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外交官礼仪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握手:该出手时才出手
握手可以说是目前最为常用的一种见面礼了。无论双方是第一次见面,还是已经熟识,一个得体的握手,致意、祝贺、慰问、鼓励、感谢等深意尽在不言中。
不要小看一个简单的握手礼,在外交上它时常被赋予种种政治含义。
历史性的握手
1989年5月,在戈尔巴乔夫访华前夕,邓小平曾指示外交部,他与戈尔巴乔夫会见时“只握手,不拥抱”,这不仅是对外交礼节的一种示意,更是对两国未来关系的定位。尼克松总统在回忆自己首次访华在机场与见面时也说:“当我从飞机舷梯上走下来时,决心伸出我的手,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握在一起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据基辛格回忆,当时尼克松为了突出这个“握手”的镜头,还特意要求包括基辛格在内的所有随行人员都留在专机上,等他和完成这个“历史性的握手”后,才允许他们走下飞机。
在现代商业社会,见面握手是最基本礼仪,它貌似简单,其实承载着丰富的交际信息,你是否明白其中的礼仪细则,能否“正确”地行握手礼呢?
一个在某部外事部门工作的朋友告诉我最近发生在他们部门的一件小事:
对代表团“有意见”的小伙子
有一次,某代表团来华访问一周,由我部门负责。访问活动相当顺利。在他们即将离华的前一天晚上,代表团团长认为我们的一个小伙子似乎对他有意见。这让我大吃一惊。后来我终于明白,原来每次小伙子与对方握手时,只是“象征性”地轻轻握一下,有时眼睛还看着其他地方--就是这个细节让代表团团长“很不愉快”。因为在他看来,这样握手说明对方对自己很不重视,或者很有意见。
相信在日常生活中,小伙子的错误也是不少人的“通病”。希望这个故事能敲个警钟,每次握手时都能行礼如仪。
握手时有很多细节需要留意,上面的故事就是一例:握手时目光一定要直视对方,面带微笑,神情亲切、友好(一边握手一边看着其他地方,是不尊重对方的很失礼的行为);握手的持续时间通常是1-3秒种,并且要适度用力(随便握一下就松开,或者紧紧握着不放,都会让人觉得尴尬)。
如果与对方是老朋友了,可以双手相握,用左手盖在对方的右手上,以示亲切。
应站着握手。即使你是坐着的,当有人走过来与你握手时,你也必须站起来。
握手时手上不能有其他东西。握手前必须先取下墨镜,摘下手套。
握手时另一只手不能放在口袋里,也不能拿东西。
握手时伸出的一定是右手,除非你右手有残疾。即使你是左撇子,也要用右手相握。
握手时可上下抖动,不可左右摆动。
与女士握手时不能过于用力。穆斯林妇女不与男士握手。
如果你握到的是一只冰冷、潮湿或脏兮兮的手,那种感觉一定很不好受。因此,如果你在吃东西,一定要先擦干净双手再与对方握手;如果你有手汗的毛病,可以在握手之前用纸巾擦擦以确保手心干爽;如果你的手经常都是冰冷的,不妨提前把手放在口袋里或热水杯上“加温”。说到底,握手传达的是一种亲切、友好的情谊,与你的外在气度一起,决定着你给人的第一印象,所以,千万不可初次见面就引起对方不好的感受。礼轻情谊重:送礼的学问
如今,很多细心的人在出国之前,会准备一些小礼物,预备送给外国朋友。这固然是很周到的,但是不是所有礼物都是外国人喜欢的?什么样的礼物最受外国人欢迎呢?
首先要记住一点:“礼轻情谊重”在国外是绝对适用的。这里的“轻”,不单是指花费小,还有分量轻的意思。
第n个景泰蓝
我曾经在一个法国朋友家的客厅里,看到一字排开、大大小小的景泰蓝。一问,都是中国友人送的。这些景泰蓝一看就知道价格不菲,而且代表中国的民族工艺和传统文化,送礼者的心意令人感动。但等收到第5个景泰蓝,这位朋友已经“不堪其扰”了--东西太占地方,又很贵重,还不方便移动,只能搁在客厅里。
每当我看到有国人不远万里地把大件的中国工艺品带到国外做礼物,都会纳闷:这么大这么沉的东西,搬运起来不费劲吗?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礼品,就只有这些大家伙么?外国人真的喜欢这样的礼物吗?
我的顾虑是有来由的。根据我在国外的经验,如果对方是跟中国人接触较多的外国人,我们最好不要送景泰蓝、折扇之类的“大众化”传统工艺品,估计这些东西对方已经有很多了,再送也很难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事实上,介绍中国文化的图书、山水画册、小巧的工艺品、中国酒、丝制的手帕、集邮册……这些体积小、方便携带,而又具有象征意义与文化气息的小礼品,已足以表达你的心意,它们既受外国人欢迎又能减轻你的负担,是中国人在国外的馈赠佳品。新晨
外国人不太讲究礼物的实用性或是否昂贵,但非常在意礼物的包装以及礼物是否具有观赏价值及文化品位。在欧洲,精美的画册是送给贵宾的高级礼品;而一个精致的包装,不但层层包裹着送礼者的心意,也能让主人获得更大的惊喜。
和礼物的包装一样重要的是它的故事性。礼物的故事性,是指礼品本身具有怎样的文化内涵,或者其背后是否隐藏着一些有趣的故事,是否具有特殊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很多中国人不知道是因为腼腆,还是真的无话可说,把礼物交到主人手中就不发一语了。这样其实很可惜--很多经过精挑细选的礼物,就是因为送礼者的“低调”,最终在主人眼中也变得平淡无奇。如果能够在对方欣赏礼物的同时,将其背景、典故、内涵与意义逐一阐释给对方听,甚至适时地插入一些生动的历史掌故,主人一定会格外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