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生成与防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金融业是国家经济的核心,而银行业是我国金融行业的核心,由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具有显著跨行业传染和溢出效应,因此研究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生成和防范是目前监管工作的重点。为此,本文从系统性风险定义、生成及其传导路径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系统性风险;银行业;风险防范
一、引言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有关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受到了国际上学术界普遍的关注,而由于银行业在我国金融行业中的核心地位,其对我国经济金融发展以及社会融资等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对外开放程度的增加,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所造成的危害及其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其监管成本也相应地增加。同时,由于我国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具有显著的跨行业传染和溢出效应,当系统中某一金融机构发生系统性风险,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很容易使风险通过溢出渠道迅速地从一个金融机构传导至其他金融机构或者金融行业,这对中国的经济金融体系以及社会秩序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后危机时代,研究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生成原因、传导路径及其产生的内在机制,对于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高质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定义、生成原因及其传导路径
(一)系统性风险的定义何为系统性风险?目前已有文献多数是从其产生、溢出以及影响三个视角来定义。从其产生的角度,Minsky(1980)得出结论,系统性风险主要源自金融体系的内部脆弱性。从溢出的角度,Davis(2000)认为,系统性风险指某一机构或者市场的困难处境通过市场机制传递至其他机构或者市场。从其产生的影响角度,GroupofTen(2001)认为,由于金融机构间的高度关联性,某一金融机构的负面冲击很容易危及至金融系统内其他金融机构甚至对我国的实体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风险。此外,何为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由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金融体系中其他金融机构的关系更为紧密,并且许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产品与业务的创新都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密不可分。因此,银行系统性风险被认为风险在银行体系不断累积并在某一时间点爆发,逐渐演变成银行危机,进而通过风险传递渠道影响整个金融体系以及实体经济的发展。
(二)系统性风险的生成原因系统性风险的生成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就内部因素来看,主要是由于金融体系内部的脆弱性以及信息不对称性造成了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同时,金融机构间复杂频繁的业务往来和相互联系的资产负债,也成为了系统性风险发生的重要原因。由于机构间这种高度关联性,当某一金融风险发生时,可迅速通过传递渠道传导至其他金融机构,从而引发整个金融系统的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就外部因素来看,目前比较主流认为外部冲击和内部脆弱性共同引致了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其中,相关的金融政策干预和经济周期成了外部因素的主要来源。由于实体经济具有的顺周期性质,在经济加速繁荣发展的同时,也加快了风险在实体经济间的蔓延和积累;当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并且缺乏监管手段时,风险在金融体系内将得到快速传播,危机的循环机制使金融周期的波动显著加强。当国家实行政策干预时,虽然短期内可以熨平经济周期性波动,而从长期来看,由于宏观经济政策的自我调节功能,系统性风险极易被积累扩大。
(三)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传导路径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传导渠道主要包含资金流动性渠道和信息传递渠道。第一,在银行业金融机构间,若某一家商业银行出现资金头寸不足,其可通过同业拆借获得资金,而当借款银行资不抵债的情况发生时,将无法偿还其对贷款银行的贷款资金,从而对贷款银行的资金和经营安全产生严重影响,这个过程使得风险通过流动性从一家银行传导至其他银行。第二,随着银行间支付结算系统的不断完善,各银行间交叉的金融业务和产品的深入推广,资本的传递渠道越来越多样化,从而使得流动性风险更易在银行间传递开来,这种显著的流动性冲击极易使风险从单一银行传导至整个银行体系甚至是整个金融系统。第三,在系统性风险的生成初期,一般来说由个别影响的风险出现显露,而作为金融市场中的参与者的各商业银行,只会关注其自身的风险状况。而当某一家商业银行由于受负面冲击的影响使得其资不抵债的消息传出以后,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各参与主体将立即从中抽离资金,以便将其所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随着此类负面消息在金融市场中的进一步传播,由于获取信息的高昂成本以及市场参与主体的从众心理与羊群效应,均会对其借出资金采取同样的行动,由此产生了挤兑行为,从而使得风险通过信息传递渠道传导至其他银行,进而影响到整个金融系统。
三、防范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对策
相关文献表明,我国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整体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但仍然处于控制范围之内。为了对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进行早期预警与防范,保证银行业平稳健康的发展,本文给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加强监管层对影子银行监管,防范化解影子银行风险传染国家应制定一个统一的银行账外资产管理产品的标准,完善资产管理的相关法律,使得投资者与资管机构间形成明确的法律关系;同时,要明确防范与控制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监管指标,防止银行出现资金外逃的行为;此外,由于我国影子银行尚在发展之中,或多或少存在道德风险隐患,这主要还是归因于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监管与治理体系的不完善。正因如此,国家应该在健全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前提下,从微观角度规范金融产品的创新,完善各商业银行的内部监管与治理。
(二)加强国家对银行业的监管力度,增强银行业主动抵御风险的能力首先,要及时识别在风险传递过程中系统重要性银行,对风险溢出银行与风险溢入银行进行差异化管理,采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监管措施,进一步防范和化解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其次,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自身业务管理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宏观审慎监管原则,要保持较高的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并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外界剧烈负面冲击所带来的影响。同时,在受到外界冲击之前,各商业银行应提高自身判断风险的能力,提前制定风险防范的措施,建立银行业隔离退出机制,以便在受到外界负面冲击时,能够通过多渠道规避与化解风险,防止系统性风险的进一步传递。
(三)加强改革和创新的力度,营造健康高质量的金融环境我国银行业应进一步完善创新管理体系,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在我国政府风险可控的范围内、满足市场需求的条件下,不断扩大我国社会和金融市场合力,提升自身的创新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建立与银行业发展相符的组织管理框架。同时,各级政府可以适当退出对房地产业的直接管理和投资,正确引导房地产业的资本运作。以税收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激发我国社会和金融市场的潜力。丰富参与主体的投融资手段,研发高效灵活的金融产品,多渠道地筹措和使用资金,从而降低银行自身的风险。
(四)提高风控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立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预警系统应对风险控制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提高其风险防范意识以及识别风险的能力。同时,风控人员还需通过大量真实的历史数据进行量化分析,通过风险阈值监控实时风险水平,做到提前防范与预警,实现风险“早发现、早预警”的良性循环。
四、结语
银行业作为我国金融系统的核心,银行业平稳健康发展是防范和化解我国金融系统系统性风险、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与保证。而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各金融机构间的业务往来更加密切,系统性风险更容易在各银行间实现动态传递。因此,银行业金融机构本身和我国的监管当局都应加强控制风险的能力,将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以期实现我国金融市场和经济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家臻,刘亚.基于宏观审慎视角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研究[J].江淮论坛,2018,292(6):83-89.
[2]杨晨茜,张黎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问题研究[J].时代经贸,2019(7):6-9.
[3]张传良.金融与财政联动视角下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诱因与防范措施分析[J].中国市场,2019,993(2):21-22,29.
[4]李得彪.基于宏观审慎监管视角的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8(28):116-117.
作者:薛怀秀 单位: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