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教育改革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1目前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1理论知识的传授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按照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一直还是以运动实践为主,在理论教育方面缺乏系统全面的知识教育。原因在于,本身高职院校在体育教育这一块分配的教育课时数就比较少,加上以运动实践为主,在理论知识的讲授方面就显得相对的缺乏了。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在体育教育方面没有针对学生的职业方向,真正选择出一个好的对学生实用的理论教学内容。
1.2体育教学与职业特性联系不够紧密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一直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运动技巧为主,没有很好的将体育教育和各专业特色联系起来,使得体育教育没能很好的渗透到学生的专业实践当中去,让学生学而不能致用。许多的高职院校照搬本科院校的教育模式来进行教学,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以培养学术研究型和工程应用型的人才为主,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则是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两者的培养目标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在体育教育方面与学生的职业特色结合起来,注重体育教育的侧重点,而不是盲目的照搬硬套教学模式。
2提高职业能力背景下的体育教学改革的意义
高职院校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不只是需要培养学生必要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在培养学生能够就业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学习与工作融为一体。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适应职业岗位的前提之上,未来能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途。
2.1满足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发展需求近些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势态凶猛,在新的时代要求下,对体育教育的价值理念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体育教育理念已然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发展目标,因此该如何对体育教育的价值取向进行改革,使得体育教育融入到学生的职业之中去,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就业,同时使得企业拥有更好的人才,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对社会来说,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在企业的生产时间管理中拥有更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来应对各个岗位上出现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新时代学生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学生们意愿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也越来越强,因此高职院校应尽可能的满足学生们的体育锻炼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育服务项目。将体育教育融入到职业技能之中去,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潜能,还可以让学生能够协调好个人和社会之间的体育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高职院校的职业体育教育在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基础之上,还有效的将学生的专业特色与社会需求融合在一起,为学生的终生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2满足高职院校教育培养目标需求高职院校的职业体育教育不仅能够满足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素质综合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实际生产操作能力,还可以提高当今时代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高职院校的职业体育教育的关键点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身体素质和熟练的职业技术操作能力。在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与专业身体素质融合的前提上,还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重点培养,最终使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目标达到其整体培养目标的要求,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职业体能以及职业素养所需的要求。
3提高职业能力背景下的高职体育的改革
1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现状
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尤其在学生进行体育选项课选择时,他们往往以个人兴趣和好恶来取舍,避重就轻,却很少以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为需要,单一的选项课使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不到全面发展。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对事物判断和想法上尚未真正成熟,使其自制力、约束性较差,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在体育教育中实现自我,严重制约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2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建议
2.1实现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
近年来,由于长期超负荷学习和工作,使中枢神经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不容忽视。由于不注重心理调整和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导致其学习效率不高。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现代的大学生忽视大学体育锻炼,使其健康状况出现问题。由此看来,树立学生的健康意识,将学生的健康教育和大学体育教育结合起来,在生理上,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利于其骨骼的发育和肌肉的生长,提高其免疫能力,增强身体的适应能力;在心理上,能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消除学习带来的压力,培养其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2.2建立创新性大学体育教育模式,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
多媒体的产生和发展给学校的教育带来一次历史的飞跃。大学体育教育作为传授知识,培养技能,锻炼身体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应该将多媒体教学应用于其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和体育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大学体育教学的对象为大学生,他们对于事物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因而将体育教学与体育锻炼融合在一起,对于提高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至关重要。传统的由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的体育教学模式,对教师来说,既要一遍遍重复动作,又要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对学生来说既枯燥,又不容易学习,使得其体育教学质量不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不仅生动活泼,符合大学生的求知、求新的心理特点,而且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其学习兴趣,并能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其学习和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有些体育运动技术不仅结构复杂,而且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一系列的技术动作,如果按照传统的由教师分解动作,言传身教的教学模式,学生很难清除地观察到每个技术动作的难点,也影响其学习速度和掌握程度。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这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不仅可以将教师难以示范清楚的难点动作从各个方面示范出来,而且整个过程化抽象为形象,对于提高学生认知阶段动作学习的学习效率,缩短教师的教学实践起到重要的作用。
2.3鼓励体育教师不断学习,建立体育基础教育激励机制
1PBL的师资准备
虽然课程形式为学生的讨论式自主学习,作为导师只负责引导,但是这种形式对授课教师是非常有挑战性的[4],有些老师也会有抵触情绪。为了迎接这一挑战,首先应充分做好课前的师资准备。我学系积极派出青年教师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参加教学系统培训,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参加校内外举行的有关PBL的培训讲座、经验交流会议,使教师深入了解并接受这一授课方式,摒弃教师主宰课堂的固有观念,充分理解PBL不是理论讲解课,要避免教师控制课堂成为中心和主角;其次,由于案例密切联系临床,这就要求教师要扩展自身的知识面,接受临床的一些新进展和掌握药物综合应用,这样才能够有能力和自信把控课堂,引导讨论沿着正确的方向进展。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我们在师资上将有临床医生经验与无临床医生经验的进行1∶1配备;而且为了密切配合课堂教学,我们要求导师参与编写病例,并且在授课前后分别组织备课会议和总结会议,这样能够及时发现共性问题并且商议有效的解决办法。
2PBL课程病例的选择和编写
2.1案例的合理性PBL的实质为以问题为导向的一种学习方法,医学院本科阶段的教学培养目标是以培养临床医生为目的,而不是培养专科的科学家,故而作为PBL课程灵魂和核心的病例,“案例设计以我国当代重大疾病、常见病、多发病为主[5],问题设置与临床门诊、急诊所遇到的情景相似,且病例设置需具有合理性,以临床病历为基础,严格遵守病人的发病及治疗转归客观事实”。为达到这一标准,所有案例的编写由一线教师完成,并由临床医生或有临床经验的教师审阅,以保证案例的临床合理性、真实性。
2.2案例的趣味性作为学习的载体,一个好的案例,需要具有趣味性,这样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并且能够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在用中学”和“在学中用”。所以在遵守病历合理性的原则上,加入背景及故事情节,例如病人的家庭社会背景、职业背景,发病诱因等各种因素,使案例如故事一样具有立体感和可读性,有引人入胜的特点,案例问题直观,比如:“医生,我的妈妈昏迷了”,“医生,我的女儿不能呼吸了”等,但是案例情节留有悬念,使其更加生动,具有可讨论性。
3PBL课程实施形式
临床药物治疗学共为20学时,我们这次尝试共设置4个案例,每个案例一共四个学时,分别于每周的周一、周五以两个学时完成,剩余学时配备给学生留为自主学习时间。PBL学习小组一般由9个学生和一个导师组成,每个案例需要指定组长及秘书各一人,通常由组长领导讨论,秘书记录。
3.1PBL的课堂流程成功的PBL在教学当中应该渗透临床循证医学的理念,使其有早期接触临床的意识[6]。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周一初次接触案例的时候,案例一般按门诊或急诊接触病人的顺序分为几部分序贯发放,比如通常第一部分为病人现病史,第二部分为一些辅助检查,第三部分为治疗措施,在接受每一段病例时,学生需要识别关键信息,建立假设,从已有信息决定下一步需要什么新的信息并且推断诊治计划,在讨论中不断修正假设,提出并筛选学习目标。这样的序贯发放案例各幕,首先可使学生在看到下一幕前有充分的脑力激荡过程,迅速提炼信息、建立假设及提出诊治计划,其次能使学生在后续逐渐丰富的线索中学会处理临床问题的思维方法,避免讨论方向偏离。通过对讨论的过程管理,促进学生临床思维的建立。讨论结束后整理、分配学习目标。周四中午之前,学生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且书写一篇论文。周五,将自己的学习目标以PPT形式展示给组内成员,组员有疑问可以自由提问并讨论。最后由组长回顾并梳理病例,着重于案例中疾病发生、诊断及治疗等各个环节的机制和内在联系。
一、基础教育改革对语文教师素养的新要求
(一)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情感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就决定了语文课的内容涉猎相当广泛,也就要求语文教师应当具备广博的知识,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语文教师应该是名副其实的“杂家”。除了要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外,还要对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实现语文教师教书的目的。那么如何育人呢?如何让学生认识假恶丑,真善美?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在课堂上的思想道德渗透,教师具有丰富的情感,才能发掘出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在中学时代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只有教师正确的引导,才能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可见语文教师的作用非同寻常。
(二)探究的意识,创新的精神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语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处理挖掘教材的能力即对教材的再度开发,体现了一个优秀语文教师构建文本的能力。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不拘泥于教材,以教材为蓝本,创设师生都能共同参与的教学情境,真正地经历“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德性”的共同成长的过程[1]。因此,教师在自身创新的同时,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养成学生乐于动脑、积极参与、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从而达到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创新精神、人文素养三方面的教学目的。
二、高师现代文学教学改革新思路
长期以来,高校的现代文学课教学已陷入困境。教师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中重史轻文,忽略教材的文学性,学生学之毫无兴趣。出现上述情况与高校教师大多注重学术研究,忽略基础教育改革,教学与基础教育脱节有直接关系。因此,现代文学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的需求,如何适应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趋势,如何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养的人才,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一直以来,高校现代文学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一味地以教师为中心,一上课,教师“满堂灌”,学生埋头听,学生听得索然无味,教师一人讲的兴趣全无。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变成了学习的机器,老师讲多少备多少,根本不去独立思考,更没有钻研、探究能力。学习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试想这样的教学如何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如何能承担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因此,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单调的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引导者,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主动地去阅读、思考、探究,进而发现问题、研讨问题,并逐渐分析解决问题。根据现代文学课的自身特点,可以采用互动性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前教师的讲授大多按照概述时代背景—简介作者生平—分析其代表作—总结艺术特点,以及在文学史中的地位这一单调模式。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可以这样设计,比如讲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让学生阅读其代表作,教师预留几个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课上同学们共同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能养成独立搜集整理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但这种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教师就不需要备课了,相反教师需要更精心地准备,才能提出建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学生们经过讨论提出有争议的问题时,教师更要能够提出独到的见解。这就需要教师课下付出更多的心血。总之,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学识修养,才能引导学生徜徉于知识的海洋。
(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一直以来,高校现代文学课的教学大多采用讲授法,教师的“教学局限于教书,教书局限于课程,课程局限于课堂,课堂局限于讲授,讲授局限于教材”[2]。这完全是以教师为主体。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培养合格的语文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感受与审美能力。现在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目都是现当代的名家名篇,如鲁迅的杂文、老舍的小说、徐志摩的诗歌、曹禺的戏剧等,不同体裁的作品适合不同的教学方法,下面主要从美读和随写两方面来阐述。1.美读现代文学课主要是讲授文学作品,那么讲授作品的第一步就是读,而且是美读。例如讲徐志摩的诗歌、朱自清的散文,教师就要透过文本读出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艺术美;讲曹禺的戏剧,学生要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走进每一个角色的内心世界,教师可以先示范朗读,通过读挖掘出作品深刻的思想美;讲巴金、茅盾的小说,通过学生课下的细读体味出作品独特的人性美。教师要把教学当作一种审美活动,从作品中寻找美、发现美,带领学生徜徉在作品的诗情画意中,使学生陶醉在作品的美妙境界中。这样,同学们就会对文学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自觉地去探索、去发现、去追求。2.随写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外,还要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而写作水平的提高仅仅依靠写作课是不行的,它要渗透到每一科的教学中。现代文学教学中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指导不必像写作课那样具体,而主要是在讲述作品时,对作家的写作思路、写作方法进行梳理,进而引导学生掌握作家的写作思维。同时,学生们在课堂上分组讨论结束后,对作家作品有了不同的见解、看法,课下可以以小论文的形式整理出来,形成自己的观点,这种随讲随写的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作者:赵艳红单位:白城职业技术学院
(一)
一、创建以德为先、德智体美为一体综合素质的幼儿教育新目标
由于我国考试制度、社会上的“学历热”以及“早期教育决定论”的影响,许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不愿孩子输在起点上,往往竞相进行各种“智力开发”,学前学小学的课程已不是新鲜的事情,各种特长班,兴趣班也举不胜举。这往往会造成学校和教师教学价值取向的过度重视智力,而忽视其他素质的培养。而智力开发往往过多侧重书本知识,由于书本知识只是一种间接经验,不易为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所同化和吸收,长此以往,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从而导致厌学情绪。人脑研究的最新成果表明:儿童大脑中的神经腱只在孩子主动用脑时才会得到锻炼,孩子只有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学习才能接受所学内容。即使有的学生不厌学,成绩好,但对身体发育也是有不良影响的,因此,过度的智力开发和书本知识的传授,不利于幼儿身心发展,我们应提倡智力“适度”开发和面向“生活”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建立以德为重、德智体美为一体的综合素质的教学体系。提倡以德为重,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因为当今社会高学历者犯罪率也有明显上升之势,如举国震惊的马加爵杀人案,大学生杀害亲生父母案件,不能否认他们是“人才”,更不可否认他们的“业务”和“智商”水平,除了法律意识淡漠原因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使他们误入歧途的正是道德素质的缺失和人格的扭曲。而幼儿时期因其可塑性大,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时期,如果他们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也许就不会出现如此惨案了。其次,是当今现实生活中,有不少青少年视金钱为原动力和人生的唯一追求,中华五千年的传统历史文化、社会公德、国格、人格等等,在一些人眼里似乎荡然无存,甚至为了金钱可以不惜放弃做人的原则和人格,这类现象令人担忧,因此,我们在幼儿教育中贯彻以德为先、综合素质教育尤显重要和意义深远。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尤其重视德育,并将以德为先,以德为重融入人生教育的全过程。从儒学一些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出端倪,德已经成为重要的议题:“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现今的英雄模范、、雷锋、再到今天的好干部焦裕禄、郑培民、牛玉孺、任长霞等等,在他们的人生轨迹中,处处都体现着将自己有限的一生奉献给无限的为人民事业之中的崇高品质。我们教育工作者就是应该发掘历史和当今更多可歌可颂的教育资源,将之融于幼儿教育内容中,以突显道德在幼儿教育中的领先地位。最后,早期教育中重视道德教育是提高德育成效的关键。现在也有学者认为当前中小学德育是低效的,因而质疑德育。这种倾向是不正确的,中小学德育低效受到遗传因素、后天德育内容、模式、方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视幼儿阶段道德教育,从而错过道德教育的良机。曾有人夸言说:“五岁以前就完成了90%的教育”,虽然这有早期决定论之嫌,但其重视早期教育的积极意义是可取的。早期教育中重视道德教育是提高德育成效的关键。
二、建立“人本善”的“人性”教育,赋予幼儿教育改革新理念
历史和时代教育的成功范例足以说明:要实现幼儿教育德智体美为一体的综合素质,就应将“人本善”的教育思想作为教育理念贯穿幼儿教育的全过程。“人本善”是儒学的核心,它使中华文化得以传承,使幼儿从小就建立关爱家人、孝敬父母、帮助老人,善待他人,谦虚好学等优秀传统美德。而这一美德为世人所景仰,享誉于世界民族之林。建国以来,由于历史原因和时代背景的特殊性,在一段时期里以“阶级斗争”取代了“人本善”,使人们从小就养成事事提高警惕、相互猜疑的习性。尔虞我诈、违心处事、政治陷害,上下“说假话”,事事“参水份”等“伪丑恶”现象已司空见惯,反而将诚实有信用之人归为“傻子”。这不能不是社会的悲哀和教育的失败。人们常感叹五六十年代的人办事认真做人讲诚信,大概是他们所受的儒家思想影响较多的缘故吧。因为儒学“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等家喻户晓的经典包含着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深刻内涵,至今仍为许多国家所敬仰。尤其在当今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发达国家如韩国、新加坡,儒学依然作为做人处事和教育子女的启蒙教育思想。至今散落在国内和世界南洋各地的“夫子庙”,就是儒学教育思想深刻影响的例证。今天,我们不仅要继承儒学“人本善”的优秀文化,更应结合当今时代与时俱进去拓展“人本善”更深层的时代内涵。“人本善”它不仅推崇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并且时代和人类的进步更赋予社会和人类在发展中必须相互关爱共同进步、善待生命、善待他人、善待环境、善待地球等时念。人与环境应和谐相处尤其重要,这本身就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如果忽视甚至破坏了这种和谐,我们人类就会受到惩罚,这种理念必须融入到我们今天的幼儿教育的思想理念中。这也是与今天我们党和政府大力倡导的要把我国构建成为文明的、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相一致的。
三、塑造以“勤劳、勇敢、独立”为先的完善人格素质是幼儿教育的新内涵
人格素质的优秀和差异程度决定着人才未来对社会奉献的导向,更影响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幼儿教育中应重视培养孩子独立、自信、勤劳、勇敢、合作、毅力、人格素质,特别是勤劳、勇敢、独立尤其值得一提。因为现在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许多家长就不愿让孩子接受艰苦锻炼了,物质生活百般照顾、万般迁就、宠爱有加,孩子往往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有的学校大标语也书写“再穷不能穷孩子”,现在往往是“孩子犯事,大人挨批”,甚至对孩子的严格要求教育也成了家长“挨批”的理由。难道21世纪我们的青少年就不需要这些优秀品格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一方面,这种做法使他们习惯过奢侈生活,从而养成他们贪图享受、自私自利、怕吃苦、意志薄弱、信赖性强、公德缺失、环保意识淡漠等现象,稍不顺心就轻生自杀。我们经常看到媒体报导有的中学生、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因生活无法自理或无法适应集体生活等原因自杀的事例,事后调查大多与家长的“娇生惯养”及幼儿园工作不重视这些品质的培养不无关系。另一方面,这些优秀的人格品质永远不能丢,不仅要继承而且要发扬光大。更何况我国还有不少农村儿童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他们在衣不遮体、饥不择食的状况下生存着、上进着,他们中的不少青年甚至考上了名牌大学,却苦于没有学费和路费而失去读书的机会。我们有何理由过度纵容孩子呢?更何况这是不利于幼儿未来发展的。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应重视此方面的工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这方面日本的幼儿教育值得借鉴。日本的幼儿进园后必需接受准军事化的夏令营训练,接受生活中的各种考验与磨难,从而培养幼儿勤劳、勇敢、独立的品质。当然,我们要杜绝形式主义的夏令营活动。
四、重塑中华童谣幼儿教育新模式
中小学教育完全可以采取拿来主义,把新课改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中小学课堂。教师在完成知识、技能目标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态度,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教学内容上,要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教学过程中师生要优化合作,协同活动,使学生在参与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
影响课程改革能否深入开展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素质。教师的成长、观念更新是前提,专业化成长是基础。课程改革是基于许多新的观念基础上的,因此,能否理解、认同、内化这些新的观念,是关系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也是贯穿新课改始终的基础条件。新课改的主要目标是把讲堂变学堂,把一名教授者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新课改的课堂,需要教师精心准备和设计,费时费事,出成绩还真没有传统的苦教苦学苦抓来得快。
搞了课改的人也觉得阻力是很大的,家长要的是学生的成绩,至于学生的情感、习惯、素质等都可以放一放。不愿意搞课改的教师说新课改是在搞形式、搞运动,在作秀。也有教师认为搞课改对自己来说效益是比较遥远的,也就漠不关心。之所以是这样,我认为是源于课改动力不足和对教育形势的肤浅认识。
很多一线教师不得不承认,现在,已有的评价体系已成为制约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的一个瓶颈。如果抛开“唯分数论”式的考评体系,真正按照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模式来发展,的确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但在目前的条件下,考试作为一种导向、一个“指挥棒”、一种最主要的评价方式,教育需求仍保持原来的价值取向,教师就无法真正将课程改革落到实处。所以,能否改变评价教师、学生的单一评价机制,建立一套立足中小学特点,过程和结果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机制,将是课改能否全面实施的重要因素。
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的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是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
课程改革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在新的评价体系尚未出台之前,我们要做的就是站在改革的前沿,不断自我加压,勇于创新,开拓进取,锐意改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促进职业教育向规范化、现代化方向迈进。
作者:陈义杰单位:甘肃省庄浪县郑河学区
一、大学英语课堂教育现状
(一)大学英语教师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目前大学英语课堂教育中,很多是一个专业或者一个系的学生在大的阶梯教室中学习英语,基本都是一对多的教学模式,这样教师的工作量就会加大,负担也随之加重,教师的时间基本都用来备课、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批改作业等,导致教师很少有空闲时间去进行自我培训、自我学习,无法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受专业性的影响,英语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这就使得学校对外语教书的要求随之降低,就出现了大学中很多英语教师自身素质不高、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不足的现象,这也是导致大学英语教师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的原因之一。此外,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理念也还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学效果也难以提升,目前大学中英语教师的师资力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了。
(二)大学生英语素质参差不齐
受经济水平和教育水平不同的影响,我国的英语教育存在着沿海地区英语水平比西部地区学生英语水平高的现象,但是大学是把全国各地的学生汇集在一起,这就导致了学生间英语水平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除此以外,与其他学科教学不同,英语教学是一门语言教学,学生对英语的掌握水平和学生个人的语言学习能力也有关系,因为个性化的差异,学生的英语水平也不相同。学生英语水平的不同交导致了普通教学只能满足英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要求,但是却导致了英语成绩不好的学生学习兴趣日益低下,使这些学生对英语学习逐渐丧失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导致学生间英语水平差距过大,使得学生无法适应新时期社会对大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
(三)评价方式过于应试化
除了各学期必有的考试以外,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目前最主要的考核方法。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贯彻执行,是为了考察学生对教学大纲中词汇和语法的掌握程度。但是很多教师不能正确看待四、六级考试的目的,而是把重点放在了考试的通过率上。教师一味地要求学生掌握词汇、掌握语法,忽视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另外,部分国外院校招收研究生时,已经不将四、六级考试作为参考。此外,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测试和四、六级考试的试题类型多以选择题为主,学生通过选择题很难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从而导致了现阶段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仅以应试为主,综合水平普遍不高。
二、大学英语课堂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一、教育改革中的校长阻力分析
在实际改革中,校长阻力的形成原因非常复杂,本文将校长阻力的产生原因归为个人障碍、组织障碍和社会障碍。
1.个人障碍
校长作为教育改革的关键,其个人素质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长远发展。因此,一旦校长存在认知偏差、心理防御和能力欠缺等问题,将直接阻碍改革的进行。(1)认知偏差。部分校长在领导学校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观念落后、缺乏远见和视野局限而产生认知偏差,导致其对改革的低认同感,轻视、敷衍甚至抗拒改革,具体表现为:校长对学校建设缺少创新性、前瞻性的战略规划,没有系统的、独具特色的指导方针,不注重校本研究、新课程开发及学校文化建设。一旦面临学校转型,则难以在改革浪潮中立足;校长对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及学校长远发展缺乏远见,只关注当下成绩和眼前利益,将管理和决策的重点局限于如何提高学生成绩和升学率,导致其缺乏改革意识和改革动力;校长将学校发展置于静态、封闭的环境中,忽视与其他学校的沟通交流和经验借鉴,故步自封,闭门造车,不利于学校的发展与改革。(2)心理顾虑。任何改革都存在风险,教育改革也不能例外。面对改革带来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感,中小学校长很容易产生心理顾虑而对改革犹豫不决、畏首畏尾,具体表现为:部分校长由于个性保守、低自我认同感和低自我控制感,认为自己对待改革无能为力,担心在改革中引起角色冲突而恐惧改革;认为稳定是学校发展的关键,不愿打破传统,害怕改革失败引起学校生源、升学率、口碑和知名度下降而排斥改革;对行政能力、上级期望、评价过程的不确定感,导致其焦虑不安而抑制改革;由于惯性心理不愿意也很难走出原有的“舒适地带”,希望维持现状、延续日常管理而拖延改革。(3)能力欠缺。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校长要想发挥应有作用,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领导能力。但现实中,要么被任命的校长本身缺乏专业背景,要么由于繁杂的政务使其疏于对专业知识的再提升,很多中小学校长专业知识欠缺、专业思想混沌、专业能力不强,对学校优势、学生及社会需要无法进行准确定位,对教育改革缺乏思路,仅凭个人经验即兴改革。另外,校长领导力不足,缺少领导和管理经验,不注重团队合作,无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无法平衡改革中的各方矛盾与利益冲突,无法解决经费不足、设备陈旧等客观问题,导致领导作用不明显而阻碍改革实施。
2.组织障碍
教育改革的成功并非凭借校长一己之力就能成功,需要整个学校、组织的共同努力、全力配合。然而,当校长面临来自各方的利益冲突、权力制衡及角色冲突等外部阻力而无能为力时,则会将其转化为自身阻力,最终对改革望而生畏,阻碍改革进程。(1)利益冲突。任何改革都会引起权利的重新分配和新旧权利主体的利益冲突,教育改革亦如此。面对改革,校长和教职工无法得到短期利益,甚至原有利益也受到威胁,出现投入与回报失衡的情况。同时,教育改革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等成本资源,但改革存在诸多的风险,如果花费的成本远大于改革的收益,就会得不偿失。因此,校长权衡利弊后,自然会安于现状,否定、排斥甚至抵抗改革。(2)权力制衡。由于教育改革的实施,教师的专业自主权被日益提升,在课程开发与管理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有时会超过校长,导致校长权威受损而出现恐慌情绪,认为改革无益于自己,从而不认可甚至厌恶改革。进而,教师或为了迎合校长而消极对待改革,或为了争取更多权力而与校长抗衡。前者不利于改革的实效性,后者则容易出现校长通过集权式领导和行政打压手段压制教师的学术权利,进而阻碍改革的进行。(3)角色冲突。教育改革的实施,需要校长承担多元角色,履行多元行为和义务。然而,对校长而言,现实与理想往往存在冲突。一方面校长要面临改革前、后自身旧角色与新角色的转换冲突。另一方面,作为特定社会地位和身份的一校之长,必须协调好社会群体对其的角色期待与其自身的角色领悟、角色学习及实际的角色扮演间的关系。然而,实际改革中,社会、学校组织群体赋予校长太多的规范、期望、责任、价值、态度等,既需要校长进行高效的改革,又需要兼顾教职工利益、学生成绩、家长期望及学校长远发展,来自各方的群体压力与角色期待让校长对原本就存在风险的改革更加恐惧和排斥。
3.社会障碍
教育改革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不仅需要校长的正确领导,还有赖于社会为其提供支持性的环境和政策。但实际上,由于环境制约、制度缺陷和文化惰性等社会障碍的存在,使中小学校长得不到应有的、稳定的和连续性的支持,导致其在“内忧外患”中,无法安心改革。(1)环境制约。教育改革中,校长能否得到足够的内、外环境支持是改革进行的关键。就内部环境而言,由于学校组织内部刻板僵化、学校人际交流不畅、信息反馈障碍、评价体系过于标准化和常规化等情况的出现,阻碍了校长对改革的决策与领导。就外部环境而言,由于缺乏包容性的社会支持、言出法随的制度保障及充足优质的师资条件,让校长对改革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始终无法真正走进改革。(2)制度缺陷。目前中小学普遍实行行政管理体制下的校长行政级别管理,校长职务由地方任命,这种体制虽利于管理,但所任命的校长大多缺乏教育背景和专业素养,容易出现业务不熟练、管理出现纰漏等问题。且行政级别制度下的校长职务只与级别挂钩,与个人能力高低、业绩大小无关,导致校长职业取向低层次化发展,缺乏改革动力。[8]另外,由于“官本位”思想的存在,一方面易催生专制主义文化,扭曲校长负责制,导致校长行政领导权力过大,用行政控制和非道德领导压制教师。另一方面校长疲于处理各种政务及人际关系,无暇兼顾教学管理和教育改革。(3)文化惰性。教育改革的理念多数来自发达国家,将这种“舶来文化”内化成校长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并转化为具体的改革行动绝非易事。另外,如果学校在区域内处于佼佼者地位,也不利于推行改革。学校原有文化和过去成功经验会给校长带来惰性和自满情绪。面临改革时,校长会被曾经促进学校成功的文化所左右而阻碍改革进行。并且,当今社会充斥着急功近利和形式主义的不正之风,在缺少有效评价机制的前提下,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教育改革的检查工作并非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目的,而是通过形式主义的检查区分学校等级、完成既定任务,导致校长并非用心改革而是将精力用在“搞好上下级关系”和应付检查上。不仅不能促进学校发展,反而会掩盖改革中出现的问题,造成“虚假繁荣”的假象而阻碍教育改革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