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昆虫行为与习性智慧课堂的构建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文章阐述了智慧课堂的特点,分析了昆虫行为与习性智慧课堂的构建意义,从课前阶段、课中阶段、课后阶段指出了昆虫行为与习性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智慧课堂;微课;昆虫行为与习性;教学设计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日常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关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微课、翻转课堂、MOOC、创客教育及智慧课堂等[1]。其中智慧课堂主要利用智慧教学法开发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信息化教育发展的成果。
一、智慧课堂的特点
智慧课堂借助“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创造灵活、实用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充分展现了“教育为学习者的智慧发展服务”的理念[2]。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智慧课堂具备“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等特点。智慧课堂在教学流程设计中充分考虑“教”与“学”的统一性,主要采用“三段十步”的教学模式,即由“课前、课中、课后”教学环节组成的三个教学阶段,以及由“学情分析、预习测评、教学设计、情景创设、探究学习、实时检测、总结提升、课后作业、微课辅导、反思评价”等过程组成的十个教学步骤[3]。
二、昆虫行为与习性智慧课堂的构建意义
目前,在国内外教学研究中,智慧课堂有关“教”与“学”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针对一门具体课程的智慧课堂设计研究不多。而构建昆虫行为与习性智慧课堂能够为教学研究提供实例。另外,“昆虫行为与习性”主要讲述昆虫的定向、交配、产卵等行为特点及生活习性的课程,该课程是植物保护专业的基础课程。而构建昆虫行为与习性智慧课堂,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
三、昆虫行为与习性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
第一,课前阶段。本阶段主要内容是分析学生学习情况,根据学情设计教学内容。首先,教师利用平台分析学生作业及历史成绩情况,准确掌握学生学习“昆虫行为与习性”课程的情况,进行该课程的教学目标预设。其次,教师准备昆虫行为与习性智慧课堂的视频、学习课件(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预习测试题等预习资料,通过平台将资料推送给学生课前预习,督促学生提交预习测试题及遇到的问题。最后,教师通过测试评价信息系统分析学生的预习测试题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据此制定适合“昆虫行为与习性”的教学设计方案。
第二,课中阶段。本阶段主要内容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探讨活动。首先,在情境创设上,学生通过平台展示自己对“昆虫行为与习性”的课前预习成果,教师针对学生的预习反馈情况精讲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在探究学习阶段上,教师“昆虫行为与习性”的探究任务及相关要求,组织学生开展团队协作完成任务。再次,在实时检测上,教师利用平台对学生的课堂任务及测试题目进行实时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现场评价。最后,在总结提升上,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突出“昆虫行为与习性”的知识重点,详细讲解知识难点。
第三,课后阶段。本阶段主要内容以个性化辅导为重点。首先,在课后作业上,教师针对课堂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昆虫行为与习性”作业,并推送适合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复习资料。在微课辅导上,学生做完作业后在平台上提交,教师根据作业情况录制批改微课,及时推送给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在反思评价上,学生根据教师反馈的作业批改微课,在平台上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教师讨论交流,认真总结反思,强化学习效果。
总之,昆虫行为与习性智慧课堂以其灵活性、实用性和交互性等特点,不仅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还可以激励教师不断收集优质的教学资源。因此,在未来的“昆虫行为与习性”教学中还要继续利用“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平台完善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本智慧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房婷玲,曹菡,王长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初探:以“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7(3):77-83.
[2]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7-15.
[3]刘邦奇.“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51-56,73.
作者:蒋兴川;李晓萌;周丽君;黄勇;操海群 单位: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