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黄板悬挂对平菇眼蕈蚊诱杀效果的影响范文

黄板悬挂对平菇眼蕈蚊诱杀效果的影响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黄板悬挂对平菇眼蕈蚊诱杀效果的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黄板悬挂对平菇眼蕈蚊诱杀效果的影响

《中国植保导刊》2016年第四期

摘要:

黄板诱杀是防治菇蚊蝇的常见措施。为探索平菇(Pleurotusostreatus)菇房中,黄板悬挂位置与高度对眼蕈蚊(sciaridflies)成虫诱杀效果的影响,本试验选取日光温室型平菇菇房,在成虫盛发期,先后设置双风口和单风口两种通风模式,调查了棚室内北、中、南3个方位及其1、1.5、2、2.5m等不同悬挂高度的黄板诱杀眼蕈蚊的数量,并分析了诱虫数量与悬挂位置的照度值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开双风口时,黄板悬挂在棚南侧2.0m处时诱杀效果最佳;在只开腰风口时,最佳位置为北侧高度为1m处。回归分析表明,诱虫数量与照度值之间的线性相关不显著。

关键词:

黄板诱杀效果;平菇;眼蕈蚊

菇蚊蝇是菇农对双翅目害虫成虫的俗称,属于食用菌生产中的重要害虫,主要以幼虫为害。幼虫取食菌丝或原基,或钻蛀幼嫩子实体,可形成退菌、原基消失或子实体孔洞等诸多危害。成虫可传播螨、线虫、真菌、细菌等有害生物,造成病虫害的蔓延,形成间接危害[1-2]。菇蚊蝇一般可造成15%~30%的产量损失,严重时损失可达50%以上,甚至绝产。菇蚊蝇种类众多,但以蚊类害虫为主。其中,眼蕈蚊(sciaridflies)在食用菌生产中属于常见易发种类[3],其腐生性强,成虫产卵于培养料或子实体上,孵化的幼虫即可取食菌丝体和子实体。由于眼蕈蚊隐蔽在食用菌培养料内为害,个体小、适生能力强、繁殖速度快,待发现为害症状时再进行防治不但效果差,还易造成药害和农药残留超标,因此,生产中对高效、安全的物理防控技术越来越重视。黄板诱杀技术利用昆虫对特定色谱的趋性进行诱杀,具有操作简便、效果明显、实用性强等特点。当前食用菌生产中黄板使用多参照蔬菜大棚内的悬挂方法,缺少针对菇房生产环境和害虫发生特点的具体技术。由于食用菌和普通绿色作物在生长环境、栽培模式、害虫种类与习性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有必要对食用菌生产中黄板的使用技术进行研究。笔者在北京平菇(Pleurotusostreatus)生产基地,选取不同安置位置与悬挂高度对黄板诱杀眼蕈蚊成虫的效果进行比较试验,期望明确最佳的位置和高度,为生产应用提供技术参考,更高效地发挥黄板的诱杀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及环境试验地点为北京市顺义区杨镇后王会村平菇生产基地的日光温室菇房,长53m,内跨宽8m。食用菌为平菇,品种为平菇99。垛式栽培,菌墙南北向,菌垛高度约为75cm,全棚共54垛。试验于2015年4月进行,处于出菇后期。

1.2材料诱虫黄板:规格25cm×30cm,带网格,每格面积为5cm×5cm,生产厂家为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照度计:品牌为CEM,型号:DT8808。

1.3试验设计为了对比风口数量对诱集数量产生的影响,本次试验共设置双风口(同时打开腰风口和顶风口)和单风口(仅打开腰风口)两种试验环境条件。在棚内南北方向上设北、中、南3个位置处理。综合考虑菌垛高度、日光温室棚高及棚内安装的喷灌水管布局等因素,在北面位置设4个高度,分别为1、1.5、2、2.5m;中、南两个位置各设3个高度,分别为1、1.5、2m。黄板高度均为黄板底边距地面的高度,各高度处理均重复4次,不同重复地点间距约13m,黄板平行于菌墙悬挂。

1.4调查方法每天11:00更换新黄板,旧黄板取下后用保鲜膜覆盖并标记。每块板双面各5点(对角线)调查取样(每点取2个小格,每格面积:5cm×5cm),分别记录诱虫数量;双风口试验连续调查记录8d,单风口试验调查记录7d。每天12:00测量并记录黄板双面的照度值,双风口试验连续调查记录8d,单风口试验调查记录7d。

1.5数据分析利用SPSS16.0进行单因素方差、双因素方差与线性回归分析,在excel2003中完成作图。

2结果与分析

2.1位置与高度对诱虫数量的影响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菇房开双风口时,位置(df=2,F=42.91,P<0.01)和高度(df=3,F=4.90,P=0.002<0.01)对诱虫数量均有显著影响,但二者不存在交互作用(df=4,F=0.81,P=0.52>0.01)。同一高度下,不同位置上的诱虫数量存在显著差异,且均以南侧诱虫数量最多(图1)。在同一位置时,北侧(df=127,F=2.97,P=0.035)和中间位置(df=95,F=3.44,P=0.036)上不同高度之间的诱虫数量存在差异显著,南侧差异不显著(df=95,F=2.04,P=0.135),不同位置均以高度2m处诱虫数量最多。单风口时,位置(df=2,F=9.92,P<0.01)和高度(df=3,F=4.64,P=0.003<0.01)也对诱虫数量具有显著影响,且二者不存在交互作用(df=4,F=1.39,ZC=0.24>0.05)。同一高度时,北侧诱虫数量较多。除高度为2m不同位置的诱虫数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之外,其余高度不同位置的诱虫数量间差异不显著(图2)。同一位置,高度1m处诱虫数量最多,北侧不同高度之间的诱虫数量差异不显著(df=111,F=0.127,P=0.944),但中部(df=83,F=5.03,P=0.009),和南侧(df=83,F=5.31,P=0.007)不同高度之间的诱虫数量存在极显著差异。

2.2诱虫数量与照度值之间的关系试验期间,照度值最高为12652.5Lx,最低为4.69Lx,相应诱虫量分别为327头和148头。照度值最高是最低的2697倍,而虫量仅为2.21倍。回归分析表明,诱虫数量与照度值之间的线性相关不显著(图3)。

3讨论

黄板诱虫数量受到悬挂位置、高度和环境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4-5]。菇房中悬挂黄板随意性很强,多数生产者仅考虑操作是否方便,而不考虑悬挂位置与高度对诱虫数量的影响。食用菌大多在弱光或黑暗条件下生长,生产平菇的日光温室通过打开风口进行通风透光。在京郊平菇生产中较常见的是仅打开腰风口,或者同时打开腰风口和顶风口。不同的放风模式形成的棚内光线强弱不同可能会影响其中悬挂黄板的诱虫效果。本试验结果显示,不同风口数量的温室内悬挂位置与高度对黄板诱虫效果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在腰风口和顶风口同时打开的日光温室中,在棚内南侧高度2m处的诱集效果最佳,在仅打开腰风口的日光温室中,最佳位置是棚内北侧高度1m处。根据研究结果,为了提高诱虫效果,双风口温室可以将黄板悬挂在南侧,高度2m为宜,单风口时,可选择北侧1m以上位置。通过分析照度值与诱虫数量之间的关系,发现诱虫数量与照度值之间的线性相关不显著。在北侧,不同日期的诱虫数量随着照度值增加而明显增加,但是在中部和南部变化趋势不明显,有时甚至出现高度值增加而诱虫数量下降的现象。因此推测,菇房中黄板的诱虫数量,可能受到气温、风力、光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今后,需进一步研究这些因素对成虫趋黄行为的影响,以期确定黄板的最佳使用技术。

本试验进行时为4月,棚室内菇蚊蝇的优势种群为眼蕈蚊科(Bradysiaimpatiens和Lycoriellaingenua为主,经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曲绍轩鉴定)。在北京地区,进入夏季高温期(7-8月)时,菇蚊蝇的优势种群会更替为粪蚊(Coboldiasp.)。粪蚊成虫飞翔能力较眼蕈蚊差,且有群聚成团的特性,棚室中黄板悬挂的最佳位置是否会有变化也需今后进一步开展试验。

参考文献

[1]何嘉,张陶,李正跃,等.我国食用菌害虫研究现状[J].中国食用菌,2004,24(1):21-24.

[2]罗佳,庄秋林.食用菌害虫———眼蕈蚊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J].热带作物学报,2006,27(4):83-86.

[3]沈登荣,张宏瑞,张陶.我国食用菌眼蕈蚊的研究现状[J].中国食用菌,2008,27(1):48-50.

[4]温志强,边广,刘新锐,等.粘虫色板防治菇蚊菇蝇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239-243.

[5]赵永根,卞觉时,郁卫.黄板对棉田烟粉虱和非靶标昆虫的诱杀作用[J].植物保护,2008,34(3):144-147.

作者:孔繁建 张智 谢爱婷 吴晓晨 师迎春 崔丽娥 单位:北京市顺义区蔬菜生产技术服务中心 北京市植物保护站 北京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