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探讨高职院校教学方法改革模式范文

探讨高职院校教学方法改革模式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探讨高职院校教学方法改革模式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探讨高职院校教学方法改革模式

【摘要】教学方法改革与建设是高职高专发展的核心问题,以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人才为高职高专办学的基本宗旨,教学改革的任务需要对教学模式的进行根本转变,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本文从面对的问题出发,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学方法;师生关系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的不同于本科院校,以满足社会需要的技术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与之对应的教学方法、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与本科教学大相庭径,上述是否科学、合理以及实用,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人才专业知识的基本结构。多年教学实践探索,随着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相对完整的教学方法体系已初步形成。但是目前所采用的方法很多基于国外成功的职教经验,我国国情与制度与他国存在很大差异,简单借鉴但是缺乏深入研究在实际应用当中存在诸多问题。同时管理体制、实施模式等方面还不尽如意,存在许多问题急需解决。

1目前面对的主要问题

1.1录取学生基础差、自助学习能力较弱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录取分数较本科分数存在较大的差距且成逐年下降的趋势。实际上目前高职院校所录取的大部分学生在中学都属于班级较为落后的群体。学生的起点较低,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他们而言较难按计划的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在这样较低的起点上开展,必然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1]。教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及相应的学习能力,再加上短板效应导致学生的学习氛围及风气较差;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方法又与中学大不一样,学生基础差、自学能力较弱,被动的灌输难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的。

1.2专业设置不合理社会需要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高专的培养目的,然而专业设置及教学方面却始终不能完全体现这一宗旨[2]。专业设置过于老化,社会结构在变化,社会需求的变动,经济在发展,站在社会的角度一些老旧专业培养出的学生根本不能满足目前的需求,而部分学校虽有想法但是基于自身利益和招生困难的局面对此设而不见;学生毕业之后所学专业与当前社会需求相悖,导致毕业即失业,给学生及社会造成一定的损失。

1.3教材表达及内容相对滞后目前仍旧普遍缺乏适合高职高专的教材,教材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帮助,但大部分教材教学框架和教学内容改变较少且严重落后于现状[3]。就教师而言,绝大部分教师直接来自高校的毕业生,这些教师没有接触过实际生产实践,从而在教授的过程当中缺乏对领域技能的认识导致学生难以深入理解和认识本职业的相关技能,高职高专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目的很难达到。另外,由于教材本身严重滞后,目前主流技术及工艺或者由于教师本身在教材的选择上失当,也会导致教学上的失误。

1.4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现代教育技术日新月异,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手段不断丰富,然而应用于高职高专院校教学却滞后颇多。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获取资源的能力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教育过程中教学手段不多且滞后,学生未能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训练。近年来国家对教育资源的投入巨大,但伴随招生的扩大,教育资源针对学生而言仍旧缺口较大,再加上落后的管理以及设备缺乏必要的维护等导致教学资源难以满足正常的教学。部分高职高专院校,传统的教学方式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导致学生难以接受枯燥的理论,教师也很难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严重阻碍教学质量的提高。

2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对策

2.1多样化教学方法改革开放、互动及多向交流的教学模式的建立。开放、互动、多向交流的模式有助于改变传统教学学生接受信息的模式,有助于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促进知识的运用及思维的启发,同时互动及交流能及时解决问题从而避免由于某些困难对后续教学影响。传统教学主要依赖教师的讲授为主,在讲授过程中教师为绝对主体地位,学生在整儿教学过程中只能按照教师教学规划被动接受所讲授的内容。整个过程忽视了学生接受的能力以及对所讲授知识的接受程度;就学生的本质而言,高职高专所招收的学生起点低、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教师不能按照自我的理解程度来同等对待学生。在上述前提之下,高职高专建立一个开放、互动及多向交流的教学模式尤为重要。

2.2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人才,怎样才能达成我们的培养目标?兴趣和爱好是学习动力,只有学生对其产生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依靠传统教学,过多的理论很容易使学生对所学课程产生畏学的心理,对此老师需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于段,提供丰富的知识和素材,把教学与现实实际想结合从而引起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职业教育不同于本科教学,过多的强调理论体系而忽略职业核心技能的把握难免本末倒置,激发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学习和感悟,才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

2.3课程与教材体系的更新。教学内容从根本上取决于课程教材的选择及所建立的教学结构,而我国高职教育课程一直过于强调学科本位以及学科结构的完整性,导致重理论及科目过多。今年来高职学校在学科体系做出了较大改革,但学科课程模式的基本特征没有改变,基于学科课程模式也就意味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就是本科课程的压缩,体系没有进行根本性的转变,即使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未必能达到预期效果。高职高虽有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但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人才才是最本质的属性。专业课程体系是连接学校与社会的纽带,加强专业群建设,是体现高职高专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2.4实训资源的建设优秀的实训队伍在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职高专技能人才目的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就目前现状而言却并没收到足够的重视。首先,实训师资队伍在高职高专整个师资队伍的地位颇为尴尬,实训师资在高职高专中一直处于教辅的地位,在教学上以配合课程理论教学为主;职称评定及培训进修与其他教师在机会和重视上也不一致。其次,目前实训师资大多来自高校毕业生没有经历过实际生产一线,因此对目前的主流技术及工艺并没有太多了解。就实验实训设备而言,实验室所设备采购的设备主要是为课程理论服务,与实际生产较为脱节;另外,就实验实训设备采购而言,设备采购及管理权限往往由非专业技术人员或专业教师来负责,可能导致采购的设备功能或实用性并不能很好满足相应的要求。

2.5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转化学生学习态度目前课堂教学在学生定位中通常是枯燥和乏味的。对此,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有对于课堂环境的改变也尤为重要,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宽松、具有专业趣味同时便于学生思考以及探究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需要我们建立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相互尊敬及共同探讨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更何况学生在我们教育中处于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学习的情绪是否正面,教学效果是否良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反之将极大的制约学生对所讲课程的积极主动性以及兴趣,而学生一旦失去了兴趣,教学质量自然就下降。目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同时我们培养的学生也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在这种形势之下的教学效果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我们只有更主动的去迎合时代的发展,改变滞后的教学模式以及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同时改进原有的课程教学体系,才能培养出符合目前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晓飒.高校高职高专教学改革对策探讨[J].河南教育科学学报,2011(7):11-15.

[2]童乃诚.高职课程教学内容建设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4):32-34.

[3]夏建国.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及评价[J].教育发展研究,2015(10):28-31.

作者:杨震 单位: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