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生物技术教学创新昆虫实践的作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昆虫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书本理论知识和科研方法,由传统的验证型实验教学模式转变为研究型实践教学模式,其核心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应遵循如下原则:①理论和实践并重,增加了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应用;②内容结构全面系统,突出教学重点,介绍我国及本地农业生产及资源开发有关的昆虫类群;③联系实际,辐射科技前沿。结合20世纪以来国内外昆虫领域研究的成果,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佳木斯大学在进行研究型实践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授课内容上下衔接,避免重复,突出引导与启发的作用,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②学习实践知识,掌握实践方法的灵活运用;③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助科研。部分昆虫体型小,有些典型特征肉眼难以观察,因此必须借助体视解剖镜来观察,这是昆虫实验课面临着的实际问题。在实验课中引入彩色体视显微镜,对于不易观察的内容,教师可以在体视解剖镜下操作,同时学生得到教师的指导,将昆虫实验教学效果提升一个新的高度。由于电化教学的运用,使得实验教学实现了质的飞跃,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昆虫实践环节创新
针对生物技术专业要培养合格的从事生物领域所需的专业人才的特点,改变以往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佳木斯大学确立了实验课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提高培养学生实验技能重要原则,提高了学生在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选择昆虫丰富的季节,利用周末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调查。野外调查地选择在植被与生态条件较好、昆虫物种丰富的四丰山风景区,该地是野外科学考察的理想基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可确保昆虫的分布面广与多样性。
2.1昆虫野外调查的实践
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结束后,组织学生到野外进行昆虫采集调查。在课堂教学提前完成了昆虫纲各目的介绍,在生物标本馆进行分类学实践,对昆虫纲的各目进行观察,让学生掌握昆虫各目的主要识别特征,从而为野外实习奠定基础。调研前期,在采集用具发放、采集地点确定及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周密布置及详细计划,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对调查过程中教学方式做了相应调整,如白天野外采集时,要求观察昆虫的生境,通过采集增强学生对昆虫的感性认识。根据昆虫趋光性的特点,在夜里组织学生用高压汞灯进行灯诱,这种采集方式既直观地诠释了昆虫的趋光性,又保证了采集的质量和数量,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启发学生在采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观察、思考,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昆虫标本鉴定实践
野外调查结束后,实践教学环节尚未结束。要求学生进行标本制作,并安装昆虫采集标签,最后进行科学鉴定、分类。学生利用课本的昆虫分目检索表根据相关特征对标本进行初步检索,将采集的标本丰富到实验室或增加到生物标本馆进行展览,这极大地改善了观察标本陈旧以及实验室标本短缺的现状[3]。
2.3昆虫调研报告的撰写
在野外调查结束后,要求每位学生撰写昆虫野外调查的总结报告。对采集方法和数据进行归纳、总结,便于今后查缺补漏,优化实践教学。这使在野外调查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也让学生接触并查阅了大量的专业书籍,这样自觉地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分析和解决问题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实践环节的开展,也是使学生更加团结,锻炼了学生的耐心,增强了自信心,为他们成为合格的现代化人才奠定了经验和知识基础。
2.4参与昆虫研究的实践
以科研促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昆虫教学仅局限于一般教科书,教学方式只包含课堂讲授和教学实验观察标本,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已经不适应生产实际、社会服务。结合工作实际需要,在教学中发挥科研实践工作的优势,大力推广以科研促教学这一实践教学模式。积极创造科研与实验条件,让大学生参与到指导教师的科研工作中,成立课外小组。学生通过参与指导老师的科研工作,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基本科学素质,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缜密的研究作风。许多学生课余时间会到实验室做研究、查资料,结合教师的科研工作为学生增加了难度较大的设计性实验内容,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
3展望
实践教学改革对于生物技术专业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真正理解课堂讲授内容,同时对于课堂讲授知识的消化、吸收、提炼至关重要。要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和数量,相信经过不断摸索、探讨,一定会找到适合昆虫实验教学方式,以改变单纯以考试作为评价学生成绩的标准,兼顾课堂表现和实践环节,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使昆虫学课程得以健康、良性发展。
作者:罗志文李秀霞许龙李丽薛春梅单位: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