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建筑统计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一、方法
(1)定期核对统计报表施工班组通过核查建筑材料计划用量台账和建筑过程实际用量台账,比较建筑材料计划用量和实际用量是否相符;材料管理组通过核查建筑材料计划用量台账和计划损耗率台账来监督加工、运输到现场的建筑材料总量是否等于两者之差;
(2)不定期抽查统计报表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各个环节的运输、加工、使用材料的数量要时时监督,依据实际运输、加工过程材料损耗量台账和加工损耗率定额台账。材料实际用量是计划用量减去损耗量。如果所得出的实际损耗量高出计划用量则说明施工过程中的相应环节出现了浪费现象,查明原因,从运输、发料、领料、加工等环节一一查找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果实际损耗量过低,则可能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同样从运输、发料、领料、加工过程查找原因,如是否有偷料行为、是否设计出现变动等。
(3)重点检查统计报表实际运输、加工过程材料损耗量台账是计算实际运输、加工损耗率的依据,严格控制好上限和下限,超出的话则预示整个建筑成本的增加,可以考虑施工技术、手段的变化或加强;接近或者低于下限则说明运输、加工、管理到位,措施得当。
(4)材料损耗定额依据市场走向作为材料管理的主管人员要时刻掌握最新的统计数据,对于特殊材料的价格变化要适时掌握,还要依据季节和天气的变化制定最新的材料损耗定额,适时加入新材料的损耗定额,否则材料损耗定额就会不切实际,过高或过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度很大,没有限制损耗定额的材料更是浪费严重。
二、运用统计资料监督建筑材料管理的效果
建筑行业在突飞猛进的时候,其自身存在的工期长、队伍杂、施工地点不固定等特点,决定了其在迅速扩大规模的同时,成本不断上升,材料费居高不下,资金周转缓慢,甚至部分企业效益开始下滑。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企业材料管理落后,阻碍了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改变施工企业材料管理现状,加强材料管理势在必行。运用统计资料监督建筑材料管理效果事半功倍,事实证明是施工单位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它为施工单位的领导决策、施工材料的全程监督、材料管理水平的评估提供了可靠的而客观的依据。
1.统计资料为主管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市场是一切企业活动的中心,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建筑企业更要时刻掌握市场动态,做好基础管理工作。统计资料的运用为主管领导在面对市场时能心中有数,能有所依据,不至于盲干和盲从,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通过在内部建立统计信息网络,广泛搜集企业所需要的各类信息,诸如库存量、物资消耗量、历年物资消耗统计资料、资金控制指标等,为领导更好地进行材料管理决策打下坚实的基础。
1建筑施工企业劳动工资统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存在问题
数据质量难保障。主要体现在统计数据的准确性难以保证,常会出现失实、不完整、相互矛盾的数据,影响了统计数据整体质量。数据运用难深入。主要体现在劳资统计工作只注重统计资料的收集、汇总和上报,往往数据固化后就束之高阁,忽略了对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与优化,难以站在更高的层次发挥劳资统计工作的辅助功能。
1.2原因分析
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如此重要,可为何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却仍存在着诸多难题?笔者认为,其原因可主要归结为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特点、基层基础工作薄弱和日常管理不到位3个方面。1.2.1建筑施工企业经营地域分散,人员情况复杂,加大了劳资统计工作难度建筑施工企业作为工程项目的建设者,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经营地域分散,特别是对于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其下属的子/分公司及项目部往往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同时,随着企业开拓施工领域,调整经营结构,通常还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适时组建或撤销相应的项目管理机构,进而带来人员的重新调整。因此,建筑施工企业的员工在其布局上呈现出分散明显、流动性强的特点,为劳资统计工作带来挑战。就大多数施工企业而言,其人员组成都较为复杂,既有学历低但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又有知识水平较高的大中专毕业生,还有企业高端引进的专家型管理和技术人员。从人员层次上看,又可以分为高层次人才(如施工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等)和普通劳动力(如施工作业等现场一线人员)。人员情况复杂,也为企业相关指标的统计带来了较大难度。1.2.2基层基础工作薄弱,劳动工资统计难以真正“落地”基层单位/项目部是建筑施工企业最基础的组成单元,其劳资统计工作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施工企业劳资统计整体工作水平。在长期实践中,笔者认为建筑施工企业基层基础工作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1)基层领导重视程度不足,认识不到位,这是制约建筑施工企业劳动工资统计工作质量的首要问题。有些基层领导尚未认识到劳资统计数据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意义,对劳资统计工作的基础性作用不以为然,只将其简单地理解为“做算术”、“填表格”,往往对统计人员填报的资料不认真审核就签字盖章。阶段性统计工作结束后,基层领导很少听取统计专题工作汇报,对统计数据了解不全面,掌握不深入,没有发挥出统计数据在管理决策中应有的作用。(2)基层岗位落实不到位,这是建筑施工企业劳动工资统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基层单位、特别是基层项目部普遍没有专职的劳资统计人员,多由其他岗位人员(如财务人员)兼任,使劳资统计工作被搁置在“打杂”层面,成为“附带性”工作。因此,很多统计兼职人员常常疲于“完成任务”,失真、失准问题屡禁不绝。(3)基层工作人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这是影响建筑施工企业劳动工资统计工作质量的关键因素。基层劳资统计人员很多为兼职,缺乏统计专业知识及合格的技能水平,突出表现为学习主动性不强,对统计指标解释钻研不深,对劳资统计业务一知半解,个别人员对劳资报表中常见的“累计平均数”等指标都不知如何计算。还有些基层统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对统计工作敷衍了事,统计报表“不催不报”,且经常不经过认真审查就匆忙上报,以至于发生了不该出现的“低级”错误,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统计数据的质量。1.2.3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劳动工资统计整体工作质量亟待提升在建筑施工企业劳动工资统计日常管理方面,统计制度大多是由公司总部层面制定,而基层统计人员往往只是简单的收集和汇总劳资数据,不能满足上级对基层单位情况分析的需求。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发现部分单位由于统计人员变动频繁,稳定性差,导致工作移交不完整,统计资料遗失、断档现象较为严重。在统计资料方面,也常会出现原始记录不全、没有建立规范的统计台账和统计制度等问题。
2改进建筑施工企业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际,为改进建筑施工企业劳动工资统计工作提出五项对策,即:领导重视,规范流程,强化培训,创新手段,系统监督。
2.1领导重视
1提升图书馆自身影响力的需要
利用建筑类高等院校自身的优势形成的智能建筑特色数据库,为图书馆带来了更多的智能建筑信息资料和发展空间,使图书馆实现由以馆藏建设为主转向以特色服务为主转变,全面提升了图书馆的使用价值和影响力。建立具有特色的馆藏数据库是实现专业化信息资源共享的有效方法,是走向数字化图书馆道路的新途径。
将更大范围地服务于大众,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前,信息化与城市建筑已经完美结合,智能因素进入建筑领域乃至家庭生活,和现代生活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居住社会生活智能化趋势加剧。智能建筑信息不但是我们住宅的一部分,而且是住宅中的神经中枢、控制中心,不论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出发,还是从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需求出发,在我国加强数字化家园的建设,已成为城市信息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智能建筑特色数据库开发建设的基本步骤
智能建筑特色数据库开发是一种新尝试,一年多来,课题组经过初步模拟和试运行,总结出智能建筑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基本步骤,即系统平台选择、模块设计、资源归集和综合整理四个程序。
2.1选择系统平台
选择合适的制作平台是做好数据库建设工作的前提。自建数据库可以选择购买商业软件,也可以选择自主开发软件。平台的选择除了要考虑数字化资源采集、网络化存取和分布式管理3个基本要素,还要考虑方便、安全、稳定等特性。基于以上考虑,该校图书馆选择了自主开发软件。智能建筑数据库是基于Windows.2003.Server系统平台构建的,采用Web浏览方式和检索界面方式,使检索界面简洁、方便。数据库软件采用的是SQL.Server.2005,数据库编程采用ASP技术,ASP程序在服务器端执行,可以很方便地实现与SQL.Server.2005数据库连接,并将执行结果以HTML格式传送到客户端浏览器上。运用JavaScript、Html和CSS技术,控制Web页面的布局和其它特效,从而实现数据库信息的。最后用SQL.Server.2005工具备份数据库。数字资源管理系统实现了用户权限管理、数据库维护和统计等功能。
2.2构建数据库内容模块
摘要:
通过对SCI、CNKI两个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期刊文献进行检索,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别从年份发文趋势、发文数与作者数关系、以及论文主题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研究者对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景观设计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文献数量不多,但研究者对该领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以及目前该领域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研究成熟度低,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技术应用的程度和完善方面的研究较为有限的结论,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给予更高的要求和期望。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
1引言
为了适应未来社会信息高速传递的需求,提高信息的可共享性和增值性能力,未来科技必然会向提高信息传递给人的单位效率,必然会向人对信息的接收系统优化的方向发展;计算机设计软件将会建立更加开放的信息传递系统。虚拟现实技术,或称灵境技术,是把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传感技术等多种电子信息技术综合成一套高效的人机交互系统[1]。虚拟现实技术通过人的自然感官(人体五官以及四肢感官)与虚拟环境进行信息交互,通过计算机环境模拟,生成实时的、动态的三维立体数据模型。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环境的影响和评价极为重要[2]。VR技术减小了人与计算机之间的隔阂,建立了人与数据之间的仿真接触系统,使人类可以在一个多维化的信息空间,对感知过程和认知过程的方式进行创造、加工。虚拟现实技术从功能上来说,不仅作为人进行逻辑思维的有力工具,同时也是进行形象思维的帮手。景观设计不是只依靠灵感的一系列的发挥就能获得成果的,它是一个在发展中变化的过程。对于景观设计而言,虚拟现实的作用不仅存在于三维模型的实时编辑,突破二维的空间限制以及对形式的束缚,而且还能在设计的基础上提供其它传统表现方式难以比拟的展示方式。与传统景观设计思维相比较,虚拟现实技术突破了传统维度的限制,表达出的景观、园林可以保留大量丰富的设计细节,不必为了信息传输的限制而放弃设计信息,形成一种较为全面的设计表达系统。在日新月异的虚拟现实技术的支持下,设计与表达之间的界线正愈加模糊,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必然会改变过去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和客户的沟通方式,加强设计和展示的丰富细节;可实时编辑景观元素,实时调整的三维场景,以及景观动态漫游等技术为设计提供了崭新的信息交流界面,为方案的比较推敲和设计思想、设计特色以及相关信息的展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虚拟现实技术还有效的解决了设计中抽象思维与其所产生的实体间的联系问题,景观设计师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其艺术想象力,更能够在前期设计阶段就与实际相结合,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质量,节省投资[3]。国内外目前对于虚拟现实技术景观设计应用相关的文献数量还不多,但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必然成为景观设计未来发展的方向。研究目前相关文献可以了解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和研究趋势,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2研究方法
本文所采用数据库数据来源包括两部分,其中英文文献信息来源于国际权威检索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SCI),中文文献信息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检索的时间跨度截止至2016年3月,总共搜索出163篇文献。其中CNKI数据库搜索出120篇文献,SCI数据库搜索出43篇文献。由于汉语语境的“虚拟现实”的概念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虚拟现实”在涵盖狭义概念的同时,还泛指一切通过计算机数据模拟的软硬件,及其所使用的技术与方法,如“虚拟环境”、“人工现实”、“赛伯空间”等。本研究所指为狭义的虚拟现实,在使用中文数据库时,使用“虚拟现实”、“虚拟环境”为检索词。在使用外文数据库搜索文献时使用高级检索公式为:“TI=,中文检索式为“TI=(虚拟现实或含虚拟环境)ANDSU=(景观设计或含园林设计)”。在检索后,通过导出题录进行文献筛选、剔除,以及对论文进行整理、归类、统计分析等操作。分别从年份发文趋势、高影响力论文情况、活跃作者以及论文研究主题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研究生课程中,一般设置有建筑史论、中西建筑理论史、文化遗产保护等针对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生的课程,其他研究方向的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研究生也可以选修。研究生教育中更重要的方面在于对学生独立研究能力的培养,包括理论研究(如论文撰写)与实践项目(如专业实习)等,因此在教学环节中对相关研究方法的讲授就格外重要。
1建筑史论研究中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
建筑学是一门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其中的建筑史论研究也是一个需要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专业,是从建筑的角度研究人类社会,服务于人类与社会的发展。在人文社会建设过程中,建筑史论研究更应以人文关怀为前提,结合地理、环境、生态、哲学、艺术、民俗、历史、土木、心理、社会、经济与交通等多学科知识与研究方法,形成一个开放的研究系统。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建筑史论研究中不可或缺。
1.1建筑史论研究生涉及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是两个大的、相互独立的学科群。在建筑史论研究中,人文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来自于人类学研究,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来自于社会学研究,因为这两门学科与建筑学研究最为紧密。如前文所述,人类学与社会学在西方社会中分属人文与社会两个学科类型,但在我国,二者关系紧密,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式互有借鉴。一般来说,人类学以定性研究为主,社会学以定量研究为主。在建筑史论研究中,主要应用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也分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两类。在建筑史论研究中应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为调查问卷,研究过程包括问卷设计、方法与数据统计等。问卷调查首先要做问卷设计,针对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对问卷的内容、用词做合理的布置,并进行信度与效度的考证。散发问卷可以是随机抽样,也可以做全样本的调查,可根据研究条件做具体调整。回收问卷后对问卷进行统计,剔除不可信的问卷结果,最后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研究结论。建筑史论研究中的定性研究包括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与田野笔记等,这是进行田野调查工作的一般程序。这一研究工作开始于“进入田野”,它不只是指进入所要研究的场地之中,而且需要与当地社区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关系,从而进行进一步的考察。参与观察强调与当地社区处于相同的情境下,参与到他们的活动当中,在活动之中观察建筑与人的关系,多用于对建筑文化的研究。深度访谈是对参与观察的补充与深化,对个别的、重要的社区人物进行访谈,挖掘研究对象(一般为历史建筑或建筑遗产)的历史及其与当地社区的联系,多用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之中。田野笔记分为速记、日记、日志和笔记四种类型,建筑史论研究中的建筑速写、草图也是笔记重要的组成部分。
1.2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建筑史论研究中的应用
建筑史论研究中时常需要应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如对特定建筑历史、聚落建成史、建筑文化与建筑遗产保护的研究等。总结如下:建筑与城市的历史发展研究。对相关社区人群的走访,更广泛地掌握历史信息,尤其在缺乏文献资料的地区,如少数民族地区。这种研究方式在民居研究中应用最多,通过居民访谈了解民居的发展历程、各部分功能用途,推测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建筑与城市的文化表达研究。通过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理解文化内部人群对建筑、城市空间的理解,对他们的文化阐释进行二次阐释。也可应用定量研究方法,对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居民行为与观念有一个定量的数据统计,支撑研究论证。建筑与城市遗产价值阐释与保护对策研究。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通过田野考察与问卷调查,更广泛地理解不同遗产社区对遗产价值的理解,分析遗产发展趋势与保护策略。通过广泛接触,了解居民对于遗产发展的需求,制定适当的遗产保护、管理与遗产地发展策略。
2建筑史论教学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必要性
一、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作为区域古建筑营造技术及其流源的系统研究,它的学术意义我们试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1作为学科基础的营造技术研究
营造技术研究是中国建筑史学的基础和古建筑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梁思成、刘敦桢等前辈学者,即致力于古建筑的营造研究,通过对古建筑的调查、勘测、比较和文献、法式研究,建立起古建筑营造学的基本知识、理论体系及演变规律。由于历史的原因,早期建筑营造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北方中原地域和官式为代表的建筑体系,结合官方历史文献如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等进行研究。这是中国建筑史学起步阶段的必然,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知识体系,为推动古建筑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对民间和地方建筑表现出的文化丰富性、地域特征的关注和研究被逐步提上日程。显然,只有在地方性古建筑研究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开展地方性建筑文化、哲理、艺术等上层理论的研究工作,也会补充完善建筑史的系统研究。地方性的建筑营造技术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的兴起,而在全国各地更广泛和深入的展开。以中国南方为主题的地方性建筑研究在21世纪前后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成为建筑史学发展的一个方面。虽然这方面的研究并不都以“营造”为题,但对地方性营造技术、工艺等的关注,实际上呈现了建筑历史和历史建筑研究的不同侧面。
2作为典型地域的岭南古建筑营造技术研究
岭南地处东亚大陆最南端,属亚热带气候,背靠五岭,面朝大海,空间相对独立。中原汉人南下之前为古越人之地,历来远离中国古代大一统的中央政权中心,历代商贸发达,文化交流活跃。历史上土著越人、不同时期南下的汉人、海外贸易商人等众多族群,共同形成了渔猎文明、稻作文明、商贸文明等多元共存、特色鲜明的岭南地域文化。“岭南地区”作为文化地理学的概念,指以五岭以南包括广东、广西东南部、福建西南部地区和香港、澳门特区,广义的岭南还包括海南岛。其中前三者在文化地理上超出了岭南空间地域,延伸至华南地区闽赣桂三省。岭南主要的文化地理分区是广府地区、客家地区、潮汕地区和雷琼半岛地区,其建筑在近10年中得到较多的关注和研究。岭南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和历史文化边缘区位,在此背景下,岭南古建筑成为岭南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一直在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分区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建筑领域也自然形成了地域特征明显的岭南建筑文化区。岭南建筑文化区内,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仅广东省境内就包括广州、佛山、潮州、中山4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古建筑在本地区有大量保存,它们是岭南古建筑研究的基本对象。进一步联系已有研究成果,可以有计划推进完善“岭南”——“华南”——“亚热带”的区域的历史建筑研究。因此,虽然“营造技术”研究本身是岭南历史建筑的一个局部,但通过它来展开并逐步完善和确立“岭南”建筑谱系,比较“江南”,建构“华南”,开拓“亚热带”成为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环节。具体展开来说,其一,可以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乃至东亚建筑的历史与发展进行深化、完善和补充,在空间上阐释南方地区或亚热带地区以木构为主的建筑技术的体现形式与内涵;在时间上可追溯中原建筑沉淀于此的古制,以及各历史阶段的建筑文化的交融,作为历史信息和演化的相互佐证,籍此可以深化中国建筑史中的区域研究与体系研究。其二,在中国古代建筑之多元、广阔、多样的背景下,在时间空间上构建岭南建筑的特点,有益于本地域现代建筑的发展借鉴。其三,对岭南建筑传统保存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研究,包括有形的建筑、无形的技艺及其它营造传统文化的系统研究,对于保护岭南文化,保护岭南建筑文化遗产,以及传承岭南文化将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3研究创新方法取向
(1)以大木营造技术为中心整合相关营造技术体系:“营造技术”的概念并非指“大木作”、“小木作”等单一、二种技术,而是贯穿营造活动全过程的相关技术与理论,从选址、规划、设计到材料的加工应用,结构形式选择、节点处理手法等等。以往的营造技术研究大多是比较单一的如大木作、砖作、瓦作等的分项独立研究,缺乏对建筑营造技术的整体及系统考量,对此,本项目以将以大木作营造技术为主导,整合样式谱系、各作营造技术配合结点、材料工艺、文献研究和工匠法则等不同的研究视角,建构地域性营造技术的建筑基础理论。
1研究背景
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高达2.49亿人,占总人口的17.9%。预计到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55亿,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2900万人,空巢和独居老年人高达1.18亿[1,2],出现了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寿龄高、空巢多等特点,加之家庭结构的小型化、核心化趋势明显,老年人“孤独死”现象日趋严重。高龄、空巢和独居老人在生命终末期需要完善的医疗护理和临终关怀等服务,而现有的养老医疗设施体系难以满足临终阶段老年人这一复杂的需求。目前老年人安宁疗护机构的建设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关于安宁疗护建筑及空间上的讨论和研究仍然有限,深入的理论研究资料相对较少,探讨老年人安宁疗护建筑设计与其安宁疗护需求、行为特征、生理与心理以及精神文化层面的要求相匹配,对解决我国老年人口的安宁疗护问题,缓解因人口老龄化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研究拟通过对老年人安宁疗护建筑设计相关文献的梳理,以期为进一步地深入研究提供可用的参考。
2老年人安宁疗护的理论研究基础
2.1安宁疗护的概念
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将临终关怀、舒缓医疗、姑息治疗等统称为安宁疗护。其定义是为疾病终末期或老年患者在临终期前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等服务,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3]。安宁疗护试图改善临终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解决他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问题,预防、缓解他们的痛苦。
2.2安宁疗护的理论发展
国外安宁疗护的发展主要有两个阶段,以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临终关怀机构——圣克里斯托弗临终关怀院的建立为时间节点,可以将其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临终关怀的早期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4],由宗教团体建立的早期临终关怀所,接纳来自不同背景和地区的临终者。现代临终关怀运动很大程度上是对医院建筑的系统、环境以及它们处理死亡问题不满的反映,随着社会对死亡认知的变化,迎来了临终关怀作为一种新建筑类型的时代。我国最先开展安宁疗护工作的是香港、台湾地区,内地(大陆)安宁疗护事业的起步较晚,但随着对生命认识的深入和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安宁疗护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表1)。
3老年人安宁疗护需求与行为特征
1前言
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化水平从1978年的17.9%左右快速增长到2010年的45%左右,预计至203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65%以上。中国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高耗能和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使得环境质量日益恶化、环境承载量趋于饱和,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在一系列应对措施中,“低碳城市”发展的思想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认同,并迅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近几年,中国出现了大量对低碳城市研究的学术成果。但是,由于低碳城市至今没有一个被广泛认可的概念界定和权威的发展模式分析,研究者们对于低碳城市的研究视角和观点差别较大,提出的发展模式各异。那么,现在中国学者对低碳城市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都有哪些呢?因为关键词是一篇科技文献的灵魂体现,是研究者对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学术思想、主要研究方法的高度概括,同时关键词是能够从侧面反映论文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是科学计量研究的重要指标[1]。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将运用科学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对低碳城市系统的关键词进行计量分析和共词网络分析。将低碳城市的研究转化为有价值的量化信息和可视化的图形,客观、形象的展示目前的研究热点,挖掘研究热点和热点间的层次关系,以期为低碳城市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量化信息与未来研究趋势展望。
2数据来源及方法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全部来源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从1980年-2010年发表文章,CNKI数据库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使用最为广泛的学术论文数据库,收录了多个学科的重要论文。由于目前国内学者对“低碳城市”的研究内容比较分散,因此出现了很多相对“低碳城市”的同位词和下位词,参考文献[2]所构建的低碳城市系统模型,本研究共选择了9个检索词作为低碳城市研究的主题词以获取相关文献,具体包括“低碳城市”、“低碳经济”、“低碳金融”、“低碳建筑”、“低碳技术”、“低碳生活”、“低碳政策”、“低碳交通”、“低碳生产”,共检索到文献3190条,包括作者、关键词、年份、期刊名、被引频次、下载频次。运用SPSS软件统计这些主题词的出现频次,应用Pajek网络可视化工具对高频词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第一,热点分析,高频词可以反映研究热点,其中根据主题词的累积频次由高到低排序,根据主题词出现的累积频次选定截取主题词的阀值。本文中,主题词出现频次大于30次,累计频次达到30%的前40个关键词作为目前研究低碳城市的热点表征。第二,关键词的共词分析,利用文献中共同出现的关键词对来反映关键词之间的关联强度,进而确定该文献集所代表学科和主题结构的研究热点及变化趋势[3]。具体原理是两两统计一组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献中共同出现的频率,把众多分析对象之间错综复杂的共词网状关系简化为以数值、图形直观地表示出来[4]。对主题词对行分析,可以找到某一研究主题的研究热点,并且有可能发现研究热点的转移趋势。
3数据分析
3.1年变化情况及成因
学术论文的年数量是研究关注程度的直接表现,图1是低碳城市及相关研究数量的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国内低碳城市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但近三年发展迅速。自2004年在《中国给水排水》上发表的《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这一关于低碳城市建设的研究后,2005年到2007年低碳科技论文研究量不大且增长不明显,2008年有相关论文41篇,2009年有246篇,2010年上升至2409篇,短短两年时间大幅增长,几乎是以指数型方式增长。说明尤其是2010年开始低碳城市的研究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对低碳城市的科学研究被高度重视且呈现良好的、快速发展的势头。分析其主要原因:第一,低碳研究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2007年是全球高度关注气候变化和推动低碳经济的一年。欧盟首脑会议、联合国安理会、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联合国大会以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联合国气候大会等全球气候会议的召开,使得中国不能不关注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动向,不能不研究全球正在兴起的低碳浪潮。所以,2008年开始中国低碳的研究出现热潮。第二,极端气候频现。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导致碳排放量极速增加,海啸、地震、火山喷发、干旱、雪灾等极端天气事件频频发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低碳问题,学术界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探索低碳城市的建设问题。
3.2高频关键词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