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信息科技时代下生态文化研究范文

信息科技时代下生态文化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信息科技时代下生态文化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信息科技时代下生态文化研究

1生态文化自觉概念的提出

“生态文化”这一概念最早是出现在罗马俱乐部创始人佩切伊在1984年《世界动态学》杂志上发表的《21世纪的全球性课题和人类的选择》一文中。“人类通过技术圈的入侵、榨取生物圈的结果,破坏了自己明天的生活基础,人类自救的唯一选择就是要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那种文化革命,形成一种新的形式的文化,即生态文化”。而国内学者是余谋昌最早使用“生态文化”这一概念,余谋昌认为:“从狭义理解,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从广义理解,生态文化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生态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次质的飞跃,它突破了传统思维模式的限制,以一种全新的视角从人与自然的各自本性研究出发,探讨自然本身和人一样是存在自身价值的,而不是因人的存在才有价值,从而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导人们建立与自然共存共荣的观念。所谓“文化自觉”,是借用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文化自觉则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文化自觉不带有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它不是复旧,也不是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当下,生态文化作为时代的产物,生态文化自觉也是不容忽视的。而生态文化自觉就是对生态文化觉悟和觉醒,是人对生态文化的发展历程、价值取向、理论体系的一种理性认识和科学把握。即是以理性的思维自觉地观察、认识、把握生态文化,同时自觉地将生态文化付诸于实践。

2生态文化的理论自觉

墨迪说过:“我们没有认识到一切事物有在本质上相互联系。”这也许是当代生态危机产生的认识根源。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文化,其理论的自觉,首先是作为文化主体的人主体意识的自觉。人类要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古代人对大自然充满畏惧,将自然界尊奉为神,人被大自然控制,属于被控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模仿阶段,人们奉行“天命论”,开始认识自然界,顺应自然,效仿自然以求得自身的生存。第三个阶段征服阶段:在西方“天人分离”的思维模式下以及机械论自然观的影响,人把自然作为异己对象,开始借助科技的力量对大自然进行掠夺,成为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可以说牛顿一笛卡儿世界观是工业革命以来的二百年时间里,人掠夺自然、主宰和统治自然的哲学基础。现在生态危机的日益严峻,人类开始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生态文化的指导下,人类以一种有机整体系统的角度来看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关系,三者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整体。

它摒弃了自然本身无价值的观念,以尊重人、自然整个自然界所有物种生命的价值为主线。反思了人类中心主义,改变了人类自身的旧价值观,指导人类向生态价值观转变,从统治自然到尊重自然过渡,努力使人类与自然达到和谐的阶段。可以说,生态文化汲取各种文化精华的文化。它指导人类在探索自然和发展自身的过程中,积极调整人类的实践活动,对自身的能动性不断地进行反思,不再将人与自然视为主客二分,肯定了人与自然这对主客体是相互联系的。哈肯的协同学理论就表明任何生物与环境协调地相互作用是一种合作关系,而不是一种单向利用的关系。人类的诞生形成新的生物与环境的合作关系,亦即人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协同关系;潘光旦曾提出“位育论”,“位育论”源于《中庸》上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有个学者下注脚说:‘位者,安其所也;育者,遂其生也’。即人类在大自然,无论个人、集体、整个民族都应该在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找自己合适的位置,并在所属自己的位置上求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类与固有的自然环境是相成而不相害的关系,对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核心价值观的生态文化的理论自觉,会使得天地万物在宇宙中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人类不再充当自然的征服者和主宰者来肆意破坏自然,而会在整个环境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使得人类本身和自然达到和谐共生。

3生态文化的实践自觉

从文化自觉的概念上看,文化自觉不单单仅是一个口号,一个理论命题,而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弘扬生态文化,功在实践。人类生存与发展,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维系生命的支撑系统——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人类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所有生产生活,都与生态文化直接相关”。实践中,要从浅层生态学向深层生态学过渡,学习自然生态智慧,摒弃现在掠夺自然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使现在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都生态化。生产方式方面: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整个生产模式为“资源资源——产品加工——绿色消费——产品废弃——资源再生”的反馈式闭合循环流程。整个过程在物质不断循环的基础上建立,实现了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可持续利用,使整个生产经济活动都生态化。生活方式方面:提倡人们简单、简约、简朴的生活即低碳生活。消费方式方面:转变人们的消费理念,提倡科学的、生态的消费理念,指导人类消费行为应将经济发展和自然保护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理性生态的消费即绿色消费。在制度方面,生态文化要改变传统以往的自发破坏环境的社会制度,建立人与自然的伙伴共同体,以及人类社会共同体关系的模式.从而使环境保护制度化。从生态文化中汲取生态智慧,努力创造出新的更适合施用在自然的技术形式。总之要实现自然价值、社会价值、人类自身价值的完美统一,必须将生态文化的理论自觉付诸于实践,在实践上达到自觉,从而才能向人类的未来展现出一个和谐美好的画面。

信息科技的发展本身是无善恶之分,但人们应该合理地运用信息科技。就人类面临的全球灾难性的生态环境后果的现在,人类不能再将信息科技置于无监督的范围之外,必须对科技进行必要的反思,批判和监督。当下,作为人类文化发展的新形态——生态文化重塑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化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在整个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作者:王珍单位: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