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机械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研究范文

机械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机械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机械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一、课程设计融入教学的方法

项目教学法是以实践为导向,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是从工程实际出发,教师选择具有典型性的事例作为教学内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问题的要求,自主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或完成任务。项目教学法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使其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团结协作,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效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在项目教学法中,“项目”是整个方法的基础,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所以,与工程实际相联系的“项目”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项目教学法可以在教学过程借鉴、使用。

解决“机械设计”课程知识点多、关联性差问题的一个方法就是,把这些知识点系统化,强化其间的联系。在项目教学“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融入课堂教学的方法研究刘贺平罗阿妮杨恩霞庞永刚摘要:“机械设计”是相关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其课程设计对学生的理论知识综合应用和工程素质的培养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针法的“项目”中,会涉及多方面的知识,也是把知识点系统化的一种好方法。“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最为合适的“项目”就是“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任务。国内几乎所有高校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内容都是一般用途的,包含减速器的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这样的课程设计囊括了机械零件中所有基本通用零件的设计,是机械基础系列课程的综合运用。与之配套的机械设计手册、课程设计指导书也很完善。笔者在接受国家机械设计精品课培训时就“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能否不采用减速器的设计?”这一问题向吴鹿鸣老师请教,吴老师说目前减速器的设计在课程设计方面的优势是其他机械机构无法替代的。所以,包含减速器的传动系统设计,是能够把“机械设计”课程中所包含的知识点系统化的最好方式。

所以,可以在“机械设计”课程授课过程中,根据授课进度,安排学生对课程设计的各方面内容进行分析计算。由于这是最终课程设计中需要完成的工作,所以学生对于分析计算都会较为认真和深入。而且,这些分析计算都是围绕着一种机构的传动系统设计而展开的,这样就把课程的各方面内容关联起来,知识点的系统化也就实现了。把课程设计的分析计算融于课程教学过程中,这样就使得学生在课程设计开始时已经完成了一部分工作,从而增加了课程设计的时间,课程设计的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二、具体的执行方法

笔者在“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将课程设计融入课程教学的实践。具体的实施方法为:在授课开始阶段,把课程设计的设计任务书发给学生,而后进行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在完成带传动章节学习后,计算带传动的结构参数。在完成齿轮传动章节学习后,计算结构中各齿轮的结构参数。在进行轴和轴承的章节学习时,绘制减速器结构草图。完成这些章节的学习后,对轴承进行选择和校核,确定轴的具体结构,并进行相应的校核计算。这样,到了课程设计阶段,分析计算也进行了大部分,在此阶段主要完成装配图和零件图的绘制。学生的时间增加,课程设计的质量得到了提高。

三、实践结果分析

笔者在两次“机械设计”课程的授课过程中进行了融入课程设计的实践。在计算齿轮的结构参数时,学生计算的深度和积极性都大大提高,对公式的使用和图表的查询都更加认真,所有人都按时完成了所布置的任务。通过这样的分析计算,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有所加深,掌握程度也得到加强。在讲授轴的计算这一节内容时,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学生利用书上的知识和材料力学方面的内容,很好地完成了课程设计中轴的计算。

在课程设计结束时,学生都按时地完成了任务,避免了期末复习的影响。而且在图纸和设计说明书方面的完成质量较以往也有提高。所以,把“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融入“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对课程设计有促进作用。在授课过程中,学生作业完成质量和完成率都有所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都大大加强。由于课程设计的分析计算是通过作业的形式分散安排下去的,这样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完成这些分析计算,所以抄袭问题也被大大遏制。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适应课程设计的计算,有些章节的授课次序需要调整。由于课程设计的分析计算过程较为分散,学生会因为专注于零件的设计而忽略整个系统的综合考虑,所以到了计算的最后阶段,发现有些结构参数需要调整,需要重新计算的概率有所提高。

四、结论

“机械设计”是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技术专业基础课,是学生从理论基础向工程实践过渡的桥梁,旨在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从事专业课程和机械产品设计打下必备的基础。通过把“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融入“机械设计”课程授课过程中,既提高了授课效果,又改善了课程设计的完成质量。这样的教学方法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由被动式学习转向主动式学习,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和教学质量有了进一步提升。把此方法引入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证实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作者:刘贺平 罗阿妮 杨恩霞 庞永刚  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