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自然科学课程的文化展望范文

自然科学课程的文化展望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自然科学课程的文化展望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自然科学课程的文化展望

1历史综述

(1)启蒙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继续推进“并不是理性的高扬和科学的兴盛,而是感性和想象力的放纵,以及道德秩序和政治秩序的彻底崩溃”。尤其是当工业文明的浪潮全面冲击社会文化之际,人文主义文化却丧失了原有的立场和精神,拘泥于昔日的“古风和雅韵”,沉浸在当年的“兴旺与辉煌”,致使文化走向世俗化。人越来越追求高效的现实生活,也越来越重视自身的价值,重视自然、社会与人类自身的关系,人类历经了数千年的文化沉积,越来越激发出人对自然与社会认知的激情与兴趣。人类在科学与理性的旗帜指引下,一代解放主义思想家开始了一场思想的变革———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与自己不成熟的状态。……Sepereaude!(要敢于认识!)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怀疑即有观念与前提,对事务进行批判的重新建构,成为启蒙运动的基本原则。启蒙运动的领袖之一狄德罗(DenisDideror)曾说过:“一切事务都需要检验,一切都需要过滤筛选,没有任何例外。”启蒙运动的实质在于科学理性文化的形成与扩展。18世纪后,随着牛顿思想的广泛传播,启蒙运动也开始向纵深发展。科学理性文化已成为一种无法阻挡的力量。

(2)14世纪以来课程的发展随着启蒙运动的深化,近代教育从17—19世纪经历了两个阶段的跳跃式发展。第一阶段,17—18世纪资本主义教育形成,同时自然科学也有较大发展,但这一发展并非得益于科学教育,相反这个时期的科学在教育中几乎没有什么地位。自然科学在17世纪中叶才获得独立学科的地位,但还未能发展到开展专门的学校教育,到18世纪,在大学里的医学院首先出现有关自然科学知识的讲座,但内容多与医学、解剖学和动物学有关,其工具主义品性依然凸显。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出版了不少自然科学著作,其中还包括自然科学教科书。第二阶段,19世纪以后科学迅速发展,在启蒙运动的催化下自然科学与人文主义成为并列的文化体系。自然科学的学科体系也在这个时期建立起来。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到来,对自然科学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多,教育及课程都有了极大的发展。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大力发展了教育体系,加强了科学知识在课程结构中的比例,到了20世纪中等学校才逐渐有了系统的课程教育。

2文化进化的历史批判的课程分析研究

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复兴,启蒙运动的理性科学复兴,带动人类文化的极大丰富,最终文化内核分化为人文与自然两个基本领域。启蒙运动对于自然科学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它为人类的自由理性争得了应有的生存空间,也造就了许多卓越的哲学、科学、思想家,但是启蒙运动最终还是难避免走向神坛的历史结局,在一大群“所谓自由永恒的真理认知者”的鼓吹下走上了唯科学主义的世俗化道路。

(1)课程唯科学主义锁定20世纪在理性主义的光环中推演出来的唯科学主义、技术理性主义、功利主义、唯物质主义迅速席卷社会文化的每一个角落,在启蒙思想家引以为豪的理性解放中毫无约束地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孔德(AugusteComte)的实证哲学、穆勒(JohnStuartMill)的精确科学已成为20世纪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主导思想和基本方法。科学成了全部社会文化的最高尺度与标准,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开始迈向“科学化”的进程。以至于各门具体学科无不遵循“量化”、“实验化”、“操作化”的原则及方法进行“科学化”的改造。科学文化已不再有启蒙时代深层的目的性与价值性。一切课程都指向物化的文化与科学,追求科学成为教育的唯一目标,课程的终极使命。教育培养的就是自然科学的科学家,不是具有自然科学文化素养的个体。文化素养甚至反成为科学素养的组成部分,课程的文化品性被科学品性所取代。科学超越文化成为社会价值的终极标准。这是逻辑的混乱,更是人类高等文明背后的理性混乱。这一切使得人们在盲目追求科学进步的同时,带来文化的停滞。文化被打上科学的烙印,“知识就是力量”的理性、功利主义观念取代了古老的“知识就是美德”的神话。课程不再是育与教的“教育性教学”,教与育的平衡被打破,基础教育课程培养出的是畸形的自然科学人才。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间的鸿沟带来人才培养的割裂与人才素质的偏态化发展。

(2)课程实用主义锁定课程是传递自然科学知识的工具,这一课程的基本属性是无法否认的,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教育就是要以牺牲人文品质来成就科学培养。实用主义思想成为基础教育的主导思想,课程的功能在于承载教育教化的功能性的符号体系,是为教育提供“教育场”的载体。精确化、实用化、标准化、高效化成为基础课程不可或缺的标准。

(3)课程世俗化锁定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的启蒙运动,使人们在寻找自我解放中再一次锢束了自己的天良理性,当人类试图去追求理性的无限超越时,却成了有限世俗化的牺牲品。物道主义、实用主义的膨胀使得文化失去了人性的无形内涵,并形成“一系列非文化的文化现象”。文化的世俗化冲淡了课程与文化的内在魅力,使得本来理性的课程变得更加直白。文化的世俗化使人成了消费的奴隶、技术的奴隶,甚至科学的奴隶,这样的基础教育会造成学生人格的分裂与肢解,人性的扭曲与异化。课程的文化性其最终目的是使人成为超越“文化”与“世界”的进步性个体。但是世俗化却使文化的神圣超越性大打折扣,在教育中要传递文化的深度价值与超然性也无法实现。一个现实是课程文化在其世俗化的发展中逐渐背离了原初解放人、塑造人的宗旨,成为物欲文化的“帮凶”。

3文化醒思的课程分析研究

启蒙运动在对牛顿思想进行哲学化解释之后,伏尔泰(Voltaire)提出自由、平等观念和自然法权的思想;孟德斯鸠(CharlesLouisdeSecondatMontesquieu)提出了高于一切的“法的精神”,强调理性精神的决定性作用,认为人类的法就是人类的理性。这样,科学理性精神便被融入了社会政治思想领域,形成了一种政治理性主义的文化观念。至此科学理性文化开始以一种具有号召力的、独立的姿态进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科学理性经过启蒙、独立最后迈进了崇拜的时代。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倡导,奠定了启蒙运动的文化基础,形成从人文到理性的超越,自然科学就是在这种超越中产生的,但是科学主义的兴起却为自然科学又带上了新的枷锁。自然科学是启蒙运动中理性解放的产物,但是它继承了科学的品性却忽略了文化的品性,使得课程带来许多畸形化的发展。

4结论

马克斯•韦伯(MaxWeber)曾用“怯魅”(Disenchant-ment)一词来概况近、现代文化思想及宗教发展的世俗化轨道。历史进入一个人们不再把来世生活看得比现世生活更重要、更确定的时期。在这一历史时期,一切神圣的东西或现象似乎都已从人们的思维中消失,尤其是在现实主义的文化视野中,对神圣的漠视连敬而远之都谈不上。世界进入了追求“科学”,而物欲横流的“科学”时代,这是需要教育拯救的,尤其是以自然科学等为代表的,因为只有科学主动地回到文化的范围之内,课程的文化品性才能发挥作用,激发课程的自生成、自组织性,促进课程的健康、良性的循环发展。

作者:廖志刚张泽民袁苗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鸡西职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