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教育专业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一、广泛辟建和运用学前教育专业艺术实践教学新平台
搭建学前教育专业艺术实践教学平台,是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和学生艺术综合技能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从目前情况看,仅仅依靠校内教学考核和校外实训实习,已经无法全面提高并检验学生综合艺术技能,应该多渠道辟建新的教学平台,广泛开展各类幼儿艺术教学和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综合性的学习、训练、交流平台。高职院校要结合落实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科学调整《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分配校内外艺术教学的课程和实践比重,通过课堂教师指导、课余学生自主训练、校外入园实际应用等多种途径,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需求和新时期幼儿健康快乐成长需要。要广泛建立校内外艺术实践教学基地,采取自主建设音乐室、器乐室、美术室、游乐室、娃娃剧场等校内实践场所,为学生课内外实践演练创造良好条件;采取“校企合作”方式,联合幼儿园和幼儿艺术教育机构,组建各类幼儿实践教学和艺术教学基地,组织专业学生定期入园入校进行观摩学习和实践锻炼,着力提高专业艺术技能,为就业奠定坚实基础。要探索组建学前教育专业联盟,由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系(室)牵头,以社会大中型幼儿园、幼儿教育机构、艺术学校为骨干,以教育主管部门、幼儿教育科研机构为支撑,打造集教学、科研、实践为一体的交流合作平台,促进全社会资源有效整合,发挥各方面的综合优势,为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和学前教育事业服务。要搭建网络教学和交流平台,利用新时期媒体传输、电子网络化教学媒介和互联网等方便快捷的渠道,加强校企之间的工作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实践锻炼情况,开展网络教学和经验交流,整合利用好网络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有效的技能知识,让学生在有指导的实践活动中锻炼成长。
二、积极创新和拓展学前教育专业艺术实践教学新模式
坚持“选准载体、注重实效”,通过载体创新建立新的艺术实践教学模式。一是加快专业艺术实践教学方式创新。要改变以往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践相脱节的实际,采取边学习、边实践方式,大力拓展“在工作中学习”的“走园”教学实践模式,首先组织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开展课堂理论教学,由专业教师为学生提供仿真的工作环境,在模拟幼儿教学过程中讲授专业理论知识,打牢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然后每学期集中一定时间,由专业教师组织学生入园观摩幼儿教学工作,与教师一同进行听评课和教学研讨,帮助学生深化对理论的理解,找准理论和实践的契合点;最后,组织学生入园进行实训锻炼,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和消化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二是丰富社会化实践活动内容。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联合幼儿园和幼儿艺术学校开展幼儿艺术实践活动,由专业学生组织编排和演练,不断提高学生的设计组织协调能力,展示学前教育专业艺术实践教学风采。三是打造校内艺术技能竞赛活动体系。按照“每月一技、先易后难、全面拓展”的思路,以提升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为载体,以整合各专业师资力量为保障,推出“基于专业成长的活动导航”,围绕提高专业学生艺术技能和教学水平,设计和开展各类艺术精品活动,在每学期开展不同内容的技能竞赛活动月,着力打造一批专业建设精品活动和品牌活动,建立完善竞赛的组织和考核制度,逐步实现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竞赛的常态化、综合化和制度化,通过竞赛活动的互相比学,为学生搭建学促交流平台,不断提高学生综合技能水平。
三、努力培养和锻造一支适应新型教学模式的教师队伍
师资力量决定教学质量,加强学前专业艺术实践教学,必须培养一支适应形势任务需要的优秀教师队伍。一要加快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转型。围绕提高学生艺术及综合技能,引导教师主动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解放思想,勇于突破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做结合、知行合一,对艺术技能课程进行转型升级,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加以改进,使之适合学生的成才需求,适应幼儿健康成长和社会用工实际。二要加强教师专业基础理论培训。立足提高专业教师的理论和教学水平,采取派出学习、考察交流、教学研讨、学院授课培训、公开听课评课、教师自学等多种途径,对教师进行“补课”和“充电”,提升专业教师理论素养,促进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工作水平的提高。三要加强学前教育专业科研工作。要对推进艺术实践教学社会化模式等工作进行立项研究,组织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教学实践,创新工作方式和载体,及时总结成形经验,用以指导实际教学工作,检验改革成效,通过实践—总结—再实践的过程,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理论研究体系,推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科学化和高水平发展。
四、牢牢把握和应用好提升艺术实践教学水平的新资源
利用社会资源促进教学改革发展,是高职院校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渠道。深化学前教育专业艺术实践教学只有坚持就业导向,落实产教研融合措施,广泛整合社会资源服务教学实践,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要发挥院校在专业领域的科研优势,转变原有校内教学研究方式,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学前教育专业师生广泛深入幼儿园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和听评课活动,针对幼儿园在教学和管理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课题研究,寻求破解方法,在服务幼儿园科学发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邀请实训基地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到校内进行专题辅导讲座和工作研讨,增进专业教师与幼儿园之间的工作交流,提高专业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要发挥资源整合的综合效应,采取“借鸡下蛋”“借船出海”等方式,由高职院校与社会幼儿办学机构和艺术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聘请优秀的幼儿园骨干教师和专业管理人才,担任外聘专业辅导教师,经常为学生进行专业辅导和选修课程讲座,弥补校内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要主动联系教育、人保、卫生等政府部门,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和实际工作需要,制定职业技能评定标准,开展各类专业技能考核工作,对成绩优异的学生发放技能等级或专业资格证书,调动和激发学生强化技能训练的积极性,努力培养新时期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所需的优秀人才。
一、从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及主要压力来看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创业教育是一种站在创业者的角度进行审视的手段,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市场的分析能力及解读能力,帮助学生保持清醒的就业头脑,利用学生潜在的创业意识,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摆在面前的专业取舍与就业抉择。因此,就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来说,是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应用性的有效措施与途径,同时更是保证学生就业质量与择业效率的重要策略。
二、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从上文论述中,,我们已经对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基于这一认知基础之上,结合当下高校专业教育现状来看,要想保证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效率,建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引起高度重视:
(一)清晰的创业教育目标定位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校创业教育是一种多层次的素质教育,创业教育决不能脱离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而孤立地进行,而且必须更深地依赖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贯穿于高校教育的全过程。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尚无清晰的定位。回顾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创业教育是以缓解就业压力为首要目标提出和发展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成为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动因,各高校把创业教育作为缓解就业的“第二课堂”教育,严重扭曲了高校创业教育的本质,使得高校创业教育定位模糊。许多高校把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为企业家速成教育,开展高校创业教育就是教育学生成立企业,培养未来的老板,在学科上侧重于创业知识教育和创业技能教育,这显然是一种“拔苗助长”式的做法。
(二)开放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
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有效地开展创业教育,就要进行课程改革,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任何教育模式都需要科学的体系作为支撑,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虽然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但是也不能例外。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专业特色及特点,对学生今后将要面临的就业形势进行科学分析,引导学生站在创业者的角度来看待相应的专业领域,这样一来,不仅能最大限度提高学生对就业形势的科学分析能力,同时对于学生专业能力适应性的提高来说,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高职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标准探索———以核心课《小学语文教材教法》为例
1.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教师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掌握小学语文教育规律与教育教学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教育教学实践技能,包括课程设计与实施;课堂教学推进与监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与综合测量等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的养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基本胜任小学语文教师日常工作的基本要求。
2.课程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就业面向九年义务制小学,各类民办辅导学校提供的语文教师、班主任、教辅人员等相关岗位。学习《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课程达到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师范生对小学语文科课程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能力;奠定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基础并使其具有较为深厚的发展潜能。”本课程的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目标:具备准确使用口语与文字表达的技能;具备小学语文课程设计与教学的技能;具备现代科学手段呈现与适度选用的技能;具备与学生沟通交流并对其产生良好影响的技能;具备小学语文教育科研的技能。
二、实践教学标准的实施建议
1.加强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是推动实践教学标准实施的硬件基础,在具体建设中,以“环境建设多元化、实践场所职业化、课程教学理实化、实践项目企业化;职业训练平台、教学研发平台、交流服务平台;进行高技能人才培养”〔3〕为设施建设的主要原则。教师教育专业应根据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需要建立能满足全部学生进行课堂模拟教学的多媒体实训室,并配备能满足教学需求的相关软件配套设施。在校外积极寻找并建立实践基地,以一线教学现场为教学依托,发挥其教学实践训练场,教学科研调研场的重要作用。
2.加强课程整合及重视校本教材建设加强课程的多元整合,发挥多重课程的合力,以专业主干课为支撑,向外辐射其相关课程,使课程之间形成相关联、有纵深的课程架构。例如以《小学语文教材教法》为主干课程,整合其与《儿童文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教学技能训练》《写作》等课程,使课程与课程之间跨越学科性局限,综合发挥整体力量,构成未来教师的综合教学技能。重视校本教材建设,建立相应政策支持鼓励专业教师积级参与专业特色教材建设,注重教材体例、结构、内容体现实践性及实用性,不断提升教材编写质量。
3.加强实践教学标准过程性测量与综合性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价不仅以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多寡为依据,而以学生所能实际具有的实践教学力能为主要参照。评价的标准以图中具体标准为依据。采取阶段式评价、过程式评价与目标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在学生接受学习之初对学生进行综合性测评,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过程性跟踪,对就具有典型特征的学生学习过程进行阶段性评价并进行对比性评价。考查内容也从单一的试卷考查方式拓展到实训项目完成情况的考查,教育见习实习情况的考查,毕业设计与科研论文撰写的考查等。注重学生理论能力的实践性转化,注重立足于学生终生发展的素质培养。
作者:王光华单位: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一、地方院校教师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模式的特点
对于地方院校的教师教育专业而言,全程实践教学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阶段性实践教学模式,是在和中小学、幼儿园合作的基础上将实践贯穿于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与实践的过程。无论在时间分布、规模形式还是实践内容上,它有别于过去“蜻蜓点水”式的教育实习,也不同于传统实践教学的内容单一的实践学习,全程实践教学更突显实践性,注重全程化,有层次有步骤地推进,实践内容丰富,在增强师范生职业认同,提高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方面效果显著。
(一)从核心理念上来看,全程实践教学更突出实践性,注重全程化教师职业的“双专业性”决定了其养成时间及过程绝不可能一次成型,而是一个长期的、反复学习与提高的过程。教师的养成需经历一个“外化—内化—外化”的过程,即首先要从认知上进行教育技能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其次内化为教师实践性知识,再次通过教育、教学行为上表现出来,这一系列的过程决定了实践教学活动的长期性。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容易将实践学习与理论学习分隔开来,课外实践学习变成课堂理论学习的附属品,而全程实践教学旨在将课堂理论学习与课内外实践学习紧密结合,突显实践在教学活动中的核心地位,体现实践的全程性,是一个四年一贯、连续不断的养成教育过程。
(二)从操作过程中显现,全程实践教学更体现过程的渐进性和层次性传统实践教学模式虽然着重实践教学环节,却弱化了实践教学的整体功能。全程实践教学着眼于实践教学的整体性,遵循人才成长规律,通过系统梳理、整体优化,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巧妙地将各个阶段、多个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构筑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随着实践环节的计划性引导,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自然而然逐步养成。以新乡学院为例,教师教育专业第一学期开设“专业思想导引课”,邀请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教务主任、优秀教师进入大学课堂,并安排学生走进中小学、幼儿园参观,了解教师职业工作的基本特点,确定自身教师的职业认同性;第二学期主要通过观摩和指导教师的指导,体验教师工作,初步了解中小学、幼儿园的常规教学活动;第三、四学期观察并记录中小学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言行,进行模仿学习,在大学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案例分析、讨论行为背后的实践性知识;第五、六学期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应用,实践操作,“在做中学”,实践过程中进行反思;第七学期进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并在模仿、应用的基础上进行结合自身优势进行创新实践,形成个人教育、教学特色;第八学期在实践的过程中做好教育教学活动的记录、调查与分析,撰写实践论文,并进入职业选择与定岗阶段。
(三)从师生关系上来讲,全程实践教学引用双导师制师生关系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显著作用,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多是在高校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实践活动,而全程实践教学采用双导师制,即在高校配备专业导师,同时在中小学、幼儿园聘请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大学专业导师与中小学、幼儿园指导教师分工协作,共同培养、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推进其职业发展,在四年时间里使得师范生的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师职业技能得到全面、系统的指导和训练,综合能力与心理素养得到整体提升,实现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的“无缝对接”。三、地方院校心理学专业全程实践教学的效果评估经过实践探索,全程实践教学模式极大地促进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不再觉得理论枯燥无用,而是带着实践中的问题进入课堂学习,凭着理论知识进入一线实践,理论和实践交叉融合,螺旋上升。通过对新乡学院2013级教师教育专业发放《全程实践教学效果调查问卷》,结果显示:60%的学生对实践改革模式持积极参与的态度,33.7%的学生愿意“尝试看看”;48.7%的学生反映在实践过程中对自己帮助最大的是中小学指导教师,26%的学生觉得实践过程中接触的中小学生、幼儿给予自己的影响最大;62.6%的学生认为“教师专业思想导引课”的开设很有必要;97.3%的学生认为全程实践教学模式对自身教师素质提高有帮助。实践合作单位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也普遍反映全程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校期间便有机会接触一线实践,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较快的适应能力。
二、地方院校教师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的深化与反思
(一)实践参与者的反思与提高1.实践者的角色转变社会角色是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处于特定的社会地位、并符合社会要求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师范生在参与全程实践活动中会发生“学生”与“教师”角色的来回转变,也同时承担着既为“学习者”又是“教学者”的双重角色。多重角色之间、新旧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角色冲突,而处理角色冲突的有效方法就是角色学习,通过对教师的模仿学习、观念的培养和技能的训练,提高角色扮演能力,使角色得以成功扮演。同时也需要指导教师对实践参与学生平等对待,不要仅仅把他们当成被指导的学生,而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同行,以加快他们的角色适应。角色转变是全程实践教学活动的关键,当实践学生进入中小学、幼儿园一线现场,只有深刻地以教师的角色要求自己,才能更好地学习、形成教师实践性知识,才能更深入地认识教师的职业要求,这时候所有关于教育教学的理论和概念便开始和实践融合,付诸于实践,在实践中验证。2.实践者的态度意愿问题态度和意愿是决定实践者参与行为的投入度和深度,如果实践者对教师职业有强烈的投入度,会更有助于全程实践教学效果的呈现。实践者的态度和意愿一方面来源于个人内在的动机和需要,一方面也需要学校给予积极引导、动员,并在实践过程中进行积极强化,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真正有所收获,能够发现知识在实践中得以运用,并用之有效,便可起到正强化的作用。
(二)实践内容的细化与深化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的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通过个体的经验建构起来的。知识的真正获得不是靠知者的“告诉(telling)”,而在于学习者的“亲身体验(personalexperiences)”所得。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很好地回答了知识的来源与形成过程。20世纪初,杜威倡导的从“做中学(learningbydoing)”的教学思想是建构主义知识观的实践层面的操作具体化。全程实践教学就是倡导从做中学的理念,在实践过程中做什么、如何做,需要基于学生一定的理论知识水平进行计划,要细化实践内容,否则学生进入实践“场”后不知道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处于茫然的状态。全程实践教学的内容根据学期发展循序渐进,整体上来讲,大学一年级、二年级应该是学徒型,主要是观察学习,以模仿为主,对实践环境和活动内容有全局的了解,分析教育现场的事件、行为;三年级是应用型,以实践为主,边做边学,边实践边思考,将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充分结合,在实践中应用、检验;四年级是融合型,在前期模仿、应用的基础上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结合个人特点与优势进行创新实践,逐步成长为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新秀。要促使全程实践教学内容得以深化,不停留于表面,需要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以团体的形式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焦点深化”,从“是什么”到“为什么”,从外显行为到内在心理,从行动到知识进行总结、思考、内化。
一、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弊端
(一)课程设置的观念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的观念上基本还是重理论轻实践,注重传授专业理论知识,轻视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显然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目标相背离,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思政专业毕业生能力的要求。目前高校思政专业的实践课程仅设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而这些教学实践环节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所谓的教育见习是去见习单位听听课、参予批改作业和试卷等活动,没有实质性的教学实践技能训练。思政专业的教育实习一般是4-6周,课时安排较少,且过于集中,而且有的高校实行学生分流实习,学生返校只要有实习学校的证明即可。教育实习流于形式,缺乏实效。[3]高校思政专业大四学生毕业论文的开题时间与考研时间、期末考试时间相冲突,导致开题报告思路不成熟,粗制滥造。而在最后一个学期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又忙于研究生复试和找工作,基本是用复制粘贴的方式来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
(二)课程设置的结构注重基础专业理论,忽视教育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合格的中等专业学校的政治理论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未来主要从事这一工作的思政专业的学生就必须具备系统、完整的基础教育理论知识。然而高校思政专业教育类课程所占比重很小,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教育平台课中其他课程所占比重较大。这样高校思政专业在过于重视公共、学科专业课程的同时,也就忽视了教育理论课程,致使毕业生缺乏系统的教育专业理论知识,也使其教学实践活动缺乏指导性、意识性和能动性。[4]很多高校思政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是在综合大学学科专业的基础上加了几门教育理论课程,认为这样就具有了师范性的特征。[5]然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校思政专业的“老三门”(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根本无法满足毕业生成为未来合格政治教师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的各方面需求。
(三)课程设置的内容强调学科专业知识,忽视深厚的文化基础未来思政专业的毕业生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的需求,这就要求毕业生不仅要具有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还必须同时兼具深厚的文化基础,而重视学科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文化基础的培育却是目前高校思政专业课程设置内容的通病。[6]现行的高校思政专业课程体系中,公共基础教育平台课即通识课程主要集中于几门必修课(《大学英语》、《体育》、《教育学》、《心理学》等),选修课所占比例较低,其中跨专业选修课的比例更低。其实选修课程是为了增强学生的适应性,满足学生的爱好、兴趣和个性发展及本学科最新发展成果的课程,选修课的分量小,使学生无法系统地涉猎到更多其他学科的文化基础知识,使得思政专业的毕业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却缺乏广泛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这无疑与市场经济体制和基础教育改革对思政专业综合性人才的要求相背离,导致思政专业的毕业生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能力受限,无法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路径和措施
(一)课程设置应厚基础、宽口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要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满足社会对各级各类综合人才的需求,必须在课程设置上做到厚基础、宽口径。[7]首先,在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和专业教育平台课的课程设置上,一方面要做到“广”,注重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渗透,让学生在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与优良道德品质的基础上,具备广博的知识;另一方面要做到“精”,健全、合理的课程结构对思政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该从专业角度,依照专业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各门学科基础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调整课程结构,整合课程资源,避免课程设置的重复,使思政专业的毕业生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能够胜任未来的工作。其次,在专业教育平台课的课程设置上,除设置培养合格的中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课程之外,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还应该多设置一些非师范类的、其他方向的课程,比如《比较政治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农村工作知识》、《中国农村政治社会学》等,尤其在选修课设置方面可以多增设一些与本专业和未来社会需要相关联的新课程,拓宽思政专业口径,制定“一主多辅”或“主辅修制度”,让思政专业的学生在具备杂实专业理论基础的同时兼具广博、精深的知识,使他们能够在毕业后满足市场经济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二)强化实践课程的设置,重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见习是顺利衔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低年级的学生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有效手段和措施,应该分阶段、分学期地有序进行,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基础教育改革结合起来,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教育实习是学生在校期间最主要的实践环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应该适当增加实习周数,形成校内试讲、校外实习、反思提升的机制,避免以前的毕业实习不进行前期准备和后期反思讨论的缺点。毕业论文是学生大学四年的最终成果,应该制定一系列的约束机制,让学生合理地分配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论文的开题和写作工作,比如:指导教师的定期检查,不合格论文的惩罚制度等。另外,高校思政专业还应该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读书交流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未来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比赛、假期社会实践、贫困地区顶岗支教等,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应对能力、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顺应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三)增加教育理论课的比重,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求基础教育改革对高校思政专业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促使高校思政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必须做出积极的回应。[8]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多开设一些新的教育理论类课程,比如:《现代教育论》、《教育实践学》、《教师修养》、《教育技术》等,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完整的教育理论知识,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另外,还应该增设一些与基础教育改革衔接的课程,帮助学生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标准,让思政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实现从一名学生到合格政治教师的成功蜕变。
一、职业性
现今,教师职业专业化日益受到人们的认同,小学教师职业不断走向成熟,逐渐确立起专业标准,成为专门的职业,并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教育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的,也从政府政令的角度证实了小学教师作为专业发展和专业活动的存在。事实是,小学教师作为专门职业不仅客观存在,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地位。小学教育专业本身属于现代高等教育中按职业标准划分的职业分类体系,而不是以知识或学科分类的学术性专业分类体系。“高等”是其学术知识和能力背景,“专门职业”是小学教师不可替代的核心和根本。《专业标准》中就明确规定:“小学教师是履行小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这一《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当然,也的确有人认为小学教师不是中学教师或大学教师,培养小学生不需要那么高的专业要求,似乎小学教师的专业标准与中学教师或大学教师相比在专业水准和专业要求上可以降低,其实不然。小学生培养或培养小学生的职责并不意味着对小学教师专业要求的降低,反而是更高。小学教育即初等教育属于基础教育,担负着为小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和为民族素质全面提升打基础的艰巨任务。因此,越是基础教育段的低年级的教育教学,其综合培养的要求、全面发展的目的、仁义礼智善端的培育、良好习惯的养成越不容易,对教师职业专门化的要求也越高。正如顾明远先生所说:“我们深深感到教师是一个专门职业,因为人的成长规律是可循的,儿童成长规律是可循的,教育既是一项科学的活动,又是一项艺术的活动和技巧。”可见,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职业性和专门性是毋庸置疑的,培养卓越小学教师和小学教育管理人才应是其最鲜明和最突出的特色,而且培养小学教师的小学教育专业的社会需求持续、长远、稳定。
二、实践性
小学教师本科专业定格在“本科”,定向在“小学”,定性在“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小学教师”,尤其是“卓越的小学教师”,是其最重要的定位要求。小学教师培养需要加强和重视实习实践环节。首先,高质量或卓越的小学教师必须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教育界众所周知,《纲要》强调“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些要求或标准在师范院校或综合性大学的课堂上很难真正落实。师德的高尚不只是表现在理论上而是表现在与教育事业、与学生、与学生家长等等的关系中,业务的精湛是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并表现的,教育教学活力和高素质是在教育教学行动中体现的。因此,教师的业务素质、教育教学技能、高超的教育艺术,必须依凭实践教学来造就。学了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课程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即使将教育教学理论或观点背得滚瓜烂熟,也并不能说明他(她)就能胜任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就能带好班级,就能被学生所爱戴。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才是最为主要的,也才是最为切实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三字一话”水平、备课能力、讲课基本功、说课本领、驾驭课堂的能力、组织教学的艺术、激励和唤醒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能力等等,皆影响着小学教师是否能胜任本职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入职,并逐渐由新手向能手、熟手发展,这些仅仅依靠教室里的课堂理论教学,只能事倍功半。其次,《专业标准》也十分重视小学教师的能力培养。该《专业标准》本身就是在“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导下设计的,小学教师的能力素质是小学教师的基本功。该《专业标准》要求小学教师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4]这些教育教学能力的形成,需要在小学教师的培养工作中真正重视教育实习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课时数,将教学实习和实践教学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虚设。在重视教师的教育实践方面,美国小学教师培养方案很值得我们借鉴。“美国各个教育学院越来越重视与周边学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而且教学实习时间长,实习有层次性,学生有机会接触小学各年段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实习工作具有全程性。美国小学教育师范生实习在四个学期内进行,从低年级开始,然后逐步延伸到高年级。”[5]反观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育实习的设计,一般而言,时间相对较短且较为集中。除入学时的“军事理论及训练”这一大学生通用的专业实践之外,教育实习10周和毕业论文8周全部集中在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这一“第八学期的整学期实习制”,时间上根本没有保证,有些学校实际采取的是“2+2+1”的5周实习模式,2周校内集中指导,2周校外实习,1周校内集中总结。这样的安排也过于集中,缺乏层次性和多样性。更为严重的是,不少小学教育专业的师生对实习和实践教学环节在思想上不重视,认识不到位,上岗教学实习活动跟不上。有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根本不去实习或上不了几次讲台,形式化现象严重,实习形同虚设。最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也十分重视教师培养过程的实践性。早在2011年教育部的《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意见》中,就十分重视强化教育实践环节,指出:“加强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加强教育见习,提供更多观摩名师讲课的机会。师范生到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又将“实践取向”、“育人为本”与“终身学习”并列为教师教育的三大理念。强调“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教师要在研究自身教学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增长实践智慧,不断实现专业发展。这启示我们,凡教师教育就必须重视其实践特性,同时也为小学教育专业提出了彰显实践特色的高要求。
三、综合性
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既是小学教育自身特点的反映,符合相关政策规定的要求,也符合高校各专业之间课程设计深度联合与培养模式综合开放的实际需要。首先,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特色来自于相关规定的要求。《专业标准》十分重视小学教师知识的综合性。在《专业标准》中,关于小学教师标准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维度:“专业理念与师德”和“专业能力”;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包括十三个领域: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小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教育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在“学科知识”领域,强调“适应小学综合性教学的要求,了解多学科知识。”该《专业标准》作为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在“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基本理念的指引下,还特别强调小学教师要具有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评价观和学习观,小学教师要“将保护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保护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要求小学教师具有综合性知识和突出的教学能力。这些新变化体现了时展和教育进步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要求,也是引导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和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发展的指南针。结合小学培养目标的要求,彰显小学教师素质的综合性,突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特色的“综合性”是其必然。在《专业标准》中,特别重视知识技能的多样综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的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教师在知识水平上可能不要求高深,但必须是具有扎实宽广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其次,小学教育专业特色的综合性来自于小学教育对象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的实际需求。从小学教师所面对的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特点而言,需要小学教师具备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知识或多科性知识;从小学教学内容所具有的启蒙性、基础性特点而言,需要小学教师的知识储备不是单科的,而是综合的。因此,有人建议,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路上,“可参考医科大学培养儿科医生的思路,儿科专业就是培养面向儿童的全科大夫……面对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接受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的小学生而言,教师所具有的较高的职业素养和个案分析能力,比掌握文理学科某一专业基础理论显得更为重要。”从某些小学对小学教师的实际需要而言,为小学生的终生奠基或“包班制”教学,要求小学教师的知识准备和能力素养必须是全面的、丰富的。最后,小学教师需要综合开放培养。基于小学教育专业综合性的实际需要,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改革也必须打破单一的由教育学院或教育科学学院培养的模式,需要教育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学院等具有教育、语文、英语、数学、体育学科的学院联合培养,甚至还要与当地的小学协同培养。纵观国内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大致有三种类型:以东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为代表的“综合培养模式”,以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为代表的“分科培养模式”,以上海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为代表的“中间培养模式”。三种模式各有利弊,也各有操作的简捷与复杂。结合小学教育专业实际,其较为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是“多学院联合培养”。这一培养模式主要是针对小学课程门类的开设以及学生自身的兴趣特点而设计。具体可采用“2+1+1”模式。“2”即大一、大二在教育科学学院或教育学院学习基本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1”即大三在其他学院根据学生本人的学科兴趣修习相关专业的课程;“1”即大四重新回到教育科学学院完成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的相关环节。
四、学科性
学科性,即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小学教师既要通过多学科综合培养,又必须有自己的学科偏重,或语文,或数学,或艺术,或英语,或体育等。在高校,职业与专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学科。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专业是分工下的学业门类,学科作为学术分类则是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是高校的细胞组织。世界上不存在没有学科的高校,高校的各种功能是在学科中展开的,离开了学科,不可能有人才培养,不可能有科学研究,也不可能有社会服务。”学科知识是专业的内核,专业和学科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人们都希望小学教师是无所不知的“全才”,能够解答小学生所遇到或问到的一切疑难问题———“既能教语文,又能教数学;既能教思想品德课,又能教自然常识课;甚至音、体、美的课程也要能教。似乎唯有如此才能体现出专业特色,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小学教育的‘通才’”。这其实是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方面的一个误区,以这种指导思想来构建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恰恰会丧失其专业特色。因此,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小学教师必须有自己的学科偏重,必须正确处理好“博”与“专”的关系、“通”与“精”的关系。小学教育专业虽然是教育学科的一个专业,却又与教育学专业有所不同,虽然与高等师范院校的中文、数学、英语专业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又与之有着更多的区别。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性特色,是小学教师入职的重要依凭,但是,这里的“学科性”,只是根据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各自特点和需要有所侧重的选择。这里的学科性必须是在“博”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博”的学科侧重,是“狭”和“窄”,而不是真正的“专”。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科性或学科侧重的特色,要求小学教育本科专业除“多学院联合培养”之外,还要尤其重视“主辅学科兼修”和“双学位”培养模式。“主辅学科兼修”主要是彰显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教学特点,从学生认知规律和小学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分类别设计小学教育专业学科教学的方向,至少满足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两门学科课程的教学,但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在要求上允许保持一定的梯度,主要从事的学科教学的标准要求较高,另一门课程的要求可适度降低。建立主教课程系统和辅教课程模块,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要,而具体选择权应交给学生。“双学位”是在学生选定一个专业学位修习和培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选修自己喜欢的又与未来职业方向相近的专业门类,由此,要凸显其学科特色,实现“博”与“专”的统一。总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特色,应紧紧围绕“小学”“教育”“本科”而展开。要充分体现“三个一定”:一是,一定要彰显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小学教师”这一专业发展特色,要在培养能胜任初等教育发展的、面向未来初等教育发展趋势和新世纪小学生发展需要的“卓越小学教师”上大做文章;二是,一定要深入改革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要在开放培养、综合培养上下大功夫;三是,一定要改革现有小学教育专业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现状,在适应当前初等教育阶段发展需要上多尽心力,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做实做强。切实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重视教育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加强科研训练、素质拓展和社会实践。将实践教学渗入小学教师培养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真正培养出胜任工作岗位的、优秀的、卓越的小学教师,切实满足于地方初等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
1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足球裁判员培养的必要性
1.1学校体育教育活动的需要
足球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提高其心理素质。足球运动在无形之中培养了他们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和竞争意识,使学生的身体得到了锻炼;心理和智力得到了全面的发展。随着高校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师生积极参与到足球这一传统项目。这需要在体育专业课中培养出一批具有足球裁判能力的学生裁判员来完成足球竞赛裁判工作。
1.2社会的需要
全民健身运动使体育活动进入千家万户,培养更多的体育人才进入高校、社区、企事业单位,也是一个快速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的捷径。加强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足球裁判能力的培养,使其掌握组织竞赛的各项规则,他们在才能够今后的工作岗位中张显足球的魅力。快速提高所在单位和周围人参与足球运动的热情,从而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2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足球裁判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鉴于上述需求,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中加强学生足球裁判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足球裁判时,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高校有专业的定向老师,学习材料较为齐全,观看比赛和裁判实践的机会较多,并且有自己实践的场地。所以,培养体育教育学生的足球裁判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有较大的选择空间。
2.1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培养
1课程体系缺乏整体构建
1.1“术科”课程理念滞后
1.1.1教材与课程内容缺乏先进性课程内容陈旧,缺乏更新,一些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无论是在具体课时安排上还是重视程度上,都处于从属的位置,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影响着“术科”的教学质量,而“术科”课程的自身魅力也吸引着学生的积极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1.1.2课程评价缺少多样化从评价形式看,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重视群体甄别不重视个体提高,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而忽视过程性评价。从评价主体看,主要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而忽略了学生自评和互评。
1.2缺少政策扶持
1.2.1对“术科”精品课程建设重视不够随着精品课程建设的实施,高校体育院系对精品课程建设也加大投入力度,然而对“术科”精品课程建设重视不够,精品课程建设不够重视,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特别是需要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从现有的国家级、省级、校级“术科”精品课程建设情况也反映出对“术科”精品课程建设重视不够。1.2.2经费投入不足虽然有些高校制定有精品课程配套奖励政策和建设补助支持经费,但迟迟不能到位或不能按比例兑现。比如,有些高校虽然对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的精品课程制定有1:1配套建设经费的政策,但是落实不能到位,影响了精品课程的维护和更新,影响了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1.2.3缺乏合理的用人政策精品课程建设的评价标准之一就是人员的合理配置,不仅包括教师的构成,也包括管理人员和教辅人员的参与。如何组成结构合理的课程建设团队需要政策的支持。然而,由于缺少用人政策无法选用合适的人才组建精品课程建设团队,影响精品课程建设的实施。比如,课程负责人在调配人员、使用人员上没有自主权。因此,制定相关的用人政策对“术科”课程建设也十分重要。
2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策略
2.1明确指导思想,树立先进理念
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未来社会的变化需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有必要从社会进步、学科的发展、行业的需求及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进行考虑。创建具有体育教育专业特色的“术科”精品课程。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加强“术科”课程的改革、创新和整合;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强化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树立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开拓创新,适应社会的现代教育理念;努力达成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体育人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