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新农村民生科技发展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民生科技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
无论是“十二五规划”还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都指出要加强支农惠农的力度,让农民参与现代化的进程,分享改革所取得的成果,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民的重视程度,同时也体现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所以运用民生科技来解决农村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正好顺应了历史所赋予的使命。
(一)民生科技是提高农村民生质量的需求改革开放前我国一直解决的就是国民的温饱问题,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所知,1978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高达67.7%以上。科技的发展,教育的普及使得农民的素质大幅度提升,许多科研成果在农村得到了广泛的推广。杂交水稻的广泛应用,现代化养殖厂的建立,沼气池太阳能的普及充分展现了科技带来的变化。到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40.4%,[5]意味着农民已经从以前的发愁温饱问题到现在追求精神生活的时代。改革开放前农村中流传“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说法,改革开放后,由于便民工程的实施,高科技含量的商品普遍化使农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广大的人民群众对生活条件有了新的向往。因此,就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必须适应时展的需求,在与农民息息相关的领域不断的提升与改善农村的民生,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有的发展都离不开民生科技的支撑和引领。
(二)民生科技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需求新农村建设首先解决的是如何把农村的经济搞上去,并且兼顾发展绿色生态的现代农业。农民的收入增加了才有经济实力去应用其他方面的科技产品。进而使得农民的收入进一步增加,形成良性循环。要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必须加大科技投入,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先进的生产工具以及更加高效的生产资料。这就必须要有一个全局的思路来建设新农村,能够真正找到一条内涵式、可持续式的发展道路。进而解决农民的健康卫生、居住环境、公共关系服务体系以及农业发展滞后等问题,最终破除城乡二元体制。
(三)民生科技是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需求我国农民人数庞大,农村的和谐稳定至关重要。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减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的必然要求。解决农民的收入,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等问题使农村社会和谐,进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繁荣,紧跟着的就是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从基尼系数看,2012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了0.47,远远超出了国际警戒线。[6]所以如何让广大的农民增收,进而减小贫富差距成为了政府工作的当务之急。民生科技正是顺应了我国的形势,专门为解决我国所存在的民生问题应运而生,它从农村的经济,文化以及政治各个方面来指导农民如何发展现代农业,如何搞好农村的文化,如何加强农村的政治民生。所以综上所述民生科技支撑着新农村建设。
二、新农村建设中民生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民生科技相关的政策不完善如何调动广大的科技工作者积极的投向民生科技的科学研究上,如何推进民生科技在农村的全面应用,如何使已经制定好的民生科技成果在农村能够有效的实施,最关键的还在于国家的政策导向。我国长期以来对城乡发展的不同标准,二元政策和机制对于农村的民生科技的帮扶和支持严重不足,从而导致了“三农问题”的出现以及民生科技发展严重滞后的局面。从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来看,提到发展农村民生科技的并不多,然而随着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农村民生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国家才把视线转移到农村的民生问题,例如科学技术部关于《新农村建设民生科技方案》《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意见》,充分体现了国家已经将民生科技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然而就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农村的民生科技发展形势并不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是政策目标落实不到位,执行不力,相关政策的配套性较差,以及供给不足等问题。我国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政策随着地方领导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带来了各种不稳定因素,制约了农村民生科技的发展。
(二)民生科技的指向性有待加强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攀升,我国部分科技领域处在世界领先水平。然而在农村的民生科技领域还处在比较落后的状况,如何调整民生科技的指向性成为发展好农村民生科技的当务之急,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高效的达到目标。近几年在农村民生科技出现有效供给与实际需求直接存在错位的现象。[7]虽然农村大部分问题需要民生科技来提供支撑,然而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不能够通过新技术来改变自身的面貌。但是要想提高农民的生计,农村的形象又必须要民生科技来引领。民生科技要想从理论到实践,必须要有效的转化到日常生活当中,要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关注农民的利益,我国民生科技的发展只注重转化,而没有关注农民在科技成果中受益多少。只是按照国家制定的政策来硬性的完成目标,而没有人性化的执行。
(三)民生科技的依托力量不足民生科技要想在农村得到扩散和推广,离不开广大的农民。然而现实是农民的文化素质阻碍着农民对民生科技的认知度。据2011年人口普查资料,农村15岁以上的受教育状况,未上过学的占7‰,受教育程度为小学的占10%,初中的高达60.6%,高中的25%。[8]由此可见农民的文化程度大部分是初中水平,达不到民生科技对文化的需求,从而使得农民对民生科技的认知程度不高,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民生科技在农村的广泛推广。民生科技的研究,主要科研成果的来源为企业、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的研发。企业的本质是为了赢利,在农村发展民生科技是一项投入高、收益慢的项目,有能力进行民生科技创新的大部分也是大型国有企业、垄断企业,他们为了谋求企业自身的利益不愿意在这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高等院校的科研人才在科技创新过程中过多的关注与评职称相关的科研项目,同时科研经费的高低也决定了他们对科研项目的选择,带有一定的目的性。科研机构是我国专门进行科学研究的部门,然而由于国家政策的导向原因,大部分的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军用科技、航空航天技术以及一些工业方面的科学研究,很少针对农村民生方面的问题进行创新。
(四)投向民生科技发展的资金不足一项技术的研发到应用于生产生活需要大量的资金,民生科技也不例外。农村的地域、环境相对来说是比较恶劣的,经济、文化是比较落后的,所以资金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的中心主要是经济建设,大力的发展城市,打造现代化大都市,改变中国在世界心目中千疮百孔的形象。从而大量的资金投向了沿海一带的城市,在当时是完全有必要的。然而随着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蛋糕”逐渐做大,贫富差距到了比较危险的程度,“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了。在“十五”期间用于农业科技研发的资金仅仅占农业生产总值的0.49%,远远小于1%的国际平均水平线,与发达国家3%~5%相比较则差距就更大了。由此可见,在民生科技方面的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其自身的需要,从而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民生科技在农村的发展与应用。
三、新农村建设中促进民生科技发展的对策
民生科技的研发到应用是一个复杂的技术工程。这不仅需要政府政策上的支撑,更需要农村技术人员的广泛参与和推广。不仅需要社会各个机构的支持,更需要农民的大力配合。同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农民的生计为宗旨,统筹农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才能实现民生科技在农村的有效实施。
(一)坚持以人为本,重视科技的引领民生科技要在农村有效的推广实施,首先要有战略性的政策,要突出以人为本,让农民感受到实惠,不能搞一些泡沫式的政策。目前部分农村饮用水污染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生活环境得到很大的改观,使农民能切身感受到科技带来的福利,进而科技改善民生的思想深入人心。据统计,自1978年到2011年,农村居民平均每人纯收入由133.6元提升到6977.3元,提高了近52.3倍。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也有明显提升,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38元提高到5221.1元,提升了约37.8倍。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与科技飞速发展是分不开的。然而小农思想、传统农业在农村占主导地位的局面没有改变。加大宣传,营造良好的科技氛围让民生科技在农村有良好成长的土壤,充分调动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参与民生科技的建设。同时各级政府部门也要树立民生科技发展的观念,不断的加大引导和支持民生科技发展的工作力度,利用市场的推动作用引领社会各个阶层的积极性。以人为本,千方百计的为农民谋福利的思想深入政府工作人员的内心,让民众相信政府的政策是为了他们的幸福生活,从而政府和民众上下一心共同建设新农村。
(二)开展农村民生科技的战略研究按着维护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根本利益为标准,深入研究民生科技的内涵、范围、发展途径,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从基础理论的研究与农村民生科技相关的应用、科技的创新与科技的扩散、专家决策与公众参与关系等几个方面提出推动农村民生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与措施。通过调研,从而发现农村目前存在的现实问题,比如农村的健康卫生问题、居住环境问题、公共服务体系问题等,找到问题后组织相关部门以及动员社会针对性的进行科技方面的研究。加大科研立项与科研经费向民生科技方面的倾斜力度,提高企事业单位对于农村民生科技研究的积极性。国家部门应充分发挥引导力和支撑力的作用,通过制定科技发展战略规划进而引导科技相关资金的投向和凝聚广大科技工作者精力,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营造有利于民生科技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从而实现农村居民的需求和民生科技供给之间的有效对接。确定民生科技研究的重点领域,有针对性的解决农村目前存在的问题,比如农村的健康卫生,居住环境,公共服务体系,农业科技方面迫切需要科技的支撑与引领。
(三)从国家政策角度开展农村的民生科技研究国家应该把农村的民生科技创新研究纳入到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管理范畴,积极的实施农村的民生科技研发工程,大力培养这方面的相关人才,开展一系列的促进民生科技创新和技术扩散的科技活动,使社会各个阶层把目光都投入到农村的民生科技方面来。国家应该从政策上为这方面研究的人士提供方便,如降低这方面科研项目申请的学历和资历门槛,提供民生科技研究的科研平台,加大奖励程度。以政府为主导的资金支撑对农村发展民生科技是至关重要的。国家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来保障民生科技发展的资金来源,同时各级部门在对于民生科技相关项目进行招标时应该给与一定的照顾,科研经费也应该向民生科技方面倾斜。对于关系到农民的卫生、健康、安全、公共服务体系等与农民息息相关的科研项目,要千方百计的筹措资金。
(四)提高涉农工作人员的科技服务水平科教兴国战略应该深化到农村,积极的开展科普讲座,加强技术人员与农民的交流程度。由于我国农民人数众多,单靠政府的力量无法解决农村存在的现实问题,所以必须依靠广大的人民群众才能使民生科技有它成长的土壤。为农村中的科技爱好者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拓展科技的创造空间,进而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让民生科技服务于农的思想深入到人心,使得民生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的推广,进而加快新农村建设。我国长期坚持科教兴国的理念,拓展国际间科技交流的平台,以及高等院校的扩招带来高等教育的普及,对涉农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农村同时实施一些相关的科技培训工程,大规模的推广农业实用技术,让农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民生科技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农民学习的积极性,营造全民学习的良好氛围,人人树立创新意识,让全民学习科技文化知识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作者:裴常宽郑元景单位: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