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金融脱媒下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金融脱媒是每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要面临金融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利率市场化的快速进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金融脱媒趋势日益显现,商业银行面临的冲击越来越严重。基于此,本文介绍了了金融脱媒的含义、形成原因以及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为商业银行提出相应的建议,来应对金融脱媒。
关键词:
金融脱媒;商业银行;影响;建议
一、金融脱媒的含义
金融脱媒现象最早出现在欧美国家,是指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在定期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条件下,货币市场利率水平高于存款机构可支付的存款利率水平时,存款机构的存款资金就会大量流向货币市场工具的现象。金融脱媒的概念最早由D.D.Hester提出,Hester认为原有的金融体系是由中间人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而现在的金融体系的趋势是不需要通过金融中介就能完成的交易或者是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给者直接就能完成交易的体系。在国内学者对金融脱媒的研究中,辛琪认为金融脱媒是融资直接在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给者之间进行,无需经过金融中介。李亚芬认为,脱媒是指资金脱离银行,从而造成银行资金减少的运作方式。综上阐述,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金融脱媒:随着经济的发展,筹资者由原来的依靠金融中介来融资逐步变成筹资者绕过金融中介,通过直接融资的方式来进行资金的募集。在广义的金融脱媒中,是指筹资者和出资者绕过金融中介直接融资的现象,而在狭义的金融脱媒中,主要是指筹资人和出资人绕过商业银行进行直接融资的现象。本文所讨论的是狭义的金融脱媒,即商业银行层面的金融脱媒。
二、我国金融脱媒的原因
(一)监管者层对金融监管的放松。一个国家的金融监管层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放松程度如何会直接影响到该国金融脱媒的趋势,国外学者Bono、Calomiris认为,20世纪90年代德国金融脱媒现象的产生就源于当局者放松了对金融的监管,而我国金融脱媒出现的原因自然也有监管当局的监管放松,伴随着金融的快速发展,我国一直实行的严格的分业经营目前已经出现了混业经营的趋势,目前,我国的一些金融控股公司旗下已经包含了银行、信托、券商、保险业务。在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下,金融脱媒现象必然加深。
(二)利率市场化的快速推进。如上文所述,欧美国家在20世纪60、70年生的金融脱媒,就源于当时在定期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条件下,货币市场利率水平高于存款机构可支付的存款利率水平,存款机构的存款资金就会大量流向货币市场,因此产生了金融脱媒。德勤中国研究中心指出,利率市场化会引起短期存款利率上升,息差变小,在此期间,金融资产价格短期波动性大。因此,银行的信贷业务也将波动极大,直接融资在此期间会快速发展。直接融资的快速发展又导致了金融脱媒的进程加快。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快速推进,利率的变动将引起信贷市场的变动,进而影响到直接融资的发展,最后表现为金融脱媒。
(三)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就是直接融资市场,它的发展好与否直接影响到金融脱媒,目前我国资本市场有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在2013年的时候,证监会又推出了新三板,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得金融脱媒现象深化。
(四)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存在的一个原因就是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为筹资人和出资人节约时间和交易成本,为双方都带来了便利,这是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出现的情况。随着信息技术呈现爆炸式发展,其他金融中介机构在信息技术方面降低交易成本的优势也逐步提高,出资人和筹资人不需要通过商业银行而直接通过其他金融机构来交易。这在客观上促进了直接融资的发展,也因此出现了金融脱媒。
(五)投资者理念的转变。在我国金融市场还不成熟时期,投资者投资渠道狭窄,主要是把钱存入银行,因此我国居民存款过去二十多年内一直持续快速增长。近些年我国金融市场逐步发展,可供投资的渠道增多。比如投资者可以买基金、保险、证券、期货、理财产品等,近几年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更是拓宽了投资者的投资渠道,P2P、众筹等,投资者已经不再满足于把钱存入银行,而是转入投资其他金融产品。投资者投资理念的转变也导致了金融脱媒的出现。
三、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商业银行贷款数量下降。在未出现金融脱媒时,商业银行主要靠发放贷款来获取收益,金融脱媒的出现,对商业银行贷款数量形成了强大的冲击。金融脱媒使得筹资者避开商业银行而转入到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不同阶段的企业都提供了平台。成熟的企业可以到主板融资,高科技成长性高的企业可以去创业板融资,新三板可以使一部分企业去融资,因此,商业银行贷款的优质客户数量会下降,贷款金额也下滑。商业银行存款金额下降。商业银行贷款的前提就是能够吸收存款,在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健全的时候,投资者投资渠道狭窄,居民收入大部分都会存入银行。金融脱媒出现后。投资渠道的拓宽居民收入不再存入银行而转向其他投资产品。因此,商业银行存款数量必然会下降。这对商业银行无疑是一个大的冲击。
(二)利息收入下降。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就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来获得息差,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脱媒现象日益显现。如上文所述金融脱媒使商业银行存款数量和贷款数量都下降,这必然使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也下降,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更使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差额变得更小,这更加使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下降。
(三)信用风险加大。在金融脱媒情况下,商业银行丧失了很多优质的贷款客户,这些优质的贷款客户可以去主板、创业板、新三板来进行直接融资。因此剩下的贷款客户就变成了盈利能力一般、信用一般、还款能力也一般的客户,这加大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因为这些综合能力一般甚至是很差的客户有很大的可能会违约。
(一)继续巩固原有传统业务。虽然金融脱媒冲击了存贷业务,但是这并不是说商业银行就要放弃传统业务的运行,相反,商业银行应该继续坚持巩固原有传统业务,因为传统业务,尤其是存款业务,它是商业银行开展其他业务的基础,即使在金融脱媒下,仍会有一部分资金比如同业资金会以存款的形式流入商业银行,因此,商业银行应该继续巩固传统业务,这样才能立足发展。
(二)发展中间业务。在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快速推进下,发展中间业务应该成为商业银行首要的战略选择,应该把中间业务作为重中之重,因为中间业务主要包括支付结算类、类、担保及承诺类、交易类、投资银行类、基金托管、咨询顾问等,所以中间业务并不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商业银行应该把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作为首要的战略选择,这样才能应对金融脱媒。
(三)开展网上银行业务。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下,互联网的崛起为各种非金融支付创造了条件,目前,我国的第三方支付发展很快,网络金融创新也很多,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网上金融服务。因此商业银行不能固步自封,因为单单依靠传统的营业网点已经很难满足客户的需求,难以面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发展网络金融,开展网上银行业务以此来面对日益深化的金融脱媒。
参考文献:
[1]牛金勇.金融脱媒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12.
[2]唐黎军.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的金融脱媒与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J].特区经济,2012(4):80-82.
[3]周静.金融脱媒与我国商业银行应对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财经大学,2012.
[4]王修远.浅析金融脱媒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社会科学版,2014(1):135-137.
[5]李晓红.金融脱媒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J].中国商界:上半月,2009(11):18,13.
作者:巴幸原 徐爽 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