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银行业发展和风险防控范文

银行业发展和风险防控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银行业发展和风险防控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银行业发展和风险防控

一、香港金融管理的启示

(一)明确发展战略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以索罗斯量子基金为代表的对冲基金恶意打压港币和做空港股,几乎颠覆香港金融市场。一贯以自由经济市场著称的香港政府动用了150亿美元外汇储备买入港币,对冲量子基金的冲击,并直接进入股市收购蓝筹股,稳定香港股指。同时,中央政府也表态愿随时支援香港政府。在两地政府的坚定决心和雄厚实力共同作用下,索罗斯等恶意抄家最终铩羽而归,逃离了香港金融市场。即使在市场高度自由化的香港,政府仍然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最后屏障,如果说联系汇率制度是牢固的锚,那么政府的支持就是岸。农发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应坚定将自身的业务与政府的宏观发展方向和调控趋势相结合,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效降低政策风险。近年来,农发行北京市分行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充分调研地区经济发展形势,加强与政府沟通协调,确定了合理的发展思路,积极支持了北京市政府关于“三农”发展的新战略,向北京市辖内“三农”领域投放370多亿元新农村建设贷款,极大的促进了北京市农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的面貌,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同时农发行北京市分行的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得到大幅提升,取得了信贷业务、经营利润数倍增长且无新增不良贷款的良好业绩,更加坚定了该行贴近政府需求的发展思路。

(二)合理配置资金雷曼迷你债券是指由在开曼群岛注册的太平洋国际金融公司为发行人、以雷曼亚洲投资有限公司为安排人、雷曼特殊金融公司为掉期交易对手、雷曼控股公司为掉期交易担保人,面向零售投资者发行的一系列信贷挂钩票据的总和,其本质是一种结构性债务工具。香港证监会公布的信息显示,截至2008年9月30日,香港市场发售的与雷曼相关的未到期非上市零售结构性票据金额约为156.43亿港元,涉及的投资者超过4万人,产品分销商包括3家证券公司和21家银行。此外,迷你债券在中国台湾、中国澳门、新加坡亦有销售。分销商涉嫌向部分香港投资者作出失实陈述,或者向不能承担高风险的投资者进行了销售,使部分投资者以为雷曼迷你债券和普通债券一样属于低风险投资。2008年9月,雷曼兄弟公司在金融海啸中破产,使迷你债券发行人失去了掉期合约的交易对手,导致此类产品合约终止并需平仓,其直接后果是要变卖债务抵押证券,用以偿还投资者的投资。由于债务抵押证券价格因金融风暴严重缩水,雷曼迷你债券投资人面临巨额损失风险,部分雷曼迷你债券投资者认为销售这一产品的银行存在误导投资者的行为,要求银行退回本金。为了维护市场稳定运行,香港金融管理局要求经销商通过和解回购协议方式赎回债券,此举使各家银行损失惨重。由于雷曼迷你债券属于新的金融产品,在由金管局或是证监会哪一家进行监管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造成香港当局未对其实施有效监管。更深层次的原因是雷曼银行以其自身的债券作为抵押,本质上并没有实际的资金或者有效资产作为业务的支撑,这种盲目的发展思路也直接导致了雷曼银行的倒闭。从农发行看,自2005年起,人民银行要求逐步减少对农发行的再贷款,将存量由6507亿元降到4000亿元,这给农发行资金业务形成了很大压力。由于农发行受业务范围限制,不允许经营个人储蓄业务,资金来源缺乏。总行在此背景下,通过大力吸收企事业单位存款、吸收同业存款业务、在公开市场发行金融债券等方式,有效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目前再贷款余额2700亿元,仅占农发行资金来源的13.35%。如何做好资金业务,笔者认为,一是要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灵活调整来源结构。农发行现在资金渠道依赖债券发行过重,从2013年整体趋势看,随着国内地方政府债务不断扩大,国债、各类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发行量不断加大,尤其2013年中国国债已在香港发行,对农发行发债产生不利影响。二是加强存款组织工作。虽然近年来农发行存款工作取得了巨大发展,但主要依靠以贷引存的方式,且同业竞争激烈。在现有业务范围有限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通过拓展结算手段、改善服务品质和优化业务品种等形式,争取更多的忠实客户,进一步扩大并稳定资金来源。三是优化资金结构,合理配置资金。农发行现有资产业务以一年期短期信贷业务和三至五年期中长期信贷业务为主,中长期信贷业务占农发行信贷业务比重逐步变大。从保障农发行资金流动性来讲,应注意资金业务与信贷业务的有机结合,不断提高流动性精细化管理水平,从数量和期限结构上进行有效配置,增强防范流动性风险的能力,有力保证农发行信贷业务更好更快发展。

(三)有效防控风险90年代初期,飞利浦公司持有数据光盘的产权,在中国内地与一家企业建立生产光盘的合资企业,大部分资金支持来源于银团贷款。由于该合资公司有违法经营行为,飞利浦公司在欧洲受到舆论谴责,为摆脱这一囧境,飞利浦公司董事会在没有通知债权行的情况下,以1美元的价格将其股份转让给合资的中方。事后牵头行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予以认可,多数参与行也予以默认。只有一家香港投资基金用法律的手段做出了不同的回应,对飞利浦公司进行了债权追索,保护了自身大部分权益。农发行现有的新农村建设贷款等业务开始涉足银团贷款,银团贷款主要话语在牵头行,很多信息的获得比参与行及时,信息量全面丰富,这使资金供应量相对较少的参与行在贷款管理上处于被动局面,风险管理存在短板。香港银行业在参与银团贷款时,非常注重法律文书的效用,项目介入之初,就组织律师团队对项目协议内容进行审核,强调注重保持自身能够单独采取行动的权利;项目开始之时,强调前中后台的有机沟通,中后台适时介入,避免反复,提高效率,定期拜访客户,对动态信息十分重视,有时还暗查客户的项目进展状况;当项目出现问题时,他们能够及时运用法律手段进行权益的维护。同时,香港银行业在办理银团贷款时,强调培育客户,与客户共同成长的理念;注重对借款人股东之间协议、章程的合理性审查,保护自身利益的理念;重视行业研究分析,专注熟悉行业的理念;关注当地政府政策、市场利率走向,争取利润最大化的理念;在担保选择上,尽可能不选择股权质押,重视实际偿还能力的理念,对农发行贷款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重视经济研究与金融产品研发合理设置机构,设立专门机构研究区域、行业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调整全行的发展思路,有针对性的开展产品研发。由于农发行服务对象面向全国,不同地区的行业特点与经济基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全系统实行一个标准的制度体系,对于区域发展势必形成阻碍。

(二)由功能型架构转变为客户型架构,是细化管理的集中体现香港的大部分银行管理体系都已完成从功能型架构向客户型功能的转变,这是市场高度发展、高度竞争的使然。随着农发行经营范围的不断调整,客户类别的不断丰富,客户型管理架构将是发展走向。通过对客户类型管理的区别对待,不但可以减少或节约运行成本,客观上也会促使农发行的信贷管理政策有针对性的细化,风险防范的措施也会随之丰富。

(三)不断丰富风险管理体系,全程引入法律护航随着中国内地经济市场化的不断提高,作为“粮草先行”的国内银行业必将与世界金融联系紧密,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毋庸置疑。从香港银行业规避风险的经验看,在做好内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同时,引入专业律师、审计师也是建立风险“防火墙”必要措施。近年来香港银行业经营成本中,外聘律师、审计师的费用占有越来越高的额度,可以看出,风险体系建立应是多元化、多专业性的,单一手段的防控不足以抵御经济高度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风险。

三、中华金融合作的蓄势待发

随着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实行以来,中央政府不断顺应市场的变化,调整经济政策,改革开放领域日益扩大,取得了绝世瞩目的效果。国内生产总值保持近30余年的增速发展,平均达到9%左右。2012年中国GDP已高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市场逐步融入世界市场,成为主导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因素。这些都对香港、澳门和台湾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3个地区对中国大陆的依赖度越来越大。亚洲开发银行曾利用全球贸易关联模型从反面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如果中国大陆经济增长下降两个百分点,香港经济受到的冲击最大,将下降0.95%;其次是韩国、中国台湾和新加坡,他们的GDP降幅在0.39%~0.43%之间。历史证明,在台湾对大陆实行“三不政策”过程中,香港很是受益,人均生产总值、上市公司数量和市值等增速都远远超过了台湾。因此,加强两岸四地的合作,不仅是海内华人的共同愿望,也是经济发展,取得共赢的实际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虽然两岸四地还存在政治体制不同、经济制度不同、思想理念不同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等诸多问题,但是合作还是大势所趋,尤其是两岸资本市场、金融领域的合作会不断扩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大陆经济经过30年的高速增长后,面临着很多问题,急需转型,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另一方面香港等三地受自身条件所限,缺乏全面发展的能力。因此,中国经济保持良好势头与快速增长,既为两岸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巨大机会,也提出了迫切要求,唯有两岸四地加强合作,才有利于整合各方优势,共同发展。

如何实现两岸四地的金融合作,两岸的学者都做出了很多有益的研究。例如香港的学者提出,应寻求金融制度上的突破,籍以打通大中华经济发展上的阻隔,促进融资平台及货币一体化的进程。一是通过建立金融联网,采取相同的准则与机制,实现上海、香港和台湾的金融市场携手合作。二是将新台币、港币、澳元挂钩人民币,强化人民币地位,实现两岸三地货币互通。三是壮大香港和台湾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地位,充分利用其自身制度优势,达到人民币“进可攻、退可守”的效果。通过以上手段,实现两岸四地资源互通,资金有效流动的目的。这些研究虽然在实际运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但符合整体发展趋势。对于两岸四地的合作,应着眼于更深度、更广度的融合,提高两岸四地的整体竞争力,在全球竞争与资源分配中,共同获得更大的收益。

作者:李小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