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会计报告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一、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2006年新会计准则把财务会计报告定义为综合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它是会计信息的重要载体,是财务信息在财务会计报告表内的确认和表外的披露。2006年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列(国务院令第287号)把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财务会计报告。其中年度和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其他财务情况说明书。根据2011年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十四条的规定:“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本文定义的财务会计报告主要是指规范的、对外报送的、并要经过相关机构审计后才能报送的书面文件,其主要使用者是股东、债权人、政府、供应商等公司外部人员。并且上市公司对其真实性和合法性同中介机构一起承担相应的责任。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财务报告是评价公司业绩的重要会计信息,它包括几个部分:财务报表、财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等。
二、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成因
虚假的财务报告从出现的原因来看,我们将其进行分析并主要从内因以及外因来列举。(一)利益驱动导致。可以说,财产报告问题出现的根源是为企业内部牟取不义之财,也就是说是利益的驱动。有时候,当双方之间的利益发生分歧甚至冲突时,对相关财务负责报告的相关部门就成为了关键。通常,财务报告的部门一方面为了保障自身的既有利益;另一方面又不得罪另外两方的任何一方,会擅自对财务的报告进行更改,这样一来,并不能真实、客观反映实际情况的虚假财务报告就对其使用者产生了蒙蔽效应。而财务人员面临着一个两难的境地:要么提供虚假的财务报告会造成他们违法乱纪,影响自己的前途;要么拒绝接受负责人的命令,那么他们在公司的地位和职务也就岌岌可危。(二)会计人员职业水平不高。说到导致虚假财务报告原因的原因之一,可以说就是相关工作人员本身的职业水平,它同时也是影响一家企业在财务和会计方面工作质量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从实际情况来分析,不难发现,有些会计人员并没有提高自身的自觉,甚至并不重视学习,这样一来客观上使财务核算以及财务报告有失准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和企业主要把注意力放在了对会计人员在财务方面知识以及能力的培养和挑选,没有注意会计人员的思想认识和职业操守等方面,因此在会计的专业课程教育体系中专业技能成为了重点,导致了大部分会计拥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以及职业技能,却没有与之相对应的道德水平以及思想约束力来约束他们的行为。(三)内部控制不完善。企业的财务会计部门工作人员的行为通常是由该企业治理的结构来确定的,如果企业内部没有一个相对健全和完善的监督控制体系,那么就容易忽视对于防范由会计所带来的风险以及内部的控制,这样一来,管理层的高层领导负责人就容易钻空子,对命令会计人员进行虚假财务的报告成为了可能。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通常是一些自身游离于公司企业之外的投资者,一方面他们不可能时时刻刻来监督所投资的所有公司内部的财会人员,对公司内部财务资金的流动情况知之甚少;另一方面公司内部的经理由于其利益是相对于公司决策层而独立的,他完全可以有机会依靠财会部门的假账而从中捞一笔油水。(四)监督机制不完善。由我国的《注册会计师法》规定,依法监管和指导注册会计师在各个地方所成立的协会、对注册会计师本人以及其事务所的应该是省级的财政部门。但实际上,省级及更高级的财政部门通常将工作重心和精力放在了对于公共财政预算体系的建立和健全上,而地级市等相较于省级更低的财政部门又无权过问,导致了社会全体的监管不力。一般出现了问题,审计机关会给财政部门,之后就是由于各种理由最终不了了之。
三、虚假财务报告的类型及识别方法
我国的证券市场和会计市场还处于发展时期,远未达到成熟,这表现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程度、相关法规与制度的科学程度、政府部门的市场化程度等诸多方面,而这些不足之处又交织在一起,集中体现为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粉饰问题。由于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市场力量对该问题的解决已经且越来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这一防范体系的重中之重就在于完善内外部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建设、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加强政府监管和引入司法介入制度。形形色色的虚假财务报告,如美国安然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类型与表现形式从资产项目虚假、负债项目虚假,可分为:(一)错误型虚假。这是指无意识地对企业经营活动状况进行了虚假陈述,而在主观上并不愿意使财务报告歪曲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会计人员素质较低引起的错误。(二)舞弊型虚假。这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的经济目的而有意识偏离会计准则和其他会计法规,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虚假陈述的财务报告,它是利益集团或个人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一种有意作为。主要分为财务数据虚假的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数据虚假的财务报告。五、防范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措施(一)继续推行公司诚信档案制度。诚信是市场运行和发展的重要保证。一个健康的市场,其诚实信用的原则永远都不能改变。然而,我国的市场正处在“新兴加转轨”的特殊时期,上市公司及信息披露义务人的守法意识和对市场合法性的尊重意识还不够强。只有当造假者自身的诚信精神和守法意识树立起来以后,对虚假信息披露人精神上的约束和诚信上的教育会降低很多违规违法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具体的做法上,可以继续推行上市公司诚信档案制度,并且将其进一步深入推广。诚信档案是一个公司生存成长的记录本,上边的劣迹越少,公司的前景越好,相反则会越差。因此,有了诚信档案的约束,上市公司的造假行为会越来越少。这也在客观上推动了虚假陈述现象的解决。(二)健全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要健全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仅要求优化公司的股权结构、董事会的结构、防止出现“一股独大”的现象,还要从以下方面考虑:首先,机构人员设置的改变,要改变我国上市公司人员重叠的情况,应尽量避免董事会成员和管理人员的重叠;其次,从实证结果可以看出,独立董事规模和监事会会议情况对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虚假有显著影响,所以应该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和建立有效的独立董事制度,而这又体现在应该增强监事监控工作的独立性,增加其开会次数,并且赋予监事会直接调节经营者行为的能力,同时还要严格挑选独立董事人员、改变独立董事的提名制,明确大股东和小股东各自对独立董事的推荐比例,在合理范围内增加独立董事人数,使独立董事真正成为中小股东的利益代表。(三)建立健全公司内部监管机制。企业内部监督包括企业会计人员实施的会计监督和内部审计监督。由于这类监督的性质特殊,所以保证责任主体的独立性地位是关键。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一定要完整,而且各个部门之间权责明确,还要能互相制约,互相监督,地位独立,保证监管结构协调,公司内部运作机制高效。同时,可以实行上市公司审计轮换制。也就是说,对公司的审计,注册会计师的任用要具有随机性,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强制更换事务所。这样,会计师事务所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只有把整个机制作为一个整体正常运转,才能减少内部混乱、为了一己私利而损害公司利益的事情发生。(四)要建立有效的政府监督约束机制。首先,政府要赋予证监会足够的权力,使其能有效地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督。目前对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进行监督的部门众多,由于各监管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因此必须拿出具体的方案,将原来归属政府各部门的有关监管上市公司的职能权利归属到证监会一个部门。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权利重叠,另一方面又避免权利真空;其次,要加强政府对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监管,目前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监管的部门较多,同样会导致监管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对整个会计市场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也应该将对中介机构监管的职能权利归属一个部门;最后,还要完善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奖惩力度,从而达到有效的对中介机构进行约束。(五)加强会计人员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培养。建议注册会计师全行业开展警示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大监管力度,完善审计准则和各项法规制度,建立多方位预警系统,理顺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继续大力推行职业责任保险制度。首先,会计人员上岗必须有会计从业资格,达到相应的水平。还要对会计人员进行后续教育,学习新的会计法规和政策,并对其进行定期的考核;其次,公司文化是公司的精神灵魂,公司内部应加强优秀文化的学习,培养管理层人员良好的信用品德,不为私利而损害广大外部投资者、债权人的利益,从而使公司健康长足地发展,提高在资本市场的竞争力;最后,会计师事务所要秉持职业操守,要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建设,保证注册会计师队伍的纯洁、公正和独立性,这样才能缩小虚假实施的空间,客观地对待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不因为雇佣关系而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所屈服,从而减少上市公司管理层进行财务会计报告虚假的行为。(六)完善会计法规和制度。结合我国的会计发展情况和国外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达成这样一个共识:只有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具有层次的会计规范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会计信息普遍失真的问题。对于《会计法》中某些只规定了行为模式,而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的条文,应该由财政部门增加行政处罚类的规定作为补充,或者在今后的《会计法》修订时由立法机关增补惩罚性措施的规定;同时,要修改规定中一些模糊不规范的用语,使该法律条文严谨,用词准确,还要加入对虚假陈述等违法行为民事责任追究的条文,加大会计造假成本,使企业不敢再轻易做出虚假信息的披露行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虚假事件在近些年时有发生,上市公司通过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欺骗投资者获得资金支持,却让投资者利益蒙受巨大的损失,这种不良行为对我国的股票市场健康发展极为不利。因此,研究和分析上市公司进行财务会计报告虚假的手段和原因对证券市场的发展非常重要。
作者:宋新斌单位:渤海大学管理学院
1需求决定型会计报告模式的优势
随着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会计报告必然会朝着各取所需、双方互动的方向发展,需求决定型会计报告正是这样一种基于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新的会计报告模式。它的基本思路是:重新整合信息处理的流程和权限,将数据加工处理和提取的权限分配给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定制数据的处理办法和规则,并按照自身的需求提取数据,自由的组合数据。在这种模式下,财务人员不在需要按照传统的会计工作流程去登记凭证,生成报表,而是要根据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借助网络和计算机强大的统计、分析等处理能力去建立和维护会计信息生成的规则和办法,最终满足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得需求。相比通用会计报告,需求决定型的会计报告模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首先,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有不同的需求内容、不同的需求时间,需求决定型的模式可以很好的满足这些个性化的要求。其次,按需供给的会计信息可以很好的帮助决策者提高决策的效率和成功率。第三,需求决定型的报告模式可以很好的适应经济环境、会计环境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因为当外部环境变化时,只要通过简单的维护,改变信息生成的规则即可。
2需求决定型报告模式基本要素
需求决定型会计报告需要以下一些要素的支撑:首先是数据库,数据库是的建立和维护是需求决定型报告模式实施的基础,企业应该把可以披露的数据存在自己建立的数据库或者是中间的数据信息库,为下一步的数据加工整理,使用者采集做好准备。其次是信息使用权限的划分,不同的用户需要不同内容和层次的信息,企业的部分信息也只能对不同层次的使用者公开,所以企业应该对使用者进行分级,对不同层级的使用者授予不同的权限。第一层次是最普通的使用者,大概包括普通公众、潜在的投资者、小股东以及供货商等等,这些使用者不需要经过密码输入等身份验证方式就可以获取企业所有对外公开的信息资料。第二层次是重要股东、债权人以及其他重要的利益相关方,这些用户需要经过一定的身份验证,可以获取企业内部较详细的信息资料。第三层次是企业的监管方,如第三方的会计师、国有企业的监管单位等等,这些用户需要经过严格的身份验证程序,但也可以获取企业内部详细信息,甚至可以展开在线的实时监管。第三:信息的整合方法以及报告的框架模型。企业的会计人员需要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向其提供基于不同会计方法、确认计量基础的报表基本结构,而信息的使用者可以再这一框架下,根据自身需要灵活选择不同的科目,不同的统计核算办法,最终形成定制的会计报告。第四:实时的问题解决机制。企业还需要对信息使用者提供实时的帮助,帮助其解决在信息采集和加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第五:改进机制。交互式的系统应该在设置之前充分考虑系统的改进问题,各类用户都有一个向企业反馈意见的机制,以便系统的维护方可以不断进行改善。
3需求决定型报告模式的可行性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在网络技术充分发展的环境下,需求决定型报告有其天然的优势和一定的可操作性,但是这种模式本身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不利于不同企业、行业的横向比较,不利用发挥规模效应,而且不同的信息使用者虽然都有不同的需求,但一部分信息在一定时期内还是通用的。因此,在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报告模式变革不能彻底颠覆通用的会计报告模式,而是在二者的共同作用,既能满足共同需求,又能适应不同的个性需求。通过需求决定型报告的实施,信息使用者可以及时的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做出更合理的决策。由于信息使用者不一定都具有使用和维护报告生成器来组装自己所需信息产品的能力。因此,信息使用者必然会把该种功能让渡给中介机构去完成。中介机构可以扩展一个全新的业务范围。按着“谁受益,谁出力”的原则信息使用者应该为他们所使用的更加有价值的信息支付一定的费用给中介机构或者是企业。而中介机构一方面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也应该帮助企业进行报告方法和框架的设计,帮助企业进行一些人员的培训。政府应该在推动信息市场的发展中扮演主要角色。一方面要帮助一些大中型的企业积极进行信息化改革;在制定有完善的监管措施前提下,大力的扶持中介机构。需求决定型报告的实施,企业应该是主角,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维护,人员的培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当前许多企业没有这个能力,一部分企业也没有实施新模式的必要。另外,在需求决定型报告模式下,管理层的日常经营活动全部暴露在公众的视线中,以前的财务信息“暗箱操作”空间消失了,所以一些既得利益者也并不十分热衷于新模式的实施。总体来说,按需报告的确是一种更适应网络时代的模式,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分析,需求决定型报告模式的实施,在建立信息系统时需要较大量的前期投入,需要在人员的培训和系统维护进行一定得人力、财力投入,但一旦运行成熟以后,建立在网络平台上的新会计模式可以大幅度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节约成本,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巨大的内部动力。可以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及时的、全面的、有价值的相关决策信息。同时更加方便政府部门的监管和税收,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现阶段需求决定型报告模式的应用确实还有一定的阻力,但相信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会计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和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改善,全面建立需求决定型会计报告模式还是有可行性的。
作者:李宇鹏单位:山西通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财务会计报告在制定上的要求
财务会计报告的制定要求也是比较严格的,不能随意进行制定,应该保证制定报告中数据的真实性,严格按照相应的准则和规定来进行制定。总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财务会计报告的依据一定要是企业运行经营过程中,真实的数字来反应。这样的话,财务会计报告才能够如实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及其成果和效益,反映出企业的最真实的经济层面的状况。在财务会计报告的制定过程中,应该将此原则作为首要的基本原则,不应该弄虚作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财务会计报告的积极作用,有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二)财务会计报告的整体性所谓财务会计报告的整体性即是指财务会计报告数据的完整性。在财务会计报告编制过程中,专业的财务人员应该坚守自己的职业操守,严格制定财务会计报告,保证将整个企业中的各个方面的相关数据整理编制到财务会计报告中来,完整地反映出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及其成果,不能遗漏相关的数据,更不能够故意将一些不良的数据随意舍弃,进行不报或漏报的行为。这是不允许的。(三)财务会计报告的合法性在遵循了上述两个基本原则的情况下,一般就能够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的合法性。在具体细则上,应该依据国家的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准则来制定财务会计报告。
二、财务会计报告的解读
财务会计报告的重要性在于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职责的履行状况,以帮助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做出正确的新的决策。那么,如何对财务会计报告来进行解读呢?我认为应该这样来进行解读。我们应该运用自己的专业的知识来对财务会计报告来进行解读。财务会计报告揭示出的重要内容包括:(1)企业的偿债能力:根据企业的结构,对企业的债务资金的利用程度的一个评估;(2)企业的经营能力:通过财务会计报告中的资产分布状况和资金的周转情况,可以得出关于企业运营情况的一些结论;(3)企业的盈利能力:通过盈利的金额,不同年份的盈利变化情况可以预测出未来的基本走势。这三个重要内容之间,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通过对这种内在密切联系的把握,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企业的运行状况,概括性地体现出企业的经济层面的情况。这对于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来说是十分有意义的。当然,财务会计报告只是概括性地反映一个企业在一段的时间内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这种概括性的反映只能是在整体上让我们对企业有着一个大概的掌握,但是具体方面的并不能够分析出来。在对财务会计报告进行解读分析时,我们必须结合会计报表中的辅助内容来进行帮助分析,从而更加清晰地进行分析,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在对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解读的时候,不能简单地关注于财务会计报告,还应该结合外部的经济环境、政策等诸多外部因素来进行综合的考虑,将本质的信息分离出来,摒弃无用的信息,才能帮助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财务会计报告的作用
财务会计报告的作用是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通过解读,满足使用者自身的需要,帮助其进行经济决策。对于企业而言,通过财务会计报告的形式来进行财务状况的管理,是一种重要的途径。财务会计报告通过一定的形式,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尤其是财务方面的信息数据,进行整理、汇集,做成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系统的报告,将这个报告交给管理部门。管理者通过财务会计报告可以全面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情况等,能够及时发现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帮助管理者及时做出有效的整改措施,改善生产经营管理状况,为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经济效益提供科学的依据,有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财务会计报告也方便了政府管理机构的管理。通过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政府可以及时掌握企业的状况,进而了解市场的发展状况。在市场需要进行调节的时候,政府也能够做出最快的反应,以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安稳和进步。财务会计报告是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随着经济的发展,投资行为的发生也变得越来越寻常,企业的结构也发生着重要的变化。企业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出现了投资者、债权人的经济利益关系集团。投资者和债权人不一定直接参与企业的运行过程中来,不能直接获得企业的相关运营的信息。为了进行投资,他们需要对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来进行分析,以帮助他们分析出企业的运行情况和盈利状况,帮助他们做出准确的投资行为。财务会计报告在一定的程度上还会帮助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因为企业通过编制和提供有用的财务会计报告,能够帮助使用者借助于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来源,促进资本市场和其他市场的有效动作,并促进有限的社会资源得到合理分配。财务会计报告是财务会计专业人员应该必须重视的一项报告。作为专业人员,我们应该掌握它的制定方法,还应该能够进行有效解读,以求通过财务会计报告来获得最多的信息。
作者:纪旭峰单位:山东青岛市城阳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全球的广泛施行,环境问题愈来愈受到各界的关注。环境会计作为一个特殊的经济信息系统,与传统财务会计系统有较大差异。本文探讨了双重记录和单式记账这两种特殊的记录方法,并结合环境利益这一要素,对双重记录和单式记账方法在环境会计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单式记账方法应用分析
1环境会计的双重记录系统
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环境会计信息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可以从传统财务会计系统所生成的会计信息中提取的环境会计信息,可以称为“基础信息”;另一部分是需要借助于环境会计系统进行处理并在环境会计报告中予以披露的信息。后者不能进入传统财务会计系统,而需要通过另外一个特设的会计系统来进行处理,可以称为“辅助信息”。论文百事通这两类信息构成了环境会计报告所披露的主要环境会计信息。
2环境会计的单式记账方法
在21世纪环境会计开始迅速发展的时期,将单式记账运用于环境会计系统中,能更充分、有效地达到记录环境经济交易、事项和编制环境会计报告的目的。
2.1环境会计单式记账的含义所谓环境会计的单式记账是指仅在一个账户中去记录环境经济交易和事项。单式记账的基本运用方法如下:设置一套单独的环境会计账簿(以满足环境信息报告编制为原则),对所有可以进入传统会计系统确认的环境经济交易与事项,进行双重记录,即在进行复式记账的同时,另外以单式记账的方式在环境会计账簿中予以同步记录。对于不能进入传统会计系统的环境经济交易与事项,直接进入环境会计的单式记账系统加以确认。
2.2环境会计单式记账的优点在环境会计记录中采用单式记账,有如下优点:
【论文关键词】:会计准则;制定机制;中国;美国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中美会计准则制定机制的比较分析,明确了两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制定程序、制定方法以及准则内容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制定我国的具体会计准则提供权衡和决策的依据。
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资本市场发展最成熟的国家,其会计准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际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最高水平,在会计准则的制定目标、制定机构、制定程序和制定方法等方面对其他国家会计准则的制定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我国于2007年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在整体框架、内涵和实质上实现了国际趋同,但在制定方法、制定程序等方面与美国还存在有一定的差距。文章通过中美会计准则制定机制的比较分析,明确了两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制定程序、制定方法以及准则内容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制定我国的具体会计准则提供权衡和决策的依据。
一、中美会计准则制定机制有关方面的比较
(一)制定目标方面
会计准则的目标是指会计准则的服务对象的界定。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经济环境、集团力量对比都能影响会计准则的制定,而不同的会计准则目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国家的政治程序规则。
美国会计准则以目标为导向:
1.会计报告内容应反映交易或事项的潜在经济实质,提高会计信息对投资者和其他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有用性;
【摘要】在现有大学课程中增加环境会计教育是会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分析了我国大学环境会计教育的现状及成因,结合介绍国外发达国家高校的先进经验,试图从教学培养目标、授课对象等方面提出我国高校环境会计教育的发展趋势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环境会计;会计教育;复合型人才;课程
我国《21世纪议程》中明确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能力的关键”。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是生态环境保护,而环境保护大计,以环境教育为本。大学环境会计教育的开展和实施无疑将给环境会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我国大学环境会计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学环境会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尚未形成。国内各高校中只有少数几所开设了单独的环境会计课程,名称如“环境成本会计”、“环境管理会计”、“环境审计”等。大部分高校局限于传统的会计、审计教学内容,较少或根本不涉及环境方面,即便有所涉及,也只是将环境会计的内容简单地拼凑在传统的会计、审计类课程中。形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
其一,缺乏独立、系统的环境会计理论体系或专门的环境会计制度(或准则)作为指导。我国对环境会计研究基本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对环境财务会计的核算对象、前提假设、环境会计报告披露模式、披露内容等理论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我国政府也还没有出台相关的环境会计制度(或准则)来给予指导和规范。
其二,缺乏专业的环境会计师资队伍和配套教材。环境会计是一门由环境学、经济学、会计学、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而成的学科。开展环境会计教学工作,需要授课教师具备扎实、全面的基本功,一方面要充分掌握本专业(财务会计)的知识;另一方面还必须懂得环境方面的知识,如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管理学等。目前,环境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新兴分支,其师资队伍还不健全,配套的市场教材也较少。
其三,大学环境会计的教学目的尚不明确。在那些已单独开设环境会计系列课程的高校中,开设这些课程只是让学生接触前沿理论知识,教学的实践目标尚不明确。
论文关键词新会计准则;结构;特点;意义
论文摘要:我国财政部2006年2月15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简称新准则),是中国会计发展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由于新准则目前仅在我国上市公司执行,其他企业及其财务会计人员对新准则了解甚少。为此,本文就新准则的框架结构、特点、意义略陈管见,试图再大力渲染它。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全面推出了由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组成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这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在中国会计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一、会计准则体系的框架结构
新会计准则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由1个基本准则、38个具体准则和1个应用指南构成。
1.基本准则
基本准则由11章50条构成。基本准则处于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第一层次。基本准则涉及整个会计工作和整个会计准则体系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对38个具体准则起统驭和指导作用,各具体准则的基本原则均来自基本准则,不得违反基本准则的精神。
修订后的基本准则与1992年的基本准则比较,呈现以下五个特点:
(一)资产的期末计价
旧制度中资产的期末计价均按实际成本,对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可以提取投资风险准备。而新制度规定,金融企业应当在期末对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市价低于成本的部分,应当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应当在期末时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分别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
旧制度中规定,保险公司如有经国务院特批对外进行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颁布以前投出的目前尚未收回的长期股权投资,可以增设“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进行会计核算,但对于具体的账务处理没有做出规范。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而随着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逐步放宽,保险公司进行股权投资乃至直接进入证券市场,都将成为其实现保险资金保值增值、链接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渠道。新制度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入帐价值、成本法和权益法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当然这是针对所有的金融企业)。
(三)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
新旧制度对于购入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规定相同,而对于另外几种情况存在不同程度的区别:
1.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旧制度规定按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记账,而新制度规定“按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入帐价值。”
2.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旧制度规定按评估确认的原价记账,而新制度规定“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入帐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