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职生在科学研究中的革新研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创新在科学研究中的定义
对于创造来说,任何一种经创造出来的新事物,经过在外界的使用就会被异化改变或固定模式化,某一种模式就会将新的价值禁锢起来。而创新则是要突破这一种固定的模式,将事物的价值不断扩大。二者相比,创新比创造容易,而所得到的经济与社会价值也可能会更高。创造的成果经由创造扩展后,有助于降低社会实践所带来的成本同时也能提高相应的实践效率。所以,基于创造实践上的创新,是其实践活动的有效延续。在科学研究中的创新的目的主要是探索和研究人类社会,以发现和理解人类社会的真实存在。
2创新在科学研究中的内涵
创新是任何一个科学发明和创造的基础,科学研究也正如此,如果没有创新,那么也就无法支撑“科学研究”这座“大厦”。因此创新在科学研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2.1立足于实践任何创新都脱离不开实践,脱离开实践的创新只能是空想,只有实践中的创新才能是科学研究的基石和源动力。因为只要在实践中发现了问题,就需要在现有技术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当已有技术无法解决时,人们就被迫寻求新的路径和方法了,这样科学研究就实现了创新,然而这个过程必须立足于实践。科学研究中的创新立足于实践,这就需要学生把创新的思维从实验室拓展到整个人类社会,例如爱迪生发明电灯泡是想给黑暗中的人类带来稳定的光源;从一个学科拓展到更多学科,如大气中有害气体的治理研究,仅运用单一环境学知识是无法解决的,这就需要联合运用化学知识、物理知识和相关生物技术等来处理;从单一的思维方式拓展到全方位立体式的思维方式,如在研究人类犯罪的影响因素中,有的学者跳出了传统的思维方式,转而运用一些新的分析方法(如:地理学中的空间分析法)从新的视角对其进行了精辟的阐述。因此作为科研工作者,只要多注重实践和身边的点滴,那么创新之火不知不觉地就被点燃了,这样就可以为我国建设好创新型国家增砖添瓦。
2.2着眼于探索因为创新是创造新事物和提出新技术或理念的基础,在某些方面来说就是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那么什么方法可行,什么方法不可行,我们并不清楚,这就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探索。科学研究中的难点要解决,我们需要探索其突破点;科学研究中的疑点要释疑,我们也需要探索。例如:如果没有我国东汉时的蔡伦探索出造纸术,那么我们现在只能用昂贵的帛或者繁重的竹简;如果没有帛或者竹简的先驱探索,那么我们现在只能在更繁重的龟壳上刻字;如果没有在动物尸骨上的刻字技术的探索,那我们现在只能结绳记事;如果没有各种技术创新的探索,那么我们现在只能生活在原始社会。又如: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泡的时候探索失败了上千次,才最终发明出了灯泡。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科学研究中的创新探索道路是非常崎岖的,这需要我们科研工作者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
2.3侧重于科学性科学研究讲究一定的科学性,那么科学研究中的创新则更要侧重于科学性,只有能这样才能使得这种创新符合客观实际,真正地解决问题并得到传承。而这样的创新不一定最终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但也需要我们把每一个创新步骤都完整地记录下来,最后科学严谨地对其进行分析,为后面的创新提供一个参考。
3创新在学生科学研究中存在的挑战
3.1功利心强当今社会,随着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基于此现实的高职生们,功利化思维逐渐加重。在校学生普遍渴望在参与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并且在具体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从而为将来踏入社会参与工作或者继续学习深造奠定更为厚实的基础。这一思想十分正确,但当许多学生一旦获得了某种有利于自己就业的“敲门砖”后,会不管不顾所做的事情是否完结,就轻易地选择放弃。
3.2缺乏正确的引导前者所描述的学生毕竟还只是少部分,但大部分学生是缺乏中高级职称教师或者资深学者的正确引导来进行创新,这样就会导致以下问题:(1)由于过多地注重了知识的继承和储备,对研究能力并不重视,动机不正,愿望不大,导致一些学生的创新意识弱;(2)由于思维能力无培训,也无重点培养,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强;(3)由于没有此类创新课程的开设,也无系统的研究方法的培训,导致学生的研究方法懂得较少;(4)由于不具备广博的知识基础,更多地注重追求专业知识的精深,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够合理。
4.1增设创业创新课程在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大多数学生都有自主创业的打算,但是都止步于对这个领域的陌生,因此笔者认为需要在高校增设关于创业的课程,这样以创业带动就业来缓解就业难题。其次是当下的学生在研究问题的时候总是与现实脱节,以至于研究出的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因此高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增设创业创新课程,让这些处于象牙塔顶端的学生们意识到所有研究的理论或者得出的创新点必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能解决实际问题了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从而实现自己的就业就不再是难事。并且在这类课程当中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也可以给学生们以启示,使他们摒弃不良习性,形成良好而健康的个性,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为高职学生踏入社会今后开始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4.2改革教育体制要实现上述课程的开设,首先是改变现行的教育体制,因为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都是就业型人才,是被动的就业,而现在国家大量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教学在理念上有了重大的变革调整,高职院校应该适应教育的发展方向,必须实现由就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向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与此对应,更要改善增加多种教学方法,以人为本,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中心来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同时,要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包括优化课程设置,调整专业结构,加强素质文化教育,拓宽个人专业面,改革考试方式,增加开放实验室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比例;要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习实训教师的队伍建设,扩大扩宽校外实习实践、增加实习基地,让学生在校和实习期间参与科技创新创业研究。
4.3组织各类竞赛、科研及学术讲座国家及各省、区、市之所以组织各类创新的竞赛,就是为国家储备或选拔创新型人才做准备的。因此高职院校一方面是组织和支持本校学生积极参赛,另一方面是根据本校的实际举办一些有自己特色的创新性活动,那么在这当中肯定有一部分学生脱颖而出,高校可以组织这些学生和其他学生交流心得,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作为高等学校,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邀请外界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设更多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讲座,邀请各界专业知名人士、校外专家学者来校举办讲座和报告,开阔学生的视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4.4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为激励学生在科研创新方面的热情,学校应从创新型的校园文化建设着手,多方面营造相应的环境,通过创新文化环境来潜移默化地影响高职学生,将文化环境逐步内化为个人素质,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励挖掘高职学生们的求知欲望,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不断创新,提高他们的创业创新能力。同时,学校还应设立学生创新专项奖学金,奖励在科研创新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学生。为鼓励科研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学校应在推优指标中期选拔等方面向科研创新人才倾斜。
5小结
科学研究起源于疑问,而要解决这些疑问时,肯定是现有的技术及水平无法达到,需要通过大量的经验及数据来发现新的解决方案,这就涉及到了创新,因此如果没有创新的话,那我们人类只能原地踏步,也就没有“科学研究”这个命题了。学生科研创新对实现中国梦具有很高的价值,从学生时代开始从事科研创新活动是一件既利于个人价值实现、也利于社会进步、更利于国家建设的大事。通过高职学生在校时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能解决我国当前就业紧张的问题,又能使学生在社会中充分展现个人价值,还能更为有效推进和谐社会中国梦的建设。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创新首先需要对自己所从事的课题了解,而且要具有一定的知识背景,不能是凭空想象;其次是需要善于观察科学研究或科学实验中的一些异常现象,从中发现别人所没有发现的东西,或者在别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或延伸;最后,这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坚持不懈,这才是科学研究所需要的,也是科学创新中最重要的!
作者:张岱单位:安顺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