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及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提要]本文选取我国16家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政策后的面板数据,运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上述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能够提高其盈利能力,而规模相对较小的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对其盈利性影响较小,甚至出现负相关。并且从实证结果角度出发,从政府和商业银行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盈利性
一、引言
绿色信贷是指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其融资政策为可持续商业项目提供贷款机会,并提供优惠性的信贷支持,通过收费服务产生社会影响力的一种新型业务模式。近年来,我国粗放型增长方式和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尚未发生根本性转变,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和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要想转变资源消耗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在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关注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发展,探索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是否会对其自身盈利能力影响?希望可以通过理论和实证上的分析对未来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业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二、文献综述
绿色信贷是国际银行业通用的一项旨在保护环境、实现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举措,同时也是绿色金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绿色金融在我国主要指绿色信贷。国内外学者关于绿色信贷对于商业银行盈利性的研究有以下两点:
(一)商业银行采用赤道原则能够有效降低其风险水平。其中MonaghanS(2003)指出如果商业银行在投资活动中将赤道原则作为准则,能够有效解决在信贷投资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风险问题。于飞(2008)提出当下我国环境状况颇为严峻,较多地区出现两高一剩项目的建立和企业的环境违法违规现象,同时相关政府政策的出台导致污染企业关停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信贷风险,因此倡导绿色信贷业务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面临的环境风险。他在文中重点阐述了绿色信贷的内容和绿色信贷的风险管理理论,提出了金融活动提供者的应对措施,以及我国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二)长期来看开展绿色信贷能够为商业银行降低成本带来更多效益。E.J.Cilliers、E.Diemont、D.J.Stobbelaar和W.Tim-mermans(201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得出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可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李爽爽(2015)通过实证研究得出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政策执行力度与其经营绩效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银行可以通过积极落实绿色信贷政策以减少他们的信誉风险,从而间接对其经营绩效产生正面影响。李程等(2016)根据我国16家上市银行的数据,利用双重差分(DID)模型评价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政策目前对商业银行绩效在某种程度上还有负向的影响,可通过提高绿色信贷收益、降低绿色信贷成本和加大不实施绿色信贷的惩处成本来提高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的积极性。当前对绿色信贷和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研究存在这样一些不足,首先国外大多采用定性方式,缺乏实证分析和模型的构建;其次国内对两者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晚,虽有定性、定量分析,但由于研究的角度、阶段不同,结论不尽一致。因此,本文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对我国绿色信贷与商业银行盈利性的关系进行面板数据分析,最终找出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路径。
三、研究设计
(一)模型设计和理论假设。本文综合考虑了影响银行盈利能力的内外部因素,选取总资产净利率(ROA)为被解释变量,绿色信贷比率(GLR)、核心资本充足率(CCAR)、总资产(TA)、不良贷款率(NPLR)、存贷比(LDR)为解释变量作为影响银行盈利的内部因素,银行业地位(CBGDP)为解释变量作为影响银行盈利的外部因素,具体指标含义如表1所示。(表1)
(二)样本的选取和数据来源。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的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7)有关银行的最新排名情况,再结合每家银行数据披露因素以及确保研究数据的连续性,本文最终选取16家上市的商业银行作为代表,并收集整理2011~2016年连续5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来源于Wind咨询银行专项指标,所未涵盖部分则提取各自商业银行年报。其中涉及的各银行绿色信贷余额需要下载各家银行的社会责任报告书然后逐年编制而成。
四、实证分析
利用Eviews7.2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分析如表2所示。(表2)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比率的系数为0.011678,说明绿色信贷比率与总资产净利率呈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商业银行加大绿色信贷的投资比率将相应地带来其盈利能力的不断提高。往下看,发现绿色信贷比率GLR的t检验值为2.577919,在1%显著性水平下通过,表明绿色信贷比率和总资产净利率之间的正向相关关系影响较强。但与此同时,也不应忽略的是绿色信贷比率的系数还比较小,这就表明绿色信贷规模的增加幅度能带来商业银行盈利增加的幅度不匹配,存在差距。造成这样的结果可能与我国发展绿色金融起步晚开展时间较短相关,并且商业银行在绿色信贷投放项目方面一般周期较长,其盈利效应存在滞后性在短期内难以体现有关。五、政策建议本文利用2011~2016年连续5年间的16家上市银行面板数据,基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原则,对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及其盈利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与其盈利能力呈现正相关关系,并和银行贷款总规模相一致,但拉动银行盈利的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因此,绿色信贷业务的发展对商业银行来说任重而道远,应将绿色信贷作为其自身发展的一项长期发展经营战略,尽力寻求实现银行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相平衡。根据研究结果,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提出如下建议:
(一)政府层面应该完善绿色信贷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强化环境污染的主体责任承担,可遵循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立法,明确规定一旦企业出现环境问题不仅要追究其自身的责任,同时还要追究其提供信贷支持的商业银行的责任。与此同时,针对目前国内违法成本较低的情况,应加大对环境污染行为的处罚力度,一定程度上迫使商业银行减少对污染型企业提供信贷资金从而规避经营风险。因此,政府应该建立严格的惩罚机制,对违反规定的企业收取较高的企业所得税和高额罚款。同时,可以通过减税或其他财政补贴的方式来鼓励具备较强实施绿色信贷能力的商业银行。
(二)商业银行应该完善绿色信贷管理机制。银行内部设立专门的职能部门,负责环境风险排查以及制定相关的环境风险管理机制。同时,积极建立内部绿色信贷考核奖惩机制,将绿色信贷指标纳入绩效考评体系,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环境风险管理。
(三)完善商业银行和政府环保部门的沟通机制。发展绿色经济要求金融机构和政府环保部门建立有效的沟通平台,相互共享信息。环保部门在对企业进行评估后,对于不合格的企业信息可以及时通知各商业银行,银行可以从贷款来源上限制对这些污染企业的资金支持。而银行在发放贷款前的环保评估中如果发现不合规的企业也可以报告给环保部门,由其进行相应的严格处罚。通过银行业和环保部门的积极沟通可以为绿色信贷在我国的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胡荣才,张文琼.开展绿色信贷会影响商业银行盈利水平吗[J].金融监管研究,2016(7).
[2]李程,白唯,王野,李玉善.绿色信贷政策如何被商业银行有效执行———基于演化博弈论和DID模型的研究[J].南方金融,2016(1).
[3]马萍,姜海峰.绿色信贷与社会责任———基于商业银行层面的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09.31(6).
[4]张新.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D].安徽大学,2017.
[5]何凌云,吴晨,钟章奇,祝婧然.绿色信贷、内外部政策及商业银行竞争力———基于9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8.33(1)
作者:武戈 李垚垚 单位:江南大学商学院