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信息技术对问题学生协同教育的影响范文

信息技术对问题学生协同教育的影响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信息技术对问题学生协同教育的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信息技术对问题学生协同教育的影响

一、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理论和研究发现:问题行为的成因极其复杂,它既受社会环境境和学校教育条件所制约,也与少年儿童身心发展水平有关,因此它是行为主体生理、心理等内在因素和环境与教育等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对我校实际情况的调查发现,问题学生的产生主要有以下4个因素:

1.家庭因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永远的老师。从表2中可以看出,家庭环境与少年儿童问题行为高度相关,父母文化程度高低、经济条件优劣、生活习惯好坏,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最直接。在问题学生的背后往往都存在着一个问题家长。问题家长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溺爱型。由于当今的孩子很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千依百顺,只爱不管,一旦出现问题,不但不想着解决问题,反而在学习上、生活上处处护短,包庇问题。当学校老师提出这点时,家长通常以自家小孩“服软不服硬”或者说“老师,我管不了了”来进行推脱,导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严重脱节,从而养成小孩骄横不讲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性格。

(2)放任型。溺爱必然导致放任,二者犹如一对孪生姐妹。但放任不仅仅源自溺爱。有的家长大多把精力放在工作上,误以为供孩子吃饱穿暖就可以了,放任了孩子生理和心理的成长;有的家长由于夫妻关系紧张或者是离异、长期外出等特殊原因无暇顾及孩子,无心去给予孩子应有的关爱。这类问题家长培养出来的孩子通常很容易被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所影响,与具有相似背景的孩子组成小团体,甚至走上歧途。

(3)粗暴型。部分家长受自身的性格或素质限制,在管教小孩时,缺乏必要的说服教育,一味地非打即骂。不难理解,小孩在这样的言传身教下,难免不用拳头来解决问题,并将之应用到平时与同学老师的相处中,恃强凌弱。

2.学校因素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最重要场所。自“十一五”教育改革方案实施以来,学校的硬件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基础教育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盲目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很多学校不是以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标准,而是以分数和成绩为指挥棒,“重教书、轻育人”,过于关注学生成绩,忽视了学生品德的培养。部分教师为了提高升学率,大量增加作业量,使一些低效、无效的教学有了生存的土壤,增加了学生的厌学情绪。前段时间,甚至出现了小学生为了不写作业宁愿跳楼的事件,这不得不说是教育的悲剧。

(2)缺乏对问题学生管理的有效方法。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学生都明白老师是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但是这一保护学生的措施,却被某些人曲解,无限地扩大“体罚”的范围,将正常管教也理解为体罚。曾经有位教师为了管教屡次捣乱课堂纪律、不交作业的学生A而让他站在教室后面听课,第二天该生就带着家长来学校投诉教师体罚学生,要求老师赔礼道歉。面对这种状况,很多教师都面临想管但不敢管的尴尬局面,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放弃这部分学生,对他们的问题视而不见。

(3)部分教师缺乏教学的激情,教学方法不当。通常十年是一个教师的职业倦怠期,处在这一时期的教师53.6%对现状感到不满意,但却无力改变。一方面,这一时期的教师已经离开学校十年,失去了刚参加工作的新鲜感,也没有继续系统学习的条件;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的教师绝大多数已经拿到了一级教师的职称,高级教师的职称却又显得那么遥不可及。这时的他们似乎已经失去了努力的目标,不愿意再去研究学生。遇到问题学生时,不问“为什么”,只问“怎么办”,以管理代替教育。当压制管理不奏效时,便产生放弃部分问题学生的想法。

(4)师生关系日渐淡薄,学校与家庭教育脱节。根据对34名问题学生的调查发现,有事主动找老师帮助的学生仅有1名,主动找老师沟通的家长则一个都没有。师生关系疏远、教师和家长沟通不足,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违背,这些都导致问题学生转化工作无法进行。如学生B的语文单元测试成绩终于及格了,老师在班上大力表扬,学生充满信心。可回到家里,家长一句话就让孩子心情低落:“高兴什么,不还是倒数第一。”他们的盲目攀比,往往会让教师的努力付诸东流。

3.社会因素人是社会的人,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特别是网络等强势媒体的介入,学生的视野空前扩大,但形形色色的不良价值观、不正之风也随之进来,影响和侵蚀着学生。由于学生自控能力弱,缺乏正确的审美情趣,导致了一些学生“上网成瘾”,无心向学,甚至开始模仿某些暴力游戏中的情节,横行霸道,欺负同学,偏离了正常的学生生活。

4.学生因素在这次参与研究的34名问题学生中,有31名是学困生,这其中一名是因为先天性的智力因素,被“问题”。而其他30名是因为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缺乏明确的是非观念,不能正确理解有关社会公德与道德标准,对违纪持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甚至有把违纪认为一种“能力”的表现,从而导致学习进度跟不上,自暴自弃,同伴关系恶劣,滋生出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二、转化问题学生的策略

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难度大,仅仅靠某一方面的力量是有限的,比如说对于心理问题生,班主任就必须要依靠心理辅导老师,对于综合问题生,更要依靠多方面的教育力量。随着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不断应用,不但提高了教育行业的信息化水平,也使教育行业的教育教学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让高水平、全方位的协同教育成为可能。

1.网络学习,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只有拥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实现问题学生的转化。传统的教师培训通常存在名师难请、时间难调、课程选择少的问题。网络的出现,让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向各地专家请教,并按照自己的实际安排学习内容和时间。例如电子邮件、新浪UC和各种博客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便能构建起网络环境下互动交流的体系。

(1)拓宽视野。注册校讯通同步课堂等教育网站,收集相关课程资料,并依据具体情况加以整理和应用;申请UC号,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参加新浪UC的空中课堂和专家讲坛,让广大教师足不出户就能与专家进行零距离接触。

(2)互动交流。通过教育0A、电子邮件传递教学、教研时所需的文字、图形、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让广大教师足不出户就能完成资料的交流、文稿的互传;利用网络实时通信技术建立教师QQ群,实现一问多答、一题多解的实时交流模式,不断增大教师们的对话互动面,真正实现多向互动。

(3)资源共享。利用学校网站,鼓励教师上传各种资料,建立资料共享的平台,包括教学设计、课件、练习设计、历届测试卷等;鼓励教师利用各大门户网站上提供的博客空间建立自己的教学博客,将教学实践中的思考、讨论中的己见付诸文字,让朦胧的想法清晰,同时关注各地名师的博客,为自己的教学提供参考。

2.转化家长,取得家长的配合

每个问题学生的出现都与家长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转化问题生的重要环节是转化家长,只有帮助家长解决自身存在的子女教育问题,取得家长的支持,整合家庭和学校的力量,才能转化问题学生。

(1)加强与家长的交流。问题学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长期积累下来的结果。先了解“为什么”,才能“怎么办”。仔细排查摸底问题生形成的家庭原因是转化问题学生的第一步。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通常运用开家长会、家访、电访或是请家长来学校的方法,而这些方法不是周期长、信息迟,就是耗时长、效率低、成本高。导致家校信息不畅,家庭教育有心无力。教师工作缺乏家长配合,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德育不能保障。利用先进的移动及互联网信息技术如家校通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为教师和家长之间提供更及时、更经济、更便捷的沟通方式,有效地保证家校沟通的顺畅。

(2)达成与家长的共识。很多问题学生的家长本身就存在问题,但老师没有立场去指责家长。老师与家长之间不存在施教与受教的关系,可两者由于学生和子女这一纽带又结成了一种比较特殊的关系,所以只能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将正确的教育理念传达给家长,与家长就学生的教育达成共识,例如班级博客。通过博客教师心得、班级信息、学生动态和班级荣誉,吸引家长参与班级的管理;并在博客上设置成功家长的成功案例以及专家的教育经验,为家长教育孩子提供参考,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

3.协同管理,形成教育合力根据问题学生教育和转化的需要,组合任课教师、心理辅导老师、校领导、家长、社区的管理人员、优秀学生甚至与问题学生接触较多的可以利用的其他人员等多方面的教育力量,利用学校网站的论坛定时开展针对问题学生的研讨,全方位地对问题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在问题学生的周围形成一个教育、引导、督促其行动的教育转化网络,使他们感受到方方面面的关注和期望,从而重新认识与评价自我,转变思想认识,最终达到教育转化的目的。

(1)采用科学的评价体系,网上建立问题学生档案学生档案的建立是教师进行问题学生问题记录、分析、总结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出相应对策的重要依据。档案建立后,采用密码进入的方案,针对相关教育工作者开放,对问题学生反复抓,抓反复,实行持之以恒的跟踪辅导。

(2)利用QQ横向、纵向全面了解问题学生情况学生性格最真实的表现,往往在非正式场合,在游戏中看得更清楚,而后一种观察角度一般是教师所缺乏的。利用QQ和问题学生多沟通、多交流,并关注学生QQ空间,时刻注意发现问题学生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让这些学生感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有助于与师生之间形成信任关系,学生有问题愿意与老师沟通和交流,老师也可以由此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症下药。

(3)利用学校和警局合作的制度,警示问题学生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多方引导,绝大多数的问题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转化,但也有个别骄横暴躁、逞强斗狠的学生仍然是冥顽不灵,这类学生也是所有“问题学生”中问题最严重的,稍有不慎,就容易走向邪路。针对这类学生大多性格暴躁,崇拜黑社会老大,热衷于打打杀杀,对学校和家长的教育油盐不进的特点,利用驻校警察的威慑作用,借助多媒体平台进行角色扮演,对其进行一些真实案例的分析,阻止其误入歧途。总之,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是当前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关注和重视,一起研究和探讨。不管怎样,以爱学生为前提,秉着对每一个学生成长负责的心态,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问题学生,掌握他们的问题所在,“因人而异”、“因事制宜”和“因时制宜”地开展工作,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作者:曾向葵叶胜才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山初级中学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石门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