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马具金属装饰艺术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6年第二期
摘要:
蒙古族马具是蒙古族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蒙古族马具由包括金、银等金属材料装饰,集中体现了蒙古人对马的重视和情感,在马具的造型和整体设计上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关键词:
蒙古族马具;金属;装饰艺术;图案
一、引言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传统文化的创作者、传承人和集大成者,至今仍以守望者的姿态,被誉为马背民族。在蒙古族的生产生活中,与马几乎形影不离。宝马雕鞍也成为草原人地位和财富的象征。蒙古族以草原文化为荣,五畜中以马为首,不遗余力的制作和装饰马具,不惜耗费大量贵金属和宝石,以此展现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草原匠师们在制作上倾注了极大热情,游牧民族的思想观念、审美取向与工艺技术在马具上得到集中体现。传统马具按部件可分为鞍具、鞁具、挽具和配具等四类[1]。马具上有许多部位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这些金属装饰在马具的整体造型和设计上起着画龙点睛的装饰作用。蒙古族马具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造型和装饰方面,在感叹其匠心艺术的同时,我们不得不被创造这些瑰宝的草原民族的想象力和艺术水准所折服。
二、蒙古族马具金属装饰种类
(一)鞍花和压钉鞍花(图1)是用金、银、铜、铁等金属制作而成,其主要作用是固定鞍垫,同时也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鞍花上可以雕刻各种图案纹样。鞍花通常固定并装饰在鞍韂上,因此大小受到鞍韂的形状限制,排列方式也有所不同。鞍花造型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圆形、八瓣形、六瓣形、菱形、方形等[2]。压钉(图2)位于鞍翅前后,用于穿马鞍梢绳和攀胸、后鞧孔的饰件。上面有穿梢绳和攀胸、后鞧的孔以及各种纹饰图案,除功能作用以外,压钉同时具有较好的装饰效果。压钉所使用的材料与鞍花及整体马具金属装饰材料相一致。鞍花和压钉的装饰纹样民族特点突出,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
(二)鞍鞒和鞍翅金属装饰鞍鞒的金属装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鞍鞒结实耐用,与此同时也装饰了马鞍,使马鞍更具有浓郁的蒙古族风格[3]。鞍桥、鞍翅以及鞍鞒边是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鞍鞒及鞍翅的装饰效果与马鞍的美观程度以及主人的地位有着必然的联系。鞍鞒和鞍翅金属装饰上刻有与整体马鞍金属相一致的图案和纹样,有着美好的寓意。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镶黄旗出土的金马鞍(图3),前鞍桥主题图案为八曲海棠形浮雕卧鹿纹,以牡丹花卉纹为边饰。后安桥饰主体图案为忍冬纹。前鞍翅主体图案为缠枝牡丹纹,边饰莲瓣及草叶纹。后鞍翅饰卷草、齿纹及莲瓣纹。
(三)马镫马镫是供上马和骑马乘足时使用得重要马具。马镫样式多种多样。马镫上的装饰纹样丰富多彩,虽然马镫比较小且都是金属材料制作,但马镫上的装饰纹样有着很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材质和纹样的不同也体现了地位和财富的不同。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征集的镶银铜马镫(图4),由黄铜铸造,马镫程形,镫底平直,铸镂空方胜图案,镫顶方形带穿,外有铜套,器身镶嵌银质卷草、联珠纹。
(四)攀胸和后鞧金属装饰攀胸、后鞧是为了防止马鞍前后移动,从鞍翅的前部围绕马胸用带子固定,这种带子叫攀胸。从鞍翅的后部围绕马臀后的带子叫后鞧。攀胸和后鞧都是用较宽的皮条、香牛皮制作。皮带上有大小不一的圆形金属饰件,上面有雕刻蒙古族特有的纹样。攀胸和后鞧带上的装饰品也可以看出主人的财富和地位。科尔沁博物馆收藏的镶银马鞧带(图5)由双层兽皮编制,镶边。皮带铆有大小不一的圆形银饰件,其上雕刻双碟或蒙古族特有的盘肠纹和卷云纹,富于民族特色[4]。
(五)马笼头金属装饰马笼头是用于驾驭马的辅助用具之一。马笼头的皮条上有圆形方形等金属装饰物装饰,衔接的部位有雕花银饰,做工精致美观大方做工精巧,造型别致,是蒙古族特有的银马饰。在科尔沁博物馆收藏的铜鎏金雕花马笼头(图6),用兽皮编制,上饰铜鎏金雕花圆形饰件。铜饰件与兽皮带颜色相近,美观大方,结实耐用。
(六)铃铛铃铛亦称串铃,是装饰马的一种配件。用皮条制作的脖套上拴若干个小铜铃挂在马的脖子上,坠在马的胸前。马铃铛上面雕刻一些纹样以及图案,有着深刻的寓意。辽代出土的鎏金凤纹铜铃(图7),焊接处圆棱,圆棱之上下各錾刻双凤,凤嘴较大,如意形冠,有冠毛,翼较短,长羽翎尾。四凤均向左展翅飞翔,纹饰刻画细腻[5]。
三、蒙古族马具金属装饰艺术
蒙古族对于马的崇拜和马鞍的喜爱可以从马具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在赞叹其富于民族特色的同时,我们也要思考其艺术生成的内在缘由,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蒙古人基于萨满教基础上,对自然的崇拜与敬畏。蒙古族一直保留着属于自己民族的传统特色。纹样所组成的图案主题鲜明突出,构思精巧并且富有蒙古族民族专有的特色。蒙古族最早信奉的宗教是萨满教。他们崇拜自然,崇拜长生天,相信万物有灵,因此蒙古族人喜欢用生活中的自然物和动物做成图案和纹样来设计马具金属装饰物,以此来体现出对马具的重视。这源于对太阳的崇拜,蒙元时期,蒙古族对象征太阳光辉的黄金宠爱有加,黄金家族大量用金来装饰马鞍,大量的取材于猛禽、猛兽、家畜等草原众生相的黄金装饰品和器物的发现,使人们强烈的感受到草原民族对太阳的向往和追求[6]。因此马具金属装饰物的装饰纹样多采用以下几种:以动物纹样为主的:龙纹、鱼鳞纹、凤纹、鹤纹、鱼尾纹、蝴蝶纹、羊纹等;以植物纹样为主的:梅纹、卷草文、杏花纹、桃花纹、牡丹纹、麦穗纹、花瓣纹、草纹、海棠纹、芍药卷草纹莲花纹等;以宗教纹样为主的:八宝纹、莲花纹、万字纹、宝瓶纹、瓶子文、莲瓣纹、葫芦纹等;以吉祥纹样为主的:寿字纹、盘肠纹、普斯兰贺、福纹、佛手纹、八结纹等;以生活用品为主的:花瓶纹、八宝、珠宝纹、扇形纹、花篮纹等;以自然为纹样的:山纹、水纹、月纹、太阳纹、水滴纹等。这些纹饰和图案透露出浓浓的草原气息,似乎在演奏着草原腹地优美的自然环境的动听乐章。这些图案的使用,既有其装饰作用又具有美好的寓意。马具金属装饰有着强烈的民族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与他们的生活方式、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等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些图案都有着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这些图案有着深刻而美好的寓意,使人从中感受到生活中浓郁的蒙古族文化气息,从而更加热爱与崇拜自己的民族[7]。
四、蒙古族马具金属制作材料与工艺
蒙古人对马具的装饰和制作有着悠久的历史,马具的制作与装饰是密不可分的。鞍子的金属装饰配饰都是成套的,所以制作鞍花、压钉、攀胸、后鞧等金属装饰物上图案的样式和纹样是一致的。马具金属装饰物的制作材料选择多种多样,有金、银、铁、红铜、白铜和景泰蓝等。其中以金银居多,因为蒙古族历来就有使用金银的习俗,传统马具中金属装饰的纹样表现方式之一就是金银的运用。马具金属制作工艺主要有锤揲工艺、错金工艺、错银工艺、錾金工艺、錾银工艺、錾刻工艺、鎏金工艺、鎏银工艺和景泰蓝工艺等。内蒙古博物院收藏的龙凤纹金马鞍饰充分体现了錾刻工艺,凤纹金马鞍饰由薄金片錾刻而成,由前后鞍桥、前后鞍翅组成。鞍桥图案为镂空錾龙纹,双龙之间有莲花图案;鞍翅上錾刻龙凤图案。饰件边缘处錾刻花卉纹饰,纹饰做工精美。科尔沁博物馆收藏的珐琅马镫一付,黄铜制,蹬底呈圆形,有圈棱。蹬吊和圈棱外沿饰珐琅彩花卉纹,体现了景泰蓝工艺的应用。
五、结语
蒙古族人特别崇尚和敬重马鞍,马鞍寄托了蒙古族人尚马、爱马习俗,同时体现了发扬骏马精神是他们永远的追求[8]。同时,马鞍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不同身份、地位的人,所用的马鞍也是有很大区别的,尤其是金属材料的运用,往往成了社会地位的标志和财富的象征。因此马具金属装饰物的质料很早就被赋予了特殊的内涵和等级的意义。马具金属部位装饰的图案是与马鞍其他部位图案相配套的,使整个马鞍形成统一的整体。通过对蒙古族马具金属装饰艺术精美的图案分析,从中折射出了蒙古族的独特文化和对本民族传统的崇拜。纵观草原文明孕育和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草原文明是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马具金属装饰艺术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蒙古族工艺美术的广阔天空之中,蒙古族马具金属装饰艺术演绎着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风俗文化,在蒙古文化的宝库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参考文献:
[1]张婷.内蒙古部分馆藏传统马具的制作工艺及装饰纹样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14.
[2]刘兆和.蒙古民族文物宝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65.
[3]云晓敏.蒙古族马鞍的饰品和鞍桥装饰特点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11.
[4]塔娜.科尔沁博物馆蒙古族文化精华[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20.
[5]邵国田.敖汉文物精华[M].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4:118.
[6]王建琪,邵清隆.成吉思汗-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14.
[7]苏伊乐.异彩纷呈的蒙古族鞍花艺术[J].北京:美术观察.2010.
[8]于建设.赤峰金银器[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6:8.
作者:陈玲 庞大伟 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