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网络导师制对隐性知识习得的影响范文

网络导师制对隐性知识习得的影响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网络导师制对隐性知识习得的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网络导师制对隐性知识习得的影响

《福建电脑杂志》2014年第十二期

1网络导师制的概念

网络导师制是网络教学时代导师制的最新发展成果,探讨网络导师制的根本目的就是想通过整合新型网络教学和传统导师制在知识传授过程中的固有优势,来达到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现导师的隐性知识向学生高效共享转移与习得的教学目的。所谓网络导师制是指在网络教学平台中为学生有目的性地指定一位或多位网络导师,通过在师生间开展的一系列交流、讨论、谈话等正式或非正式的网络教学活动,实现导师的优秀隐性知识潜移默化地向学生转移,同时学生能在导师的言传身教下改变自己心智模式、更新自己隐性知识结构的一种网络教学制度。导师的承担者,可以是学校内部具有较丰富知识结构的专业老师,也可以是通过校企合作途径选拔的具有较强专业实践技能的企业优秀员工,为培养拥有优秀隐性知识结构的大学毕业生(社会劳动者),导师们有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指导学生学习的责任;作为学生,也应该珍惜这样的网络交流学习讨论的机会,虚心向导师求教,服从导师的教学组织安排,积极与导师开展网络学习互动,并能通过与导师的交流互动过程感受、内化、习得导师优秀的隐性知识,改变和丰富自己的隐性知识结构。总之,网络导师制是实施在网络教学平台上的一种人才培养、知识传授的网络教学制度。

2、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网络导师制的优势

网络导师制是实施在网络教学平台上的导师制,较传统导师制在隐性知识的表达、共享、交流与习得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1)即时的网络学习支持有助于学生隐性知识的习得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实现“任意时间、任意地点”的网络学习活动。隐性知识的习得与掌握有可能在瞬间完成,即顿悟,表现为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在导师简单的提示与启发下豁然开朗、一通百通,也就实现了相关隐性知识的习得。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实时地向导师汇报自己的学习心得、学习困惑和思维障碍,导师可以给予即时的方法指导与思维启发以促使学生发生学习中的顿悟。通过Wap无线网络,学生与导师间的即时交流将变得更加便利与快捷,学生利用移动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就能与导师取得联系,获取指导与帮助。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旦遇到百思不得其解、自我感觉就差那么一点就能解决的学习困难时,可利用网络向导师寻求帮助,导师即时的指导有助于学生隐性知识的习得。(2)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构建高效的网络教学环境所谓学习环境是学习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赖以持续的情况和条件,包括物质条件和非物质条件[3],即开展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依赖特定的学习环境,学生与导师间的以促进隐性知识习得为目的的网络教学活动更加依赖特定的网络教学环境,利用网络技术技术可以为隐性知识的习得创造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构建多媒化的网络学习资料。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开发的网络学习资料,集合文字、音乐、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元素,多媒化的学习资料实质是从不同的思维角度采用多种媒体形式表达了相关的知识内容,而且不同形式的媒体元素在知识表达方面还存在着优势互补的特点,使得具有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都能找到一种适合自己认知特征的学习资料。②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构建多种认知工具。隐性知识的习得较依赖导师与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讨论等学习活动,导师优秀的隐性知识外化在导师经典的充满深奥智慧与精髓思想的话语中,导师的经典言论对于学生而言存在着稍纵即逝的可能,能否抓住导师关键性的言语成了能否习得老师隐性知识的核心,所以在实施网络导师制的网络教学平台中要提供录音工具和记录电子笔记的多元化表达工具等,有了这些工具的支持学生就会更加有信心地参与到交流讨论中去而不必担心遗漏导师的经典话语,而且通过数字化的录音资料,学生可以在课后反复、多次地品味、反思导师的教诲,并最终帮助自己习得导师的隐性知识。当然,网络认知工具还要包括师生间的通讯工具,为能真切感受导师的音容笑貌还要提供视频通讯工具等,比如:QQ、E-mail、微信等,所有这些通讯工具就能保证在师生间开展线上与线下、实时与非实时的网络交流。

3、网络导师制实施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学习活动

野中认为隐性知识可以直接在个体之间实现转化,即社会化———个体间的交流互动、提醒启发可以实现隐性知识在个体间潜移默化地转化与习得,那么导师与学生深入的交流互动自然就能实现导师隐性知识向学生的转移。为突出导师的面部表情等肢体语言对导师隐性知识外化以及对学生隐性知识习得的影响,需要网络教学平台创造提供网络音视频的实时通讯工具,以保证学生能较强烈的感受隐含在教师语言神态及肢体语言中的隐性知识。构建了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就可以实施网络导师制策略来促进隐性知识的习得,所以实施网络导师制的基本原则是在网络教学环境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交流实现隐性知识的社会化习得。在实施网络导师制的过程中包括的主要学习活动流程有: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配网络导师并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根据导师的实际情况,每位导师可以指导数量不等的多名学生以便开展网络学习交流与讨论;②分组后的导师与学生集合在一起共同商讨确定某个主题内容来开展网络交流讨论活动,同时还要确定一个双方认可的学习目标,即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学生希望以及导师认为的能够达到的某种能力状态和知识结构;③根据制定的培养目标开展具体的网络教与学活动———服从导师的教学活动安排,积极参与网络学习的交流与互动。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要与导师保持联系与沟通,遇到学习困难时要向导师求教,与导师展开讨论、交流以获得指导。万一老师不在线,学生也要通过网络异步交流工具,通过发电子邮件的途径与导师取得联系,养成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知识点并随时记录下自己学习疑点向导师求教的习惯。网络导师也要尽可能地给予学生及时而详细的多元化的答复与指导———可以采用动画、图片、文字等多种媒体形式来答复学生。对于学生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导师还可以组织小范围的网络讨论来促进个体间隐性知识的共享,在讨论中实现隐性知识的习得。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指导后,导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对客观公正的学习评价。这时,学生平时的学习笔记、学习提问、交流发言等材料都可以成为学习评价的依据,导师的评价结果将最终决定学生能否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总之实施网络导师制的目的就是转化、共享导师隐性知识,改善学生心智模式,促进学生新的隐性知识结构的形成。

4、网络导师制在促进专业策略性隐性知识有效习得中的运用举例

所谓专业策略性隐性知识,是指一类指导调度运用专业知识解决专业职业问题的方法策略类隐性知识。个体想要习得此类隐性知识,如果没有导师或师傅的帮助与指导,就要他们在专业职业实践中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慢慢感悟掌握。下面简单探讨运用网络导师制来促成此类隐性知识的习得,主要包括五个环节:①向学生传授一般专业知识,首先要向学生传授一定数量的专业知识。②一般学科思路方法的介绍,其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③师生完成相同的任务。策略性隐性知识总是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习得,面对同样的任务,导师与学生都要提出各自的问题解决方案,同时导师与学生必须把完成任务的每一个思路想法记录下来,利用网络教学环境提供的多元认知工具可以轻易地利用流程图,来表达出任务解决过程中自己的思路与方法。流程图能清晰表达老师(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以及知识的运用策略,实质上就是教师(学生)的方法策略类隐性知识的外化。学生的任务解决方案可以认为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导师的任务解决方案可以认为是学生必须达到的知识终点,即要求学生即将习得的策略性隐性知识。④师生分享各自的任务解决方案,促进隐性知识的转化与习得。在网络教学活动中学生依次简述自己的任务解决方案,导师通过分析、比较、对比师生的任务解决方案,指出学生方案的不足,并根据自己的任务解决方案明确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即导师优秀的专业策略类隐性知识。需要注意的是导师不应全盘否定学生的任务解决方案,而要通过比较、反思性提问等策略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全过程进行反思,同时也需要老师结合自己的任务解决方案的内容给予学生恰当、中肯的指导。指导过程中要对任务解决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做出特别说明,让学生掌握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关键点,形成问题解决的全新心智模式。⑤学生自我反思,进一步强化隐性知识的习得。导师的指导结束后,学生还要对整个网络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反思同时书写反思日记,最终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步骤。这一步是学生习得导师学科方法策略类隐性知识的关键性环节,其实质就是学生通过反思自己,学习教师优秀的思维模式并打破自己原有思维模式形成自己新的思维模式的过程,从而实现网络导师优秀隐性知识向学生的转移与习得。

作者:朱焰单位:扬州市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