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辐射剂量监控报警装置在门诊的运用范文

辐射剂量监控报警装置在门诊的运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辐射剂量监控报警装置在门诊的运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辐射剂量监控报警装置在门诊的运用

《核安全》2016年第4期

摘要:[目的]有效识别核医学检查的病人,减少受检者对门诊周围人群的辐射。[方法]安装辐射剂量监控报警装置,当辐射剂量超过设定的报警值时报警装置启动,发出警报声音。[结果]辐射剂量监控报警装置能有效帮助识别核医学受检者,及时发现辐射源。[结论]辐射剂量监控报警装置解决了发现核医学受检者的困难,利于管控现场辐射场所,提高了对周围人群的保护。

关键词:辐射源;辐射剂量;报警装置;门诊;周围人群

为了有效识别核医学检查的病人,减少受检者对门诊周围人群的辐射,安装辐射剂量监控报警装置非常有必要,现将辐射剂量监控报警装置在门诊中的应用介绍如下。

1安装报警装置的必要性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下面简称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随着肿瘤病人逐年增加,为满足病人治疗和复查的需要,我院核医学检查病人数量也呈逐年增加之势。据核医学科数据统计,2016年核医学检查病人总数约2.3万人次,相对2012年的约1.2万人次增长接近1倍。核医学显像与其他医学检查相比,辐射源主要来自于应用的放射性核素。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核医学诊断过程中不仅会产生放射性废物,污染环境;同时滞留在病人体内的放射性同位素,还会给病人、医务人员、家属及公众带来额外的辐射照射,存在一定的辐射危害风险。我院核医学科是以诊断核医学为主的科室,检查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和全身骨扫描(ECT)两个项目为主。在进行上述两项检查时需要给病人注射放射性核素造影剂,分别是18F标记的氟脱氧葡萄(18F-FDG)和99mTc标记的亚甲基二磷酸盐(99mTc-MDP)。病人注射放射性核素后不仅对病人自身造成内照射,同时作为移动的辐射源,又不可避免地对周围人群带来外照射。典型照射条件下18F-FDG和99mTc-MDP检查所致周围人员受照剂量。注射造影剂后通常需等候1h~2h才接受检查,等候期间核医学科护士会以口头或文字告知留在候诊区,不得任意走动,但无法真正控制受检者的随意行动,经常出现部分受检者注射造影剂后或者检查后到其他门诊窗口进行治疗或就诊,对门诊的广大人群造成潜在辐射的危险。门诊作为医院服务窗口单位,每日接待病人及家属人数大约15000人次,人员密集,流动性快,导致受检者对周围人群辐射的人数增多。而受检者缺乏独有的特征表现,很难从人群中被识别出来,因此,辐射剂量监控报警装置的应用,帮助解决了这一难题。该装置通过检测某距离范围内的辐射剂量,若超过设定的危险值就自动发出报警声,医护人员便能获悉该区域内有辐射源病人,及时提醒其离开,保护周围人群。

2报警装置的应用

2014年12月我院在门诊多个区域安装了辐射剂量监控报警装置,实现对受检者的现场剂量监测和讯响报警,下面分享一下报警装置的应用。我院统一安装的辐射剂量监控报警装置是陕西卫峰核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WF-1000γ射线检测仪,由主机、探测器、外置报警灯组成,就地壁挂安装。主机的功能主要是显示功能,显示内容包括编号、测量值、单位、状态、时间,测量值范围为0.01mSv/h~100.00mSv/h。探测器主要将场所辐射剂量经探头并转换成电流,电流的大小正比于辐射剂量水平,经A/D转换后显示于主机LCD屏幕,当辐射剂量超过剂量仪预设的限值时发出讯响提示音,探测器与主机之间的有效传输距离为0m~10m。外置报警灯呈红绿双色报警灯,内置高分贝蜂鸣器,报警阈值共设低值、高值、故障(失效)3种报警,在测量范围内可任意设置,并在界面有运行状态指示灯,当检测辐射剂量超过设定的辐射浓度时触发报警装置启动,红色报警灯闪亮并发出报警声音[4]。根据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规定,放射工作场所划分区域标准为2.5μSv/h,因此门诊设置报警值通常为0.5μSv/h~2.0μSv/h。若设置报警值过低可能受手机、电脑等干扰因素影响,报警次数频繁;若设置报警值过高则可能忽略了部分受检者或者较迟发现受检者。

3报警装置的应用效果

辐射剂量监控报警装置旨在解决现行核医学科对受检者管控中存在的不足。核医学检查病人注射放射性核素造影剂后,护士会统一在受检者左侧手臂显眼处贴上特制的红色纸花,但除了核医学科的工作人员,极少人知道这个特殊标志的存在和意义。尽管知道,由于受距离、衣服色差、障碍物等因素影响,识别病人的效果也不理想。因此有个别护士自行购买了个人辐射剂量报警仪,监测剂量率为0.01mSv/h~50.00mSv/h,感应距离为5m内,如果测量值大于设定值,5s发出报警声音,识别效果比人工识别明显提高,但由于仅供个人使用,没有使用该检测仪的其他人群,仍然无法避开辐射源,保护人群范围具有局限性。使用辐射剂量监控报警装置后联动可靠,灵敏度高,控制响应快,提示语音清晰,实用性强,根据人工登记统计,最多单天报警次数17次,监测最高辐射剂量为47.73μSv/h。门诊所有安装了辐射剂量监控报警装置的区域,都会在装置旁贴上提示内容“报警铃响,请做了核医学检查人员自动离开”。听到报警铃响,门诊护士也会通过麦克风告知所有病人及家属,报警铃响是因为人群当中有病人身上辐射剂量过大,不适宜在当天进行诊疗,请改期再来。如果发现受检者病情危急,需做紧急处理,护士则应该单独安置病人,并穿上防辐射的铅衣为其护理。

4使用报警装置存在的问题

辐射剂量监控报警装置的应用给门诊各区域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病人和家属对报警装置不了解,对报警声音突然响起容易引起病人和家属的恐慌,甚至引发部分工作人员的恐慌。因此,警报发生后工作人员应表现冷静,及时通过麦克风扩音器,对警报给予解释说明,并劝导受检者离开现场,安定病人和家属的恐慌情绪。发现病人和家属的恐慌情绪与警报次数、警报声音有关。报警值设置过低导致报警频率增多;或者报警声音设置过高,导致报警声音刺耳,都更容易引发病人和家属的恐慌。因此,合理设置报警浓度值和报警声音大小;在门诊宣传栏推出辐射剂量监控报警装置专栏,为病人和家属提供核辐射知识和报警装置的介绍;加强工作人员核辐射相关知识培训,更加从容地应对辐射警报,稳定病人和家属的恐慌情绪。

参考文献:

[1]曹瑛,邱小平,葛双,等.放射性核素在核医学应用中的辐射剂量估算[J].同位素,2015,28(3):171-177.

[2]王春梅,郑海亮.辐射防护在核医学科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实践分析[J].环境影响评价,2016,38(2):82-85.

[3]易艳玲.临床核医学诊疗中的辐射剂量与防护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2:1.

[4]区域放射性监测设备[EB/0L].[2016-11-19].

[5]陈渝,向逾.核医学辐射场所剂量监控及语音提示报警装置设计[J].医疗卫生装备,2014,35(7):34-36.

[6]个人剂量报警仪.[EB/OL].[2016-11-19].

作者:张江云;黄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