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浅谈造纸文化景观保护与再利用范文

浅谈造纸文化景观保护与再利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造纸文化景观保护与再利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浅谈造纸文化景观保护与再利用

摘要:乡村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聚居地,承载了丰富的乡风民俗,留存了大量的乡村文化景观,形成乡村特有的人文印迹,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基于对乡村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以半岭堂古法造纸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设计为例,分析了半岭堂文化景观现存的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通过景观元素由点及面的改造设计、景观空间以静制动的设计手法,实现半岭堂古法造纸文化景观整体保护与再利用,使其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和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关键词:古法造纸;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文化景观是一种表达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景观,是“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1]。乡村文化景观是历代劳动人民生产与智慧的结晶,也是传统农耕文化的物质承载者[2]。乡村类文化景观包含了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多种表现形式,通常反映出特定的环境制约条件下可持续土地利用的先进理念和具体技术,同时折射出建立这些文化景观所处的自然环境的特点和限制[3]。随着人类控制和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不断增强,自然环境受到了局限,人文环境在文化景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人文环境除了具有可视性,能被感知的物质文化景观外,更多的体现在不被人们感知,但对景观的发展具有特殊意义的非物质文化景观上,例如思想意识、生活方式等等。除此之外,文化景观还有一种凌驾于物质及非物质因素以上的表现,是一种可以感觉但难以表达的场所“氛围”,“氛围”是具有区域场所感的一种抽象的现象,是可以依稀被人们感受到的地方氛围,也是文化景观的组成元素之一[4]。浙江省黄岩地区保留至今的半岭堂古法造纸文化景观遗产包含的自然、人文环境及其独特的造纸氛围,体现出传统技艺本身的科学价值与文化价值,展现了中国传统造纸文化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独特性与典型性。可以通过对半岭堂古法造纸文化景观遗产所具有的地方性景观环境分析与再利用设计研究,倡导系统性地保护乡村文化景观独特的地域性和完整性,保留乡村独有的场所氛围,有效挖掘古法造纸景观遗产的经济与文化价值,使半岭堂村的乡村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一、半岭堂古法造纸文化景观遗产的形成因素及构成

(一)半岭堂古法造纸文化景观遗产半岭堂位于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处于山地丘陵地带,溪流水量充沛。半岭堂人的祖先掌握的造纸文化与技艺被世代传承下来,成为我国现存不多的保留传统古法造纸技艺的村落。黄岩地区的手工造纸技艺在唐宋时期便名扬于外,其藤纸、玉版纸较为著名,为文人所喜爱,并见端于诸多历史著作记述中。民国中后期,这些传统手工造纸技艺大多失传,唯有半岭堂的竹纸制造技艺延续至今。以竹为原料的半岭堂竹纸技艺包括砍料、断料、捣料、浸料、浆料、堆腌、洗料、捣浆料、搅料、抄纸、堆纸、压纸、起纸、晒纸、切纸等诸多程序。半岭堂村目前留存的手工作坊和传统造纸工具,以及户外造纸场地等景观环境同传统手工造纸技艺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半岭堂古法造纸文化景观元素。2008年半岭堂竹纸的制作技艺被当地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著名学者冯骥才指出,“我们之所以传承文化遗产,最终的目的就是传承我们民族的独特文化,就是把我们的民族身份、民族基因传承下来。”而文化载体不论是人还是物,都要落实在地上,都要在特定的地方、地域存在[5]。半岭堂古法竹纸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劳动者勤勉智慧的历史印迹,是需要我们关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半岭堂古法造纸文化景观遗产的形成因素半岭堂村民世代以造竹纸为生,造纸文化景观遗产的形成由自然和人文两大因素促成。在自然因素方面,半岭堂地处山中溪谷,水力资源丰富,耕地资源有限,山林植被众多,均以苦竹、淡竹为主,为竹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竹纸原料取之于山林竹间,动力取之于高山流水,这些为乡村造纸文化与景观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在人文因素方面,古法造纸是半岭堂村一带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竹纸得以发展的重要人文因素之一是半岭堂拥有一条对外沟通的“黄永古道”。黄永古道始于明清,经过黄岩地区富山乡境内的半岭堂、半山、诀要等村庄连接到永嘉县,是古代黄岩通往永嘉的重要交通枢纽。半岭堂的造纸业因古道而兴,商客络绎不绝,便利的交通为半岭堂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黄永古道也是半岭堂造纸过程中连接村庄与造纸场所的重要交通要道,是推动半岭堂造纸发展的重要因素。(三)半岭堂古法造纸文化景观遗产的构成半岭堂的竹纸生产技艺世代相传,半岭堂人借助环境资源优势,利用苦竹这一天然的造纸原料,因地制宜,沿溪流与古道间竖碓捣料,搭建造纸作坊,并在作坊周边设立室外造纸场,提供造纸加工、晾晒等功能空间。造纸作坊随地域环境特色而建,形成了独特的造纸场所。这一系列景观环境共同构成了半岭堂独有的由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两部分组成的文化景观遗产资源。自然环境涵盖半岭堂丰富的竹、水、石等资源;人文环境除了造纸作坊、黄永古道、造纸技艺使用的传统工具,村民造纸活动的场所等一系列可视化的物质文化景观,还包含半岭堂古法造纸技艺和传统古法造纸的场所“气氛”,构成了半岭堂古法造纸文化景观遗产的核心内容。

二、半岭堂古法造纸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现状分析

(一)古法造纸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现状1.在非物质文化景观保护方面。半岭堂古法造纸是以家庭作坊形式进行加工制作,造纸技艺靠师徒之间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承,制作竹纸质量的高低与造纸人的技艺高低息息相关,没有具体的指标,靠经验掌握造纸质量的高低,是属于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发展,以造纸谋生的当地农户逐渐放弃低收入的手工造纸业外出务工,这种现象使半岭堂传统手工造纸技艺出现逐渐流逝的可能性,村庄内具有古法造纸文化传承技艺水平的人所剩无几。由于半岭堂地处山区,相对封闭落后,目前只有少数长者还在通过手工造纸维持生计,使得这种传统技艺得以流传至今。随着这些人逐渐年迈,半岭堂古法造纸技艺濒临失传和消失。2.在物质文化景观保护方面。半岭堂古法造纸的场所与器物是构成文化景观遗产的基础与载体。造纸器物是实现造纸技艺的媒介,造纸作坊是承载造纸技艺的场所。黄永古道作为造纸原材料运输和纸产品销往各地的通道,也是半岭堂传统造纸技艺发展的历史见证。现阶段,半岭堂村民对造纸器物的保护仅现于造纸传承人的维护和保存,许多器具老化废弃,村民缺少对造纸器具文化的认识及保护意识。现存的造纸场所位于村中地势相对平坦的耕作区,仅存两处造纸作坊及多处户外造纸操作区。造纸作坊因时间洗礼逐渐老化,影响村民的日常造纸生产。户外造纸区分散在农耕地中,场地功能凌乱。整个场地交通主要通过黄永古道和田埂连接,形成丰富的造纸与农耕生产的混合式交通流线,有待于进一步梳理与规划。随着古法造纸农户的减少,乡村古法造纸的场所氛围逐渐在弱化,半岭堂古法造纸文化景观遗产的原真性与典型性正面临失去的危险(见图1)。

(二)古法造纸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1.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保护意识薄弱。半岭堂古法造纸技艺与《天工开物》记载的竹纸造纸技艺相仿,堪称我国造纸术的活化石。当地村民和管理部门对具有近千年历史的古法造纸文化缺少足够认识,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面临危机。随着乡村青年外出工作,村内老龄化加剧,掌握造纸技艺的人越来越少,这种现象影响和制约了半岭堂古法造纸文化的传承。著名历史学家唐晓峰认为“从思想上认识环境的危机,就可以在实践中结束环境危机”[5]。同样,文化危机也需要我们从思想上加以认识才是保护的关键。如何让古老的技艺可持续的“存活”,使文化景观得以有效保护,传统技艺得以传承是亟待解决的文化认知问题。2.物质文化景观的保护呈碎片化。由于缺乏对半岭堂古法造纸区的物质文化景观保护意识,造纸作坊和场地破败严重,造纸器具老化,道路交通系统混乱,使得古法造纸文化景观失去了它独特的文化特质,原本凝聚乡村文化特色和构成乡村文化中心的场所变得零碎无序。造纸作坊作为承载造纸技艺的空间,存在无法完整展现造纸技艺的缺陷,造纸区呈现了碎片化的状态,保护半岭堂村古法造纸文化景观的完整性受到严重制约。

三、半岭堂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设计发展策略

由于半岭堂地处山区还未被开发,村民的发展意识相对滞后和封闭。对半岭堂古法造纸技艺的保护和传承,以及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等建设,很难通过自下而上推动发展工作,唯有依靠外部力量,借助政府扶持实行自上而下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和发展乡村经济的引导。带领村民从原住民利益出发,形成自主保护观念和发展意识,推动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和乡村经济振兴发展同步进行。本课题试图通过提出对古法造纸活动场所的整体性保护和再利用设计原则与方法指导建设实践工作,实现推动半岭堂文化景观遗产的有效保护与传承,以及带动半岭堂乡村经济的振兴与发展。

(一)由“点”及“面”实现古法造纸物质文化景观遗产整体保护第一,通过从造纸作坊到古法造纸博物馆建筑的维修改造实现“点”的修复。首先,针对半岭堂古法造纸区存在年久失修,影响造纸生产和文化展示的问题,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将两处公共造纸作坊进行修复设计,内部空间保留造纸作坊原始功能,不破坏造纸操作的活动流程。由于气候环境多雨湿润,作坊外部保留原始的石木承重结构,借用竹材形成穿斗式屋顶构架,结合新型现代材料解决屋顶常年漏水问题,再利用竹枝捆扎做顶面覆盖,恢复作坊原始形态面貌,为造纸工匠提供良好的造纸操作环境,满足外来游客的场景体验需求。其次,为弘扬中国传统的造纸文化,集中呈现半岭堂古法造纸文化景观遗产内容,提出建设半岭堂古法造纸博物馆的保护和发展策略,利用村中废弃的半岭堂小学建筑将其进行再利用设计,改造为半岭堂古法造纸博物馆。半岭堂小学位于古法造纸区域内,溪流环绕,建筑前区有毛石半围合的前庭,后区为杂草丛生的下沉式院落。主体的小学建筑结构以砖石结构为主,木构架屋面,虽然已废弃多年,但建筑风貌保存相对良好。黄永古道紧邻半岭堂小学,将造纸作坊连同造纸场地与拟建的博物馆串联在一起。形成古法造纸博物馆、造纸作坊、黄永古道、半岭堂溪流等极具地域特色的造纸文化区,以此推动古法造纸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古法造纸博物馆在建筑改造上遵循有机更新原则,以半岭堂小学旧址原始的建筑结构及布局为基础进行适应博物馆展示功能的改造。由于常年荒废,小学建筑内部基础设施落后,功能及交通流线单一,满足不了新功能的需求。更新改造设计上增加了公共交通与展示平台空间和生态公厕。在交通流线组织与设计方面,充分利用钢架结构,分别在建筑前后院加设户外连廊楼梯连接室内外交通。打破后院荒废闭塞的现状,增强建筑与环境间的连通性。在建筑二楼,增设观景平台,使人们在这里完成对整个造纸区的俯瞰。造型提取折纸的形态元素,作为前亭后廊的顶面结构形式,呼应半岭堂古法造纸博物馆的文化特色。对由毛石和红砖、黑瓦构成的建筑立面,保留老旧的历史肌理,选用竹纸色涂料做立面覆盖,使其与造纸区的整体环境和谐共融。建筑改造利用现代的建筑材料及技术手段,实现新旧交替,彼此和谐。这样的保护与传承设计手法使老建筑旧貌焕新颜,重新发挥作用,创造出与时代相符的全新乡村景观面貌(见图2)。第二,通过古法造纸区交通规划实现“线”的连接。古法造纸区各功能空间之间通过造纸和农耕活动紧密联系。目前,由于场地内的交通系统混乱,造纸区与农耕区的交通流线不明晰,对村民的造纸及农耕活动带来不便,需要优化交通组织,同时满足村民劳动生产和游客观光的不同需求。结合游客观光与村民造纸及农耕活动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征重新设计行为活动路线。以造纸作坊为活动端点,连接古法造纸博物馆为观光轴线,通向户外造纸区及农作区产生活动分支,路经黄永古道形成迴形路线串联整个古法造纸文化区,为村民和游客提供便捷的活动和游览路线。营造合理的驻留性空间是增加空间归属感和体验性的有效方式[6]。造纸区需要层次丰富的外部交往空间来提供满足视觉、文化及教育功能等不同体验需求。针对造纸区内活动的规律性、集体性等行为特点,造纸生产工艺流线是游客视觉体验的主要路径,目前缺少驻足停留的节点空间,影响人们对造纸文化遗产的认知,不利于造纸文化景观遗产的传播。通过增添乡村亭廊空间的设计,为游客提供驻足平台,增加对造纸场所的感官体验,利于感受古法造纸场所特有的文化氛围。驻留亭廊的节点设计呼应了博物馆建筑的形态及选材,取形于简洁的折纸形态,使空间与形态之间联系更为紧密(见图3)。第三,通过符号化的景观导视系统设计实现“面”的传递。文化是通过符号而获得,并通过符号而传播的行为模型[7]。导视系统作为新时代文化景观的视觉语言,是推动乡村文化传播的有效方式。半岭堂是具有历史文化的古老村落,基于发展乡村文化推动乡村旅游振兴的目标,造纸区内需要设置传递造纸信息的文化语言符号。将造纸文化转化为视觉符号,体现造纸文化的特质,使游客能够快速和有效识别半岭堂造纸文化。导视系统中的重要元素是体现主题的形象标志(logo),半岭堂古法造纸文化景观遗产展示区的导视主题形象符号借用造纸景观中纸张累叠的特性,通过完形心理学原理将其图形简化与概括,运用汉字“纸”进行符号化加工变形,结合古法造纸中錾纸的工艺,将其抽象化结合到标志设计中,再提取半岭堂村竹纸特有的土黄色作为标志的标准色,形成完整的半岭堂古法造纸博物馆的标志图形(见图4)。通过标志作为纸文化传播的图示符号,运用于导视系统设计中,形成半岭堂古法造纸文化区由“点”及“面”的视觉效果,实现半岭堂古法造纸物质文化景观遗产整体保护与传播的视觉形象系统。

(二)以“静”制“动”实现古法造纸非物质文化景观活态传承半岭堂小学旧建筑的再利用改变了原有建筑的使用功能,当新的功能被赋予旧建筑时,空间自然会结合新的功能需求进行重组。为保证半岭堂古法造纸技艺得到保护与传承,古法造纸博物馆的内部空间成为了承载文化的核心容器。设计方案保留了原始的建筑结构,将其空间划分为半岭堂讲堂、半岭堂客厅和古法造纸博物馆展厅区,展厅分为纸之概览、纸之技艺、纸之器具、纸之体验等四个部分。讲堂作为乡村的文化礼堂,其空间借用纸片的形式展现半岭堂乡村风貌,为村民提供可承接乡风民俗活动的场所;半岭堂客厅作为面向内外的公共交流空间,既为游客提供便利的购物休憩场所,也为村民提供展示和销售当地土特产品的窗口。通过这两个静态空间的建立,扩展了村民的乡村活动范围,增强村民的归属感与凝聚力,有利于形成乡村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和传播意识,建立对传统造纸技艺的认同与归属,激发村民弘扬乡村文化和发展乡村经济的内在动力(见图5)。古法造纸博物馆展厅设计是非物质文化景观遗产静态化的呈现方式,通过对造纸技艺的视觉呈现,以定格化的二维图示展现当地造纸活动的风貌,以实物化的三维器具展示传递造纸信息,供人们认知与体验,加深受众对造纸文化的了解,达到对中国传统纸文化的传播作用。造纸体验区为游客提供了进一步了解纸文化的空间,通过对半岭堂竹纸进行剪、折、印、刻等互动体验的方式了解竹纸特性和竹纸衍生产品,为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博物馆整体设计包含了古法造纸文化景观构成中的静态呈现,以及纸文化的拓展体验。同时展现了半岭堂村的乡村环境与乡村文化,增加了村民与游客对古法造纸文化景观遗产的系统性认知,为活态传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室内风格的设计元素取之于造纸原料“竹”,利用竹元素进行抽象化的线性提取,原木色木条的组合搭建,满足了展示、学习、活动的功能,同时营造出亲切闲适的空间氛围(见图6)。古法造纸博物馆的建立为半岭堂的造纸文化景观提供了一处自然,恬静的栖息之所。半岭堂古法造纸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设计目的在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为保留“活着”的古法造纸遗址,其乡村文化景观展示了当地村民的智慧与文明,体现出半岭堂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作为非物质文化景观遗产的半岭堂古法造纸是乡村独有的灵魂,它承载了乡村历史的辉煌,也将推动乡村的未来发展。本文区别于以往对古法造纸文化景观遗产无活力的保护方式,通过文化景观体验场所的保护及维持文化动态延续的老建筑空间的再利用设计,解决地方文化景观遗产现有问题,认为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除了对地方建筑或构筑本身的改造设计外,更要将人在文化景观中的文化活动包揽其中,重视人们的文化感知,保证文化景观的活态传承,实现乡村文化景观可持续的发展。半岭堂古法造纸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将大大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只有坚持文化景观遗产整体性、原地性、民主性保护等设计原则以及文化景观再利用的理念与方法,在不断的传承、修复中注入新的人文活力,才能实现乡土文化的复苏,推动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姜晓泉,李强,李勤.简谈城市中大遗址区的乡村文化景观保护[J].城市学研究,2014(3):112.

[2]肖旋,林辉.城市化影响下我国乡村文化景观的现状及发展[J].中国城市林业,2011(5):26-28.

[3]单霁翔.乡村类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名城,2010(4):4-11.

[4]周尚意,孔翔,朱竑.文化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02.

[5]唐晓峰.文化地理学释义———大学讲课录[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15,82.

[6]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3-15.

[7]王恩涌.文化地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32.

作者:宋扬 卢倩雯 单位:浙江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