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初等教育专业信息科学素质的培育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学习动力的激发
面对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动机不明、动力不足的情况,考虑到初等教育学生基本素质比较高,于是按照“知不足者好学”的道理设计相应情景,使学生自己认识到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学生实习的情况,展示课程涉及的知识技能在今后工作中应用实例,从而激发并加强学生的学习意愿、兴趣、动机和动力。在第一堂课,我并未立即给学生讲课,而是先拿出一套模拟题目来让学生自己做,自己则巡查学生做题情况,了解学生知识技能的水平、能力和不足,然后我给学生选择了一道出现问题较多的题目:将某文档中的一个段落设置两栏模式。首先询问学生是否能够完成,结果全班学生都说没问题,于是我叫一个学生上来演示,结果不成功。又喊了一个学生演示,还是不成功,最后把全班学生几乎都喊上来了,还是没有成功,此时全班学生表情很错愕,也很不好意思,我乘机将正确操作演示给学生,并演示分栏不成功的原因是在选择分栏文字的时多选了一个段落符号:一个看似很细微的操作错误,却能导致整个操作任务不能完成,操作效果不能达到。面对这样一种结果,学生明白了自身知识技能的不足。知道自己的差距,需要学习来弥补。同时我结合学生的实习经验,使学生明白学有所用、学之如何用。通过展示、点评学生对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在实习过程中所使用的案例,使学生知道学好本门课程的实际意义不仅在于通过等级考试,更重要的是能为今后工作服务。
二、教学模式的确定
教学模式是从实际课堂教学中抽象出的一般形式,它为教学具体实施提供一个框架性结构。根据学生实际采取“调查—讲授—评价—练习—疏通—提高”六步教学模式具体实施的。在这种模式中,调查是实施教学的基础,通过调查确定教学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和需要达到的主要教学目的;讲授是实现课堂教学目的主要过程,通过学生代表或老师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将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评价是对讲授及学习进行督促和评估,通过对讲授和学习的态度、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以使教学更优化,更有效率;练习是以课堂讲授为基础,结合课程大纲,使用一定的素材或工具进行练习巩固的过程,以达到熟练知识技能、发现问题的目的;疏通是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对重难点进行疏通讲解,进一步提升学生知识技能;提高是由老师结合学生今后实际岗位应用需求,选择某些知识和技能进行串讲。
三、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学内容的选择决定学生能学习一些什么内容,学习的重点难点是什么。结合学生已经学习和掌握了部分内容的现实情况,首先进行学情调查,了解学生已经掌握哪些知识技能,哪些还没有掌握?哪些知识技能掌握起来比较难,哪些知识和技能是重点要掌握的?确定将学生没掌握的知识技能、难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课程考试要求中的重难点知识技能作为教学重点;其次是对课程教学大纲和考试要求进行分析,确定哪些是一般性知识技能,将这一部分和学生已经基本掌握的知识技能作为一般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略过、带过或稍作讲解;最后就是结合课程知识技能在学生职业岗位应用情况进行选择,哪些知识技能在今后工作中运用的较多,即使在考试大纲中未作考核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也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如在Excel函数教学中,我们将如何利用函数制作具有自动生成统计结果功能的成绩表进行重点串讲。
四、教学角色的定位
教学角色的定位是对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所充当的身份进行确定,它规定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干什么,需要干什么。在课堂中,教师角色不再定位为讲授者、管理者,而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和疏通者,负责把整个课堂教学组织起来、划分课堂教学阶段、明确师生各自责任、实施教学及效果评价、疏通知识技能的重难点;学生角色也不再定位为学习者、听课者,而是既作为学习者和听课者,更多的作为教学实施者、评价参与者等身份,如在教学讲授阶段,就主要由学生以“老师”身份,针对调查所得重难点进行讲授。在这种角色,学生不再被动的接受知识技能,而是需要学生更加积极的态度,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主体性的特点,主动寻找、探究自身和其他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学习需求,并以老师的身份对知识技能进行讲解和传授。
五、教学过程的实施
通过师生角色定位,就可确定教学实施中师生的各自任务:调查阶段,在老师指导下,主要由学生完成;讲授阶段,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完成;评价阶段,由师生一起进行评价;练习阶段,在老师指导下,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疏通阶段,由老师负责讲解疏通,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回顾、实践和总结,并由教师结合学生今后职业应用进行串讲。
1.调查。首先老师根据教学任务,将教学内容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在以前学习中未接触但在今后工作中非常需要的知识技能,一种是学生已在相关课程中基本学过的内容。对于前者,由教师自己处理,而后者则结合该班学生学习情况和人数分成若干子任务,每个子任务都分给某个学生,如所教两个班级,一个班48人、另一个班53人,在划分任务时,分别分成48和53个子任务,当然子任务应尽量以小为主,使学生能够较为透彻的掌握知识。如word基本排版,就是分成字体设置和段落排版两个子任务,由不同学生讲授;然后师生一起阅读课程教学和考试大纲,并结合工作实际应用需求,形成课程教学的框架;再以访谈等调查方式调查学生哪些知识技能已掌握及掌握程度;最后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备课,备课内容以调查为基础。学生备课完毕后,开始准备讲授。
2.讲授。根据教学模式设计,一堂课在时间上被分为四个阶段:讲授、评价、练习和疏通。由于课程内容大部分学生已有所接触,因此讲授阶段基本以学生为主来完成,教师只作为指导者、评价者、督促者。讲授阶段就由分配了相应任务的学生,依据预先备好的教案,真正以一个老师身份,走上讲台上课。整个过程中,讲课学生就是一个真正的老师,真正的讲课者,老师和其他学生就作为听课者,并且都从自己对课程的理解以及实际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学习讲课学生讲授的内容,思考讲课学生讲的情况如何,为后面评价做准备。
3.评价。评价阶段以老师为主,随机选择部分学生对“学生老师”上课情况进行评价。首先由被选中学生对讲授的内容是否为学生所需、是否讲的精准、是否存在要点遗漏以及课堂准备情况、态度是否认真等进行评价;然后教师对“学生老师”上课情况进行评价,并对实施评价的学生也给予评价,给出相应的评价结果。最后,教师根据评价中发现的纰漏进行查漏补缺性的讲解,使学生能掌握更加完善的知识技能。评价既能使学生认真备课、听课、评课。又能使老师发现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方面的问题,及时进行讲解,提高并完善课堂效果。
4.练习。首先老师下发预先根据学生所学情况、课程要求、课程职业应用,设计的任务,然后学生自主练习,老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作指导,巡查,判断并收集典型问题。通过学生自主完成针对性的任务案例,不仅能够使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得到进一步巩固,而且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在完成任务时解决问题,并形成典型问题,为后面老师进行疏通教学打下基础。比如在练习word中“替换”功能时,有的班级中只有个别学生对于“替换”功能中,“查找”内容的格式设置和“替换”内容格式这个参数设置存在问题,而在有些班级则有部分学生这个操作存在问题,则在前者班级中就把这个问题当作个别现象处理,而在后者班级中把这个问题当作典型问题处理,在后面疏通环节由老师进行疏通讲解。
5.疏通。学生练习完成后,老师以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收集的典型问题为基础,综合整堂课中所出现的典型问题,以老师为疏通主讲模式,对重难点问题进行重点疏通解决,实现知识技能的二次巩固,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是主讲者、指导者,学生是主听者、主练者。
6.提高。通过前面几步,学生对考纲要求的基本知识已经能够熟练的掌握,在此基础上由老师结合学生今后实际岗位应用需求,整合课程知识和技能,以案例的形式给学生展示并串讲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比如前面所讲的学生成绩表的制作。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这种学生参与教学、主动学习、到课堂评价为特点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效果,也锻炼了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了学生信息科学素养的形成,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使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有效场所。
作者:钟昌振单位:湖南常德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