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蒲桃枝叶挥发性成分的对比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4年第六期
1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分别取蒲桃枝、蒲桃叶挥发性提取物1μL,进样,用GC-MS仪器进行分离测定。相色谱条件:HP-5MS5%PhenylMethylSiloxane(30m×250μm×0.25μm)弹性石英毛细管柱。柱温50℃,保持2min,然后以4℃/min升温至230℃,保持20min;载气为高纯度氦气(99.999%);气化室温度250℃;分流比40∶1;载气流量2.0mL/min;柱前压15.08psi进样量1μL。质谱条件:离子源:EI源;四极杆温度150℃;离子源温度230℃;发射电流34.6μA;电子能量70eV;接口温度280℃;倍增器电压1936V;质量范围10~550amu。分析方法:得到的峰用HPMSD化学工作站检索Nist98标准质谱图库和WILEY275质谱图库,同时结合有关质谱图文献解析,得出各组分的定性结果,通过对总离子流图的面积归一化测得相对含量。
2结果与分析
本实验分别从蒲桃枝、叶中提取出1.2mL、1.1mL无色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别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分别从枝中分离出48个峰,鉴定了其中的35个,占挥发油总量的54.13%;叶中分离出73个峰,鉴定了其中的42个,占挥发油总量的62.70%。总离子流图见图1、图2,挥发性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黔产蒲桃叶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为萜类化合物,其中单萜类化合物18种,倍半萜类化合物16种,分别占挥发油总含量的17.86%、27.48%。相对含量较高的化学成分依次为香叶基丙酮(8.898%)、绿花白千层醇(4.797%)、顺-10-甲基萘烷酮(2.603%)、3-(1,5-二甲基-4-己烯基)-2,2-二甲基-3-环戊烯(2.576%)、1-(1,5-二甲基-4-己烯基)-4-甲基苯(2.426%)、柏木脑(1.939%)、1,7,7-三甲基双环[2.2.1]庚烷-2-醇(1.391%)、1-氧杂螺[4.5]癸-7-烯,2,10,10-三甲基-6-亚甲基(1.093%)、香橙烯(1.013%)等。从表2可以看出,黔产蒲桃枝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为萜类化合物,其中单萜类化合物17种,倍半萜类化合物12种,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22.32%、26.82%。相对含量较高的化学成分依次为柏木脑(5.777%)、茴香脑(3.945%)、棕榈酸(2.989%)、香叶基丙酮(2.959%)、a-金合欢烯(2.854%)、香橙烯(1.926%)、1,7,7-三甲基双环[2.2.1]庚烷-2-醇(1.856%)、柠檬烯(1.626%)、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1.519%)、芳樟醇(1.204%)、a-律草烯(1.177%)、β-没药烯(1.122%)等。
3讨论与结论
蒲桃系传统植物药,其茎、果皮、种子、根皮、叶均可供药用,在中国药用资源分布广泛。本文以黔产蒲桃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枝、叶挥发油组成成分。结果从黔产蒲桃枝叶的挥发油中共分离鉴定出55种化合物,其中有20种相同化学成分,包括香叶基丙酮(蒲桃叶8.898%、蒲桃枝2.959%)、6-甲基-5-庚烯-2-酮(蒲桃叶4.257%、蒲桃枝1.268%)、壬醛(蒲桃叶1.547%、蒲桃枝2.613%)、1,7,7-三甲基双环[2.2.1]庚烷-2-醇(蒲桃叶1.391%、蒲桃枝1.856%)、茴香脑(蒲桃叶0.412%、蒲桃枝3.945%)、柠檬烯(蒲桃叶0.325%、蒲桃枝1.626%)、4-萜烯醇(蒲桃叶0.435%、蒲桃枝1.172%)等。研究表明,黔产蒲桃枝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含量与蒲桃叶挥发油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结果与刘艳青[3]报道的广东产蒲桃枝叶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含量有一定差异,其结果表明叶中主要挥发油成分为丁香烯-5-醇(15.03%)、喇叭茶醇(8.70%)、葎草-5,8-二烯-3-醇(5.19%)等,而枝中主要成分则为十六酸(49.09%)、顺,顺-亚麻酸(22.34%)等。其枝叶主要共有成分为丁香烯-5-醇、葎草-5,8-二烯-3-醇、十六酸和植醇。黔产蒲桃的挥发性化学成分与该报道的化学成分也具有一定相似性,如叶中均有丁香烯、柠檬烯、植醇、金合欢基丙酮、β-没药烯、壬醛等成分,枝中均含有柠檬烯、壬醛,植醇等成分。黔产蒲桃枝叶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为萜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为植物界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一类化合物,并且为某些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在医学、香料、日用化工等领域有重要用途。可见蒲桃枝叶挥发性成分生物活性可能较为丰富。蒲桃作为一种分布广泛的资源植物,可望在工业原料、药用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作者:时二敏张援虎刘建华杨迺嘉王巧荣单位:贵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