体,对单个齿轮的齿廓加工误差国家标准规定了17种控制参数,根据齿轮使用要求的不同,对以上17个参数控制的要求也不同。如何确定齿轮的精度等级以及依据其精度等级确定相关控制参数的公差值,是齿轮设计的关键所在。

传统的设计方法是依据经验用类比法,结合查表及大量繁杂的公式计算,这样的方法一是工作量大,二是不可能对各参数进行优化及筛选,很难保证齿轮精度设计的合理性。因此,借用了辅助软件对齿轮的几何参数进行计算后,对齿轮精度的设计及其相关的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使齿轮的精度设计达到快速、准确、合理,齿轮设计起来就没那么费时和吃力了。

引言

现行的机械行业中在齿轮设计的过程里,非常缺乏对几何参数计算的比较统一的软件,很多时候只是采用手工计算、取大概的数值,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齿轮来说,制造出来的齿轮存在误差较大。传统的设计方法是依据经验用类比法,结合查表及大量繁杂的公式计算,这样的方法一是工作量大,二是不可能对各参数进行优化及筛选,很难保证齿轮精度设计的合理性。因此,借用了辅助软件对其进行计算后,对齿轮精度的设计及其相关的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使齿轮的精度设计达到快速、准确、合理,齿轮设计起来就没那么费时和吃力了。我国现有(1)GB/T10095。1-2001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第一部分:轮齿等效ISO1328-1。(2)GB/T10095。2-2001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第二部分:径向综合等效ISO1328-2。

1.渐开线圆柱齿轮几何参数计算相关研究综述

1.1渐开线圆柱齿轮国内的研究现状

1.1.1齿轮的简介

继续阅读

医院学科建设论文(共5篇)

第一篇:内科学科建设的实践

一、学科建设的工作部署和成效

心血管内科在一代代老专家和前辈的艰苦努力和无私奉献下,打下了雄厚的基础。在新一代学术带头人和科室骨干领导的带领下,不断努力进步,取得了一个个可喜的成绩,学科发展速度增快。学科建设是一项多因素的系统工程,学科发展方向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因素,心血管内科学科建设的宗旨是以科技为先导,以临床为中心,以教学为辅导,医教研并举,全面实施“科技兴科”的综合目标。

1.科技为先导,人才是关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生产力中人是第一重要因素。心血管科现有医护人员80余人。正高级职称(教授、主任医师)12人,中级职称7人,博士5人,硕士7人,在读博士4人,在读硕士生1人,省厅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人,第一层次2人,第二层次1人,第三层次1人。硕士生导师8人,博士生导师4人,已培养出硕士研究生40余名。发表学术专著200余篇,国家自然基金1项,省厅级科研课题6项。近年来科室培养出硕士研究生30名以上。引进硕士生5人,派送副高级职称人员外出进修3人,副高级职称人员每人每年参加国家级大型专科学术会议一次以上。通过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加强了与国内外学术界的联系,促进了学科建设和发展,锻炼和扩大了科研工作队伍,开拓了科研工作思路。这几年心血管科每年申报课题2项以上,新开展三新项目1项。在册的中标课题7项均实施良好,科研风气端正,科技人员奉献精神强。

2.临床为中心,科研助医疗。临床即是科学研究的主战场,又是科技成果的主要产地,而且还是先进医疗技术应用推广的前沿阵地。临床工作有着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两面。一方面要完成大量的日常医疗工作,另一方面又要以临床医疗为基础,开展科研和教学活动。心血管科日常医疗工作量较大,年门诊人数5万以上,病床92张,年住院人次4千余人,年手术1500余例次。床位使用率和诊断符合率达90%上。近几年医疗收入翻了几番,药品收入比却降至20%左右。其主要原因在于不断开展一些医疗技术含量高的项目,心血管科已经成为开展先进医疗技术较多的学科。医疗技术新项目包括:1)冠脉造影术,冠心病、急性心梗的PTCA和冠脉支架安置术。2)动脉导管未闭、房缺和室缺的导管封堵术。3)腔内电生理监测,室上速及房扑射频消融术。4)二尖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的球囊扩张术。5)各类心脏起搏器植入和ICD植入术。6)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室间隔消融术。7)超声心动图室心脏和组织彩色多普勒、食道超声、心肌声学造影。8)高血压病和冠心病的相关致病基因分析的实验室工作等。心内科配备最现代化的医疗、抢救和诊断设备,包括最先进的超声心动图仪(HP-IE33)、数字单平板悬吊式C型臂心血管专用X光机(PHILIPSFD10,120KV/800mA以上)、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心血管监护系统、除颤仪、呼吸机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具备氧气通道、麻醉机、有创测压监护仪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生理记录仪。一些三新项目属国内先进和省内领先水平。不断开发的科研新项目,不仅提高了医疗科研含量,提升了学科“品牌效应”,提高了社会服务能力,还为医院创造了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教学为目标,培养后来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我们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如何实现自身功能的定位,是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环节。安徽医科大学是教学研究型大学,其附属医院便是医疗教学研究型医院,教学是其目标之一。临床学科除了承担学院的教学工作以外,还承担着临床实习和见习教学工作,是培养医学人才的主要基地。多年来心血管专科教师承担着诊断学和内科学的较多主要课程,总教学学时量位居首位。同时,科室重视对年轻医师、进修医师和研究生的培养,定期举办各类(含省级、院级)学术讲座和学术会议,了解和掌握学术新动态。经常深入基层县市级医院举办各种专业讲座和学习班,发挥自己的医疗优势和特色,不断在省内扩展着本学科的“领头羊”作用。此外,科室还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管理和质量控制项目的研究,通过申报教学研究课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二、重点学科建设的追求

心血管科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取得了在临床医疗、科研和教学三方面共同协调发展的可喜的成果,心血管科不断创造和树立起学科的重要地位,在医院的发展中已经起到了重点学科的作用。也为我省心血管学科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我们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还需要刻苦努力解决的问题有:1)不断寻找科研和管理问题,诸如发表一般论文多,发表国家级论文少。研究项目“开花多,结果少”。医疗科研成果多,获奖少,获大奖更少等问题。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调整改进科研目标和管理模式,才能牢牢掌握心血管学术和技术前沿阵地。2)进一步营造学术气氛,发扬学科人才科学研究的奉献精神,充分调动其科研积极性,激励科研工作者不断求实、创新、勇争一流。反对伪科学和学术造假行为。鼓励科研人员实事求是,积极申请课题,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3)提高科技人员的科研竞争能力,开发现有人才,使“潜人才”转变为“显人才”,保护优秀人才不退化为一般人才。同时,适时引进高层次人才,并注意人才和知识梯度结构的合理性,注重提升学术队伍的整体素质。4)建立科研和学术成果的激励机制,采取适当的精神和物质鼓励,并尽可能发挥学术带头人基金的调节作用。医院学科建设是医疗发展的基础,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近年来,源于心血管学科建设的实践和探求,对自身在“科技兴院”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明确和深入。目前心血管内科是安徽省临床重点发展学科,内科博士和硕士学位点,卫生部心血管介入培训基地。在科技第一生产力的推动下,心血管学科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学科的特色和优势更加突出,学科发展已走向良性循环轨道,相信未来的安医心内科一定会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继续阅读

医院公布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医药卫生事业改革深入的关键一年,我院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家卫生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循医院的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以医疗需求、群众满意和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为标准,与时俱进,认真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任务,以医院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加快发展为主线,以质量、安全与和谐为主题,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抓手,以管理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新思路、新观念、新举措,进一步促进医院持续长足发展,将市人民医院----冀中医疗明珠亮向全省,推向全国。

二、工作思路

强化六种意识:全局意识、服务意识、学习意识、协作意识、营销意识、节约意识。

打造四个品牌:特色医疗技术品牌;亲情化服务品牌;先进文化理念品牌;环境优化美化品牌。

完善九个机制:资本运营机制、绩效考核机制、人才引进机制、质量管理机制、市场营销机制、医疗纠纷防范机制、行风建设机制、农合高效运行机制、政务公开机制。

实现十大突破:医院管理大突破、感动服务大突破、人才建设大突破、医疗技术大突破、文化建设大突破、绩效考核大突破、职工理念大突破、就医环境大突破、市场占有率大突破、两大效益大突破。

三、总体目标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