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预防商行信贷风险的方法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总的指导方针是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依据相关的金融法律、法规,加强对各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督促金融机构加强管理,提高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维护公众利益和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发展,金融业处于国民经济的枢纽地位,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已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果金融不稳定,势必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金融风险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银行信贷风险,因此,必须切实做好信贷管理工作,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证金融安全、高效、稳健运行,这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县“二次”创业后,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金融也取得快速的发展。到97年末,全县各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有各类存款24亿元,比年初增长32%,各类贷款14亿元,比年初增长28%,一方面金融业的发展有力促进了我县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繁荣,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信贷管理不严、资产质量低下问题已成为我县金融业的一个潜在的金融风险。截止1997年底,全县各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的不良贷款接近3亿元,约占全部贷款的23%,其中已成为呆滞和呆帐的贷款达到1亿元,占贷款总额的7—,均已大大超出国家规定的要求,这不仅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影响了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因此,如何提高信贷管理工作水平,消除信贷资产风险,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银行信贷资产风险是指贷款到期后不确定因素不能按期收回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其存在也有信用危机,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安定。从当前情况而言,主要原因不外呼如下几个:
一、社会经济因素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打破了原有的经济体制,将企业推向市场竞争洪流,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相对滞后,特别是国有企业缺乏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机制,缺乏内部活力和市场应变能力。近几年在这方面虽然作了一些改革措施,但仍然未能摆脱困境,一些靠政府吃饭的预算内企业的生产、经营难以适应市场变化,没有改变原先的银行信用长期和固定占用和部分贷款财政化的局面,有的企业实质上已经资不抵债,或已倒闭。或已面临倒闭,给银行的信贷资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二、银行自身因素。
主要表现在缺乏完备的风险防范体系。由于银行经营过程中短期行为取向突出,重存轻贷、重贷轻收、粗放经营,对金融风险的识别、估计和处理没有一套完整、科学的方法,对金融风险管理方面的机制建设明显软弱,这就积累了越来越多的金融风险隐患,特别是银行间无序的竞争,严重干扰了贷款风险管理的正常进行。由于银行间存在不规范的同业竞争,引起存款大盏,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银行只好牺牲制度去应付竞争,在竞争业务的同时,风险也潜伏了下来,一些银行“三查”制度未落实,超权限的发放贷款,乱拆借情况,甚至帐外违规经营也时有发生。
三、政府因素。应该说,政府行政干预如果发挥得当,有其积极作用的一面,即协调好银行与企业的关系,维护银行利益,以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就当前情况而言,已出现种种弊端;过分的行政干预已使贷款风险管理大打折扣,银行对企业发放贷款不仅仅是取决于企业是否符合贷款条件,更多的是去决于非经济因素,如政府为了实现社会安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以及在:任期政绩:驱动下,加上一些领导法律意识淡薄,认识上存在偏差,直接干预银行经营行为,如要求对好的企业“锦上添花”,困难企业“雪中送炭”,对差的企业一开始就是一种风险十足的不良贷款。
四、企业因素。
企业效益不佳增加了贷款发放的风险度。近几年,一些企业由于资产负债率高,管理水平低,集约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的状况,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和担风险能力,信贷投入的风险大。一有些企业信用观念淡薄,加上收宏观经济影响和饿行政性干预,银行信贷成立弥补企业资金不足的主要来源。二是企业逃债行为严重,一些企业借破产之名,甩掉银行债务,有些借企业改组、改制之名,提高意义出租转让、联合兼并、母体裂变等形式,悬空银行贷款,致使银行信贷资产有名无实,造成了银行贷款的严重流失。
五、人行监管乏力因素。
人行作为监管执法部门,对防范信贷资产风险责无旁贷。但目前监管工作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监管职能部门在监管中分工协作依然松散,加上监管人员素质低,致使具体工作难以形成合力;二是监管操作力度落后,风险监测缺乏现代化手段,金融风险监管的深度、广度、力度均不够;三是缺乏一套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四是对违规行为处罚不力,一方面未能摆脱政府干预行为,另一方面自身手段单一,基本上采取经济处罚,很少运用行政措施,致使许多违规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因此,为了将风险防范于未然,只要我们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称,信贷资产风险不仅可以防范而且能够化解。如何采取对策,笔者认为:
一、优化外部环境,树立风险意识。良好的外部环境是确保贷款风险管理有效实施的前提,而且金融风险是一个复杂社会经济问题,需要政府、银行、企业及社会力量实行综合治理,因此,要加大对金融风险的现场力度,使人们都充分认识到金融风险的严肃性、危害性以及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增强对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从政策上、体制上、方法上多方面治理,在全社会营造一个共同防范金融风险的良好氛围。特别是作为政府部门,要进一步转换职能,充分认识到一个好的金融环境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深远意义,要从直接干预贷款决策、转向为银行健康发展创造执行制度的良好环境上来,要像支持企业改革一样,支持银行的工作,确保银行信贷资产安全性和完整性。
二、要进一步健全贷款资产风险的防范体系。银行贷款风险以预防为主,采取多方位、多手段,尽量减少贷款风险产生。因此,一要建立科学的信贷管理目标,尽快实行新的贷款“五级分类法”,以便更好地揭示贷款的风险程度和实际价值,提高信贷管理水平;二是严格执行贷款“三查”制度和审贷分离制度,积极推行贷款发放第一责任人制度;三要根据《五法一通则》规定,全面实行抵押、担保贷款、杜绝信用贷款;四要建立贷款风险分散转移机制,加强信贷管理电子化,以进一步提高风险防范和控制力,对信贷资产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发现,控制和化解风险;五是实行贷款决策失误赔偿制度,以促进贷款决策者增强责任心,树立防范风险意识,减少贷款流失;六要依法治贷。贷款管理要进一步实现由:人治“向”法治“转变,实行以法放贷、以法管贷、以法收贷,从法律上制约和堵塞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三,要加快企业改革进程,保全银行信贷资产。经济决定金融,企业发展了,银行才能健康发展,特别是当前深化企业改革正在全面铺开,企业改革将给银行加强贷款风险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提供难得的机遇,所以,银行要积极支持企业改制,参与企业改制全过程,依法落实贷款债权,落实贷款的担保责任。主要做法:一要彻底转变观念,将企业建成“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现代企业,将企业改组、改制行为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二要充分发挥银行的自身优势,为企业改制提供金融服务,帮助企业顺利完成转制,协助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归还银行贷款的财力。三要鼓励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组建大中型集团,在促进兼并中活化不良贷款。四要争取政府支持,用财政资金补贴消化一部分自身无法消化的呆帐款。
四、加大人行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
人行要切实履行中央银行的监管和服务职能,依照《人民银行法》,以超脱的第三者立场,通过合规、合法 监管,制止无序的恶意竞争行为,促进商业银行建立分工协作,公平竞争机制。因此,第一,人行自身要进一步加强监管队伍建设,造就一批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过硬,且有强大战斗力的监管队伍;第二,要进一步加强非现场监管,做好风险分析和预警工作。对辖区范围内的金融机构进行一次摸底排查,对高风险的贷款对象,实行针对性的监管策略,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程度;第三,加大现场稽核的处罚力度。对现场稽核中发现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要排除干扰解决查处,决不手软,对稽核对象进行经济处罚的同时,要辅之以行政和法律处罚手段。第四,要建立贷款风险报告制度,各商业银行要定期向人行报告贷款风险情况,同时完善贷款的报备监督。第五,要加强监管网络通报制度,人民银行要将当地的金融运行情况与贷款风险情况定期通报给各商业银行,对风险超过警戒县的银行,人行要主动督促其进行管理和跟踪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