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外汇管理改革创新降低企业成本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近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入推进外汇管理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提高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通过优化政策环境,发挥好外汇支持作用,有效降低企业资金成本和政策执行成本,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本文以苏州为例,研究汇率贬值下运用外汇管理改革创新降低企业成本的路径。
一、苏州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
苏州市开放型经济规模较大,外贸进出口总值连续五年超3000亿美元,2015年外贸进出口总值达3053.5亿美元,占江苏省的56%,占全国的7.7%,在全国排名第四。同时,苏州开放型经济不断转型升级,使用外资层次不断提升,2015年实际使用外资70.2亿美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项目实际使用外资占比48.2%。新引进和培育各类具有地区总部特征或共享功能的外资企业35家,累计超过200家。14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苏州有投资企业400多家。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2015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中方协议投资额20.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4%。其中民营企业境外中方协议投资额17.7亿美元,占86.4%。“一带一路”战略带动效应显现,全市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协议投资额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8%。
二、人民币汇率变动及影响
自2015年“811”汇改开始,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加速。2016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6.5下跌到11月底的6.9,贬值幅度达到6.2%,为近8年来最低位。人民币贬值对辖内企业跨境融资和境外投资产生较大影响。一是借入美元成本提高。二是资产本币化、负债外币化企业承受严重汇损。三是人民币贬值预期加快推动了企业走出去的进程。
三、企业利用改革创新降低成本
(一)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改革。2016年4月末,外汇局配合人民银行《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的通知》,决定自2016年5月3日起,在全国范围实施本外币一体化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缓解境内市场主体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对金融机构和企业不实行外债事前审批,而是由金融机构和企业在与其资本或净资产挂钩的跨境融资上限内,自主开展本外币跨境融资。这一政策的实施丰富了境内市场主体特别是中资企业的融资渠道,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新政实施以来,苏州企业的跨境融资需求不断释放,跨境融资规模快速扩大,进一步支持了苏州实体经济发展。累计有50家企业办理了基于宏观审慎管理的跨境融资,金额折合人民币36亿元,平均融资成本2.6%,累计为企业节约财务费用1700万元。苏州市某投资集团公司在新政出台后,成功从招商银行的海外平台顺利借入资金74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5亿元),为企业节约财务成本约250万元。该笔业务的落地,标志着国有中资企业的融资渠道有了新的突破,为其他企业借入外债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针对如何规避汇率风险和境外浮动利率的问题,银行提供了“货币掉期”的解决方案,通过办理货币掉期业务,可以将美元浮动利率转变为人民币固定利率,企业的汇率风险转移给银行再通过金融市场分散,可以实现汇率利率风险的有效控制,同时有效降低融资成本。
(二)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意愿结汇改革。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意愿结汇是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更好地满足和便利外商投资企业经营与资金运作需要,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在全国首批试点成功的基础上,2016年6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台了改革和规范资本项目结汇管理政策,对资本金、外债、境外上市调回资金等资本项目外汇收入实行意愿结汇。企业可以根据汇率变动情况自主选择结汇时机,提升了企业外汇资金使用的灵活性和便利性。江苏某集团有限公司有借用外债的需求,但碍于境外资金价格窗口和实际支付时机不匹配,企业处在观望和等待中。改革新政实施后,公司与境外关联公司签订外债合同,借款2000万美元,借款资金入账的第2日,企业即按意愿结汇新政办理了外债结汇,根据企业自主资金安排计划,陆续支付上游企业货款和归还境内银行人民币贷款等。企业通过运用外汇管理新政策,有效归避了汇率双向波动带来的汇率风险,提高跨境融资及使用的便利性,还可以购买银行保本型产品,提高资金收益;同时进一步提高集团境内外公司联动性,便利集团内部资金的统一调配,提高集团内部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了公司的财务成本。为企业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企业的国际化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内保外贷,境外融资完成跨境并购。苏州某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后积极探索传统行业向新兴产业迈进的新路径,利用资本力量迅速做大做强产业链,深度挖掘利润增长点。2016年4月,公司拟收购美国多层线路板有限公司,涉及金额6.1亿美元。为降低资金成本,设计了“内保外贷+跨境人民币+自有外汇”的组合,其中4亿美元拟通过内保外贷的方式向该公司的美国SPV公司发放并购贷款。银行占用境内公司授信额度,向境外行开具人民币融资性保函;根据融资性保函,境外行核定融资额度并发放外债融资。内保外贷产品的优势在于占用境内企业在境内行综合授信额度,将融资平台放在境外,享受境外较低的外币融资利率;境外融资利率为LIBOR+110BP,折固定利率仅为1.8%,并且整个操作流程便捷,节省时间。
四、效果分析
(一)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助力中资企业走出国门,直接在境外借入低成本资金。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资本实力,在规定额度上限内,自主决定境外融资币种和期限,实现融资渠道创新。特别是中资企业的融资渠道从境内延伸到了境外,使中外资企业享受平等的政策待遇,有利于构建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从企业实际发生的借款情况来看,境外借入的人民币和美元资金,税后报价均低于企业境内的借款价格,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二)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功能,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外汇管理改革政策的实施,鼓励境内银行创新跨境融资业务品种,提升了银行的创新和服务能力,也为银行进一步改善业务结构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改革促进了银行境内、境外分行间业务联动发展,实现境内外客户、信贷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我国银行提高国际化综合竞争力。就银行而言,一是增加了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来源,拓展了一批新的业务客户群,激发了新的业务增长点。二是为跨境金融产品创新带来了新机遇,促进银行综合运用融资性保函、即远期结售汇、货币掉期等多样化产品,提供资金解决方案,加速提升产品整合创新。三是为跨境金融业务发展带来新机遇,可以充分发挥银行境内外联动的机制优势,利用境内外不同的市场资源,获取更低成本的资金,为企业开展投融资活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三)从经济发展环境的角度来说,改革促进了贸易投资便利化,有利于我国实体经济转型发展。随着外汇管理改革政策推进,进一步便利有真实贸易背景的跨境投融资活动,使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提高境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同时国内贸易投资环境的改善,将吸引更多的科技型、服务型的外商投资企业落户苏州,不断完善和优化产业链、价值链,促进企业从加工贸易型向产业链“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有助研发、财务、销售等功能性总部经济的集聚,进而促进苏州市开放型经济发展转型。
作者:李伟 单位:国家外汇管理局苏州市中心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