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央行业务与货币政策的效应范文

央行业务与货币政策的效应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央行业务与货币政策的效应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央行业务与货币政策的效应

摘要货币政策作为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经济目标,通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方针和措施的总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到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之间的作用过程。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最重要的一个间接货币政策工具,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转轨国家主要的日常货币管理手段。公开市场业务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有着特殊的作用,产生不同的货币政策效应。从货币政策的资产结构调整效应、汇率影响效应、财富变动效应、信用供给可能性效应来分析公开市场业务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从货币政策的数量效果、货币政策质量效果和货币政策的滞后性来分析公开市场业务与货币政策效应。

关键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公开市场业务传导效应 

1引言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通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方针和措施的总和,是由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组成的一个体系。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就是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到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之间的作用过程,这个作用过程,就是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最重要的一个间接货币政策工具,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转轨国家主要的日常货币管理手段。自1998年以来,中国中央银行放弃了多年沿用的限额管理方式,发展了公开市场,并成为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最主要手段。公开市场业务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有着特殊的作用,产生不同的货币政策效应。

2公开市场业务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公开市场作为一个货币政策工具也会通过一定的传导途径起作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资产结构调整效应的传导机制、财富变动效应的传导机制、信用供给可能性效应的传导机制。三种类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从不同的方面对宏观经济的运行过程产生影响。

2.1在资产结构调整效应中货币政策通过利率影响的传导机制

这是传统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即货币供应的下降会导致利率的上升,从而引起资本价格的上升,由此会降低投资支出,最终会引起总需求和产出的下降。一般地讲,资产结构泛指具有不同的收益率、风险和流动性的一系列资产(包括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由于个人资产持有人持有资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会根据“边际收益衡等”的原则来合理安排各种资产的持有比例。即不论各种资产的收益率如何,各经济主体都必须将其资产结构依据市场状况加以调整,直至所有资产的边际收益率相等时,资产结构就达到最佳,并处于均衡状态。资产持有人货币当局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应用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量,就会相应打乱各经济主体的资产组合,经济主体的资产结构调整行为通过相应的传导环节,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金融资产的价格和收益,从而影响投资和消费的有效需求,进而影响到实际经济活动的变化。即中央银行调整货币政策,结果使货币边际收益率下降,破坏了资产结构的均衡状态,资产持有者就必须调整资产结构。首先将多余的货币购买价格尚未上涨、收益率尚未下降的债券资产,结果使债券价格提高,收益率下降,导致资产结构继续调整扩张,最终转向实物资产并促使实物资产价格普遍上涨,生产的扩大一直持续到价格与成本之间的缺口消除为止。由于投资增加使就业量增加,经由乘数作用使国民收入增加,消除货币超额供应,并使整个社会资产结构逐步趋于新的平衡。所以,由货币供给量的变动透过资产结构调整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就是所谓的资产结构调整效应的传导。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改变基础货币投放可以影响货币供应量。

由于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通过汇率政策的变化对净出口产生影响,出口的变动带动投资和消费的增长。汇率的变化和影响促使本币持有者在本币与外币之间进行新的平衡导致方向的变化。但是,其前提是国家放松汇率管制,实行的是浮动汇率政策。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改变投资人本外币之间的构成变化,影响生产和出口。

2.2货币政策通过财富变动效应影响的传导机制

所谓财富,通常是指人们所保有的所有未来收入的现在价值。由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与财富变动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由货币政策改变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减而对人们拥有的财富发生影响,并进而影响人们消费支出变化的现象,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财富效应。而财富数量变动又与总需求变动之间存在因果关联,因而随着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财富数量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动,而财富数量的变动通过相应的传导途径,又必然对国民收入的水平发生作用。这一传导机制通过财富变动效应的传导,使得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有可能对总需求从而是名义国民收入的变动产生相应的影响。整个社会资产是由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构成的。

所以,财富变动效应的传导途径一般有:第一,价格诱发的财富效应。即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量,就会导致实物资产的价格提高,从而直接增加投资人拥有的以货币表示的净财富,刺激人们消费需求的扩大。第二,利率诱发的财富效应。即货币供应增加导致市场利率下降,意味着政府债券市场价格的提高,结果导致以这种形式持有资产的投资人的净财富价值的上升,从而引致财富效应。第三,真实现金余额效应。一般情况下,货币量用价格折实以后得出的货币实际价值也就是货币的实际购买力,这就是真实的现金余额。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而一般物价水平不变,则真实现金余额增加,这就等于货币持有者拥有的净财富实际价值增加。

2.3信用供给可能性效应的传导机制

由于银行的信贷资金供给松紧程度直接影响借款人可能利用的信用量,借款人所关切的主要不是利率的高低而是信用供给的可能量,所以,由于利率不能充分反映信贷资金的供求状况,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只有在信用供给可能量的条件下,才能带动总需求的变动,作用于名义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信用供给货币供给量变动对总需求水平从而是名义国民收入水平变动的这种作用过程,就是信用供给可能性效应的传导机制。信用供应理论认为,当中央银行调整货币政策时,在影响银行准备金之外,因利率变动会引起银行资产价格变动,进而改变银行的流动性。流动性的变化将迫使银行调整其信贷政策,并经由信用供给可能量大小的变化,影响实际经济活动。一般说来,信用供给效应在中央银行紧缩货币的场合下效果最为显著,因为在信用紧缩时期,银行及资金贷出者采用信用分配的措施,对即使愿意付更高利息的客户也不愿给予贷款。

3公开市场业务与货币政策效应

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应是指货币政策的实施对经济金融运行产生影响的效果。包括货币政策的数量效果、货币政策的质量效果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在实践中,由于中央银行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与其最终目标之间缺乏具体和直接的联系,以致于中央银行无法直接控制最终目标,带来了货币政策的效应问题研究。其主要表现为:

3.1货币政策效果的强度

不论使用何种货币政策工具,通常是先影响准备金的数量,经由准备金数量的变化导致货币供应量数量发生变化,货币供应量变化引起货币市场利率的波动,再通过货币市场利率的波动影响投资投向和资产组合,进而影响社会经济运行。货币政策的数量效果取决于三个要素:货币乘数、货币需求利率弹性、真实资产需求的利率弹性。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的强度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成正比,货币需求的弹性越大,任何微小的货币数量的增加或减少都会引起利率上升或下降的变化,从而表明货币政策的强度加大,反之,如果利率的弹性较小,则必须伴随巨量的货币数量的增加或减少,才能引起利率的变化,从而表明货币政策的强度较小。货币政策的强度与实际资产需求的利率弹性也成正比,同样,利率的变化对消费指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有重大的影响力。

但是,凯恩斯主义认为,由于存在“流动性陷阱”的问题,在经济衰退时期,利率下降到一定水平,货币数量的增加并不对利率的变化产生影响,从而利率对实际资产需求的影响也会相应地减弱。因此,货币政策的强度相当低。而货币主义认为,货币需求并不是唯一取决于利率,相反,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决定货币需求,因此,货币政策借以增加货币数量降低利率,将引起影响货币需求因素的变化,从而影响利率的预期效果。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为: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任何一种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首先通常都是通过影响准备金数量的变化,再经过准备金数量的变化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变动,西方学者对此认识是一致的。

3.2货币政策质量效果

它是指货币政策的变动对社会经济部门作用强度的差异效果。货币政策对多数经济部门都有相当的影响力,但是各经济部门受影响的程度不同,货币政策的效果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效果是不均匀的。

3.3货币政策的滞后性

是指货币政策从制定到实施需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产生实际效果。滞后性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内部时滞指从政策制定到货币当局采取行动的这段时间,外部时滞又称影响时滞,指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开始到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这段时间。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的内部时滞长度较小,而由于货币政策对经济中各部门影响的时间滞后的程度不一,所以外部滞后的时间较长。根据货币政策的传导与效应,提出了货币政策操作规范,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货币政策主要是要求创造稳定的金融环境,以保证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是要求主动通过金融工具逆风向的调节有效需求,采取“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并认为在与其他政策配合之下可以克服经济波动。现代批判凯恩斯主义的各种流派,则是在凯恩斯主义政策虽曾一度取得某种成功但也同样陷入困境的背景下,反对相机抉择的政策,他认为对于中央银行来讲,如果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比如出现通货紧缩时,货币当局干预力度极小,从而会导致事业的上升,他主张货币政策稳定和“按规则行事”,并相信只有依照市场机制才能走出困境。由于近年来西方中央银行更加强调其信誉性,即在确定短期货币政策目标时,必须坚持与长期货币政策目标相一致。在时间上要求先制定长期货币政策目标,使实现短期货币政策目标与长期货币政策的战略目标相一致,而每日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正是中央银行实现短期货币政策目标的最有效的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与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一致的。如在操作目标的选择上,选择货币市场利率、自由准备金、基础货币、非借入准备金和借入准备金等。这种一致性保证了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可以按照货币政策的要求来选择其操作目标,达到影响中介目标如利率水平或货币供应量等,并最终间接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角度看,公开市场业务对货币政策的数量效果和质量效果影响是非常大的,对加快货币政策的时效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公开市场业务更具有相机抉择的特性,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很大的自主权,不受其他有关因素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