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转企改制后编辑心理压力源与调适途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现代社会加速发展,编辑面临多种心理压力。转企改制后,编辑只有正确认清和分析来自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层面上的各种心理压力,溯本求源,针对自身实际,诉求于不同的解决途径,才能有效转化自己的心理压力,以健康的心理状态高效完成各项工作,从而为读者和社会奉献更多的优质产品,完成记载、传播和交流先进文化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转企改制;编辑心理压力源;诉求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强调人与生物、心理、社会之间动态平衡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整体健康观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健康心理维护不仅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也是预防心理障碍、保持身心健康的最好方法之一。在加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编辑必然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出版业整体转企改制后,编辑人员对出版业的未来发展和立足之本缺乏安全感和确定感[1]。这些压力或困惑通常是由于环境、情境、个人能力与企业要求之间的落差造成的。为了保持健康的心理,以饱满、热情和充沛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高效完成各项编辑流程,编辑必须对各种心理压力源有清晰的认识。同时,社会应当建立和提供多样化的调适途径,使处于不同心理压力源下的编辑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当的途径,有效排解心理压力。本文就转企改制后编辑心理压力源和调适途径做如下探析。
一、编辑心理压力源探析
1.宏观层次——来自社会发展的心理压力
首先,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加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新事物、新学科、新观念交融和碰撞,导致现代社会竞争空前加剧,心理压力无处不在。编辑作为高素质、高知识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的基本职责就是引介和传播新知识、新信息和新技术。编辑作为这些新事物发展的见证人和中介者,大多时候处在心理压力源的第一线,需要直接面对各种心理冲突和挑战。相对其他行业的从业者可以选择一些心理防御机制来避开或减轻这些心理压力而言,编辑必须主动让自己浸入特定的心理压力事件中。比如,数字出版要求编辑主动打破“重内容轻载体、重压力轻机遇”的职业心理定式[1],投身实践、真切感受、累积素材,从而准确有效地把相关信息传递给广大读者,完成自己选择、传播和优化知识的使命。其次,出版业属于内容产业,创新性、多样性、选择性等特征决定了出版业是个高智能产业。编辑作为出版业的核心主体,每天面对的是具有多种消费需求的读者群体。现代社会信息传播和载体的多元化,培养和锻炼了广大消费者的分析能力、比较能力和思考能力,使他们的独立评判意识、主观选择意识、参与互动意识日渐增强,对出版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与以前“一本书或者一套书吃遍天下、养活一个出版社”高度集中化的计划经济时代相比,当今的编辑必须摒弃传统出版业多年来秉持的高依赖性、低风险承受力的心理惯性[3],时刻准备承受多种心理压力,主动拓宽知识结构,加快知识储备,创新思维模式,做出正确判断,以生产出更多、更好符合读者心理特点和市场需求,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产品。
2.中观层次——来自单位和家庭的心理压力
当前,单位成为编辑的心理压力源可以细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给编辑带来身份转换的心理压力。1980年我国推行出版体制改革以来,原为事业单位的出版机构几乎全部采用企业化管理方式。一些编辑长期习得的机关办事式的心理特性与市场多变式的现实形势之间开始矛盾重重,这种心理压力和冲突在200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之后变得更为剧烈和复杂。据此决定,我国绝大部分出版机构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要求,发展经营性出版产业[4]。这种身份转换带来的心理压力在于编辑没有充分形成适应市场变化的心理素质、心理结构和心理机制,不能真正接受市场的检验,没有真正秉承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出版理念,畏于创新,怀念过去“服从计划、只管编稿、不问出路”的旧体制。二是近年来伴随出版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量化考核、项目考核和模块化考核等考评机制被越来越多出版机构采用,使编辑心理压力倍增。由于出版物具有精神产品的内在属性,加之长期以来的事业体制管理,出版机构对编辑的考核多年来以笼统、模糊的质化考核为主,某些出版机构甚至缺乏有效的考核反馈机制,主要依照资历、职称等进行论资排辈式分配,使编辑处在压力全无的休闲环境中。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机构成为市场竞争的独立主体,出版物要成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实现其作用和价值,这就使得出版社的考核必然要向量化的趋势发展,对编辑的工作考核讲求量化和质化相结合,涉及选题质量、发稿数量、出书规模、销售成绩、利润指标等诸多环节。与之对应的是,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也在更多出版社得到实施和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等做法让绝大多数编辑深有触动,时时感受到考核的压力。家庭带给编辑的心理压力主要是由编辑的工作特点造成的。编辑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严谨性和时效性,尽管岗位普通,但具体到实际工作,他们必须对出版物负全责,历经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合同准备—加工整理—整体设计—审定发稿—校样处理—样品检查—出版物宣传—反馈信息收集等漫长流程,遇到急稿、重点品种等,正常工作节奏还常常被打乱。有些教材编辑为了保证质量、争取进度,长年累月加班加点,导致夫妻关系、子女教育等到影响,由此产生心理压力。3.微观层次——来自个人因素的心理压力不同的性格特点是形成编辑心理压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性格心理学和职业心理学的诸多实验和研究表明,许多职业对从业者性格有特定的要求,选择某一职业就必须具备这一职业所要求的性格特征,当从事的职业与个性相匹配时,就容易发挥能力,做出成绩;反之则可能浪费才能,或者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成功。出版工作的繁杂、严谨等特性,要求编辑具有稳重、沉着、细致等心理特点,并能主动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适应工作环境,化解心理压力,否则就会压力重重。如某名牌大学毕业生进入国内某著名出版社从事辞典编辑工作不久就萌生退意,因为该工作给其带来的新奇感逐渐被职业性格匹配性不当的心理压力所湮没,而其活泼好动、乐于交际的性格无法一时改变,最后只能提交辞呈,一走了之。编辑心理压力还可以溯源到个体的职业倦怠感[5]。新媒体的出现及媒体市场竞争的加剧,对编辑工作的时效性和创新性要求越来越高,从而使编辑产生职业无力感和焦虑感[6]。此外,编辑年复一年从事为他人作嫁衣的活动,责任重大,但所获得回报常常与之付出不相称。不少编辑尽心尽力加工了许多读者喜爱、市场需求旺盛的出版物,但进入大众视野、接受人们褒扬的却往往是著者、编者和译者,编辑只是悄无声息的幕后人。而且,由于出版工作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和科学性较强的特性,编辑即使偶尔犯错,也可能造成严重失职的后果。处于长期的心理压力环境中,编辑自然患得患失,难以保持平常心态,甚至产生职业倦怠感。
二、编辑心理压力调适途径
1.建立专门心理部门,加强企业心理保健
国际上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已将职业心理健康的自我管理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系统的职业心理健康制度,通过教育和培训,教授处理心理压力的知识和技能,促使员工从“工作机器人”向“社会健全人”发展,使其具有高抗压能力,有自我的兴趣,身心和谐发展[7]。褪去事业身份的中国出版企业,应当而且必须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善待自己的企业员工,给予他们在职业成长等方面足够的关注和支持,这既是培养人才、重视人才的切实体现,也是保障和促进企业自身事业发展壮大的精神根基[8]。我国出版机构集团化改革已经开展数年,无论对国家级出版集团,还是对省级出版集团而言,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部门或机构,构建体系化的企业心理健康保健制度,在软硬件上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不少集团所属的出版社都有专门的心理类编辑,其中一些编辑还具备心理咨询专业知识和职业资格,而且心理健康保健、教育和咨询类的图书、音像和电子产品本身就是各出版机构的已有产品,甚至是强项所在。所以,规模化的出版集团应当能够充分意识到排解编辑心理压力、创造良好工作氛围的重要性,尽快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部门或机构,组织相关人员并配备一定设施,尽早开展常规性的心理接询工作。同时,应当注意此类专业心理部门日常工作的特殊性,不能将其混同于大多数纪群、政工等部门。一方面,编辑的心理压力问题并不等同于纪律、思想或政治问题,在形成机制、发展过程和消解模式等方面完全不同;另一方面,如果将纪群等部门的职能扩大,兼顾心理咨询或心理调适,则往往会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2.积极建立与高校心理机构、专业心理卫生中心的有效联系,形成资源共享
由于历史、文化等因素,我国相当多的出版机构地处高校相对集中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武汉、杭州等地。这些城市的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已经具有多年累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且在心理压力的应对和调适上具有丰富的案例经验。通过积极磋商和协调,出版机构与高校心理机构、专业心理卫生中心之间完全可以形成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和谐发展的长期合作机制。出版机构可以在资金、出版、资料等方面提供支持,而高校心理机构、专业心理卫生中心则可以为出版机构的编辑提供常规心理健康调查、团体咨询、个体咨询、定期或不定期的心理知识讲座等。在此类合作过程中,一定要防止心理健康咨询的纯医学化误区,因为心理压力只是人们所经受的心理问题的一小部分,完全可以通过适当的调节方法进行转化,甚至通过特定的途径转化为工作的动力,有助于编辑更加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相反,那种动辄就端出“穿起白大褂、打针又吃药”的纯医学心理治疗模式,实质上对心理压力的转化并无裨益,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诱发编辑心理压力问题的自我封闭机制,从而加深其对心理健康保健工作的误解。
3.网络心理咨询——压力排解的便捷途径
网络心理咨询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是心理咨询的最新途径之一,是指真实身份的心理专业工作者通过网络与虚拟身份的来访者进行有关心理保健和咨询的信息互动过程。网络心理咨询因具有即时性、隐蔽性、资源共享、成本低等特点,成为编辑排解心理压力的便捷途径之一。出版机构可以主动与专业的心理健康和咨询网站建立常规性联系,也可以让编辑自发地通过微信QQ、BBS等工具以群体或个体形式参与网络心理咨询。编辑参与此类心理网络咨询时,应当注意把其与单纯的趣味心理测试区分开来,因为网络上相当多的非专业心理趣味性多于科学性,有些甚至是以讹传讹。
4.心理自助——全面健康人的必备技能之一
心理自助是指通过各种行为,满足主体心理需求,促进主体心理发展,维护主体心理健康的活动。心理自助是转化心理压力最便捷、成本最低廉的重要手段。编辑应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自己的心理特性,主动认识自我,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通过长期学习、交流、体验和积累等进行自助式心理训练、心理暗示、心理激励,建立起适合自身特点的心理压力调节机制。通过心理自助,编辑在面对各种心理压力时,能够觉知自己的情绪,做出不同的抉择,从而成为内心丰富、精神充实,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人生价值得以体现的全面健康人。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竞争和伴之而来的心理压力是每个编辑都必须面对的。转企改改制后,广大编辑只有厘清各种心理压力源,选择正确的解决途径,采取恰当的调适手段,有效转化心理压力,营造和谐的心理环境,才能为读者和社会奉献出更多高质量的出版物。
参考文献:
[1]周丽,姜华,陈慧.数字出版对传统编辑职业倦怠的矫正[J].出版广角,2011(8):48-49.
[2]范琳.编辑心理压力的成因与降压法[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5):91.
[3]何莉.青年编辑的心理压力与维护[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5(3):125.
[4]中国编辑学会等.出版专业基础(中级)[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5][美]沃特•谢弗尔.压力管理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6]马黎.编辑的工作激情及其转化[J].编辑之友,2007(2):50.
[7]徐光兴.临床心理学——心理健康与援助的学问[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8]张志强.转制后中国出版企业的发展与社会责任[J].中国出版,2010(14):3-6.
作者:田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