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旅游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一、“543”双轨制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543”双轨制模式是以“理论学习、认识学习”+“企业训练、创新学习”的双轨制培养思路,以校企合作共赢为基础,签订协议,相互促进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的新型组织形式。“543”模式保障了双轨制的有效实施,能够培养出既满足企业需要,又能有良好职业生涯的人才。以“五种能力培养”为目标,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使学生不仅仅能够就业,还能有发展的潜力,不仅能动手操作,还能从事管理工作,还能创新、创业和爱岗敬业;以“四个促进”为手段,加大双师比率,促进企业人士与教师的交流,加大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率,促进专业理论学习,加大技能大赛获奖率,促进职业素养养成,加大实践教学比率,促进专业技能提高;以“三全”为保证,通过全方位的合作、全体师生的参与、对全部实习和学习过程的监督指导,实现企业发展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共赢。
二、“543”双轨制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双轨制”是“543”双轨制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双轨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校企合作共赢为基础,签订协议,实现学校与企业相互促进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的新型组织形式。在学生完成专业基础课之后,学校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把在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和企业的实际运作结合起来,学校教学形成“理论学习、认识学习”+“企业训练、创新学习”的双轨制培养思路,校企合作双方都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承担者。该模式把企业从辅助的角色调整为和学校一样重要的角色,充分调动学校,尤其是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实现校企共赢,使合作更长久。
2.“三全”是“543”双轨制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重要环节。“三全”通过校企全方位的合作、全体师生的积极参与、全部教学与实习过程的监督指导实现企业发展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共赢。只有学校和企业真正实现“三全”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三全”是校企合作模式的重要环节。企业方可以对专业班级出资冠名,以奖助学金等形式资助学生;企业可以派资深员工到学校讲课;企业可以与学校共建实验室等。学校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学校教师与企业员工合作做课题,所有的老师都要有进驻企业兼职和服务的经历,所有学生都要有企业实习的经历,实现学生在学校或在企业都有实习单位或指导教师的全过程的监督指导。
3.科学的旅游企业选择机制是保障“543”双轨制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的有力保障。选择适合的旅游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关系到校企合作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是“543”双轨制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有力保障。要建立旅游专业校企合作的机构,负责对合作企业的审批、校企合作的日常管理、年度效益评价和周期评估等,制定新建和取消合作企业的工作流程,限定合作企业的条件。合作的企业应具备如下条件:独立的法人资格、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较好的业绩、较高的合作诚信度,通过与该企业的合作可以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带动招生、就业的良性循环,适应社会需求和学校发展需要等。
4.旅游专业“五能”“四促”型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是“543”双轨制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核心内容。以五种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四个比率促进为手段,构建“五能”“四促”型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旅游专业“五能”“四促”型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是“543”双轨制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关键因素和核心内容,也是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和有效途径。通过到多所高校和多家旅游企业走访调研,学校与合作的旅游企业共同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五能”“四促”型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重要载体。人才培养方案分为理论、实践、企业实战三个模块。理论模块以“五能”为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中设置了《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餐饮管理》等课程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旅游礼仪》《急救知识》《旅游心理学》等课程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形体训练》《营养学》等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设计SYB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将《政策法规》《导游业务》《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黑龙江省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等导游资格证书考试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模块中将学生技能大赛获奖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得计入人才培养方案学分。企业实战模块中将学生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学分。
5.校企全方位合作的领域、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企业收益的主要方面是“543”双轨制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体现。校企全方位合作的领域:教师双师资格培养,由师生员工参加的大赛的组织,教师的企业挂职锻炼,实验室建设,企业员工培训,学生课堂教学,企业战略规划制定,企业冠名班等。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课堂理论教学、实验室模拟、社会实践、企业顶岗等。企业受益的主要方面:合作企业可以优先录用优秀毕业生、可以优先获得学校优秀专业教师的智力支持、可以从学校获取企业战略规划制定需要的重要信息、可以优先取得学生大赛和专业班级的冠名权等。总的说来,“543”双轨制旅游人才培养模式较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实践锻炼的平台,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实践操作水平,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业创新能力,使学生更有发展潜力,极大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助力企业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1中国—周边国家跨境旅游发展概述
根据中国国家旅游局官方网站公布的2009—2014年1月入境旅游人数规模排名,中国的主要入境客源市场以韩国、日本的入境客源数量最多,其次是美国、俄罗斯。在与中国接壤的陆地国家中,向中国输入客源的国家排在前18位的有俄罗斯、蒙古、越南、印度、哈萨克斯坦等。与中国接壤的其他陆地国家来华旅游人数并未因为地理距离相近而增多。1997—2012年期间,中国的入境客源市场整体规模不断扩大,亚洲入境客源市场规模增长速度高于其他各洲,入境游客从428.17万人次增加到1662.22万人次;非洲入境游客从4.91万人次增加到52.49万人次;欧洲入境游客从201.83万人次增加到594.82万人次;拉丁美洲入境游客由7.66万人次增加到35.31万人次;北美洲入境游客从79.05万人次增加到282.64万人次;大洋洲及太平洋岛屿入境游客从19.35万人次增加到91.49万人次。从规模角度看,亚洲的客源市场在六大洲中所占比例高达61%,是中国的主要客源市场;非洲、拉丁美洲及大洋洲的客源较少,所占客源市场比例为6%;欧洲及北美客源市场规模居中,分别为22%和11%。在总体旅游态势发展良好的背景下,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跨境旅游发展仍“局部多云”。受政治关系的影响,日本对中国游客的签证制度严格,且对华输出客源数量减少;南海问题和中越关系紧张对东南亚旅游有所影响。
2中国—周边国家跨境旅游空间现状特征
2.1东北亚:海陆有别,接壤三国差异大从入境客源市场规模角度看,中国与东北亚邻国呈现“两极分化”局面。海上邻国韩国和日本对华的客源输入长期位于第一位和第二位,而陆地邻国则出现“俄罗斯常年领先,蒙古逐年增加,朝鲜尴尬垫底”的现状。日本入境游客从238.57万人次增加到351.8万人,韩国入境客源市场从167.88万人次增加到406.9万人次,俄罗斯入境客源市场由119.62万人次增加到242.6万人次,蒙古入境客源市场从38.71万人次增加到101.1万人次,朝鲜入境客源市场从7.71万人次增加到18.06万人次。2009年以来,俄罗斯的对华客源输入与美国不相上下,居于第三位或第四位;蒙古国从2009年的第十一位逐年提升到2013年的第六位,2014年略有下降,为第八位。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析俄罗斯对华客源输入表明,俄罗斯与中国的跨境旅游合作受双方政治、经济和国内社会因素的影响,呈现波动的特征[1]。在时间上,双边跨境旅游合作经历了1980—1988年的缓慢增长阶段、1989—1998年的波动增长阶段、1999—2008年的持续增长阶段,2009年—至今的恢复增长阶段。从最初不足4%的客源市场比例且多为经商人员到如今俄罗斯游客占入境客源市场的10%,俄罗斯对华旅游合作在波动中不断恢复和增长。在空间上,俄罗斯对华客源输入多集中在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省份,新疆和海南也吸引了众多俄罗斯游客,海南省的第一大入境客源国即为俄罗斯。自1998年以来,中俄围绕旅游合作签订了许多条约与细则,为推进双方的旅游合作采取了有力的措施。2012年,中国成功举办了“俄罗斯旅游年”,2013年俄罗斯成功举办了“中国旅游年”。目前,中国游客赴俄罗斯旅游的成熟线路从5—8日不等,经典线路有“莫斯科圣彼得堡金环三镇8日游”、“俄罗斯滑雪6日游”、“牡丹江—绥芬河—海参崴异国风情4日游”、“俄罗斯休闲贝加尔湖6日游”、“北京—莫斯科—圣彼得堡7日游”、“莫斯科、圣彼得堡、金环三古镇8日深度游”等,中国已成为俄罗斯第二大海外客源国。1992年,内蒙古自治区了《中蒙多日游暂行管理办法》,规定了中蒙3—7日的旅游线路4条[2]。中蒙跨境旅游主要围绕蒙古的乌兰巴托等城市展开,旅游线路也不断丰富多样。截止2014年形成了多条经典旅游线路,三日游有“乌兰巴托—特尔勒吉”、“乌兰巴托—温度府草原体验骑马”;四日游有“乌兰巴托—南戈壁沙漠”、“乌兰巴托—克日伦河源自架车休闲”;五日游有“乌兰巴托—哈勒和林”、“乌兰巴托—库苏古尔湖”;六日游有“乌兰巴托—伊尔库茨克”等。中朝旅游合作始于1985年辽宁省丹东组织的赴朝旅游,现已形成一日游(如朝鲜新义州一日游)、三日游、四日游(如平壤开城板门店—三八线—妙香山登山)、五日游、六日游(如平壤、板门店、开城、金刚山六日游)、八日游(如丹东—朝鲜—新义州—平壤—开城与妙香山—北京—丹东)等旅游线路,随着合作的加深,国内增加了从北京、上海—沈阳—丹东的赴朝旅游线路。尤其是吉林省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已开发20余条旅游线路。2011年,朝鲜正式向中国开放自驾游,东亚第一条沟通三国的中俄朝环形旅游线路正式投入常态化运营[3]。
2.2中亚:哈萨克斯坦一枝独秀2000年以来,中国与中亚各国的跨境旅游合作不断加强,尤其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双方的旅游合作得到进一步加强。2004年,中亚代表在国际旅游城市市长大会上呼吁各方加强旅游合作;2005年,我国同乌兹别克斯坦签订了《中国国家旅游局和乌兹别克斯坦国家旅游公司旅游合作协议》;2006年的欧亚经济论坛上,如何开发中国西北地区与中亚各国的旅游资源成为主要议题之一;同年,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在内的旅游城市市长聚首喀什,探讨如何发展旅游经济、合作开发新市场[4]。在中亚与中国接壤的三个陆地邻国中,哈萨克斯坦与中国的旅游合作从数量和质量上高于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由于经济和政治原因,在三个陆地邻国中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跨境旅游合作属初级阶段。从2012年开始,哈萨克斯坦在中国的入境客源市场规模排名中居第十八位,而这主要得益于哈萨克斯坦本身对旅游的重视。早在1993年,哈萨克斯坦就加入了世界旅游组织并制订了发展旅游业的国家规划,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及宏伟壮观的自然景观,加之作为“欧亚大陆桥”中转站的区位优势,赋予哈萨克斯坦发展旅游以良好的基础[5,6]。目前,中国对中亚国家的跨境旅游线路以新疆到哈萨克斯坦和北京到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四国的“四国打包游”为主。
2.3南亚:仍待发掘的市场中国—南亚跨境旅游合作以中印旅游合作为主体。从2001—2008年,中国游客前往印度旅游人数一直呈增长态势。2002年12月,中国国家旅游局与印度旅游部就中国公民组团赴印度旅游签署谅解备忘录。2004年,印度旅游局在北京设立办事处,并在各大景点将中文设为优先语种。随着印方在中国各种旅游促销活动的进行,中国与印度较热门的跨境旅游线路有印度金三角(新德里、风之宫殿、阿拉格红堡)7日游以及和尼泊尔联合的旅游线路———印度—尼泊尔9日游等。印度泰姬陵、尼泊尔的帕坦王宫等都是中国游客南亚旅游的热门选择。而从西藏到尼泊尔的奇达旺国家公园、巴克坦布等景点也成为热门的“巅峰穿越之旅”[7,8]。据印度官方统计数据显示(表2),2001—2012年印度入境游客总人数中,中国游客所占比例仅从0.74%增长到2.57%,中国并不是印度的第一大入境旅游客源国,且实际排名远不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根据印度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在印度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中排名第十三(2008年),远低于美国、日本等距离印度较远的国家。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表3),中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中印度游客数量从15.94万人次增加到61.02万人次,所占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比例由1.42%增长到2.24%。印度客源市场虽逐年增加,但在整个中国入境客源市场中的印度客源市场所占比例仍过小。
2.4东南亚:互动频繁,彼此拉动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之间已是彼此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客源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是我国游客的主要旅游目的地,其次是越南、菲律宾、印尼,老挝、柬埔寨、缅甸和文莱旅游的游客规模仍较小。中国已成为越南和泰国最大的客源国、新加坡的第二大客源国和马来西亚的第三大客源国。中国与越南等邻国的跨境旅游合作尤其在边境地区的跨境旅游合作得益于大湄公河区域的开发。自1992年开展合作以来,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入境旅游人数呈增长趋势。2000年以来,东南亚各国成为中国内地和云南省最主要的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其中次区域五国占云南省接待东南亚各国旅游人员总量的60%—70%。目前,乘坐澜沧江—湄公河黄金水道邮轮游览老挝、泰国,从广西、海南到越南的海上旅游已成为热门线路。广西开通的防城港至越南下龙湾的海上旅游航线,成为中国通往越南下龙湾距离最近、最快捷的海上跨国旅游航线;海南三亚也开通了至越南海上邮轮边境旅游线路。中国游客到东南亚的常规旅游线路如“越南+柬埔寨8日游”、“越南芒街、下龙湾、河内、西贡、富国岛7日游”的精品旅游线路在中国旅游市场成为热点[9]。但在旅游合作的同时,东盟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争议趋向激烈,而美国“重返亚太”,利用东盟对抗中国,东南亚一些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动作频频,使中国与东南亚相关国家的地缘关系尤其是旅游合作关系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3中国—周边国家跨境旅游发展影响因素
一.赣州名胜旅游景点荟萃
赣州素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有雄镇三江的八镜台、风韵犹存的宋代慈云塔、文庙和江南四大名窖之一的七里窖遗址,而最使人乐不思归的是“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中国唯一保存至今的宋代砖墙”---赣州宋城墙、“省级重点风景名胜”---郁孤台“、客家文化的福地,休闲度假的天堂”---五龙客家风情园,赣州客家文化城、“东古罗马城堡”--龙南关西围屋等文化底蕴深厚的赣州名胜旅游景点,游了赣州的人们都对赣州悠久的历史文化留下深刻的印象,都夸赣州真不愧为“客家发源地”、“’宋城博物馆”。
1.“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HeavenlyHeightGrotto)通天岩风景名胜区位于赣州城西北6.8公里处,交通便捷,景区面积6平方公里,古树参天,林木繁茂。通天岩洞巅有一窍通天,故曰“通天岩”。通天岩石窟开齿于唐朝,兴盛于北宋,至今保留着唐朝至宋代的石龛359尊,宋代至民国的题刻128品。摩崖题刻中,王阳明的五言律诗“青山随地佳,岂必故园好,但得此身闲,尘寰亦蓬岛,雨林日初暮,明日来何早,醉卧石床凉,洞云秋未归。”对其后的题刻影响极大,唐帮佐的题刻其书法笔力沉雄刚健,气势飘逸洒脱,堪称是书江艺术的极品。通天岩的真草隶篆、帧帧书法、诗词记联、幅幅文字皆文化精藏、艺术宝库,悬崖峭壁上的摩崖造像大多是佛家弟子形象,一个个生动逼真的形象似要破壁而出。在南方多雨潮湿的气候下,保存这样完好的石窟造像,真是个奇迹,加上通天岩是我国最南端的石窟寺,故这里被誉为“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景区有观心岩、忘归岩、双虎岩、翠微岩、通天岩五大岩洞,岩曰“通天”,稻米源源流山窍,奉养真心普陀修身养性,万载不竭;崖号“忘归”,砻糠沙沙出岩缺,惩罚贪婪佛徒,传说中的“和尚心大吃砻糠”故事由此而来;“龙树王金龙双虎岩”,猛虎栩栩如生兮,神龙腾云驾雾,形态传神。通天岩景区的望江亭,合章贡二江融赣水,无限妙景眼底收。景点处处文化底蕴丰厚,历史遗迹丰富,苏东波、阳孝本、王阳明、蒋经国等历史名人也曾在此留下众多遗址、题刻。北宋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苏东坡途经赣州时,前往通天岩探望阳孝本。当年,阳孝本、苏东坡在寺院左侧的房前种下铁树一棵以示两人的友谊,现铁树长势繁茂年年开花,吸引了众多游客拍照留影。另外,他们还在大殿旁的“一滴泉”处饮茶对歌,互取其乐,述说经历,赋诗翩翩。苏东坡推崇阳孝本超然尘世之外“道不二,德不孤。无人所有,有人所无。”,并诗赠阳孝本曰:“室空惟法喜,心定有天游,摩诘原无病,须洹不入流,苦嫌寻直枉,坐待寸田秋。虽未麒麟阁,已逃鹦鹉洲。酒醒风动竹,梦断月窥楼。众谓元德秀,自称阳道州。拨葵终相鲁,飘然不系舟”的词句,现存通天岩。
2.“中国唯一保存至今的宋代砖墙”---赣州宋城墙(GanzhouSongDynastyWall),宋古城墙位于赣州老城区沿章江和贡江的岸边,全长3664米。赣州古城设置于西汉初年,于东晋时将城址确立在章贡二水之间,构筑的是土城。北宋嘉祐年间,开始用砖石构筑城墙,经历代修葺,保留至今,成为我国唯一的宋代砖城。赣州古城墙不仅具有良好的军事防御功能,同时还具有抵御洪水侵袭的防洪功能。登临赣州古城墙,不仅能近观江景、远眺山色,一路走来,在城墙的西段可游览郁孤台、蒋经国旧居;在城墙的北段可游览八境台、八境台炮城,龟角尾公园,中国第二大的鼎;在城墙的东段可游览涌金门、建春门古浮桥、灶儿巷、文庙等文物景点。
3.“省级重点风景名胜”---赣州郁孤台(GanzhouYuguPavilion)郁孤台位于赣州城区西北隅的贺兰山上,山以诗闻名,诗以楼传今。郁孤台有3层,高17米,雕梁画栋、甚为壮观,为赣州一大名胜,历代文人墨客登临题咏很多,宋代诗人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问鹧鸪。”一词最为著名,传古千咏,激励了无数的爱国志士。慕名来游览郁孤台的人络绎不绝。
4.“客家文化的福地,休闲度假的天堂”---五龙客家风情园(WulongHakkaFolkCustomPark)赣州是客家的摇篮,五龙客家风情园就位于赣州东南部,与赣州客家文化城隔江相望,占地面积1380亩,绿林800亩,是一个以生态为主题、以客家为品牌、以龙文化为底蕴、集休闲游乐、旅游度假、会展科教、青少年道德培训基地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二.发展旅游产业、打造赣州风景名胜品牌
根据2014年由国家旅游局发起,中国旅游研究院组织实施的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江西省三地上榜全国宜游城市,赣州在全国排第29位,在江西名列榜首。赣州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可把旅游产业打造成赣州最大的特色,最大的亮点,打造成赣州绿色崛起的第一窗口、第一名片、第一品牌。游千年古城,品客家风情,赏赣州风光,赣州确实是个美不胜收的好地方,但赣州还需更广泛地宣传赣州风景名胜文化,还要加大对赣州风景名胜文化内外传播的力度,这对于进一步拓展赣州市的旅游特色,提升赣州市的文化知名度,打响赣州学术文化旅游品牌,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讲述乡土故事,挖掘旅游文化资源
借助影视艺术独特的表现力与影响力,以现代符号形态展示传统文化元素,是国内外不少地区发展文化旅游的成功经验。2006年,在央视热播电视剧《乔家大院》的带动下,“五一”黄金周前6天乔家大院接待游客38.8万人次,大大超过历史水平;在此之前,张艺谋1990年拍摄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早就使这个地方为人所熟知。正是因为欣赏了这两部影视作品之后,许多旅游者才有了亲眼去见证故事发生地的情感需求,乔家大院对于他们而言不再仅仅是一个景点,更是一个寻梦的场所。西方学者厄瑞认为,影视作品引致旅游的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吸引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特点。理论上而言,电影拍摄地以及故事发生地作为自发的形象构成要素,之所以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影响旅游者对出行目的地的选择,主要还在于经典影视作品与地方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从而产生了相对强烈与持久的需求导向性。电影《五朵金花》由于艺术化地真实再现了云南大理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使得蝴蝶泉至今依然是当地的标志性景点之一;电影《敦煌》将大漠之上雄奇的边塞风光与神秘的宗教色彩表现得相得益彰,莫高窟由此成为游客们探寻古老文化的热点目的地。与湖北乃至全国的地级行政区域相比,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黄冈有着发展影视旅游的先天优势。对于黄冈而言,应着重讲好自己的故事。首先,应该讲好“红色故事”。以大别山为背景的红色影视作品,在中国有着广泛的传播基础,也成为几代人对那一段红色岁月记忆的载体;革命领袖战斗生活过的地方,成为人们寻找历史记忆的最佳场所,也是对青少年群体进行思想教育的最佳平台。其次,应该讲好“名人故事”。在现代影像世界中“复活”苏东坡、毕昇、李时珍、闻一多等黄冈名人,使他们生活过的地方成为旅游者心目中的寻梦之地。最后,讲好“戏曲故事”。对黄梅戏丰富而又广为认知的故事加以改编,挖掘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戏曲人物及其故事,使“黄梅戏之乡”以更加鲜活的形象呈现在旅游者面前。
二、借助影像符号,提升旅游景点内涵
作为人类意义传达的两种主要符号形态,图像有其独有的优势。影视传播最主要的优势即是充分发挥影像符号的“展示”功能,直接将事物的“原貌”呈现在受众面前,绕开了文学艺术在想象中进行审美建构的过程。凭借这一符号优势,影视作品的确能够赋予拍摄地或者故事发生地以更加丰富的意味,通过艺术化的影像叙事,使旅游目的地成为观看者心目中一个特殊的“有意义”的所在,也是激起其探寻欲望的根源。在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气息于一体的符号系统中,通过影像叙事赋予旅游景点以更丰富的“意义”,是当前黄冈地区依托影视传播发展文化旅游的关键。黄冈拥有在国内颇具知名度的“高考神话”的创造者黄冈中学,遗留下来红色年代值得回味与追寻的“将军县”,还有极具历史文化意蕴的东坡赤壁……这些与黄冈人文风情有着紧密联系的景点,都有丰富的故事性元素,成为影像叙事难得的素材。与国内一些成功的影视旅游目的地相比,黄冈的影视旅游资源仅停留在用于拍摄背景层面,并未赋予旅游产品更为丰富的文化意味。或者说,正是由于故事情节与旅游景点联系的泛化,使得观众很难在影视作品中出现的旅游景点和叙事情节之间建立起深刻的关联,也就难以激起其探寻故事发生地“意义”的欲望。由影视传播而触发的旅游行为与纯粹的人文山水旅游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影像欣赏过程中的“意义”建构。这种看上去似乎是“额外”的意义附加,使旅游活动具备了更多的故事性色彩,作为观影者和旅游者的行为人探寻源动力正在于此。黄冈影视作品主要包括几种经典题材:红色革命类、青春教育类以及历史人物类,都拥有相对稳定的收视群体。从艺术效果上而言,不论是哪一种题材的影视剧,都能够在影像叙事的过程中赋予背景地或者故事发生地以特别的“意义”。在旅游景点营销的过程中,由于有了故事中营造的“意义”,不同欣赏习惯与消费心理的观影者身临其境地观察体验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对旅游目的地的认同度。
三、重现影视场景,推动旅游文化体验
美国学者派恩认为,“当个体购买一种体验时,是在花费时间享受某一企业所提供的一系列值得记忆的事件——就像在戏剧演出中那样——使他身临其境……体验一直是消遣娱乐的中心所在,戏剧和音乐会、电影和电视节目都是如此。”体验经济被称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阶段之后的第四个人类的经济生活发展阶段,或称为服务经济的延伸。在新媒体时代,旅游业的发展已经与体验经济紧密联合在一起,而影视艺术无疑是激发体验需求的最佳手段。对于现代旅游者而言,仅仅是“看”已经很难满足其精神层面的需求,唯有将有意义的“体验”有机融入视觉感知的全过程,才会使旅游活动更大程度地满足情感需求。尽管影视欣赏与观光旅游在行为方式与目的上有着明显区别,但是二者本质上都属于一种建立在视听感知基础上的情感体验。两种社会行为的互通,在实践中的确触发了许多以影视传播带动地方旅游业发展的例子:经久不衰的电影《刘三姐》,成为广西民歌节最大的卖点,大型山水实景剧《印象•刘三姐》更是深受民间故事与影视作品的双重影响;红色经典《地道战》、《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等,催生了故事发生地的地道游、白洋淀游等。随着宫廷剧、穿越剧的热播,扮演历史人物、重演历史故事成为很多地方旅游的常规项目,受到旅游者的追捧。
四、结语
国内外众多研究成果表明,以印证、寻梦为目的的体验活动,已经成为现代媒介语境中旅游行为发生最为重要的驱动力之一,与“读图时代”大众的欣赏习惯密切关联。黄冈地区丰富的影视文化资源,同样催生了一些有地方特色并且以体验作为主要形式的旅游景点,包括红安的“将军影视城”和蕲春的“华中影视城”。“华中影视城”借势电影《大明医圣李时珍》还原历史与影视中的李时珍,推出多种健康养生和理疗项目,如药膳、药浴和药物足疗等,成为当地招徕游客的有效手段。从目前的运营情况来看,游客主要来自武汉及周边城市,缘于其对当地医药文化的认同。更加有效的旅游目的地营销,还有赖于对影视作品的深度开发与广泛传播。这一课题,值得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和旅游业者思考。
1休闲农业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根据消费决策的五阶段学说,广东省省内客源休闲农业旅游决策过程具有如下的特点。
1.1问题识别阶段问题识别阶段是消费者感知到实际状态和理想状态之间存在差距,意识到自己的某些欲望需要满足。根据数据分析(见表1,下同),在问题识别阶段,选择休闲农业旅行的动机主要有体验农家生活,回归大自然,占整个有效样本的42.4%,其次有31.2%的旅游者选择休闲农庄游是为了放松身心,缓解城市工作生活的压力之感,还有10.8%的消费者,选择动机是通过休闲农业游教育下一代,让孩子们懂得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和乡村文化之美。另有少部分消费者应工作接待需要或了解各地岭南文化而选择休闲游。
1.2信息收集阶段旅游产品的消费选择必定要经过信息收集阶段,在这阶段,需明确消费者信息来源的渠道。当今消费者最主要的信息渠道是网络,这说明在商业信息渠道选择中,网络已经取代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的信息渠道成为旅游者获取休闲农业旅游信息的主要来源。在非商业渠道选择上,亲朋好友的信息来源因为具有较强的可信度,有近三成的被调查者选择。
1.3评价方案阶段广东省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发展休闲农业,已发展相当数量具有一定规模、兼顾当地农业特色、有较强市场吸引力的休闲农庄,如顺德长鹿农庄、番禺的祈福山庄和万亩葵园、深圳光明农场、珠海农科奇观等。各地休闲农业经营者展开浑身解数,抢占省内客源市场。然而,旅游者对休闲农业目的地的选择有自己的评选标准,根据本项调查,消费者在休闲农业旅游中,影响他们评价和选择具体的旅游目的地的因素按重要性程度排序依次是:旅游设施、景点位置、旅游时间、旅游产品价格。
1.4购买决策阶段在购买决策阶段,本研究主要在出游时间、出游频率、休闲农业旅游花费、出游方式等方面予以调查。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消费者喜欢利用短时期的闲暇时间进行休闲农业旅游,主要包括周末和国家法定短假期;在出游频率上,有六成以上的被调查者每年休闲农业旅游的次数在四次以上,这说明对大多数50岁以下的城镇居民而言,休闲农业旅游是最主要的旅游方式;出游方式上,有近四成的消费者选择公共交通近距离旅游消费,自驾游的比例也很高,占了32.3%,这说明休闲农业旅游目的地要完善公共交通方面的建设,在目的地建立公共交通站以及大型停车场,满足越来越多的游客对旅游交通便利的要求;在休闲农业旅游花费上,有七成以上的被调查者所有的花费低于500元,由此可看出,在旅游市场,相对于出境游、名胜游等档次高的旅游项目,农业休闲旅游及相关的产品在消费者眼中档次较低。
1.5购后行为阶段游客到休闲农业旅游目的地游览结束后,会对整个旅游活动有一个主观的评价,从而形成对该次旅游的满意度。顾客是否满意会用相关的态度和行为进行表示,三成左右的被调查者对刚旅游过的农业休闲目的地有重游意愿,只有四成的被调查者有正口碑,会对周围的亲朋好友介绍休闲农业旅游的好处。由此可看出,广东省内客源对本省的休闲农业旅游项目满意度不高。这说明广东省的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不符合大多数消费者的期望,消费者认为不满意的方面主要包括:采摘的农产品质量没有想象的品质好,位置偏、交通不便利,目的地旅游设施较少、配套不齐全,相关的服务落后,价格偏高等。
2结论和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对策建议
1、北京市旅游服务贸易现状
1.1规模、水平居全国前列。
无论出口还是进口,北京旅游服务贸易总额巨大,贸易量总额很高。在此,主要。作为最主要的旅游服务经济收入和旅游服务创汇基地,北京市的旅游服务贸易发展规模和水平居全国大城市首位。其积累了建设发展资金,平衡了本国国际收支,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北京旅游服务贸易在入境游市场为例,2012年一季度就达到了102.4万人次。一直以来香港同胞占来北京旅游的入境人的大部分,伴随着北京对外开放度的扩大和旅游资源的完善,以及对外宣传力度的扩大,港澳同胞,外籍人员的比重不断增多,其中台湾旅游者增幅最大,从2007年的60万人次增加到了2011年的201万人次,达到原来的3.4倍。从外汇收入的构成来看,2011年北京的入境旅游收入中,长途、交通、商品销售和住宿餐饮的贡献最大。入境旅游的发展对北京市的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才是国际大都市发展的显著特征。
1.2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北京市引起了国内外游客的普遍关注,城市影响力不断提高,已经成为重要的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基本具备了国际大都市的属性。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北京市旅游产品的制造和销售,成为入境游和国内旅游的接待中心和客源集散转输地。北京2006年旅游服务贸易总额是182.96亿美元,2012年为248.97亿美元,提高了1.4倍。北京旅游服务贸易出口额占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比例也由2006年的2.26%增加到了2012年3.59%。以上指标表明,北京市旅游服务贸易的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
1.3北京市国际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
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是指一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用TC来表示,系数越大表明优势越大。如果TC>0,代表该商品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TC值越接近1,代表竞争力越强;如果TC<0,意味着该商品没有国际竞争力;如果TC=0,代表该商品的竞争力与国际水平持平。从2002-2012年,北京市旅游服务贸易的TC竞争力指数平均值为0.12,略高于纽约,但低于巴黎、罗马,并远远落后于马德里。说明,北京市的旅游服务贸易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和国际知名的旅游大都市相比差距还较大。
2、北京市旅游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者:张舸,吕娅毅 单位: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一、乐山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1.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乐山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产品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上占有份额一直较低,尤其是海外客源市场份额低。主要体现在: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市场吸引力不强。乐山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峨眉山和乐山大佛两大世界遗产景区共同构成国际旅游区,但旅游产品主要以游览观光为主,内容单一,缺乏多样性产品,特别是缺乏能留得住游客的旅游产品。
2.旅游客源市场开拓不够。全市尚未完全形成统一的整体宣传营销机制,客源市场定位粗放,旅游客源市场开发力度不够,旅游客源结构改变不明显。在来乐山旅游的游客中,四川省内游客依然占据来乐国内游客的大市场,重庆仍是乐山市省外国内游客的第一客源地,消费能力较强的远距离游客如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的游客量增幅不大。
3.休闲旅游资源开发不够。在观光型旅游占主导地位强势之下,受国内旅游发展状况及长期以观光型旅游为主的影响,乐山有大量非常适合休闲旅游的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一是重游览项目建设,轻休闲设施配套,对休闲旅游项目及休闲度假配套设施和服务重视不够。二是重观光型旅游,轻休闲体验游。当前,乐山市休闲旅游产品设计没有突出休闲旅游的特点,休闲旅游产品开发多停留在“农家乐”水平,不能满足休闲旅游不同的细分市场和同一市场的不同需求。三是重景观项目打造,轻文化内涵挖掘。乐山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深厚,但长期以观光型旅游为主的旅游方式,客观上迟滞了乐山名山、名佛、名城、名人等特色文化的挖掘,与旅游发展的有效结合不够。
二、乐山旅游转型升级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200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中国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要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要在“好”字上下功夫,实现“好”与“快”的有机统一。
旅游业转型升级给乐山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政策机遇和空间机遇,乐山建设西部次级交通枢纽也给乐山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区位机遇。乐山如何抓住这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城市建设和旅游业发展中突出历史文化特色、山水生态特色、休闲度假特色,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乐山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乐山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乐山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者:叶芸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浦口中等专业学校
在旅游酒店管理专业中职教学中运用新式的教学方式
首先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除了多增加实践课题和话题讨论之外,要不断创新旅游酒店管理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新式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学的PPT模版以及GIF动画和FLASH动画,增加中职教学课堂的生动性和直观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旅游酒店管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加强中职教学的课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课后交流作为新理念下中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不仅要在课上教授学生新知识、巩固旧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交流的习惯,例如,教师可以建立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QQ群,创建旅游酒店管理相关的主页与博客以及公共的邮箱等,都是鼓励和促进学生在课后学习交流的好方法。
完善专业中职实习,加强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素养培训
在中职教育阶段的学生,有很多仍然处于迷茫时期,因此,要求教师不仅要对其进行书本知识的讲授,而且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日常生活及心理生活上的帮助。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写课程论文的方式来了解学生们的真实想法,从而使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素养教育和培训,培养学生耐心的专业态度。另外,在旅游酒店管理中职教育中,专业的实习一直以来都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作为专业课程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完善学生的专业实习环境,改善学生的实习情况,为其创造丰富的实习内容。
例如,增加与全国各地的旅游星级酒店场所进行协作性实习,多为学生去类似场所进行实习而努力,有能力的话,可以为学生创造出国实习机会,从而增加学生实际管理的经验,提高自身的实践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